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明爭暗鬥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眾禽 作者:熱歸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愛在一邊,家在另一邊,兩家之間也沒什麽大的矛盾,您和徐慧珍的事情,怎麽能因此影響下一代呢?”
“別人都以為你們有深仇大恨呢!”
何宇柱說道。
“這道理誰不懂呢?”
陳雪茹顯得更加無奈了。
當年,兩人都在前門街附近做生意,作為兩大當家人。
如果是男人或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但偏偏都是兩個女人,難免會有些明爭暗鬥。
多年來的對立已經成了習慣,但不能為了自己的過節,耽擱了孩子的幸福大事。
見到陳雪茹的態度開始鬆動,何宇柱趕緊趁熱打鐵:“兩個孩子也都不小了,現在正是成家立業的大好時機,不然以後想要孩子也麻煩。”
“那要是耽誤了呢?”
“嗯……”
陳雪茹終於點頭,“行吧,這件事我就不反對了,隨他們去結婚吧!”
“太好了!”
何宇柱滿意地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我這個媒人的任務也算完成了,到時你可別掃我的興啊。”
“哪能呢?”
陳雪茹應道,一方麵覺得這樣做合情合理,另一方麵也想給何宇柱個麵子。
何宇柱心中滿意,聊了一會兒便告辭離開了。
他一出陳雪茹的家門,立即去了徐慧珍家。
範金有見何宇柱離去,便問道:“你真的同意讓侯魁娶徐靜理嗎?”
“不然呢?”
陳雪茹看向他,“這孩子性格倔強,已經拖了好幾年了。”
“如果他還能改,早就改了。
再拖下去,我真怕出什麽問題。”
“現在何宇柱主動幫忙,我也總算有了退路。
如果拒絕他,不但會得罪他,還可能連累兒子。”
範金有點點頭:“確實沒想到他會出麵,看來這事情不是徐慧珍請他幫忙的。”
“徐慧珍不會找他的,肯定是何宇柱自己的想法。”
陳雪茹說,“他們以前還一起去過 ** 呢。”
“這兩家的關係的確不錯。”
範金有摸了摸下巴。
“問題是我不缺人脈,但缺人幫忙。”
陳雪茹歎了口氣,“徐慧珍有徐靜理幫她打理酒店,當董事長輕鬆多了。
可侯魁呢?”
範金有的目光一動,他知道陳雪茹有個兒子叫範曉軍:“你可以試試讓曉軍幫忙啊!”
“他?”
陳雪茹鄙夷地看了範金有一眼,“他離這個標準還差得遠呢!”
“你應該多給他一些機會,讓他鍛煉一下。”
範金有為了讓兒子有更多發展的機會,畢竟侯魁是家裏的老大,他在陳雪茹心中的位置並不是很高。
“嗯,好吧!”
陳雪茹想了想,還是同意了,“讓他先從一個部門開始吧!”
“做事要循序漸進。”
“好的,既然你願意給他機會,那我相信曉軍一定能做好。”
範金有很高興,決定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兒子。
接著範金有又問:“你覺得何宇柱究竟有多少錢?”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我聽說他還投資了一部電視劇,這種劇能賺很多錢嗎?”
“不知道,但我想過,他原來隻是一個廚師,能有多大財富?”
陳雪茹說,“就算他私下做一些副業,也不可能賺太多。”
“可是後來想一想,他先是經營酒店,開了分店,後來又投資了徐慧珍的酒店,最近又和婁小娥合夥開了幾家連鎖火鍋店。”
“這些生意都非常有收益,因此他的財富肯定是一路上漲。”
範金有接著說:“別忘了他還有一家食品廠,現在的方便麵非常暢銷。”
“對啊,你說他是廚師,怎麽就這麽會掙錢呢?”
陳雪茹也不禁感慨道,“而且他的勇氣確實值得稱道,投資五星級酒店這樣的大項目,他竟然說幹就幹,而且不親自管理日常事務,隻是偶爾檢查一下賬目。”
範金有笑了笑,回應說:“確實是這樣,他比你和徐慧珍要輕鬆得多。
大部分的生意都有其他人來負責,他自己主要監督食品工廠,而且食品工廠也有廠長管理,他主要負責開發新產品。”
“真是手腕不凡,感覺大家都是在他指導下賺錢、為他工作的!”
陳雪茹瞪了範金有一眼,說道:“你這家夥說話真不太中聽,我才是董事長呢!”
---
“喲,牛爺您在這裏呀?”
何宇柱一進門就看到了坐在角落裏的牛爺,連忙拱手作揖。
“何老板來了啊?”
