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凡和丁愛玲吃過午飯後,兩人就往中山東成公司趕,想及早地把這項事落實下來。


    丁愛玲在途中問一凡:“如果讓你去跟孟總談,你能夠提供合格的銅窗插毛胚,我說的是如果,你敢不敢從那家貿易公司嘴裏奪食。”


    一凡一聽這話,不知丁愛玲是什麽意思,到底是不是在試探自己,還是有另外的想法,還是真正地想幫自己一把,即使要自己去接這種單,自己也沒這麽多資金去周轉,側頭看了她一眼,問她:“愛玲,什麽意思?”


    “我是說,如果孟總再找不到合格的廠家生產這種毛胚,我會建議他,毛胚我們來提供,跟他商量毛胚的價格,到時毛胚的款從訂單中扣除,差價所有歸你,現在你的任務是想一想怎麽來改進直角不直的問題,以後我辦公司,這些就再也不是問題了,也算是對你工藝上改進的獎勵。”


    丁愛玲耐心詳細地把她的用意說了出來。


    一凡說:\"即使是這樣,我也拿不出這麽多的資金來應付每個月的訂單。\"


    丁愛玲說:\"不用你出資,我會運作起來。\"


    一凡覺得她不是挖坑給自己跳就行,說:“這還差不多,我們可以去爭取過來。”


    其實一凡心中早就有了改進這款產品直角不合格的主意,而且方法其實很簡單,這個設計人員不一定想得到,但有些事未見得一定是設計人員才想得出來。


    記得有家公司,為了避免盒子空裝的問題,請設計人員去設計一道篩選的程序,幾個人一個月都沒想出來,反而是一個操作工,想出用風扇吹的辦法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所以很多方法是在實踐中想出來的。


    下午兩人一回到公司,丁愛玲就直接找了孟總,把這款產品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強調了一下,說,這個月必須把這些貨發出去,德國那邊在催了,而且說,如果實在解決不了這個產品質量的問題,自己可以提供這款產品的毛胚。


    孟總也一直在為這款產品質量傷透了腦筋,當機立斷地拿起電話,打給了那個貿易公司負責人。


    貿易公司那邊也答應了孟總的要求,說明天過來中山與東成公司簽訂終止合同協議,至於他們怎麽談判,要不要罰款,丁愛玲不管。


    丁愛玲接著與孟總繼續談三種規格毛胚的價格,經過幾輪商討,確定六、八、十寸的毛胚價格為十六、十八、二十元,也就是每款產品少付這個價錢給他。


    把價格談定之後,丁愛玲高興地說,晚飯出外去吃,要一凡請客。


    一凡心裏十分高興,知道這筆生意談下來了,生意能做成,賺的錢丁愛玲自有辦法弄到。


    訂單中所有的款項都要經她的手,她每個產品扣除毛胚的錢就行,隻要雙方再簽訂一份補充協議就完整了。


    第二天,兩人再次去深圳耀輝公司,台商林老板接待了兩人,在林老板辦公室,一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就是把直角部分另外做成一個三個毫米直徑的圓,不管材料怎麽冷縮都不可能縮成崩角,然後通過鏍機,把這個角鏍成直角。


    劉總一聽一凡這樣解釋,直拍腦袋說,這麽容易的事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然後立即下樓去叫技術部的負責人來辦公室。


    一凡對他公司的技術人員說,你隻要把現有的模具在直角這個地方鑽一個孔就行了,在煆造的時候,材料自然就會因壓力把這個角壓滿,模具改起來十分的方便。


    技術人員接受一凡的建議說:“馬上改進。”


    一凡說:“麻煩你們先煆出幾個看看,中午吃完飯一起來看產品。”


    在林老板辦公室聊了一會天之後,他邀請一凡和丁愛玲吃午飯。


    飯間,林老板說,希望大家合作愉快。


    劉總舉起杯敬一凡說:“來來來,敬下我尊敬的師傅,如果成功了,為你我公司解決了一個特大的難題。”


    林老板說,如果產品沒問題,每款還可以降兩毛錢,這兩毛錢,一個是獎勵工藝的改進,二是出於自己公司的誠意!


    聽到林老板這樣說,一凡特別佩服台灣人生意上的精明,也佩服他對負責工藝技術人員的尊重。


    一凡舉起杯敬了耀輝公司一起來吃飯的人,說:“感謝你們的招待,同時希望兩家公司合作愉快,合作長久。”


    午飯吃了一個多小時,飯後一凡和丁愛玲在車上休息,等這一次產品的結果。


    下午四點,兩人再次返回了耀輝公司,林老板一直在辦公室等結果,看到一凡兩人進來,秘書泡茶,幾人聊了一會兒天之後,劉總把生產好的毛胚全部拿到了辦公室。


    林老板拿起產品高興地說:“大陸有句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話一點也沒錯。你們看這樣不就是克服了崩角和出現圓角的情況。”


    劉總笑容滿麵地說:“點子就是錢,我們技術人員不知想了多久,都沒想出這種方法,還是張老板厲害。”


    從二十個毛胚來看,百分之百都合格,唯一一點就是每個產品多了幾分錢的材料費。


    丁愛玲要林老板起草合同,林老板說,合同不用起草了,就把原來與那人訂的合同稍微改一下就行。


    一凡特意加了兩點,一是送貨到公司,二是貨款月結五天。


    林老板同意了一凡的要求,說,一車產品也不差這點運費。


    雙方簽好合同後,丁愛玲答應他們合同前期款明天會打過來,希望他們及時改進模具,抓緊生產就行。


    一切皆大歡喜,合同簽好了,兩人打道回中山。


    回到中山後,丁愛玲把幾個已經生產好的毛胚給孟總看,孟總看後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答應毛胚到公司後馬上組織人員改進生產工藝和進一步擴大生產。


    第六天,一凡收下了第一批訂單所需要的銅窗插毛胚,一凡要司機直接送到中轉倉,經過清點,驗收,準備無誤後,簽字收貨。


    這批貨,總共省下了近五萬塊錢,一凡不敢斷定丁愛玲會把這筆錢轉給自己。


    又過了幾天,丁愛玲要一凡陪她去轉賬,她先是把出貨訂單的款轉到公司,然後直接把這筆款轉到了一凡的賬戶上,說以後在中山的日常花銷就從這賬裏出。


    兩人日常花銷,包括吃飯、去外麵玩也不要五六千元,賬目上多的錢基本成了兩人的小金庫,用丁愛玲的話說,自己不是拿父親的錢,是兩人憑智慧賺的錢,用起來心安理得。


    晚上一凡在租的房子上做了四個菜,兩人都喝了很多酒,丁愛玲醉了後就喜歡抱著一凡傻笑。


    她說,從來沒有這種成就感,這是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一次,既解決了公司的困惑,又解決了父親一直鬧心的問題。


    她親了一凡的臉說:“一凡,真的是謝謝你!”


    一凡把她抱到房裏,脫掉她的鞋子,把她弄上床,然後到衛生間接好熱水幫她擦好臉後,回到自己房裏睡覺。


    訂單繼續生產,算起來已經完成了三次出貨,每次出貨一凡都盡心盡力地幫丁愛玲做好一切事務。


    丁愛玲來中山已有兩個多月,她說,過幾天是她媽媽的生日,想回一趟新加坡,問一凡想不想去新加坡玩。


    一凡說,兩人都離開了,訂單就沒人跟管了,還是暫時別去,以後完成了所有訂單再跟她去一趟新加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醫打工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國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國夫並收藏道醫打工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