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輕裝簡行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眾禽 作者:熱歸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冉秋葉是位文化人,自然能理解這其中的深意。
---
騎上自行車直奔火車站,買車票後立刻上車,計劃傍晚返程。
這樣就不必住宿,也省去了開具介紹信的麻煩。
由於兩地距離不遠,火車班次頻繁,完全可以選擇早去晚回,非常方便。
盡管津門何宇柱從未到過,但這並不是障礙。
下了火車,他兩手空空,輕裝簡行。
出站後,他攔下一輛人力車,上車後對司機說:“師傅,我想買些海鮮,您知道哪裏能買到新鮮的嗎?能帶我去嗎?”
司機皺了皺眉:“這個不太容易。
你現在來有些遲了,其實你應該提前一天來的。
這段時間,市場上新鮮的海鮮可能不多了。”
當時海鮮保存不易,沒有現代的冷藏技術,保鮮設備也很有限。
何宇柱抽出一支香煙遞給司機。
司機一看是帶有濾嘴的大前門,便夾在耳朵後麵,說道:“好吧,我帶你去看看,也許會有剛靠岸的漁船,到時候就看你的運氣了。”
說著,師傅一腳蹬起了自行車飛快前行,街道上幾乎沒什麽車,暢通無阻。
不多時,車來到了海邊,那裏的碼頭上停滿了漁船,漁民們沿岸擺起了攤位,招徠著許多前來購物的人群。
何宇柱趕緊下車,付了車費,徑直跑過去。
他急著要買新鮮海鮮。
攤位上琳琅滿目,都是剛從附近海域捕撈上來的新鮮貨。
由於這片海域的生態環境較好,這裏的海鮮種類豐富,還能見到一些淺水區打撈的特產。
何宇柱沒有片刻猶豫,直接問到:“您好,這些海鮮還活著嗎?”
“還活著呢,不過也不久啦。”
說話的漁夫顯得有些年長,但歲月的侵蝕使得他外表比實際年齡蒼老了許多,具體的歲數根本無法估測。
何宇柱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全都要,麻煩您幫我算一下總共多少錢?”
漁夫驚訝了一瞬,隨後滿臉欣喜地回答:“不用算了,這一筐你就給三塊錢吧。”
“行,我給您三塊五,這筐我就拿走了。”
何宇柱拿出錢遞給了漁夫,抱著魚筐匆匆離開,開始認真挑選。
他尤其看重種類,而不是數量。
這裏海鮮種類多樣,有各種貝殼類和魚類,他將活著的海鮮迅速收入隨身攜帶的空間中。
選好後,他又繼續沿著攤位走動,尋找還未入手的種類。
隻要是有生命的,他絕不放過任何一個。
同時,他還利用自己的能力加快了一些生物的繁殖速度,那些自然生長的不必多管,而無法存活的則被他丟進存儲空間後就置之不理。
何宇柱仔細地在海邊挑選每一款海鮮,但令人煩惱的是,即使不停地挑選,籃子的重量卻沒有明顯增加。
因此,他找了一個漁夫,借來了一口大鍋和一些木柴,直接在現場烹製海鮮。
他打算先美美地吃一頓,然後等待是否有新的漁船回港。
根據漁民們的說法,這裏的船通常早晚兩次歸港,新捕撈的海鮮必須盡快賣出,以免變質。
早些年,因為糧食緊缺,天津人普遍購買和食用大量的海鮮。
做這些海鮮並不需要太多的調料,相比淡水魚,海魚少了那種腥味,烹飪時也無需過多用油。
現在肉食稀缺,海鮮自然而然成了首選。
那些昔日不受歡迎的食材,如今在災難中反而變得極為受歡迎。
更讓人開心的是,這裏的東西可以隨時購買,不用票證!
