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的訂單新增加了兩款產品:鋅合金窗插和銅窗插。
窗插就是那種安裝在窗戶頁子上,用來固定窗頁的一種五金件,歐美洲很盛行,中國大部分是鋁合金推拉窗,使用不上,規格上有六寸、八寸和十寸的三種,這裏指的寸是英寸,一英寸是二點五四厘米,鋅合金窗插的主架是鑄造,銅窗插的主架是煆造,這兩款產品加工難易程度上來說,鋅合金比較容易,銅煆造是個難點。
這些訂單一開始就下了單的,隻是前三個月,因要模具製作,尋找主架的鑄、煆製造公司,雙方在合同上才一致同意將這款產品延遲三個月發貨。
上個月底,加工廠商已經把加工好的毛胚樣品送到了公司,鋅合金窗插除了厚度方麵不合格外,其他的都行,而銅窗插除了厚度上不合格以外,關鍵的一個方麵是直角上不達標,總會出現一到兩毫米的崩角,公司為了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筋,與丁愛玲商量可不可以把直角改成一毫米的圓角,丁愛玲把這個意見反饋到新加坡,讓丁總與客商商討圓角與直角的問題。
新加坡第二天把反饋的信息傳真過來,說客商不同意改成圓角的建議,產品必須是直角。
公司沒有辦法,指示加工廠商必須按產品要求加工產品,沒有商量的餘地。
一凡覺得客商並不是故意為難,也知道外國商人對產品的嚴謹性,不象自己國家,食品都可以不安全,何況是一些民用產品,造假製假泛濫。
經過兩三輪的產品實驗,厚度達到了合格,就是直角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後來,一凡才知道,這款產品的加工廠商是經過一家貿易公司轉手,另外叫別的廠家生產的,一凡從毛胚的裝運蛛絲馬跡上發現了生產廠家的名稱,想告訴公司孟總,如果毛胚再不合格的話,取消與那家貿易公司合作,可仔細考慮過後,還是覺得不妥。
這種質量問題,對於煆造工廠來說,應該不是難事,主要考慮的就是模具與煆造產品熱脹冷縮方麵的關鍵,直角一冷縮必然造成直角變成圓角。
一凡經過認真分析後與丁愛玲商量,主動出擊去尋找那個廠家,丁愛玲同意了一凡的意見。
第二天一上班,一凡開著車,根據毛胚產品包裝中的廠家名稱,去深圳尋找這一廠家。
中山去深圳,原來要過渡,現在虎門大橋通了車,去深圳方便得多,第一天趕到深圳都是十點多鍾了,車子繞著深圳主要的工業園區轉了一大半,兩人累得狗一樣毫無收獲。
晚上兩人住在了深圳的一家酒店,酒店有一本黃頁電話簿,可供來住酒店的人方便查詢。
一凡將電話號碼簿拿到丁愛玲住的房間,一晚上都在查找這家公司的地址,電話號碼簿足有五六厘米厚,一凡坐在商務台前根據產品的分類,一個一個地找,直到晚上兩點多鍾,才找到與這廠家相符的名稱,總共有五個,都是五金製品公司的。
一凡將五家公司的信息詳細記錄在了紙上,抬頭看看丁愛玲,她已經脫掉衣服睡了。
一凡想叫醒她,讓她一起享受勝利的喜悅,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象這樣高興的事,原來在出租房裏就不知發生過多少次。
一凡把她的被子掀好,丁愛玲睜開了眼睛,問一凡是不是找到了廠家,一凡告訴她說,找到了五家與五金製品有關的,明天一早逐個打電話問問應該不是問題。丁愛玲聽到一凡這樣說,心裏很高興。
她坐了起來,抱住一凡的脖子說:“去洗澡吧,今晚就在這睡了。”
一凡洗完澡,上床後把丁愛玲摟在了懷裏,告訴她好好地睡一覺,明天繼續找那家公司。
第二天八點兩人才起床,洗漱完之後,一凡去酒店早餐專供餐廳把早點打了上來,待兩人吃完早點後,一凡一個一個地打廠家的電話。
打到第四個,那個廠家告訴一凡說,他們是一家台灣投資的銅煆造公司,老板姓林,一凡把那家公司的地址記錄在了日記本上。
下到總台,一凡去辦退房手續,提起包開著車,往那家公司駛去。
一凡他們住在的是福田區,那家公司是在寶安區,路途還是有點遠,左拐右拐,兩人開著車才來到寶安區的一個工業園。
因為不熟路,開到寶安區之後,一凡叫一部出租的摩托車帶路,經過五六分鍾路程,終於找到了那家公司,一凡付給了摩托車師傅二十塊錢,跟門衛說明情況後,登記進入了那家公司。
這家公司叫耀輝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投資商是一個台灣人,公司規模很大,有七八棟廠房,辦公室人員帶一凡兩人來到總經理辦公室。
總經理是個中國人,他說,老板這兩天剛好在公司,要不要叫老板過來一起談談。
丁愛玲說,不必,要一凡拿出這種銅窗插成品給總經理看,問他能不能夠生產這種產品的主要支架。
總經理姓劉,是江蘇人,一凡說自己是江西的,老家也算是同姓,都姓江,劉總為一凡這樣的幽默笑了笑,讓辦公室秘書泡茶。
劉總說,這款產品他們公司能夠生產,叫秘書去拿自己公司生產的銅毛胚。
過了三四分鍾後,秘書把他們公司生產的毛胚拿到了總經理辦公室,一凡接過一看,發現這款產品同樣出現直角不直的問題,心想,原來生產的毛胚是不是這家生產的。
一凡說:“劉總,恕我直言,你這款產品不符合我們的要求,主要原因就是這個角煆造不到位,我們的要求是直角,你們煆造的是圓角或者是角有些崩。”
劉總說:“關於這個角的問題,我們已經實驗很多次了,模具也改了很多次,這個問題難以解決。”
一凡說:“劉總,如果我們能協助你解決這個問題,一年給你幾十萬的訂單,你們給我們什麽價位?”