牛爺露出了笑容,“您現在很忙,能來一趟還真不容易。”
“就是瞎忙活,我是來找徐慧珍和她先生的。”
何宇柱說著走到櫃台前,看到蔡全無早就注意到了他。
不過蔡全無沒有打斷他們的交談,等到這時才開口:“柱子,你夫人在後麵。”
“你直接過去吧。”
“好的。”
何宇柱朝後院走去,剛一進去便大聲喊道:“嫂子,事情辦妥了!”
因為家中女眷較多,即使進了後院,也應先招呼一聲。
果然,聽到聲音的徐慧珍掀開門簾走了出來,“真的搞定啦?”
“是的,陳雪茹答應了,我來當媒人,年後咱們正式啟動這個計劃,到時候挑個好日子就行。”
何宇柱臉上滿是笑意,“先讓孩子們知道這件事,讓他們高高興興過這一年。”
“好,靜理現在在酒店,等她回來我再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
徐慧珍心中很高興,候魁這個小夥子確實不錯,如果陳雪茹不是他**的話,徐慧珍肯定非常願意,“快屋裏坐坐吧。”
“好的,我還得找你討杯茶喝。”
進屋後,徐慧珍親自為他端上了茶水,兩人便聊了起來。
他們的話題主要集中在業務上。
年前剛剛完成分紅,但由於酒店全年無休,徐靜理目前正在酒店忙碌不已。
目前,徐慧珍並沒有擴展其他事業的計劃,打算先集中精力經營酒店,積累一些資本再說。
而外麵的小酒館由蔡全無照看,他也沒有過來參與聊天。
很快,何宇柱喝了幾口茶後便告辭離開了。
---
新春時節,何家熱熱鬧鬧,人多自然更添幾分喜慶。
但節日過後,孩子們陸續離開,江德福和安傑也踏上了歸途。
院內逐漸恢複了寧靜,然而何宇柱的日程依然緊湊,因為食品工廠自年初起就已經投入生產,方便麵依然十分暢銷。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他不斷嚐試開發新的口味。
理論上來說,何宇柱早該啟程去千島湖,但由於在撮合婚事中充當了媒人,他覺得應該多盡一份責任,於是他開始在兩個家庭之間穿針引線,邀請徐慧珍和陳雪茹坐下來商討孩子們的婚事。
侯魁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春節期間還特意登門向何宇柱致謝。
相比之下,徐靜理則顯得有些羞澀,但她也沒有表示反對。
通過一係列的努力,終於讓徐慧珍和陳雪茹坐到了一起,達成了共識。
等到婚期確定後,何宇柱這才帶著江為民出發,前往千島湖。
千島湖的水質非常優良,關鍵在於今後的保護工作。
何宇柱到達後首先檢查了周邊的環境,然後聯係了當地的相關**部門,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當地 ** 的反應非常積極,改革開放如火如荼地推進,各地都在積極謀求經濟發展。
有人來投資辦廠自然是大受歡迎。
何宇柱介紹了自己和“何師傅”
品牌的背景,盡管這個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但生產的方便麵在市麵上卻很受認可。
聽說他要在千島湖建立飲料廠並計劃利用當地的優質水資源,當地**對基礎建設和水質保護等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
建廠當然離不開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支持,特別是對水質有嚴格要求,因此選擇廠址也非常關鍵。
為此,當地**專門為他安排了一次宴請。
席間,一位領導問道:“何老板,您來這裏投資,我們非常歡迎,基礎設施方麵我們會全力配合。
不過,您的投資規模……大概有多少呢?”
“這附近許多人都是靠這湖過日子。”
領導補充了一句。
何宇柱答道:“目前具體的數字還不太確定,不過我可以先向您介紹一下我們的產品。”
“您是要介紹產品?”
領導有點驚訝。
何宇柱繼續說道:“是的。
首先,我們會推出兩款飲料,都是茶飲,這需要對茶葉進行深加工。”
“您這裏能種植茶葉嗎?”
何宇柱問。
“當然可以。”
領導迅速回答。
“那這樣一來,是否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何宇柱攤了攤手,“蘇州和杭州自古以來就是產茶之地,但我們不會使用高價茶葉,低價且高品質的茶葉更適合大規模種植。”
“原材料產地離工廠越近,成本就越低。
如果我在本地直接采購,不僅可以促進這裏的茶葉種植,還能為茶農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另外,希望**部門能在技術上給予支持,畢竟這是直接入口的產品,質量標準必須要嚴格把控。”
“此外,我們還計劃生產各種果味飲料,開展水果的深度加工,這將有助於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對我而言,投資規模並不是問題。”
“我們在千島湖上遊建立工廠,下遊仍可繼續開展水產養殖,但這需要詳細規劃和確認。”
“別人都以為你們有深仇大恨呢!”
