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父母團聚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眾禽 作者:熱歸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哥哥不要這麽說,”
何文承答道:“父母是我們共同的,況且他們身體健康,你無須太過擔心。”
“話雖如此,”
何文軒深有感觸地說:“他們的年紀確實一天天增大,體力大不如前。”
作為一名海軍戰士,長時間服役於艦艇上的他每年隻有很少的假能與父母團聚。
相較於他,江亞菲的情況要輕鬆些,但江德福夫婦年紀也已經不小了。
子女們大多在外奔波,二老不得不承擔更多的家庭事務。
“最近爸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為了緩和一下氣氛,何文承主動轉換話題。
他知道哥哥內心的歉疚感,在這種特殊時刻回鄉慶祝弟弟的婚禮並過春節已是十分難得。
畢竟軍人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確實,有時聽爸爸電話聊天,我就大概了解一些情況,爸爸做事確實總是順利。”
何文軒回應道,“說到這個,你新娶的弟媳婦是否有意學著經營一些事情呢?”
“她是願意的,以後媽媽也會慢慢帶她接觸這些事情,如果碰到好的投資機會或是不錯的劇本,她可能會嚐試出演。”
何文承解釋道,“爸爸已有了初步計劃,就是碰到值得抓的機會就行動,沒有的話就以休息為主。”
“這個安排很妥當,可以讓她生活保持活力,不至於將來我忙於工作的時候,她感到無事可做。”
何文軒接著說。
“這樣說來確實不錯,明兒讓民天天陪著咱爸,弟媳則跟著咱媽。”
何文軒笑了笑,“看樣子,爸爸說得多子多福是真的。
等我回去得和亞菲商量下,準備再生一個孩子。”
“哎呀,已經開始打算二胎了?”
何文承有些吃驚。
“對,你也要加把勁呀。”
何文軒笑著打趣。
“那是當然的。”
何文承點頭同意,“看哥哥家的何昌幫,大伯喜歡得不行,大……哥哥,你這次是想要男孩還是女孩呢?”
“男孩女孩都行,隻是女孩更好一些。”
何文軒回答道,“不過這事還要靠緣分。”
“確實如此!”
何文承也點頭,“就像你看,陳姨家裏兩個兒子,徐姨家卻是三個女兒,這種事情真的要看緣分。”
二人繼續交談了一陣子,然後起身進入主屋,加入家庭聚會中。
由於何昌幫還年幼,他很快與周圍的人熟悉起來,認得了爺爺、奶奶和小姑。
不久後,何雨雨也趕到了。
何雨雨在紡織廠的表現很不錯,但經常需要出差。
她的丈夫周毅也頗為忙碌,現在已經是分局局長。
他們有一兒一女,都已經參加工作,平日見麵較少,隻在春節期間全家才能團圓。
“雨雨,再過幾年你應該也要退休了吧?”
見妹妹來到,何宇柱直接切入正題。
“哥哥,有什麽事兒嗎?”
何雨雨問道。
“到時間就退休唄,然後再幫哥哥做生意。
現在的形勢不一樣了。”
何宇柱說道,“你家的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但是單位提供的住房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解決,總得給他們留點積蓄吧。”
“我還買了一個四合院,等有空了來看看,給你。”
“真的買了新四合院?”
何雨雨問道。
“是啊,院子的設計和我家的一樣。
你們年紀也不小了,我想讓你們住得近一些。”
何宇柱接著說,“況且,周俊和周琴也快到結婚的年齡了。”
“確實需要房子,這樣你們一家人就能住在一起了。”
“好的,還是要感謝哥哥的關心。”
何雨雨笑著道,“不過我還有段時間才退休,等退了我一定幫哥哥。”
“好!”
何宇柱點點頭,“對了,你們工廠最近效益怎麽樣?”
“還算過得去,現在的多數企業的業績都在滑坡,不過紡織行業相對來說還算穩健。”
何雨雨回應說:“倒是周毅的工作單位越來越繁忙,社會治安狀況似乎有點堪憂。”
“這種情況很常見,畢竟人越來越多,經濟壓力隨之加大。”
何宇柱解釋道:“出門在外,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你經常跑外出任務,去了其他地方千萬不要一個人晚上出去行動。”
“知道了,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怎麽感覺跟小時候一樣被管著啊!”
