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傳遞菜肴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眾禽 作者:熱歸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飯店新招聘了幾位服務員,年齡較大的負責傳遞菜肴,年輕的負責在桌上服務。
在一樓,每三張桌子有一位服務生負責,而二樓的包間則配有專門的服務員,她們統一穿著紅色唐裝搭配黑色裙子作為工作服。
何宇柱明確指出,餐廳的所有女員工需要將頭發紮起來,以防頭發掉進食物中。
每天上班前,頭發必須整理得整整齊齊,這項規定非常嚴格。
當美食端上桌後,客人們品嚐之後紛紛表示讚不絕口。
其中一道美味的菜肴是由何宇柱的一名徒弟精心烹製的,這也證明了何宇柱通常負責管理二樓的包間區。
因為這裏的環境和食物都非常誘人,這裏很快成為了大家常來的場所。
何宇柱的目標顧客主要是大前門附近的居民。
有一次,何宇柱悄悄帶著一位重要人物和他的夫人來到二樓用餐,並親自為他們準備了一頓四菜一湯的盛宴。
在四合院裏,《我的老婆是雯麗》正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您可以放心,這種情況肯定是需要收費的。
經營餐廳最擔心的就是私人宴請。”
何宇柱笑道,“隻要您想品嚐,可以讓您的司機送您過來,但關於這些辛辣食物,還是要請您適量食用。”
大領導回頭看向自己的夫人,笑道:“哈哈,這可全聽你的了?”
夫人大笑著答道:“可不是聽我的,醫生早就叮囑過了。”
大領導接著說:“好吧,隻要是柱子做的菜,我都愛吃。”
何宇柱應聲說:“那天您再來時,我會準備一些滋補的菜肴讓您嚐一嚐,我們可以嚐試一下宮廷風味。”
他在宮廷菜肴的製作上已經有了不小的進展,並提前在廚房裏準備好了一些,以便招待這位大領導。
由於這家企業是城市裏第一家開展承包業務的,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大領導的支持,他的付出是非常明顯的。
“太好了!”
大領導十分高興,愉快地享用了這頓美食。
何宇柱短暫陪了一會兒後,便下去照顧其他客人,就這樣,蜀香園順利開業了。
……
第二天中午,陳雪茹和丈夫範金有來到蜀香園。
剛進門,就有服務員熱情迎上來,“歡迎光臨,兩位一共幾位?”
陳雪茹答道:“就是兩位。”
“請這邊走!”
服務人員立刻指引他們前往預定的位置落座,這裏的桌椅設計獨到,恰好能讓四位客人坐得非常舒適。
坐定後,服務員接著遞上了兩隻精美裝幀的菜單,外包有堅實的封麵。
翻開菜單一看,每道菜肴下麵都有對應的實際圖片,還詳細注明了食材及具體的分量。
看到這一切,陳雪茹不禁感歎:“你瞧,這裏的菜單設計真有個性!”
範金有也點頭附和:“是的,這設計真是獨特。
僅憑這一點,這樣的環境在全國也算是獨樹一幟了。”
原來陳雪茹昨日接到邀請,但因範金有的情況並未出席。
要知道,範金有時運不好時還很活躍,可風頭過了,卻被鄰裏冷落,現在在前門大街雖不至於無人問津,但也頗感尷尬。
也因此,今天他們來到了這裏!同時,陳雪茹另有想法,考慮到範金有不應長期閑居,也為他找工作的事考慮,認為開餐館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所以今日特地來考察經驗。
“隻是,店老板自己就是個名廚,要想找到這樣高水準的廚師可能挺難的。”
範金有表達了擔憂。
“確實不易。”
陳雪茹一邊翻閱菜單一邊點了數道菜肴。
服務員在一旁提醒道:“二位客人點的菜已不少了,恐怕兩人的份量難以吃完。”
“沒問題,照點上的來就好了。”
陳雪茹答複。
“明白!”
服務員雖提建議,但不再多言,避免讓人不悅。
菜肴很快上齊,即便是在午間的用餐高峰,供應仍然非常及時。
此時,何宇柱正在廚房中,耐心地指導他的徒弟們。
留在廚房的廚師和助手們大多已經拜倒在何宇柱門下成為 ** ,除了兩位年歲較大的外。
對於他們而言,廚師的技藝才是關鍵。
何宇柱早對他們的能力有所了解,並展示了自身的烹飪技術,使他們信服。
而徒弟們的後續表現同樣讓他們敬佩不已。
你若是技不如人,又怎能不滿?
望著正在烹調的馬華,等到菜肴完成,何宇柱給出了寶貴的建議,並鼓勵說:“再精進一下你的技巧,以後你就可以管理一間分店。”
“師父,我真的行嗎?”
