陳先生在公司工作了十多天後,在十一月三日下午,召開了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一凡才知道陳先生是丁總在新加坡集團公司的財務執行董事。
陳先生知識淵博,涉獵集團公司各種事務,懂財務、市場營銷、工廠管理,曾多次參與集團公司和海外公司的談判,深得丁總器重。
他這次來,一是巡視東莞耀輝公司在生產和材料的統籌,二是詳細地了解公司在財務資金的運作情況。
通過近半個月的摸查和了解,陳先生認為東莞耀輝公司在一凡的領導下,公司全麵深入地貫徹了丁總的指示,能做到開源節流,公司生產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均已達到了公司的要求,財務的管理也井然有序,基本杜絕了無用成本的出現,賬目清晰,出入分明,資金運作達到了最大化。
接著他總結說,耀輝公司作為集團公司的一份子,在一凡的領導下各方麵都健康有序地發展,尤其對一凡提出的讓員工盡量少加班這一點的人性化管理,給予了高度讚揚,這也正是丁先生一直推崇的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
最後陳先生希望全體管理人員精誠合作,以廠為家,克服一切困難,把公司管理得更上一個台階。
臨會議結束,陳先生宣布了後天去參加上海家博會人員名單:張一凡、麥小寧、李新、許昌禮等公司主要技術人員。
十一月四日上午,一凡開車送陳肇坤先生去廣州白雲機場乘坐去上海的飛機,在出發前,一凡不忘給他行李箱裏塞上幾斤自己家產的明前毛尖茶葉。
十一月五日下午,一凡帶著公司幾個技術骨幹坐李小冬開的車去廣州白雲機場乘坐去上海虹橋機場的飛機,參加為期兩天的上海家博會。
大家在上海有兩天,參加展覽會一天,另外一天讓大家在上海玩。
上海的氣溫比廣東冷得多,這是大家到達上海虹橋機場的第一體會,四人都還是第一次坐飛機,簡單的行李,沒帶多少衣服,隻有家在江蘇的許昌禮多帶了幾件衣服。
走出機場之後大家冷得瑟瑟發抖,麥小寧抱著一凡不願放手,她借用了童安格的一句歌詞跟一凡說“請你借我一點溫暖”。
一凡摟著她攔了一部出租車,帶著大家趕去離上海家博會不遠的,原來訂好的酒店。
原來訂的酒店共三間,李新和許昌禮兩人一間,一凡一間,麥小寧一間。
大家安頓好之後,都不願出門,外麵實在太冷了,房間裏有空調,都願窩在房間裏。
一凡打了電話陳先生,告訴他說自己四人已經到了。
他要一凡自己安排好幾人吃飯的問題。
三個男人的身高都差不多,吃晚飯前一凡借了許昌禮的羊毛襯衫穿著去附近的商場買衣服。
他問麥小寧去不去,她說:“你去就行了,又不是沒幫我買過衣服。”
走到另外一個房間問李新會不會一起去。
李新是廣東茂名人,很少穿厚衣服,對這麽冷的天也不適應,說根據你的尺碼買回就行,於是一凡又當起采購員。
一凡一個人對上海也不熟悉,出門打了一輛出租車後,要司機開去附近的商場,不到五分鍾,出租車司機把一凡放下在一個大商場的門口。
一凡沿著指示牌的指向去了二層的衣服商場,根據三人的身高尺寸買了兩套中檔價格的男士羊毛衫和外套,又幫麥小寧買了一套比較高檔的杏色外套和一件女式羊毛衫、還買了一雙高筒皮鞋。
回到酒店把衣服分給他們,麥小寧想不到一凡會買這麽多衣服給她,給衣服她的時候當場就試穿著不願脫下來,說一凡太會選衣服了,穿著很好看,特別是那雙高筒皮鞋,穿起來身材更顯挺拔、修長,抱著一凡親個不停。
穿了一件厚衣服後,走出外麵才不會感覺冷,一凡帶著大家一起去吃晚飯,一凡這次帶現金出門沒帶多少錢,身上隻有一萬塊錢。