在肉類不僅需要票證而且價格高昂的情況下,用每斤六角多的豬肉去換海鮮,能換到更多的分量,還不用憑票。
這也是這裏海鮮市場愈發火爆的重要原因。
然而,這類海鮮的保存時間短,不宜遠途運輸。
目前,捕撈方法依然相對原始,多數是小型漁船出海,每次的捕獲量有限。
何宇柱在海邊悠然自得地烹飪起來,作為一名廚師,他即便不用複雜調料,也能通過精妙的火候把握讓食物風味無窮。
他享受著自己做的美味,心裏頗為滿意,這些佳肴不僅味道好,也非常飽腹。
正在這時,那個將鍋借給他的漁夫走過來說:“小夥子,這還是第一次吃這樣的東西吧?”
“這東西確實吃多會腹瀉。”
“沒問題的,我可是專業的廚師,對食材了解得很透徹。
而且我的腸胃也很好,絕對不會有什麽問題。”
說著,何宇柱遞了一根煙給那漁夫,然後問道:“今天的捕魚船還有返回的嗎?”
“有呢,村裏的幾艘漁船現在應該快回來了。
你看現在太陽的位置就知道。
到時候我會通知你的。”
那人態度親切,接過了煙並主動幫何宇柱留意消息。
果真,大約一個多小時後,那位漁夫前來找何宇柱說:“老兄,漁船到岸了,快要停靠完畢了。”
“好,這就過去。
拜托幫我留個好位置,我想先選。”
何宇柱迅速起身,沒顧上之前買的海鮮就隨著漁夫一同前往海邊。
不遠處,一艘漁船正慢慢靠近港口,村民們紛紛聚集起來幫忙,拉纜繩、搬卸貨物,漁船上的貨物果真是新鮮出爐的海鮮。
因為有漁民的幫助,何宇柱得以先挑選他所需的海鮮。
他挑得非常仔細,最後選了一筐滿載而歸,付過款項之後滿載而歸。
接著,他利用身懷的異寶,把一部分海鮮存入私人儲藏空間,然後提著另外的一筐,輕而易舉地隨他而去。
他在一個隱蔽的地方將所有的海鮮放進行李中,並沒有急於趕往車站。
考慮到火車的發車時間為晚間,尚有一段時間可以利用,因此決定在這個儲藏空間中動手製作海鮮美食。
儲藏空間配備有全套的廚房設備和調味料,甚至是柴火和煤,這一切讓他在這裏的第一次烹飪體驗顯得尤為特別。
更加令人驚喜的是,在空間裏,何宇柱發現他可以通過意念來更精確地操控火力和食材的比例。
很快就料理完成了美味的佳肴。
大概在下午三點鍾,他帶著滿滿的裝滿飯盒的網兜登上了返回的火車。
坐在他身旁的是一個文雅的眼鏡大叔。
“同誌,這袋子裏是什麽呀?”
眼鏡大叔顯得相當好奇。
“是一些飯盒。”
何宇柱笑著回答道。
“我知道這是飯盒,但是你一個人帶這麽多飯盒從這城市到另一個,挺少見的啊。”
眼鏡大叔似乎仍不太能理解。
“您問得也太多了點。”
對麵的小夥子不悅地插了一句。
“哎呀,我隻是好奇而已嘛。”
眼鏡大叔依然沒有放棄好奇。
何宇柱感到頗為無奈,便解釋道:“我特地一大清早到津門來采購海鮮。
這種貨色不便直接帶著走,尤其眼看就要入夏了。
所以我用了漁民的器具把它們加工好,變成熟食帶回去,這樣一到四九城就能即刻享用。”
“倒也真是辛苦你了。”
中年男子評價說。
何宇柱沒心情再多說,直接往後靠著椅背閉上了眼,不再搭理對方。
這人大概是南方來的,或許是從水上來到津門的,至於職業就不清楚了,反正與他無幹。
於是,車內的氣氛也漸漸變得沉默。
火車像是對何宇柱的行為有著自己的見解,一路上發出陣陣共鳴的鳴叫,穩穩當當把他送抵四九城。
下車後的何宇柱連忙提著裝滿菜肴的飯盒,找到停在一旁的自行車,細心地將飯盒放在前籃內,快速騎向了文家。
今晚家裏的飯菜都已準備好,就等著何宇柱帶著從外麵帶的菜回來開飯。
他絲毫不敢怠慢,一口氣奔回家裏,然後把飯盒交給雯麗,並親自動手進廚房熱菜,最後將熱氣騰騰的菜肴擺上餐桌。
“確實不錯,這海鮮真鮮美極了!”