馬華撓頭問道,似乎對自己沒太多信心。
“我還是願意追隨您。”
“你是從食堂管理過來的人,經營一間小店對你來說不應該有什麽困難,”
何宇柱輕叱一句,“徒弟越來越多,你們也要傳道授業,總有一天空店是會開出去的。
但在此之前,你還是得多加磨練自己的技能。”
麵對著自己的 ** 們,何宇柱語氣嚴厲:“技能不過硬的人不要做夢了,我們廚師靠的就是手藝吃飯。”
“不夠格的,還是專心做好飯吧。”
“是,師父!”
所有的徒弟都表現出極為恭敬的態度,他們清楚師父的好意與嚴格標準。
畢竟,師父的子女們沒有繼承廚藝,頂多偶爾下廚。
“是的,我想編纂一本四川菜係的菜譜,盡可能多地記錄每一道菜的做法,希望屆時能獲得你們的幫助。”
“師傅,您的意思是……”
馬華感到驚訝。
“正是想傳承下去的意思。
這些年我對川菜有不少革新,希望能全麵地做一次總結。
可惜我的三位子女都無意於廚師之業,所以打算透過出版書籍的方式來維係這種技藝的流傳。”
何宇柱解釋道。
此時,後廚相對空閑,因為中午時段的包房使用得並不頻繁。
在外麵的用餐區,陳雪茹與範金有等賓客在品嚐完畢後評價道,“每道菜的味道都很棒,非常滿意。”
範金友更是邊吃邊讚不絕口,“哇,這辣度真是 ** !”
接著,陳雪茹放下筷子,平緩地提出請求,“服務生,麻煩請您幫個忙,把店老板找來好嗎?”
服務員急切地問道:“顧客您好,請問是不是有哪裏不滿意呢?”
“並沒有不滿的地方,我隻是您老板多年的老友,昨天有些事情錯過了見麵的機會。”
陳雪茹帶著笑意解釋,看到服務員表情放鬆才繼續說。
“請稍微等待一下。”
服務員匆匆走向後廚通報。
陳雪茹轉向同桌的人,“看這些員工對何宇柱的敬畏態度,真是變了模樣。”
“時代不同了,這裏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聚集地,那你說你的絲綢店何時能恢複正常運營呢?”
範金友好奇發問。
“應該快了吧,現在已經開始了初步運作。”
陳雪茹顯得充滿期待。
不久後,何宇柱從前廳走來,見到陳雪茹便露出了笑容,“咦,原來陳老板昨日未能如約來訪,有什麽特別的理由嗎?”
“確實有些突發事務需要處理,今日專程補訪,並祝您的餐廳日益興盛!”
說著,陳雪茹遞給何宇柱一個紅包。
“既然如此說來,那麽今日這一餐就算我請大家好了,這也算是彌補您昨日失約遺遺憾。”
何宇柱欣然接受紅包,並迅速結算了賬目。
陳雪茹提議道:“何不吃完這頓飯再聊些正事?我們來喝上幾杯如何?”
“好建議,再拿副碗筷給我。”
何宇柱對服務員發出指令。
席間,範金友為其倒滿了酒,一行人在互相敬酒中逐漸熱絡起來。
隨後,陳雪茹靠在桌上,朝何宇柱探詢地開口:“柱子,假如我也想開家餐廳,你認為可行性怎麽樣?”
何宇柱稍顯錯愕,但很快恢複平靜:“完全可以嚐試啊。”
“我打算找位經驗豐富的大廚,不知你是否有合適的人選推薦給我?當然,目前來看,還達不到即刻開業的要求,需待政策放開才行。”
陳雪茹進一步追問。
“恰好認識一個人非常適合,他是原來廠子二食堂的廚師長,名叫南易。
他對烹飪魯菜特別在行,我們曾是多年的合作夥伴,在研究魯菜與宮廷菜方麵有諸多共識。”
何宇柱誠心推薦,因為他相信南易是一個優秀的候選人,兩人間建立了一種超越行業的友誼。
“南易雖然資金有限,但是若陳老板願意投入支持並允諾其一定的股份,這對雙方都將是互利互惠的佳策。”
“他確實在魯菜上有很深的研究,如果你計劃開餐館的話,不妨考慮這個選項。”
聽到這裏,陳雪茹眼神中流露出欣賞,笑著評論道:“柱子真是豁達,完全不怕將來成為競爭對手?”
“競爭有何可懼?”
何宇柱擺手輕笑,“偌大的四九城,餐館何止千萬?”
“再說了,我做的是川菜,你做的是魯菜,不會有衝突的。”
“說得對,謝謝你了,以後還得麻煩你多幫忙引薦。”
陳雪茹舉起杯子表示感謝。
喝了幾輪酒後,何宇柱吃飽喝足,告別離去。
......