他對那三人說,要省著點用,買衣服用去三千多,大後天才能回去,怕錢不夠用,吃飯就不要吃貴的了。
晚飯點了四個菜,都是江南特色菜,想不到上海的消費也不是很貴,喝了一瓶一百多的白酒都不到四百元。
吃過晚飯後,大家各自回房休息,一凡和麥小寧回到房間不久兩人又約好出外麵去溜達。
一凡看了看放在房裏的地圖和景點的介紹,能去的地方都比較遠,兩人就在酒店附近的街上散步,看到有特色小吃的攤位就坐下來吃一頓。
晚上兩人十一點多才回來,一凡去敲他們的門,李新他們早就睡了,於是一凡幹脆跑到麥小寧那房裏去睡,享受一下兩人在上海親熱的感覺。
當年的上海家博會在上海采購會展中心舉行,距離大家住的酒店大約二十分鍾車程。
第二天七點多鍾,大家在酒店的早餐廳吃過早餐後就搭乘出租車到了會展中心。
八點半的時候,一凡聯係上了陳先生,他說,他還沒到會展中心,要一凡他們去自己公司的展位等他,並告訴了一凡公司展位的排號。
一凡帶著他們兜兜轉轉找到了寫有耀輝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的展位。
展位裏有兩個漂亮的姑娘坐在展位的小圓桌上喝茶,三麵牆上掛滿了公司生產的樣品,一凡認定這裏沒錯,就跟她們搭訕起來,通過問話,才知道這兩人都是公司人員在上海請來參加會展的人。
一凡介紹自己就是東莞耀輝公司的負責人,她們請一凡坐下喝茶。
十分鍾後,陳先生來了,讓一凡意想不到的是丁愛玲也來了,麥小寧看到丁愛玲,高興地抱著她,然後拉著她的手說話,一凡礙於公共場合,說了幾句客套話之後,就讓麥小寧她倆在一起。
陳先生說,今天帶大家來,展位上沒什麽事,主要是要大家在四周走走,看看別人的產品,師夷製夷,借鑒學習別人好的東西,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
丁愛玲說她在展位上有事,不能陪同大家了,要一凡帶著大家看看。
今年的上海家博會在全方位展示參展企業最新產品的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展商和市民、家裝公司和材料商等構築全麵互動平台,充分挖掘“家居文化、家居經貿、綠色家居、環保家居”等展會內涵,以全麵展現上海家博會的品牌效應。
這次家博會,展出的產品以家具和有關房子裝修的產品為主,有廚房、客廳、衛浴、床上用品和綜合建材,家具五金還是占一小部分。
四人在一凡的帶領下,慢悠悠地在整個展廳逛,各個展位的產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有很多家居裝飾用品從沒見過,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有台灣、香港的,也有外國的,隻要你想得到,還有你想不到的應有盡有,還有一些高端電子家居產品。
逛了有兩個多小時,大家都覺得沒什麽看,展位的事不用自己去做,商務合作、談判也與自己無關。
麥小寧建議大家,下午不來了,還不如去上海的其他地方看看,一凡和其他人也讚同她的想法。
大家一起又返回了展位。
丁愛玲和陳先生不在,展位上又隻剩下兩位漂亮的姑娘。
四人剛剛站在那裏不久,有兩位三十歲左右的美國人來到展位上,仔細地觀看自己的產品,他們用英語谘詢兩位美女,有幾句話,兩位美女都答不上來,一凡上前給兩個美國人對起了話,他們問到了產品的材質、加工工藝和流程,一凡用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介紹起了自己公司的產品,美國人聽後,伸出拇指不斷地說“ok”!