二姐文慧品味過後連連稱讚,“怪不得你會特意去津門采購呢。”
“為了一餐跑這麽遠確實有點虧。”
文母有些疼愛地對著女婿說道。
何宇柱笑言以對:“媽,別操心了,實際上非常方便。
關鍵是現在季節不合,如果到了冬天,我能輕鬆帶來生鮮貨。”
“而且,這些海鮮不但不用憑票購買,還很實惠。
尤其是逢年過節能享受到,那真是太幸福了。”
他又進一步說明道。
“說到這一點,孩子們還是要適量嚐試,以防過敏或腸胃不適。
有些人體質特殊,吃了可能會鬧肚子,無論是不是新的海鮮都會這樣。”
文母提醒著全家人。
“的確得留神,各位多吃點魚肉吧,柱子,你也沒有忌口吧?”
老大文秀關心問道。
“對於魚,我沒問題。
這些海魚刺很少,幾乎不腥,而且營養價值豐富。
不過遺憾的是,沒能做出魚湯來。”
何宇柱略微遺憾地回答道。
在係統裏做菜能夠獲取不少的經驗值,這點讓何宇柱深感興奮,經驗的多少與菜肴完成後的效果緊密相關。
想到這裏,他的譚家菜技術很可能因此而升級。
其實自己早該意識到應該多利用係統空間來做飯菜的,這次算是懶惰過了頭!
冉秋葉是位文化人,自然能理解這其中的深意。
---
騎上自行車直奔火車站,買車票後立刻上車,計劃傍晚返程。
這樣就不必住宿,也省去了開具介紹信的麻煩。
由於兩地距離不遠,火車班次頻繁,完全可以選擇早去晚回,非常方便。
盡管津門何宇柱從未到過,但這並不是障礙。
下了火車,他兩手空空,輕裝簡行。
出站後,他攔下一輛人力車,上車後對司機說:“師傅,我想買些海鮮,您知道哪裏能買到新鮮的嗎?能帶我去嗎?”
司機皺了皺眉:“這個不太容易。
你現在來有些遲了,其實你應該提前一天來的。
這段時間,市場上新鮮的海鮮可能不多了。”
當時海鮮保存不易,沒有現代的冷藏技術,保鮮設備也很有限。
何宇柱抽出一支香煙遞給司機。
司機一看是帶有濾嘴的大前門,便夾在耳朵後麵,說道:“好吧,我帶你去看看,也許會有剛靠岸的漁船,到時候就看你的運氣了。”
說著,師傅一腳蹬起了自行車飛快前行,街道上幾乎沒什麽車,暢通無阻。
不多時,車來到了海邊,那裏的碼頭上停滿了漁船,漁民們沿岸擺起了攤位,招徠著許多前來購物的人群。
何宇柱趕緊下車,付了車費,徑直跑過去。
他急著要買新鮮海鮮。
攤位上琳琅滿目,都是剛從附近海域捕撈上來的新鮮貨。
由於這片海域的生態環境較好,這裏的海鮮種類豐富,還能見到一些淺水區打撈的特產。
何宇柱沒有片刻猶豫,直接問到:“您好,這些海鮮還活著嗎?”