時光飛逝,轉眼間到了1979年,對於何家來說這一年意義重大——何文軒即將參加高考。
在一樓,每三張桌子有一位服務生負責,而二樓的包間則配有專門的服務員,她們統一穿著紅色唐裝搭配黑色裙子作為工作服。
何宇柱明確指出,餐廳的所有女員工需要將頭發紮起來,以防頭發掉進食物中。
每天上班前,頭發必須整理得整整齊齊,這項規定非常嚴格。
當美食端上桌後,客人們品嚐之後紛紛表示讚不絕口。
其中一道美味的菜肴是由何宇柱的一名徒弟精心烹製的,這也證明了何宇柱通常負責管理二樓的包間區。
因為這裏的環境和食物都非常誘人,這裏很快成為了大家常來的場所。
何宇柱的目標顧客主要是大前門附近的居民。
有一次,何宇柱悄悄帶著一位重要人物和他的夫人來到二樓用餐,並親自為他們準備了一頓四菜一湯的盛宴。
在四合院裏,《我的老婆是雯麗》正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您可以放心,這種情況肯定是需要收費的。
經營餐廳最擔心的就是私人宴請。”
何宇柱笑道,“隻要您想品嚐,可以讓您的司機送您過來,但關於這些辛辣食物,還是要請您適量食用。”
大領導回頭看向自己的夫人,笑道:“哈哈,這可全聽你的了?”
夫人大笑著答道:“可不是聽我的,醫生早就叮囑過了。”
大領導接著說:“好吧,隻要是柱子做的菜,我都愛吃。”
何宇柱應聲說:“那天您再來時,我會準備一些滋補的菜肴讓您嚐一嚐,我們可以嚐試一下宮廷風味。”
他在宮廷菜肴的製作上已經有了不小的進展,並提前在廚房裏準備好了一些,以便招待這位大領導。
由於這家企業是城市裏第一家開展承包業務的,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大領導的支持,他的付出是非常明顯的。
“太好了!”
大領導十分高興,愉快地享用了這頓美食。
何宇柱短暫陪了一會兒後,便下去照顧其他客人,就這樣,蜀香園順利開業了。
……
第二天中午,陳雪茹和丈夫範金有來到蜀香園。
剛進門,就有服務員熱情迎上來,“歡迎光臨,兩位一共幾位?”
陳雪茹答道:“就是兩位。”
“請這邊走!”
服務人員立刻指引他們前往預定的位置落座,這裏的桌椅設計獨到,恰好能讓四位客人坐得非常舒適。
坐定後,服務員接著遞上了兩隻精美裝幀的菜單,外包有堅實的封麵。
翻開菜單一看,每道菜肴下麵都有對應的實際圖片,還詳細注明了食材及具體的分量。
看到這一切,陳雪茹不禁感歎:“你瞧,這裏的菜單設計真有個性!”
範金有也點頭附和:“是的,這設計真是獨特。
僅憑這一點,這樣的環境在全國也算是獨樹一幟了。”
原來陳雪茹昨日接到邀請,但因範金有的情況並未出席。
要知道,範金有時運不好時還很活躍,可風頭過了,卻被鄰裏冷落,現在在前門大街雖不至於無人問津,但也頗感尷尬。
也因此,今天他們來到了這裏!同時,陳雪茹另有想法,考慮到範金有不應長期閑居,也為他找工作的事考慮,認為開餐館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所以今日特地來考察經驗。
“隻是,店老板自己就是個名廚,要想找到這樣高水準的廚師可能挺難的。”
範金有表達了擔憂。
“確實不易。”
陳雪茹一邊翻閱菜單一邊點了數道菜肴。
服務員在一旁提醒道:“二位客人點的菜已不少了,恐怕兩人的份量難以吃完。”
“沒問題,照點上的來就好了。”
陳雪茹答複。
“明白!”
服務員雖提建議,但不再多言,避免讓人不悅。
菜肴很快上齊,即便是在午間的用餐高峰,供應仍然非常及時。
此時,何宇柱正在廚房中,耐心地指導他的徒弟們。
留在廚房的廚師和助手們大多已經拜倒在何宇柱門下成為 ** ,除了兩位年歲較大的外。
對於他們而言,廚師的技藝才是關鍵。
何宇柱早對他們的能力有所了解,並展示了自身的烹飪技術,使他們信服。
而徒弟們的後續表現同樣讓他們敬佩不已。
你若是技不如人,又怎能不滿?
望著正在烹調的馬華,等到菜肴完成,何宇柱給出了寶貴的建議,並鼓勵說:“再精進一下你的技巧,以後你就可以管理一間分店。”
“師父,我真的行嗎?”
