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過後便是炎夏時節,天氣也熱了起來。
工人在車間上班盡管成天有一米多大的風扇\"嗚嗚\"地吹著,整個車間還是覺得有點熱。一些搬運工,幹起活來全身都被汗水浸濕,對這部分人,公司也做好了防暑處理,給他們發放防暑藥物,比如藿香正氣水等等。
公司食堂下午也做了降暑茶。中山沙溪涼茶是很有名的,降暑茶基本配方也就是沙溪涼茶的配方,有時會做些綠豆湯。
但還是有人輕微中暑,頭痛腦熱的時有發生,每天醫務室都圍著很多人,要這藥那藥的,忙得葉文武不可開交,自從那次葉文武不聽自己話之後,一凡也不輕易出手了,除非一些大的傷情。
第五批貨的訂單出貨後沒幾天的一個下午,一凡的老鄉鄭傳森走進自己辦公室,坐下後,一凡問他有什麽事,他滿臉愁容地說,想問問一凡身上有沒有錢,借兩千塊錢給他。
一凡知道鄭傳森兩夫妻是在那次鎖廠擴產時招進來的,鄭傳森的腳因在鄰縣崇義挖鎢礦,左腳被石頭軋殘廢了,走路有點高低,雖然兩人不經常在一起,但相處得還算可以,他們夫妻倆的工資也還算高,唯一一點的是他的老婆嘴碎,經常在老鄉間挑撥是非,有幾次就是因為他老婆亂說話,使得有幾個老鄉鬧得不團結。
一凡跟鄭傳森說過要說說他老婆之後,兩人就很少玩在一起,後來一凡理都不理他夫妻,覺得與這種人在一起,降低自己身價,一生都衰得成,特別看過他老婆的麵相後,更加不跟他們在一起。
一凡問他:“發工資才半個月,借錢幹什麽?”
鄭傳森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聲音哽咽地說:“家裏出了事,晚上要坐車回去。”
一凡看他一副悲傷的樣子,問他:“家裏出什麽事啦,為什麽這麽傖促?”
他說:“他兩個小孩被水淹死了。”說後,就坐在那哭了起來。
一凡心裏一愣,全身發涼,覺得他說得有些莫名其妙,有點不相信他說的話,說:“兩個小孩?”
鄭傳森點點頭說:“嗯,就在下午上班的時候,家裏打電話說的。”
鄭傳森的家一凡是知道的,他的老婆是自己在學校教書時同事的妹妹,他哥教了一凡班上的體育,過年回家,見到他哥,他哥還交代自己在外麵多關照一下他的妹妹夫妻倆。
平時通過交往,一凡知道鄭傳森有兩個兒子,年齡不大,大的才七八歲,小的五六歲,小的還是躲在山中鎢礦時生下來的,來中山打工後,把兩個小孩托付給了他老婆的姐姐帶,現在好了,錢沒賺到,兩個小孩反而出了事,雙雙沒了。
難怪他會哭得如此的傷心,可以想象他老婆更會傷心得死去活來。
給別人帶小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沒事還好,發生什麽事,帶的人說也說不清,象這種半大不小的人最難看管,稍不留神就不知跑到哪裏去了,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況且家在農村,還得幹農活,近河和公路的出事的概率就更大。
一凡老家就出現過這樣的事,這是他老婆陳豔青告訴他的,說是有個傍晚,鄰居家的小孩,沒事跑出外麵去玩,碰巧門口停了一輛小貨車,那個小孩鑽進車底裏去玩,司機看看前後沒人,沒有注意到車底下有小孩,結果發動車子以後,活活地把車底下的小孩壓死了。
當小孩媽媽發現以後,看到倒在地上滿身鮮血的孩子,一個活生生的人轉眼就沒了,跪在地上呼天喊地,捶胸蹬腳,可這些都已經晚了。
小孩的爸爸在外打工,對於家裏發生了那麽大的事,女人心中也沒點主意,最後還是有人幫她打電話告訴了她外氏家的人,才來到她家幫忙處理這事,不管責任是誰,小孩沒有了才是天大的事,賠再多的錢也換不來孩子的命。
諸如此類的事,時刻都在發生,這的確是這代人的悲哀,為了全家生活好一點,在外打工累死累活,顧得了家裏,賺不了錢,顧得了賺錢,就空不手來給孩子溫暖的懷抱。
一凡從抽屜裏拿出兩千塊錢給他,不斷地安慰他,叫他要堅強起來,不然他的老婆會更加的脆弱,問他有沒買到車票,拍拍他的肩,一言盡在不言中。
鄭傳森說,還沒買到車票,準備到小欖去攔車,那裏過往的車比較多,馬上準備出發。
他拿到錢後,馬上就離開了辦公室,一凡跟著他來到他倆租房子的地方,隻見他老婆神情呆滯,滿眼的迷茫。
一凡上前去拍拍她的肩,安慰她說:“事情已經發生了,生的人保重好身體,別哭壞了身子,兩人都還年輕,還有機會再生。路上保重!”說後,從口袋裏掏出兩百塊錢給她,話也沒說的走回了公司。