“還活著呢,不過也不久啦。”
說話的漁夫顯得有些年長,但歲月的侵蝕使得他外表比實際年齡蒼老了許多,具體的歲數根本無法估測。
何宇柱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全都要,麻煩您幫我算一下總共多少錢?”
漁夫驚訝了一瞬,隨後滿臉欣喜地回答:“不用算了,這一筐你就給三塊錢吧。”
“行,我給您三塊五,這筐我就拿走了。”
何宇柱拿出錢遞給了漁夫,抱著魚筐匆匆離開,開始認真挑選。
他尤其看重種類,而不是數量。
這裏海鮮種類多樣,有各種貝殼類和魚類,他將活著的海鮮迅速收入隨身攜帶的空間中。
選好後,他又繼續沿著攤位走動,尋找還未入手的種類。
隻要是有生命的,他絕不放過任何一個。
同時,他還利用自己的能力加快了一些生物的繁殖速度,那些自然生長的不必多管,而無法存活的則被他丟進存儲空間後就置之不理。
何宇柱仔細地在海邊挑選每一款海鮮,但令人煩惱的是,即使不停地挑選,籃子的重量卻沒有明顯增加。
因此,他找了一個漁夫,借來了一口大鍋和一些木柴,直接在現場烹製海鮮。
他打算先美美地吃一頓,然後等待是否有新的漁船回港。
根據漁民們的說法,這裏的船通常早晚兩次歸港,新捕撈的海鮮必須盡快賣出,以免變質。
早些年,因為糧食緊缺,天津人普遍購買和食用大量的海鮮。
做這些海鮮並不需要太多的調料,相比淡水魚,海魚少了那種腥味,烹飪時也無需過多用油。
現在肉食稀缺,海鮮自然而然成了首選。
那些昔日不受歡迎的食材,如今在災難中反而變得極為受歡迎。
更讓人開心的是,這裏的東西可以隨時購買,不用票證!
在肉類不僅需要票證而且價格高昂的情況下,用每斤六角多的豬肉去換海鮮,能換到更多的分量,還不用憑票。
這也是這裏海鮮市場愈發火爆的重要原因。
然而,這類海鮮的保存時間短,不宜遠途運輸。
目前,捕撈方法依然相對原始,多數是小型漁船出海,每次的捕獲量有限。
何宇柱在海邊悠然自得地烹飪起來,作為一名廚師,他即便不用複雜調料,也能通過精妙的火候把握讓食物風味無窮。
他享受著自己做的美味,心裏頗為滿意,這些佳肴不僅味道好,也非常飽腹。
正在這時,那個將鍋借給他的漁夫走過來說:“小夥子,這還是第一次吃這樣的東西吧?”
“這東西確實吃多會腹瀉。”
“沒問題的,我可是專業的廚師,對食材了解得很透徹。
而且我的腸胃也很好,絕對不會有什麽問題。”
說著,何宇柱遞了一根煙給那漁夫,然後問道:“今天的捕魚船還有返回的嗎?”
“有呢,村裏的幾艘漁船現在應該快回來了。
你看現在太陽的位置就知道。
到時候我會通知你的。”
那人態度親切,接過了煙並主動幫何宇柱留意消息。
果真,大約一個多小時後,那位漁夫前來找何宇柱說:“老兄,漁船到岸了,快要停靠完畢了。”
“好,這就過去。
拜托幫我留個好位置,我想先選。”
何宇柱迅速起身,沒顧上之前買的海鮮就隨著漁夫一同前往海邊。
不遠處,一艘漁船正慢慢靠近港口,村民們紛紛聚集起來幫忙,拉纜繩、搬卸貨物,漁船上的貨物果真是新鮮出爐的海鮮。
因為有漁民的幫助,何宇柱得以先挑選他所需的海鮮。
他挑得非常仔細,最後選了一筐滿載而歸,付過款項之後滿載而歸。
接著,他利用身懷的異寶,把一部分海鮮存入私人儲藏空間,然後提著另外的一筐,輕而易舉地隨他而去。
他在一個隱蔽的地方將所有的海鮮放進行李中,並沒有急於趕往車站。
考慮到火車的發車時間為晚間,尚有一段時間可以利用,因此決定在這個儲藏空間中動手製作海鮮美食。
儲藏空間配備有全套的廚房設備和調味料,甚至是柴火和煤,這一切讓他在這裏的第一次烹飪體驗顯得尤為特別。
更加令人驚喜的是,在空間裏,何宇柱發現他可以通過意念來更精確地操控火力和食材的比例。
很快就料理完成了美味的佳肴。
大概在下午三點鍾,他帶著滿滿的裝滿飯盒的網兜登上了返回的火車。
坐在他身旁的是一個文雅的眼鏡大叔。
“同誌,這袋子裏是什麽呀?”
