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樓台先得月,很多采購物品首先考慮的是歐湧附近的,村裏有家紙箱廠,裏麵有個業務員是自己老鄉,林書記也曾介紹過這家廠,於是雙方在談定各種規格紙箱的價格之後,全部包裝用紙箱就交給他們去做。
彩色包裝盒也是麻湧鎮的領導介紹的,廠家是望牛墩鎮的,領導說這家彩印廠是他家幾個親戚共辦的,一凡認為隻要價格合適,其他的無所謂,大家都得按合同辦事,兩家見麵談好之後,就交給他們廠,大家合作,你好我也好。
一凡覺得公司必須去采購一輛貨車,才能應付日常生產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材料散件,以及一些應急配件,還有些發外加工的東西,比如電鍍、熱處理等等,自己沒車,總是租別人的車很不方便,於是傳真一個采購請求給丁愛玲,她當天就同意了一凡的要求。
一凡吩咐蔡總去負責,告訴他,貨載重應該在一噸半以上,至少得有車箱,而且車箱長寬應在4x1.5m以上,這樣才好運輸不鏽鋼板,銅型材也不會伸出車箱外。
上次在麥小寧家裏,知道了他表哥會開貨車,一凡叫麥小寧聯係她的表哥,也即是李小秋的弟弟李小冬,自從他拿到駕照後一直沒找到事做,何不叫他來開車,又是自己人,說話辦事也方便。
第三天,車子就買回來了,花了十五萬多,是一部五十鈴,車子還得重新做車箱,一星期之後就能使用,新車到達公司那天,李小冬也就來了。
一凡給他放權,隻要是請購單裏簽過字的,一千塊錢以下額度,他可以自由支配,其它零零散散的五金易耗品憑發票報賬,一凡特意告訴他,不要貪小便宜,也不能虛開發票。
第一天開車,一凡帶他繞了整個東莞一圈,去了很多家供應商地方,李小冬很上路,第二天就自己能找到買東西的地方,對於一些長期合作的商店、廠家,一凡寫給他一份聯係方式,也給他配備一台bb機。
一凡對他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就像麥小寧對自己能想到她的家人一樣的滿意。
上午上班不久,黃小媛說有個供應商找一凡,他下樓後,在公司小會議室裏接待了他,雙方交換名片後,黃小媛泡茶給大家。
來人姓區,是佛山一家拉絲廠的老板。拉絲廠其實在一凡的眼裏就是一家鋼筋調直廠,他們可以根據自己所需的材料,在調直的時候,按自己要求的規格大小調成條形鋼筋,這個原來在中山東成時大多也是從別的廠家購進材料的。
雙方也沒有太多要談的,就是價格上的問題,一凡也知道,材料的價格是隨行就勢,冷軋鋼的價格每天都有波動,一天一個價,在這個方麵,一凡的意思是隨大勢行情吧。
雙方協商後一致同意合作,條件是月結十天,先下了一個單給他。
區老板看一凡做生意這麽精明,也爽快,中午邀請他出外麵吃飯,大家初次見麵,不好傷了他的麵子,帶上李小冬也熟悉一下區老板,以後他去區老板廠裏拉貨互相也認識。
下午上班後不久,模具商行的吳老板打來電話,說下午五點來商行見一麵,一起去道窖鎮那家螺絲廠看看,一凡答應他一定會準時到。
一凡接過電話後在全部車間走了一遍,工人們都在認真做事,見到麥小寧,她說,衝壓車間很多人的有頸椎病,要一凡出去時買些治頸椎的藥回來,一凡想到在中山東成曾教葉文武製過藥丸,想想何不自己製出一批藥丸方便大家,答應麥小寧帶藥回來。
走到倉庫時,隻見楊珊一個人忙個不停,有的來領五金易耗品的,有的來寫單出材料的。
一凡看到她手忙腳亂的樣子,打算給她加一個助手,返回麥小寧那裏,問她的表姐是什麽文化程度,麥小寧說是高中畢業。
一凡叫麥小寧去找她表姐過來,自己坐下後,問了覃可工作上有什麽困難,她說,還行,麥姐教了她很多,目前沒什麽問題。
李小秋來到後叫了一聲“一凡哥”然後就低下頭不說話。
一凡跟她說:“小秋,準備調你去倉庫上班,有沒信心?”