一凡從宣傳架上拿出一份產品宣傳冊給他們。
兩美國人問一凡在這個公司的身份,一凡給他們作了詳細地介紹,這時丁愛玲來了,看到一凡熱情地用英語跟美國人對話,站在旁邊沒有打攪,靜靜地聽一凡與他們談著商務上的事。
最後一凡將展位上丁愛玲的名片給了他們,說希望他們來公司看看,歡迎他們來廣東東莞公司做客。
他們滿意地留下他們的聯係方式,一凡知道其中一個叫約翰遜,他們拿著公司的產品介紹離開了。
丁愛玲含情脈脈地看著一凡,覺得一凡英語流利,對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又了解,對一凡說,要不下午一凡也加入到展位上來,幫助她們接待好每個來展位谘詢的客商。
一凡本就是一塊公司的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為了公司的利益,一凡答應了丁愛玲下午來展位幫忙。
吃過午飯,李新和許昌禮兩人去了外麵玩,一凡和麥小寧兩人返回展會大廳,和那兩位美女一起守著展位,經過交談,才知道那兩位美女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大四學生,她們是臨時被丁愛玲聘在這裏打工的,工資是五百塊錢一天,時間是兩天,主要任務是介紹公司產品,接待一些外國客戶。
其中一個身材高點的美女說,聽一凡講英語很地道,尤其是涉及到的科技英語,她們都很難講得出來,就象上午一樣,有幾個詞組,她都想有單詞拚湊,最後覺得不當才沒說出口。
一凡安慰她們說,任何一個行業的翻譯都有所不同,以後做到了哪一個行業,自然而然地就知道了。
下午五點多,大家都準備收攤的時候,約翰遜他們倆又到回來了,一凡很高興地跟他們握手之後,試探他們是不是對公司的產品感興趣,約翰遜說,是的,希望能見見公司主要負責洽談的人員。
一凡把丁愛玲介紹給了約翰遜,丁愛玲把他們領到了另外一個不遠的商務洽談室,一凡仍然陪同兩位美女聊上大學的趣事。
五點四十分,丁愛玲高興地抱著一凡說,這個月中旬那兩位美國客商會來東莞公司,談產品合作的事,要一凡回去後做好接待準備,原定自己要回新加坡的,也就等過段時間再回去。
一凡被丁愛玲抱得不好意思,看看麥小寧盯著自己在笑。
最後丁愛玲說,原來就一直認為一凡是自己的福星,現在還這樣認為。
晚上一凡請丁愛玲和麥小寧兩位美女吃飯,三人又像是在東莞一樣,吃吃喝喝,隻是丁愛玲晚上拒絕喝酒,一凡滿臉的“懵嚓嚓”。
第二天,一凡和麥小寧沒去展廳,而是去了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外灘和城隍廟,為梁麗雅她們買了很多東西,直到很晚才回來。
十一月八日上午九點,四人先從虹橋機場坐飛機回廣州,在候機廳,一凡告訴丁愛玲先回廣東了,問她什麽時候會來,她說,要遲一兩天,有些客商還在談。
陳先生知識淵博,涉獵集團公司各種事務,懂財務、市場營銷、工廠管理,曾多次參與集團公司和海外公司的談判,深得丁總器重。
他這次來,一是巡視東莞耀輝公司在生產和材料的統籌,二是詳細地了解公司在財務資金的運作情況。
通過近半個月的摸查和了解,陳先生認為東莞耀輝公司在一凡的領導下,公司全麵深入地貫徹了丁總的指示,能做到開源節流,公司生產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均已達到了公司的要求,財務的管理也井然有序,基本杜絕了無用成本的出現,賬目清晰,出入分明,資金運作達到了最大化。
接著他總結說,耀輝公司作為集團公司的一份子,在一凡的領導下各方麵都健康有序地發展,尤其對一凡提出的讓員工盡量少加班這一點的人性化管理,給予了高度讚揚,這也正是丁先生一直推崇的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
最後陳先生希望全體管理人員精誠合作,以廠為家,克服一切困難,把公司管理得更上一個台階。
臨會議結束,陳先生宣布了後天去參加上海家博會人員名單:張一凡、麥小寧、李新、許昌禮等公司主要技術人員。
十一月四日上午,一凡開車送陳肇坤先生去廣州白雲機場乘坐去上海的飛機,在出發前,一凡不忘給他行李箱裏塞上幾斤自己家產的明前毛尖茶葉。
十一月五日下午,一凡帶著公司幾個技術骨幹坐李小冬開的車去廣州白雲機場乘坐去上海虹橋機場的飛機,參加為期兩天的上海家博會。
大家在上海有兩天,參加展覽會一天,另外一天讓大家在上海玩。
上海的氣溫比廣東冷得多,這是大家到達上海虹橋機場的第一體會,四人都還是第一次坐飛機,簡單的行李,沒帶多少衣服,隻有家在江蘇的許昌禮多帶了幾件衣服。
走出機場之後大家冷得瑟瑟發抖,麥小寧抱著一凡不願放手,她借用了童安格的一句歌詞跟一凡說“請你借我一點溫暖”。
一凡摟著她攔了一部出租車,帶著大家趕去離上海家博會不遠的,原來訂好的酒店。
原來訂的酒店共三間,李新和許昌禮兩人一間,一凡一間,麥小寧一間。