劉總眼裏放著光,稍微思考了一番後說:“六、八、十這三個規格各是十二、十四、十六元,你認為如何?”
一凡說:“這價格貴了,如果每款能降一元,我們就可以合作。”
劉總說:“稍等,我去請示一下林老板。”
說後就走出了辦公室,辦公室隻剩下一凡和丁愛玲兩人。
等了五六分鍾,劉總帶了一個其貌不揚的老人過來。
劉總介紹說,這就是公司老板,姓林,他身穿一套平民百姓的服裝,頭戴藍色的鴨舌帽,個子不到一米六。
一凡不相信眼前站著是老板,認為老板穿著不會這麽隨意,這下完全顛覆一凡的認知。
林老板跟丁愛玲及一凡握手後,介紹了他這家公司。
丁愛玲說,自己是從新加坡過來的,現在與中山一家公司合作,就是產品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希望兩家公司能夠合作。
林老板說,至於你們提出的這個價格,我們能夠接受,也希望兩家公司能夠長期合作。
一凡說:“行,希望我們合作愉快!”然後大家交流了名片。
劉總說,要不大家一起去用餐,一凡說,下次帶來訂單的時候,大家不醉不歸。
窗插就是那種安裝在窗戶頁子上,用來固定窗頁的一種五金件,歐美洲很盛行,中國大部分是鋁合金推拉窗,使用不上,規格上有六寸、八寸和十寸的三種,這裏指的寸是英寸,一英寸是二點五四厘米,鋅合金窗插的主架是鑄造,銅窗插的主架是煆造,這兩款產品加工難易程度上來說,鋅合金比較容易,銅煆造是個難點。
這些訂單一開始就下了單的,隻是前三個月,因要模具製作,尋找主架的鑄、煆製造公司,雙方在合同上才一致同意將這款產品延遲三個月發貨。
上個月底,加工廠商已經把加工好的毛胚樣品送到了公司,鋅合金窗插除了厚度方麵不合格外,其他的都行,而銅窗插除了厚度上不合格以外,關鍵的一個方麵是直角上不達標,總會出現一到兩毫米的崩角,公司為了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筋,與丁愛玲商量可不可以把直角改成一毫米的圓角,丁愛玲把這個意見反饋到新加坡,讓丁總與客商商討圓角與直角的問題。
新加坡第二天把反饋的信息傳真過來,說客商不同意改成圓角的建議,產品必須是直角。
公司沒有辦法,指示加工廠商必須按產品要求加工產品,沒有商量的餘地。
一凡覺得客商並不是故意為難,也知道外國商人對產品的嚴謹性,不象自己國家,食品都可以不安全,何況是一些民用產品,造假製假泛濫。
經過兩三輪的產品實驗,厚度達到了合格,就是直角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後來,一凡才知道,這款產品的加工廠商是經過一家貿易公司轉手,另外叫別的廠家生產的,一凡從毛胚的裝運蛛絲馬跡上發現了生產廠家的名稱,想告訴公司孟總,如果毛胚再不合格的話,取消與那家貿易公司合作,可仔細考慮過後,還是覺得不妥。
這種質量問題,對於煆造工廠來說,應該不是難事,主要考慮的就是模具與煆造產品熱脹冷縮方麵的關鍵,直角一冷縮必然造成直角變成圓角。
一凡經過認真分析後與丁愛玲商量,主動出擊去尋找那個廠家,丁愛玲同意了一凡的意見。
第二天一上班,一凡開著車,根據毛胚產品包裝中的廠家名稱,去深圳尋找這一廠家。
中山去深圳,原來要過渡,現在虎門大橋通了車,去深圳方便得多,第一天趕到深圳都是十點多鍾了,車子繞著深圳主要的工業園區轉了一大半,兩人累得狗一樣毫無收獲。
晚上兩人住在了深圳的一家酒店,酒店有一本黃頁電話簿,可供來住酒店的人方便查詢。
一凡將電話號碼簿拿到丁愛玲住的房間,一晚上都在查找這家公司的地址,電話號碼簿足有五六厘米厚,一凡坐在商務台前根據產品的分類,一個一個地找,直到晚上兩點多鍾,才找到與這廠家相符的名稱,總共有五個,都是五金製品公司的。