李小秋高興地說:“沒什麽困難,也絕對有信心。”
一凡交待麥小寧等下跟蔡隆誌說一下調李小秋走的事,要求車間安排好。
然後他又返回倉庫跟楊珊說了明天李小秋會來倉庫上班的事,並叫她把所有螺絲的樣品給他一份。
後來去了黃小媛那裏交待她,李小秋的工資從明天開始按月計算。
下午五點一凡準時來到吳老板的商行,兩人沒說幾句話,一人開著一部車朝道窖螺絲廠家駛去。
這是一家本地人開的螺絲廠,生產各種材料、各種款式的螺絲,工廠不算大,有四個車間,辦公條件也很一般。
吳老板介紹這裏的老板姓陳,是幾個兄弟一起開的廠,一凡和老板見麵,握手之後交換了名片。
陳老板叫辦公室的秘書泡茶,他介紹說,秘書姓鄔,叫鄔倩,是個新疆人,一凡看她,身高有一米七,身材豐滿,穿著一件白色襯衣,下身是包臀裙,明牙皓齒,前凸後翹,很有成熟女人韻味,但臉色不太健康,有點蒼白。
一凡將自己帶的螺絲樣品全給了陳老板,他接過螺絲樣品後交給了鄔倩,叫她拿給車間負責人看,不到十分鍾,鄔倩她們回到了辦公室。
車間負責人名叫陳諾,是陳老板的弟弟。
陳諾說,這些螺絲自己廠都能生產,並詳細介紹了每天的生產量。
互相談好價格之後,一凡說,按照你們廠的規定,先生產一批樣品出來,如果沒問題的話,確定質量後,兩家再來訂合同,希望大家長期合作。
陳老板說,這些還得重新做模,要三天的時間才能生產出樣品,一凡答應他們,說:“行,就這麽定。”
吳老板聽到他介紹的兩人能合作,也算是幫了兩人的忙,做生意就要朋友們通力合作才能賺到錢,單打獨鬥永遠發展不了。
一凡遞給吳老板一個眼神,吳老板知道他的意思,他看了看陳老板,陳老板說:“晚上一起去吃頓便飯,不管大家是否能合作,多個朋友多條路。”
一凡也覺得他的話在理,也就同意大家一起去吃飯。
陳老板開車帶大家來到一家“莞家私房菜”,叫鄔倩去點菜,幾人坐在包廂裏聊各自的生意,大家都說,同在東莞做事,要多多聯係,朋友間多合作。
通過了解,吳老板說他老家是梅州人,隻是在東莞開店做生意,也說客家話,一凡跟他說起了客家話,兩人的口音差不多,一凡說自己的祖籍也是梅州的,祖輩遷入江西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聽兩人說話的口音應該相隔不遠。
菜很快就上來了,五六個人,滿桌的菜,都是些東莞的特色美食,有白切雞、清蒸鱸魚、燒鵝、缽仔禾蟲等,色香味俱全。
廣東人吃飯不太會勸酒,能喝就喝,不能喝也不勉強,大家都開著車,喝醉了都不方便。
一凡喜歡這樣的待客之道,不象老家,逢年過節,不搞醉幾個,好像就怠慢了客人似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吃了些肉丸粥後就準備散去。陳老板說,很久沒去唱歌了,不如大家唱幾首歌醒醒酒,一凡客隨主便,自己也喜歡唱歌,對他的意見表示認可。
彩色包裝盒也是麻湧鎮的領導介紹的,廠家是望牛墩鎮的,領導說這家彩印廠是他家幾個親戚共辦的,一凡認為隻要價格合適,其他的無所謂,大家都得按合同辦事,兩家見麵談好之後,就交給他們廠,大家合作,你好我也好。
一凡覺得公司必須去采購一輛貨車,才能應付日常生產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材料散件,以及一些應急配件,還有些發外加工的東西,比如電鍍、熱處理等等,自己沒車,總是租別人的車很不方便,於是傳真一個采購請求給丁愛玲,她當天就同意了一凡的要求。
一凡吩咐蔡總去負責,告訴他,貨載重應該在一噸半以上,至少得有車箱,而且車箱長寬應在4x1.5m以上,這樣才好運輸不鏽鋼板,銅型材也不會伸出車箱外。
上次在麥小寧家裏,知道了他表哥會開貨車,一凡叫麥小寧聯係她的表哥,也即是李小秋的弟弟李小冬,自從他拿到駕照後一直沒找到事做,何不叫他來開車,又是自己人,說話辦事也方便。
第三天,車子就買回來了,花了十五萬多,是一部五十鈴,車子還得重新做車箱,一星期之後就能使用,新車到達公司那天,李小冬也就來了。
一凡給他放權,隻要是請購單裏簽過字的,一千塊錢以下額度,他可以自由支配,其它零零散散的五金易耗品憑發票報賬,一凡特意告訴他,不要貪小便宜,也不能虛開發票。
第一天開車,一凡帶他繞了整個東莞一圈,去了很多家供應商地方,李小冬很上路,第二天就自己能找到買東西的地方,對於一些長期合作的商店、廠家,一凡寫給他一份聯係方式,也給他配備一台bb機。
一凡對他的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就像麥小寧對自己能想到她的家人一樣的滿意。