大家安頓好之後,都不願出門,外麵實在太冷了,房間裏有空調,都願窩在房間裏。
一凡打了電話陳先生,告訴他說自己四人已經到了。
他要一凡自己安排好幾人吃飯的問題。
三個男人的身高都差不多,吃晚飯前一凡借了許昌禮的羊毛襯衫穿著去附近的商場買衣服。
他問麥小寧去不去,她說:“你去就行了,又不是沒幫我買過衣服。”
走到另外一個房間問李新會不會一起去。
李新是廣東茂名人,很少穿厚衣服,對這麽冷的天也不適應,說根據你的尺碼買回就行,於是一凡又當起采購員。
一凡一個人對上海也不熟悉,出門打了一輛出租車後,要司機開去附近的商場,不到五分鍾,出租車司機把一凡放下在一個大商場的門口。
一凡沿著指示牌的指向去了二層的衣服商場,根據三人的身高尺寸買了兩套中檔價格的男士羊毛衫和外套,又幫麥小寧買了一套比較高檔的杏色外套和一件女式羊毛衫、還買了一雙高筒皮鞋。
回到酒店把衣服分給他們,麥小寧想不到一凡會買這麽多衣服給她,給衣服她的時候當場就試穿著不願脫下來,說一凡太會選衣服了,穿著很好看,特別是那雙高筒皮鞋,穿起來身材更顯挺拔、修長,抱著一凡親個不停。
穿了一件厚衣服後,走出外麵才不會感覺冷,一凡帶著大家一起去吃晚飯,一凡這次帶現金出門沒帶多少錢,身上隻有一萬塊錢。
他對那三人說,要省著點用,買衣服用去三千多,大後天才能回去,怕錢不夠用,吃飯就不要吃貴的了。
晚飯點了四個菜,都是江南特色菜,想不到上海的消費也不是很貴,喝了一瓶一百多的白酒都不到四百元。
吃過晚飯後,大家各自回房休息,一凡和麥小寧回到房間不久兩人又約好出外麵去溜達。
一凡看了看放在房裏的地圖和景點的介紹,能去的地方都比較遠,兩人就在酒店附近的街上散步,看到有特色小吃的攤位就坐下來吃一頓。
晚上兩人十一點多才回來,一凡去敲他們的門,李新他們早就睡了,於是一凡幹脆跑到麥小寧那房裏去睡,享受一下兩人在上海親熱的感覺。
當年的上海家博會在上海采購會展中心舉行,距離大家住的酒店大約二十分鍾車程。
第二天七點多鍾,大家在酒店的早餐廳吃過早餐後就搭乘出租車到了會展中心。
八點半的時候,一凡聯係上了陳先生,他說,他還沒到會展中心,要一凡他們去自己公司的展位等他,並告訴了一凡公司展位的排號。
一凡帶著他們兜兜轉轉找到了寫有耀輝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的展位。
展位裏有兩個漂亮的姑娘坐在展位的小圓桌上喝茶,三麵牆上掛滿了公司生產的樣品,一凡認定這裏沒錯,就跟她們搭訕起來,通過問話,才知道這兩人都是公司人員在上海請來參加會展的人。
一凡介紹自己就是東莞耀輝公司的負責人,她們請一凡坐下喝茶。
十分鍾後,陳先生來了,讓一凡意想不到的是丁愛玲也來了,麥小寧看到丁愛玲,高興地抱著她,然後拉著她的手說話,一凡礙於公共場合,說了幾句客套話之後,就讓麥小寧她倆在一起。
陳先生說,今天帶大家來,展位上沒什麽事,主要是要大家在四周走走,看看別人的產品,師夷製夷,借鑒學習別人好的東西,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
丁愛玲說她在展位上有事,不能陪同大家了,要一凡帶著大家看看。
今年的上海家博會在全方位展示參展企業最新產品的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展商和市民、家裝公司和材料商等構築全麵互動平台,充分挖掘“家居文化、家居經貿、綠色家居、環保家居”等展會內涵,以全麵展現上海家博會的品牌效應。
這次家博會,展出的產品以家具和有關房子裝修的產品為主,有廚房、客廳、衛浴、床上用品和綜合建材,家具五金還是占一小部分。
四人在一凡的帶領下,慢悠悠地在整個展廳逛,各個展位的產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有很多家居裝飾用品從沒見過,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有台灣、香港的,也有外國的,隻要你想得到,還有你想不到的應有盡有,還有一些高端電子家居產品。
逛了有兩個多小時,大家都覺得沒什麽看,展位的事不用自己去做,商務合作、談判也與自己無關。
麥小寧建議大家,下午不來了,還不如去上海的其他地方看看,一凡和其他人也讚同她的想法。
大家一起又返回了展位。
丁愛玲和陳先生不在,展位上又隻剩下兩位漂亮的姑娘。
四人剛剛站在那裏不久,有兩位三十歲左右的美國人來到展位上,仔細地觀看自己的產品,他們用英語谘詢兩位美女,有幾句話,兩位美女都答不上來,一凡上前給兩個美國人對起了話,他們問到了產品的材質、加工工藝和流程,一凡用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介紹起了自己公司的產品,美國人聽後,伸出拇指不斷地說“ok”!