何宇柱說道。
“這道理誰不懂呢?”
陳雪茹顯得更加無奈了。
當年,兩人都在前門街附近做生意,作為兩大當家人。
如果是男人或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但偏偏都是兩個女人,難免會有些明爭暗鬥。
多年來的對立已經成了習慣,但不能為了自己的過節,耽擱了孩子的幸福大事。
見到陳雪茹的態度開始鬆動,何宇柱趕緊趁熱打鐵:“兩個孩子也都不小了,現在正是成家立業的大好時機,不然以後想要孩子也麻煩。”
“那要是耽誤了呢?”
“嗯……”
陳雪茹終於點頭,“行吧,這件事我就不反對了,隨他們去結婚吧!”
“太好了!”
何宇柱滿意地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那我這個媒人的任務也算完成了,到時你可別掃我的興啊。”
“哪能呢?”
陳雪茹應道,一方麵覺得這樣做合情合理,另一方麵也想給何宇柱個麵子。
何宇柱心中滿意,聊了一會兒便告辭離開了。
他一出陳雪茹的家門,立即去了徐慧珍家。
範金有見何宇柱離去,便問道:“你真的同意讓侯魁娶徐靜理嗎?”
“不然呢?”
陳雪茹看向他,“這孩子性格倔強,已經拖了好幾年了。”
“如果他還能改,早就改了。
再拖下去,我真怕出什麽問題。”
“現在何宇柱主動幫忙,我也總算有了退路。
如果拒絕他,不但會得罪他,還可能連累兒子。”
範金有點點頭:“確實沒想到他會出麵,看來這事情不是徐慧珍請他幫忙的。”
“徐慧珍不會找他的,肯定是何宇柱自己的想法。”
陳雪茹說,“他們以前還一起去過 ** 呢。”
“這兩家的關係的確不錯。”
範金有摸了摸下巴。
“問題是我不缺人脈,但缺人幫忙。”
陳雪茹歎了口氣,“徐慧珍有徐靜理幫她打理酒店,當董事長輕鬆多了。
可侯魁呢?”
範金有的目光一動,他知道陳雪茹有個兒子叫範曉軍:“你可以試試讓曉軍幫忙啊!”
“他?”
陳雪茹鄙夷地看了範金有一眼,“他離這個標準還差得遠呢!”
“你應該多給他一些機會,讓他鍛煉一下。”
範金有為了讓兒子有更多發展的機會,畢竟侯魁是家裏的老大,他在陳雪茹心中的位置並不是很高。
“嗯,好吧!”
陳雪茹想了想,還是同意了,“讓他先從一個部門開始吧!”
“做事要循序漸進。”
“好的,既然你願意給他機會,那我相信曉軍一定能做好。”
範金有很高興,決定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兒子。
接著範金有又問:“你覺得何宇柱究竟有多少錢?”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我聽說他還投資了一部電視劇,這種劇能賺很多錢嗎?”
“不知道,但我想過,他原來隻是一個廚師,能有多大財富?”
陳雪茹說,“就算他私下做一些副業,也不可能賺太多。”
“可是後來想一想,他先是經營酒店,開了分店,後來又投資了徐慧珍的酒店,最近又和婁小娥合夥開了幾家連鎖火鍋店。”
“這些生意都非常有收益,因此他的財富肯定是一路上漲。”
範金有接著說:“別忘了他還有一家食品廠,現在的方便麵非常暢銷。”
“對啊,你說他是廚師,怎麽就這麽會掙錢呢?”
陳雪茹也不禁感慨道,“而且他的勇氣確實值得稱道,投資五星級酒店這樣的大項目,他竟然說幹就幹,而且不親自管理日常事務,隻是偶爾檢查一下賬目。”
範金有笑了笑,回應說:“確實是這樣,他比你和徐慧珍要輕鬆得多。
大部分的生意都有其他人來負責,他自己主要監督食品工廠,而且食品工廠也有廠長管理,他主要負責開發新產品。”
“真是手腕不凡,感覺大家都是在他指導下賺錢、為他工作的!”
陳雪茹瞪了範金有一眼,說道:“你這家夥說話真不太中聽,我才是董事長呢!”
---
“喲,牛爺您在這裏呀?”
何宇柱一進門就看到了坐在角落裏的牛爺,連忙拱手作揖。
“何老板來了啊?”