馬華撓頭問道,似乎對自己沒太多信心。
“我還是願意追隨您。”
“你是從食堂管理過來的人,經營一間小店對你來說不應該有什麽困難,”
何宇柱輕叱一句,“徒弟越來越多,你們也要傳道授業,總有一天空店是會開出去的。
但在此之前,你還是得多加磨練自己的技能。”
麵對著自己的 ** 們,何宇柱語氣嚴厲:“技能不過硬的人不要做夢了,我們廚師靠的就是手藝吃飯。”
“不夠格的,還是專心做好飯吧。”
“是,師父!”
所有的徒弟都表現出極為恭敬的態度,他們清楚師父的好意與嚴格標準。
畢竟,師父的子女們沒有繼承廚藝,頂多偶爾下廚。
“是的,我想編纂一本四川菜係的菜譜,盡可能多地記錄每一道菜的做法,希望屆時能獲得你們的幫助。”
“師傅,您的意思是……”
馬華感到驚訝。
“正是想傳承下去的意思。
這些年我對川菜有不少革新,希望能全麵地做一次總結。
可惜我的三位子女都無意於廚師之業,所以打算透過出版書籍的方式來維係這種技藝的流傳。”
何宇柱解釋道。
此時,後廚相對空閑,因為中午時段的包房使用得並不頻繁。
在外麵的用餐區,陳雪茹與範金有等賓客在品嚐完畢後評價道,“每道菜的味道都很棒,非常滿意。”
範金友更是邊吃邊讚不絕口,“哇,這辣度真是 ** !”
接著,陳雪茹放下筷子,平緩地提出請求,“服務生,麻煩請您幫個忙,把店老板找來好嗎?”
服務員急切地問道:“顧客您好,請問是不是有哪裏不滿意呢?”
“並沒有不滿的地方,我隻是您老板多年的老友,昨天有些事情錯過了見麵的機會。”
陳雪茹帶著笑意解釋,看到服務員表情放鬆才繼續說。
“請稍微等待一下。”
服務員匆匆走向後廚通報。
陳雪茹轉向同桌的人,“看這些員工對何宇柱的敬畏態度,真是變了模樣。”
“時代不同了,這裏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聚集地,那你說你的絲綢店何時能恢複正常運營呢?”
範金友好奇發問。
“應該快了吧,現在已經開始了初步運作。”
陳雪茹顯得充滿期待。
不久後,何宇柱從前廳走來,見到陳雪茹便露出了笑容,“咦,原來陳老板昨日未能如約來訪,有什麽特別的理由嗎?”
“確實有些突發事務需要處理,今日專程補訪,並祝您的餐廳日益興盛!”
說著,陳雪茹遞給何宇柱一個紅包。
“既然如此說來,那麽今日這一餐就算我請大家好了,這也算是彌補您昨日失約遺遺憾。”
何宇柱欣然接受紅包,並迅速結算了賬目。
陳雪茹提議道:“何不吃完這頓飯再聊些正事?我們來喝上幾杯如何?”
“好建議,再拿副碗筷給我。”
何宇柱對服務員發出指令。
席間,範金友為其倒滿了酒,一行人在互相敬酒中逐漸熱絡起來。
隨後,陳雪茹靠在桌上,朝何宇柱探詢地開口:“柱子,假如我也想開家餐廳,你認為可行性怎麽樣?”
何宇柱稍顯錯愕,但很快恢複平靜:“完全可以嚐試啊。”
“我打算找位經驗豐富的大廚,不知你是否有合適的人選推薦給我?當然,目前來看,還達不到即刻開業的要求,需待政策放開才行。”
陳雪茹進一步追問。
“恰好認識一個人非常適合,他是原來廠子二食堂的廚師長,名叫南易。
他對烹飪魯菜特別在行,我們曾是多年的合作夥伴,在研究魯菜與宮廷菜方麵有諸多共識。”
何宇柱誠心推薦,因為他相信南易是一個優秀的候選人,兩人間建立了一種超越行業的友誼。
“南易雖然資金有限,但是若陳老板願意投入支持並允諾其一定的股份,這對雙方都將是互利互惠的佳策。”
“他確實在魯菜上有很深的研究,如果你計劃開餐館的話,不妨考慮這個選項。”
聽到這裏,陳雪茹眼神中流露出欣賞,笑著評論道:“柱子真是豁達,完全不怕將來成為競爭對手?”
“競爭有何可懼?”
何宇柱擺手輕笑,“偌大的四九城,餐館何止千萬?”
“再說了,我做的是川菜,你做的是魯菜,不會有衝突的。”
“說得對,謝謝你了,以後還得麻煩你多幫忙引薦。”
陳雪茹舉起杯子表示感謝。
喝了幾輪酒後,何宇柱吃飽喝足,告別離去。
......
時光飛逝,轉眼間到了1979年,對於何家來說這一年意義重大——何文軒即將參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