上午上班不久,黃小媛說有個供應商找一凡,他下樓後,在公司小會議室裏接待了他,雙方交換名片後,黃小媛泡茶給大家。
來人姓區,是佛山一家拉絲廠的老板。拉絲廠其實在一凡的眼裏就是一家鋼筋調直廠,他們可以根據自己所需的材料,在調直的時候,按自己要求的規格大小調成條形鋼筋,這個原來在中山東成時大多也是從別的廠家購進材料的。
雙方也沒有太多要談的,就是價格上的問題,一凡也知道,材料的價格是隨行就勢,冷軋鋼的價格每天都有波動,一天一個價,在這個方麵,一凡的意思是隨大勢行情吧。
雙方協商後一致同意合作,條件是月結十天,先下了一個單給他。
區老板看一凡做生意這麽精明,也爽快,中午邀請他出外麵吃飯,大家初次見麵,不好傷了他的麵子,帶上李小冬也熟悉一下區老板,以後他去區老板廠裏拉貨互相也認識。
下午上班後不久,模具商行的吳老板打來電話,說下午五點來商行見一麵,一起去道窖鎮那家螺絲廠看看,一凡答應他一定會準時到。
一凡接過電話後在全部車間走了一遍,工人們都在認真做事,見到麥小寧,她說,衝壓車間很多人的有頸椎病,要一凡出去時買些治頸椎的藥回來,一凡想到在中山東成曾教葉文武製過藥丸,想想何不自己製出一批藥丸方便大家,答應麥小寧帶藥回來。
走到倉庫時,隻見楊珊一個人忙個不停,有的來領五金易耗品的,有的來寫單出材料的。
一凡看到她手忙腳亂的樣子,打算給她加一個助手,返回麥小寧那裏,問她的表姐是什麽文化程度,麥小寧說是高中畢業。
一凡叫麥小寧去找她表姐過來,自己坐下後,問了覃可工作上有什麽困難,她說,還行,麥姐教了她很多,目前沒什麽問題。
李小秋來到後叫了一聲“一凡哥”然後就低下頭不說話。
一凡跟她說:“小秋,準備調你去倉庫上班,有沒信心?”
李小秋高興地說:“沒什麽困難,也絕對有信心。”
一凡交待麥小寧等下跟蔡隆誌說一下調李小秋走的事,要求車間安排好。
然後他又返回倉庫跟楊珊說了明天李小秋會來倉庫上班的事,並叫她把所有螺絲的樣品給他一份。
後來去了黃小媛那裏交待她,李小秋的工資從明天開始按月計算。
下午五點一凡準時來到吳老板的商行,兩人沒說幾句話,一人開著一部車朝道窖螺絲廠家駛去。
這是一家本地人開的螺絲廠,生產各種材料、各種款式的螺絲,工廠不算大,有四個車間,辦公條件也很一般。
吳老板介紹這裏的老板姓陳,是幾個兄弟一起開的廠,一凡和老板見麵,握手之後交換了名片。
陳老板叫辦公室的秘書泡茶,他介紹說,秘書姓鄔,叫鄔倩,是個新疆人,一凡看她,身高有一米七,身材豐滿,穿著一件白色襯衣,下身是包臀裙,明牙皓齒,前凸後翹,很有成熟女人韻味,但臉色不太健康,有點蒼白。
一凡將自己帶的螺絲樣品全給了陳老板,他接過螺絲樣品後交給了鄔倩,叫她拿給車間負責人看,不到十分鍾,鄔倩她們回到了辦公室。
車間負責人名叫陳諾,是陳老板的弟弟。
陳諾說,這些螺絲自己廠都能生產,並詳細介紹了每天的生產量。
互相談好價格之後,一凡說,按照你們廠的規定,先生產一批樣品出來,如果沒問題的話,確定質量後,兩家再來訂合同,希望大家長期合作。
陳老板說,這些還得重新做模,要三天的時間才能生產出樣品,一凡答應他們,說:“行,就這麽定。”
吳老板聽到他介紹的兩人能合作,也算是幫了兩人的忙,做生意就要朋友們通力合作才能賺到錢,單打獨鬥永遠發展不了。
一凡遞給吳老板一個眼神,吳老板知道他的意思,他看了看陳老板,陳老板說:“晚上一起去吃頓便飯,不管大家是否能合作,多個朋友多條路。”
一凡也覺得他的話在理,也就同意大家一起去吃飯。
陳老板開車帶大家來到一家“莞家私房菜”,叫鄔倩去點菜,幾人坐在包廂裏聊各自的生意,大家都說,同在東莞做事,要多多聯係,朋友間多合作。
通過了解,吳老板說他老家是梅州人,隻是在東莞開店做生意,也說客家話,一凡跟他說起了客家話,兩人的口音差不多,一凡說自己的祖籍也是梅州的,祖輩遷入江西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聽兩人說話的口音應該相隔不遠。
菜很快就上來了,五六個人,滿桌的菜,都是些東莞的特色美食,有白切雞、清蒸鱸魚、燒鵝、缽仔禾蟲等,色香味俱全。
廣東人吃飯不太會勸酒,能喝就喝,不能喝也不勉強,大家都開著車,喝醉了都不方便。
一凡喜歡這樣的待客之道,不象老家,逢年過節,不搞醉幾個,好像就怠慢了客人似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吃了些肉丸粥後就準備散去。陳老板說,很久沒去唱歌了,不如大家唱幾首歌醒醒酒,一凡客隨主便,自己也喜歡唱歌,對他的意見表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