何雨雨嘟噥道。
“就是這個模樣,一點也沒變化,真好。”
何宇柱笑著回答。
【四合院的故事:愛侶溫莉 —— 記者昌勝】
為了給次子的婚禮忙碌了一陣後,何宇柱最終完成了這項任務,讓這件事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
唯獨可惜的是,長子何達清缺席了。
這些年來,何達清不曾回家,但仍通過電話和家人保持聯絡。
至於為何缺席,何達清沒有說明原因,然而父親何宇柱心裏大概也有數。
家族事業不斷擴展,而那位白寡婦依然健在,可能有什麽新的算計。
不過對這些,何宇柱全不在意,任何想要算計他的人,隻不過是異想天開罷了。
盡管如此,雖然大兒子未歸,何宇柱也沒計劃派人尋找他。
……
宴席結束後不久,新嫁娘何晴的父母就急於告別並返回自己的家,因為他們已在城市停留了不少時間,家裏的許多事情等待他們去解決。
等春節過後,何宇柱將和妻子溫莉一起去拜訪新娘和新郎的親朋好友,以便正式分享這個幸福的消息。
現在的婚慶已不再是僅僅為了求吉討彩,更重要的是讓朋友們都知道這一好消息。
考慮到何晴短期內不便去探視她的娘家,這個傳統環節就暫時放下了。
現在她以二兒媳的身份正式融入了家庭之中。
臨近春節的時候,周圍居民的情緒變得更加歡快,江德福一家也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全家前來造訪。
因對這個地方已經十分熟悉,他們的走訪已經變得習以為常。
人們拜訪何宇柱不僅是為了共享新婚之樂,也是為即將到來的節日預熱,所以可以預見這一年將是充滿笑聲和團圓的盛大佳節。
近年來,由於經濟政策的調整,市場的商品日益豐富,這也令節日更加充實熱鬧。
因此,何宇柱時常載著江德福到集市轉轉,見到合適的食材或食品總不會錯過購買的機會。
隨著除夕夜的腳步逼近,何宇柱還會親自前往公司發放節日的獎金,並宣布假期的到來。
而對於千島湖旁的事情,則委托給江為民處理。
“你的妻哥現在怎麽樣?”
某次何宇柱與江德福一起逛街時突然問道。
“他退休之後搬到別的地方去了。”
江德福回答,“那哥們兒停不下來,聽說明他在做股票投資。”
“做股票投資嗎?”
何宇柱說,“這事不容易做,對於很多人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那你是不是也在研究呢?”
江德福好奇地追問。
“簡單的買低賣高,就是這個道理嘛。”
何宇柱輕鬆解釋。
“這樣做難道不被認為是投機倒把?”
江德福睜大了眼睛,感到有點意外。
“其實並不是這樣簡單。
這是一個涉及金融操作的過程,挑選你覺得會上漲的股票,在低位買入,待漲了後再賣出。”
何宇柱補充道,“但是萬一你的預判出錯,股票下跌了,那麽自然就會有損失了。”
“若是不想承擔這個風險,那就隻有選擇長期持股,這就叫‘套牢’。”
他說。
“那你是怎麽決定賣股或者買入的呢?”