一凡從宣傳架上拿出一份產品宣傳冊給他們。
兩美國人問一凡在這個公司的身份,一凡給他們作了詳細地介紹,這時丁愛玲來了,看到一凡熱情地用英語跟美國人對話,站在旁邊沒有打攪,靜靜地聽一凡與他們談著商務上的事。
最後一凡將展位上丁愛玲的名片給了他們,說希望他們來公司看看,歡迎他們來廣東東莞公司做客。
他們滿意地留下他們的聯係方式,一凡知道其中一個叫約翰遜,他們拿著公司的產品介紹離開了。
丁愛玲含情脈脈地看著一凡,覺得一凡英語流利,對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又了解,對一凡說,要不下午一凡也加入到展位上來,幫助她們接待好每個來展位谘詢的客商。
一凡本就是一塊公司的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為了公司的利益,一凡答應了丁愛玲下午來展位幫忙。
吃過午飯,李新和許昌禮兩人去了外麵玩,一凡和麥小寧兩人返回展會大廳,和那兩位美女一起守著展位,經過交談,才知道那兩位美女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大四學生,她們是臨時被丁愛玲聘在這裏打工的,工資是五百塊錢一天,時間是兩天,主要任務是介紹公司產品,接待一些外國客戶。
其中一個身材高點的美女說,聽一凡講英語很地道,尤其是涉及到的科技英語,她們都很難講得出來,就象上午一樣,有幾個詞組,她都想有單詞拚湊,最後覺得不當才沒說出口。
一凡安慰她們說,任何一個行業的翻譯都有所不同,以後做到了哪一個行業,自然而然地就知道了。
下午五點多,大家都準備收攤的時候,約翰遜他們倆又到回來了,一凡很高興地跟他們握手之後,試探他們是不是對公司的產品感興趣,約翰遜說,是的,希望能見見公司主要負責洽談的人員。
一凡把丁愛玲介紹給了約翰遜,丁愛玲把他們領到了另外一個不遠的商務洽談室,一凡仍然陪同兩位美女聊上大學的趣事。
五點四十分,丁愛玲高興地抱著一凡說,這個月中旬那兩位美國客商會來東莞公司,談產品合作的事,要一凡回去後做好接待準備,原定自己要回新加坡的,也就等過段時間再回去。
一凡被丁愛玲抱得不好意思,看看麥小寧盯著自己在笑。
最後丁愛玲說,原來就一直認為一凡是自己的福星,現在還這樣認為。
晚上一凡請丁愛玲和麥小寧兩位美女吃飯,三人又像是在東莞一樣,吃吃喝喝,隻是丁愛玲晚上拒絕喝酒,一凡滿臉的“懵嚓嚓”。
第二天,一凡和麥小寧沒去展廳,而是去了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外灘和城隍廟,為梁麗雅她們買了很多東西,直到很晚才回來。
十一月八日上午九點,四人先從虹橋機場坐飛機回廣州,在候機廳,一凡告訴丁愛玲先回廣東了,問她什麽時候會來,她說,要遲一兩天,有些客商還在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