眼鏡大叔顯得相當好奇。
“是一些飯盒。”
何宇柱笑著回答道。
“我知道這是飯盒,但是你一個人帶這麽多飯盒從這城市到另一個,挺少見的啊。”
眼鏡大叔似乎仍不太能理解。
“您問得也太多了點。”
對麵的小夥子不悅地插了一句。
“哎呀,我隻是好奇而已嘛。”
眼鏡大叔依然沒有放棄好奇。
何宇柱感到頗為無奈,便解釋道:“我特地一大清早到津門來采購海鮮。
這種貨色不便直接帶著走,尤其眼看就要入夏了。
所以我用了漁民的器具把它們加工好,變成熟食帶回去,這樣一到四九城就能即刻享用。”
“倒也真是辛苦你了。”
中年男子評價說。
何宇柱沒心情再多說,直接往後靠著椅背閉上了眼,不再搭理對方。
這人大概是南方來的,或許是從水上來到津門的,至於職業就不清楚了,反正與他無幹。
於是,車內的氣氛也漸漸變得沉默。
火車像是對何宇柱的行為有著自己的見解,一路上發出陣陣共鳴的鳴叫,穩穩當當把他送抵四九城。
下車後的何宇柱連忙提著裝滿菜肴的飯盒,找到停在一旁的自行車,細心地將飯盒放在前籃內,快速騎向了文家。
今晚家裏的飯菜都已準備好,就等著何宇柱帶著從外麵帶的菜回來開飯。
他絲毫不敢怠慢,一口氣奔回家裏,然後把飯盒交給雯麗,並親自動手進廚房熱菜,最後將熱氣騰騰的菜肴擺上餐桌。
“確實不錯,這海鮮真鮮美極了!”
二姐文慧品味過後連連稱讚,“怪不得你會特意去津門采購呢。”
“為了一餐跑這麽遠確實有點虧。”
文母有些疼愛地對著女婿說道。
何宇柱笑言以對:“媽,別操心了,實際上非常方便。
關鍵是現在季節不合,如果到了冬天,我能輕鬆帶來生鮮貨。”
“而且,這些海鮮不但不用憑票購買,還很實惠。
尤其是逢年過節能享受到,那真是太幸福了。”
他又進一步說明道。
“說到這一點,孩子們還是要適量嚐試,以防過敏或腸胃不適。
有些人體質特殊,吃了可能會鬧肚子,無論是不是新的海鮮都會這樣。”
文母提醒著全家人。
“的確得留神,各位多吃點魚肉吧,柱子,你也沒有忌口吧?”
老大文秀關心問道。
“對於魚,我沒問題。
這些海魚刺很少,幾乎不腥,而且營養價值豐富。
不過遺憾的是,沒能做出魚湯來。”
何宇柱略微遺憾地回答道。
在係統裏做菜能夠獲取不少的經驗值,這點讓何宇柱深感興奮,經驗的多少與菜肴完成後的效果緊密相關。
想到這裏,他的譚家菜技術很可能因此而升級。
其實自己早該意識到應該多利用係統空間來做飯菜的,這次算是懶惰過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