江德福接著問。
“每一股其實代表了一家企業的小小份額。”
何宇柱解釋說,“股價的漲跌主要受該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
如果企業經營得好,有了重要的正麵進展,那麽股價很可能會提高。”
“相反,一旦有關於該企業的壞消息傳出,例如企業發生虧損,股價則有可能下跌。”
“想在這個市場上有所作為,最重要的是信息,必須緊密關注相關企業動態以及政策上的變動等。”
“實際上,各種各樣的因素都能影響一支股票的價格波動,有時候這種變化非常大,有的人或許可以一夜之間成為富豪,但也有人可能瞬間賠了個底朝天。”
“真的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江德福眉頭緊鎖,“不過就算我給他建議,估計他也聽不進去。”
“可能是吧,說不定他還在這上麵賺錢了呢。”
何宇柱笑了笑,轉而說道,“對了,兄弟,你看那有些海鮮幹貨。”
兩人聊得很高興,即使買了不少東西也並不急於歸家,反而直往一處小酒館而去。
雖然江德福酒量不大,但他們喜愛那裏閑適的環境,每次小酌也能愉快交談上許久後才回家。
老牛已經卸下工作的擔子,經常在此小酒館度過悠閑時光。
何宇柱與江德福步入其間時,隻見老牛正與徐老師共坐一處。
徐老師昔日也曾對徐慧珍抱有情感,可惜未能如願以償,甚至因此失去了一幅價值連城的畫作。
何宇柱和江德福點了幾道菜,帶著酒,坐在他們的旁邊,享受著共同的聚會。
“何總,您的事業愈發興盛了啊。”
老牛讚歎說,“天天都能在電視廣告中看到您,形式多樣,讓人眼前一亮。”
何文承答道:“父母是我們共同的,況且他們身體健康,你無須太過擔心。”
“話雖如此,”
何文軒深有感觸地說:“他們的年紀確實一天天增大,體力大不如前。”
作為一名海軍戰士,長時間服役於艦艇上的他每年隻有很少的假能與父母團聚。
相較於他,江亞菲的情況要輕鬆些,但江德福夫婦年紀也已經不小了。
子女們大多在外奔波,二老不得不承擔更多的家庭事務。
“最近爸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為了緩和一下氣氛,何文承主動轉換話題。
他知道哥哥內心的歉疚感,在這種特殊時刻回鄉慶祝弟弟的婚禮並過春節已是十分難得。
畢竟軍人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確實,有時聽爸爸電話聊天,我就大概了解一些情況,爸爸做事確實總是順利。”
何文軒回應道,“說到這個,你新娶的弟媳婦是否有意學著經營一些事情呢?”
“她是願意的,以後媽媽也會慢慢帶她接觸這些事情,如果碰到好的投資機會或是不錯的劇本,她可能會嚐試出演。”
何文承解釋道,“爸爸已有了初步計劃,就是碰到值得抓的機會就行動,沒有的話就以休息為主。”
“這個安排很妥當,可以讓她生活保持活力,不至於將來我忙於工作的時候,她感到無事可做。”
何文軒接著說。
“這樣說來確實不錯,明兒讓民天天陪著咱爸,弟媳則跟著咱媽。”
何文軒笑了笑,“看樣子,爸爸說得多子多福是真的。
等我回去得和亞菲商量下,準備再生一個孩子。”
“哎呀,已經開始打算二胎了?”
何文承有些吃驚。
“對,你也要加把勁呀。”
何文軒笑著打趣。
“那是當然的。”
何文承點頭同意,“看哥哥家的何昌幫,大伯喜歡得不行,大……哥哥,你這次是想要男孩還是女孩呢?”
“男孩女孩都行,隻是女孩更好一些。”
何文軒回答道,“不過這事還要靠緣分。”
“確實如此!”
何文承也點頭,“就像你看,陳姨家裏兩個兒子,徐姨家卻是三個女兒,這種事情真的要看緣分。”
二人繼續交談了一陣子,然後起身進入主屋,加入家庭聚會中。
由於何昌幫還年幼,他很快與周圍的人熟悉起來,認得了爺爺、奶奶和小姑。
不久後,何雨雨也趕到了。
何雨雨在紡織廠的表現很不錯,但經常需要出差。
她的丈夫周毅也頗為忙碌,現在已經是分局局長。
他們有一兒一女,都已經參加工作,平日見麵較少,隻在春節期間全家才能團圓。
“雨雨,再過幾年你應該也要退休了吧?”
見妹妹來到,何宇柱直接切入正題。
“哥哥,有什麽事兒嗎?”
何雨雨問道。
“到時間就退休唄,然後再幫哥哥做生意。
現在的形勢不一樣了。”
何宇柱說道,“你家的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但是單位提供的住房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解決,總得給他們留點積蓄吧。”
“我還買了一個四合院,等有空了來看看,給你。”
“真的買了新四合院?”