人啊,都沒有先知先覺,隻有在事情發生之後才會後悔,假如象鄭傳森一樣,留一個人在家,把兩個孩子帶大,自己家過得苦一點,生活再累一點,隻要自己看管好孩子就不會發生自己這輩子都後悔的事。
象他們這樣還好一點,還年輕,萬一已經結紮,也還可以做輸卵管的接駁手術,難就難在那些已經沒有生育能力的婦女,因計劃生育政策隻生了一個,失去了就失去了,一生兩夫妻守著這個沒點生氣的家過完一生。
《孟子離婁上》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其中“無後為大”指的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即沒有承擔起傳宗接代、延續家族血脈的責任,這是三孝中最大的罪過。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無疑造成了許多這種家庭的發生,在“隻生一個好”的時代,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頭胎是個男孩的基本上是隻有一個孩子,假如小孩在十幾歲以上出了事,兩老子終生就沒有了希望。
計劃生育政策的好壞,在九十年代,直至後來一二十年,都看不出來,直到了本世紀的一二十年代才彰顯出它的弊端,人口的老齡化,這將是幾十年的大問題,下一代人將承擔起兩夫妻要管四至六人的吃喝拉撒睡,負擔的增加,大部分人不願結婚生子,再加上醫療、教育負擔的增重,人能活下來都不錯了,還談什麽“無後為大”,盡社會的責任。
從命理學來說,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今世怎樣,“哇”的一聲後就已決定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即使小孩不出事,兩人孤獨終老的也大有人在,就即使有小孩,小孩不在身邊,小孩象賣掉一樣的大有人在。
“命裏有來終須有,命裏無來莫強求。”這雖然是一句千古不變的安慰人的話,這是一種阿q精神,但也道出了人世間的千萬種無奈。
就比如自己的養父養母,他們終生沒有生育,在外人看來,他們將會兩人孤獨地過完自已的一生,可是自從一凡七八歲來到這個家之後,自己已經成人,娶妻生子,擔負起了贍養兩位老人的生活,反哺養父母的抱養之恩,這就是命。
一凡想到這裏,馬上提起了電話,接電話的是自己的養母,一凡跟養母說了很多的話,最後才問到妻子去了哪裏,養母說,豔青帶著依晨出去玩了後,才掛下電話,心裏一直不能平靜。
直到這時,一凡想多生小孩的念頭才堅定了下來,老家有句話說得好 “一籮竽子亂籠籠,總有一個好做種。”
妻子陳豔青做了節育手術,梁麗雅、麥小寧或者還有陳程她們也是不錯的生育對象。
工人在車間上班盡管成天有一米多大的風扇\"嗚嗚\"地吹著,整個車間還是覺得有點熱。一些搬運工,幹起活來全身都被汗水浸濕,對這部分人,公司也做好了防暑處理,給他們發放防暑藥物,比如藿香正氣水等等。
公司食堂下午也做了降暑茶。中山沙溪涼茶是很有名的,降暑茶基本配方也就是沙溪涼茶的配方,有時會做些綠豆湯。
但還是有人輕微中暑,頭痛腦熱的時有發生,每天醫務室都圍著很多人,要這藥那藥的,忙得葉文武不可開交,自從那次葉文武不聽自己話之後,一凡也不輕易出手了,除非一些大的傷情。
第五批貨的訂單出貨後沒幾天的一個下午,一凡的老鄉鄭傳森走進自己辦公室,坐下後,一凡問他有什麽事,他滿臉愁容地說,想問問一凡身上有沒有錢,借兩千塊錢給他。
一凡知道鄭傳森兩夫妻是在那次鎖廠擴產時招進來的,鄭傳森的腳因在鄰縣崇義挖鎢礦,左腳被石頭軋殘廢了,走路有點高低,雖然兩人不經常在一起,但相處得還算可以,他們夫妻倆的工資也還算高,唯一一點的是他的老婆嘴碎,經常在老鄉間挑撥是非,有幾次就是因為他老婆亂說話,使得有幾個老鄉鬧得不團結。
一凡跟鄭傳森說過要說說他老婆之後,兩人就很少玩在一起,後來一凡理都不理他夫妻,覺得與這種人在一起,降低自己身價,一生都衰得成,特別看過他老婆的麵相後,更加不跟他們在一起。
一凡問他:“發工資才半個月,借錢幹什麽?”
鄭傳森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聲音哽咽地說:“家裏出了事,晚上要坐車回去。”
一凡看他一副悲傷的樣子,問他:“家裏出什麽事啦,為什麽這麽傖促?”
他說:“他兩個小孩被水淹死了。”說後,就坐在那哭了起來。
一凡心裏一愣,全身發涼,覺得他說得有些莫名其妙,有點不相信他說的話,說:“兩個小孩?”