一凡將五家公司的信息詳細記錄在了紙上,抬頭看看丁愛玲,她已經脫掉衣服睡了。
一凡想叫醒她,讓她一起享受勝利的喜悅,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象這樣高興的事,原來在出租房裏就不知發生過多少次。
一凡把她的被子掀好,丁愛玲睜開了眼睛,問一凡是不是找到了廠家,一凡告訴她說,找到了五家與五金製品有關的,明天一早逐個打電話問問應該不是問題。丁愛玲聽到一凡這樣說,心裏很高興。
她坐了起來,抱住一凡的脖子說:“去洗澡吧,今晚就在這睡了。”
一凡洗完澡,上床後把丁愛玲摟在了懷裏,告訴她好好地睡一覺,明天繼續找那家公司。
第二天八點兩人才起床,洗漱完之後,一凡去酒店早餐專供餐廳把早點打了上來,待兩人吃完早點後,一凡一個一個地打廠家的電話。
打到第四個,那個廠家告訴一凡說,他們是一家台灣投資的銅煆造公司,老板姓林,一凡把那家公司的地址記錄在了日記本上。
下到總台,一凡去辦退房手續,提起包開著車,往那家公司駛去。
一凡他們住在的是福田區,那家公司是在寶安區,路途還是有點遠,左拐右拐,兩人開著車才來到寶安區的一個工業園。
因為不熟路,開到寶安區之後,一凡叫一部出租的摩托車帶路,經過五六分鍾路程,終於找到了那家公司,一凡付給了摩托車師傅二十塊錢,跟門衛說明情況後,登記進入了那家公司。
這家公司叫耀輝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投資商是一個台灣人,公司規模很大,有七八棟廠房,辦公室人員帶一凡兩人來到總經理辦公室。
總經理是個中國人,他說,老板這兩天剛好在公司,要不要叫老板過來一起談談。
丁愛玲說,不必,要一凡拿出這種銅窗插成品給總經理看,問他能不能夠生產這種產品的主要支架。
總經理姓劉,是江蘇人,一凡說自己是江西的,老家也算是同姓,都姓江,劉總為一凡這樣的幽默笑了笑,讓辦公室秘書泡茶。
劉總說,這款產品他們公司能夠生產,叫秘書去拿自己公司生產的銅毛胚。
過了三四分鍾後,秘書把他們公司生產的毛胚拿到了總經理辦公室,一凡接過一看,發現這款產品同樣出現直角不直的問題,心想,原來生產的毛胚是不是這家生產的。
一凡說:“劉總,恕我直言,你這款產品不符合我們的要求,主要原因就是這個角煆造不到位,我們的要求是直角,你們煆造的是圓角或者是角有些崩。”
劉總說:“關於這個角的問題,我們已經實驗很多次了,模具也改了很多次,這個問題難以解決。”
一凡說:“劉總,如果我們能協助你解決這個問題,一年給你幾十萬的訂單,你們給我們什麽價位?”
劉總眼裏放著光,稍微思考了一番後說:“六、八、十這三個規格各是十二、十四、十六元,你認為如何?”
一凡說:“這價格貴了,如果每款能降一元,我們就可以合作。”
劉總說:“稍等,我去請示一下林老板。”
說後就走出了辦公室,辦公室隻剩下一凡和丁愛玲兩人。
等了五六分鍾,劉總帶了一個其貌不揚的老人過來。
劉總介紹說,這就是公司老板,姓林,他身穿一套平民百姓的服裝,頭戴藍色的鴨舌帽,個子不到一米六。
一凡不相信眼前站著是老板,認為老板穿著不會這麽隨意,這下完全顛覆一凡的認知。
林老板跟丁愛玲及一凡握手後,介紹了他這家公司。
丁愛玲說,自己是從新加坡過來的,現在與中山一家公司合作,就是產品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希望兩家公司能夠合作。
林老板說,至於你們提出的這個價格,我們能夠接受,也希望兩家公司能夠長期合作。
一凡說:“行,希望我們合作愉快!”然後大家交流了名片。
劉總說,要不大家一起去用餐,一凡說,下次帶來訂單的時候,大家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