牛爺露出了笑容,“您現在很忙,能來一趟還真不容易。”
“就是瞎忙活,我是來找徐慧珍和她先生的。”
何宇柱說著走到櫃台前,看到蔡全無早就注意到了他。
不過蔡全無沒有打斷他們的交談,等到這時才開口:“柱子,你夫人在後麵。”
“你直接過去吧。”
“好的。”
何宇柱朝後院走去,剛一進去便大聲喊道:“嫂子,事情辦妥了!”
因為家中女眷較多,即使進了後院,也應先招呼一聲。
果然,聽到聲音的徐慧珍掀開門簾走了出來,“真的搞定啦?”
“是的,陳雪茹答應了,我來當媒人,年後咱們正式啟動這個計劃,到時候挑個好日子就行。”
何宇柱臉上滿是笑意,“先讓孩子們知道這件事,讓他們高高興興過這一年。”
“好,靜理現在在酒店,等她回來我再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
徐慧珍心中很高興,候魁這個小夥子確實不錯,如果陳雪茹不是他**的話,徐慧珍肯定非常願意,“快屋裏坐坐吧。”
“好的,我還得找你討杯茶喝。”
進屋後,徐慧珍親自為他端上了茶水,兩人便聊了起來。
他們的話題主要集中在業務上。
年前剛剛完成分紅,但由於酒店全年無休,徐靜理目前正在酒店忙碌不已。
目前,徐慧珍並沒有擴展其他事業的計劃,打算先集中精力經營酒店,積累一些資本再說。
而外麵的小酒館由蔡全無照看,他也沒有過來參與聊天。
很快,何宇柱喝了幾口茶後便告辭離開了。
---
新春時節,何家熱熱鬧鬧,人多自然更添幾分喜慶。
但節日過後,孩子們陸續離開,江德福和安傑也踏上了歸途。
院內逐漸恢複了寧靜,然而何宇柱的日程依然緊湊,因為食品工廠自年初起就已經投入生產,方便麵依然十分暢銷。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他不斷嚐試開發新的口味。
理論上來說,何宇柱早該啟程去千島湖,但由於在撮合婚事中充當了媒人,他覺得應該多盡一份責任,於是他開始在兩個家庭之間穿針引線,邀請徐慧珍和陳雪茹坐下來商討孩子們的婚事。
侯魁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春節期間還特意登門向何宇柱致謝。
相比之下,徐靜理則顯得有些羞澀,但她也沒有表示反對。
通過一係列的努力,終於讓徐慧珍和陳雪茹坐到了一起,達成了共識。
等到婚期確定後,何宇柱這才帶著江為民出發,前往千島湖。
千島湖的水質非常優良,關鍵在於今後的保護工作。
何宇柱到達後首先檢查了周邊的環境,然後聯係了當地的相關**部門,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當地 ** 的反應非常積極,改革開放如火如荼地推進,各地都在積極謀求經濟發展。
有人來投資辦廠自然是大受歡迎。
何宇柱介紹了自己和“何師傅”
品牌的背景,盡管這個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但生產的方便麵在市麵上卻很受認可。
聽說他要在千島湖建立飲料廠並計劃利用當地的優質水資源,當地**對基礎建設和水質保護等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
建廠當然離不開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支持,特別是對水質有嚴格要求,因此選擇廠址也非常關鍵。
為此,當地**專門為他安排了一次宴請。
席間,一位領導問道:“何老板,您來這裏投資,我們非常歡迎,基礎設施方麵我們會全力配合。
不過,您的投資規模……大概有多少呢?”
“這附近許多人都是靠這湖過日子。”
領導補充了一句。
何宇柱答道:“目前具體的數字還不太確定,不過我可以先向您介紹一下我們的產品。”
“您是要介紹產品?”
領導有點驚訝。
何宇柱繼續說道:“是的。
首先,我們會推出兩款飲料,都是茶飲,這需要對茶葉進行深加工。”
“您這裏能種植茶葉嗎?”
何宇柱問。
“當然可以。”
領導迅速回答。
“那這樣一來,是否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何宇柱攤了攤手,“蘇州和杭州自古以來就是產茶之地,但我們不會使用高價茶葉,低價且高品質的茶葉更適合大規模種植。”
“原材料產地離工廠越近,成本就越低。
如果我在本地直接采購,不僅可以促進這裏的茶葉種植,還能為茶農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另外,希望**部門能在技術上給予支持,畢竟這是直接入口的產品,質量標準必須要嚴格把控。”
“此外,我們還計劃生產各種果味飲料,開展水果的深度加工,這將有助於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對我而言,投資規模並不是問題。”
“我們在千島湖上遊建立工廠,下遊仍可繼續開展水產養殖,但這需要詳細規劃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