鄭傳森點點頭說:“嗯,就在下午上班的時候,家裏打電話說的。”
鄭傳森的家一凡是知道的,他的老婆是自己在學校教書時同事的妹妹,他哥教了一凡班上的體育,過年回家,見到他哥,他哥還交代自己在外麵多關照一下他的妹妹夫妻倆。
平時通過交往,一凡知道鄭傳森有兩個兒子,年齡不大,大的才七八歲,小的五六歲,小的還是躲在山中鎢礦時生下來的,來中山打工後,把兩個小孩托付給了他老婆的姐姐帶,現在好了,錢沒賺到,兩個小孩反而出了事,雙雙沒了。
難怪他會哭得如此的傷心,可以想象他老婆更會傷心得死去活來。
給別人帶小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沒事還好,發生什麽事,帶的人說也說不清,象這種半大不小的人最難看管,稍不留神就不知跑到哪裏去了,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況且家在農村,還得幹農活,近河和公路的出事的概率就更大。
一凡老家就出現過這樣的事,這是他老婆陳豔青告訴他的,說是有個傍晚,鄰居家的小孩,沒事跑出外麵去玩,碰巧門口停了一輛小貨車,那個小孩鑽進車底裏去玩,司機看看前後沒人,沒有注意到車底下有小孩,結果發動車子以後,活活地把車底下的小孩壓死了。
當小孩媽媽發現以後,看到倒在地上滿身鮮血的孩子,一個活生生的人轉眼就沒了,跪在地上呼天喊地,捶胸蹬腳,可這些都已經晚了。
小孩的爸爸在外打工,對於家裏發生了那麽大的事,女人心中也沒點主意,最後還是有人幫她打電話告訴了她外氏家的人,才來到她家幫忙處理這事,不管責任是誰,小孩沒有了才是天大的事,賠再多的錢也換不來孩子的命。
諸如此類的事,時刻都在發生,這的確是這代人的悲哀,為了全家生活好一點,在外打工累死累活,顧得了家裏,賺不了錢,顧得了賺錢,就空不手來給孩子溫暖的懷抱。
一凡從抽屜裏拿出兩千塊錢給他,不斷地安慰他,叫他要堅強起來,不然他的老婆會更加的脆弱,問他有沒買到車票,拍拍他的肩,一言盡在不言中。
鄭傳森說,還沒買到車票,準備到小欖去攔車,那裏過往的車比較多,馬上準備出發。
他拿到錢後,馬上就離開了辦公室,一凡跟著他來到他倆租房子的地方,隻見他老婆神情呆滯,滿眼的迷茫。
一凡上前去拍拍她的肩,安慰她說:“事情已經發生了,生的人保重好身體,別哭壞了身子,兩人都還年輕,還有機會再生。路上保重!”說後,從口袋裏掏出兩百塊錢給她,話也沒說的走回了公司。
人啊,都沒有先知先覺,隻有在事情發生之後才會後悔,假如象鄭傳森一樣,留一個人在家,把兩個孩子帶大,自己家過得苦一點,生活再累一點,隻要自己看管好孩子就不會發生自己這輩子都後悔的事。
象他們這樣還好一點,還年輕,萬一已經結紮,也還可以做輸卵管的接駁手術,難就難在那些已經沒有生育能力的婦女,因計劃生育政策隻生了一個,失去了就失去了,一生兩夫妻守著這個沒點生氣的家過完一生。
《孟子離婁上》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其中“無後為大”指的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即沒有承擔起傳宗接代、延續家族血脈的責任,這是三孝中最大的罪過。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無疑造成了許多這種家庭的發生,在“隻生一個好”的時代,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頭胎是個男孩的基本上是隻有一個孩子,假如小孩在十幾歲以上出了事,兩老子終生就沒有了希望。
計劃生育政策的好壞,在九十年代,直至後來一二十年,都看不出來,直到了本世紀的一二十年代才彰顯出它的弊端,人口的老齡化,這將是幾十年的大問題,下一代人將承擔起兩夫妻要管四至六人的吃喝拉撒睡,負擔的增加,大部分人不願結婚生子,再加上醫療、教育負擔的增重,人能活下來都不錯了,還談什麽“無後為大”,盡社會的責任。
從命理學來說,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今世怎樣,“哇”的一聲後就已決定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即使小孩不出事,兩人孤獨終老的也大有人在,就即使有小孩,小孩不在身邊,小孩象賣掉一樣的大有人在。
“命裏有來終須有,命裏無來莫強求。”這雖然是一句千古不變的安慰人的話,這是一種阿q精神,但也道出了人世間的千萬種無奈。
就比如自己的養父養母,他們終生沒有生育,在外人看來,他們將會兩人孤獨地過完自已的一生,可是自從一凡七八歲來到這個家之後,自己已經成人,娶妻生子,擔負起了贍養兩位老人的生活,反哺養父母的抱養之恩,這就是命。
一凡想到這裏,馬上提起了電話,接電話的是自己的養母,一凡跟養母說了很多的話,最後才問到妻子去了哪裏,養母說,豔青帶著依晨出去玩了後,才掛下電話,心裏一直不能平靜。
直到這時,一凡想多生小孩的念頭才堅定了下來,老家有句話說得好 “一籮竽子亂籠籠,總有一個好做種。”
妻子陳豔青做了節育手術,梁麗雅、麥小寧或者還有陳程她們也是不錯的生育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