何雨雨問道。
“是啊,院子的設計和我家的一樣。
你們年紀也不小了,我想讓你們住得近一些。”
何宇柱接著說,“況且,周俊和周琴也快到結婚的年齡了。”
“確實需要房子,這樣你們一家人就能住在一起了。”
“好的,還是要感謝哥哥的關心。”
何雨雨笑著道,“不過我還有段時間才退休,等退了我一定幫哥哥。”
“好!”
何宇柱點點頭,“對了,你們工廠最近效益怎麽樣?”
“還算過得去,現在的多數企業的業績都在滑坡,不過紡織行業相對來說還算穩健。”
何雨雨回應說:“倒是周毅的工作單位越來越繁忙,社會治安狀況似乎有點堪憂。”
“這種情況很常見,畢竟人越來越多,經濟壓力隨之加大。”
何宇柱解釋道:“出門在外,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你經常跑外出任務,去了其他地方千萬不要一個人晚上出去行動。”
“知道了,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怎麽感覺跟小時候一樣被管著啊!”
何雨雨嘟噥道。
“就是這個模樣,一點也沒變化,真好。”
何宇柱笑著回答。
【四合院的故事:愛侶溫莉 —— 記者昌勝】
為了給次子的婚禮忙碌了一陣後,何宇柱最終完成了這項任務,讓這件事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
唯獨可惜的是,長子何達清缺席了。
這些年來,何達清不曾回家,但仍通過電話和家人保持聯絡。
至於為何缺席,何達清沒有說明原因,然而父親何宇柱心裏大概也有數。
家族事業不斷擴展,而那位白寡婦依然健在,可能有什麽新的算計。
不過對這些,何宇柱全不在意,任何想要算計他的人,隻不過是異想天開罷了。
盡管如此,雖然大兒子未歸,何宇柱也沒計劃派人尋找他。
……
宴席結束後不久,新嫁娘何晴的父母就急於告別並返回自己的家,因為他們已在城市停留了不少時間,家裏的許多事情等待他們去解決。
等春節過後,何宇柱將和妻子溫莉一起去拜訪新娘和新郎的親朋好友,以便正式分享這個幸福的消息。
現在的婚慶已不再是僅僅為了求吉討彩,更重要的是讓朋友們都知道這一好消息。
考慮到何晴短期內不便去探視她的娘家,這個傳統環節就暫時放下了。
現在她以二兒媳的身份正式融入了家庭之中。
臨近春節的時候,周圍居民的情緒變得更加歡快,江德福一家也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全家前來造訪。
因對這個地方已經十分熟悉,他們的走訪已經變得習以為常。
人們拜訪何宇柱不僅是為了共享新婚之樂,也是為即將到來的節日預熱,所以可以預見這一年將是充滿笑聲和團圓的盛大佳節。
近年來,由於經濟政策的調整,市場的商品日益豐富,這也令節日更加充實熱鬧。
因此,何宇柱時常載著江德福到集市轉轉,見到合適的食材或食品總不會錯過購買的機會。
隨著除夕夜的腳步逼近,何宇柱還會親自前往公司發放節日的獎金,並宣布假期的到來。
而對於千島湖旁的事情,則委托給江為民處理。
“你的妻哥現在怎麽樣?”
某次何宇柱與江德福一起逛街時突然問道。
“他退休之後搬到別的地方去了。”
江德福回答,“那哥們兒停不下來,聽說明他在做股票投資。”
“做股票投資嗎?”
何宇柱說,“這事不容易做,對於很多人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那你是不是也在研究呢?”
江德福好奇地追問。
“簡單的買低賣高,就是這個道理嘛。”
何宇柱輕鬆解釋。
“這樣做難道不被認為是投機倒把?”
江德福睜大了眼睛,感到有點意外。
“其實並不是這樣簡單。
這是一個涉及金融操作的過程,挑選你覺得會上漲的股票,在低位買入,待漲了後再賣出。”
何宇柱補充道,“但是萬一你的預判出錯,股票下跌了,那麽自然就會有損失了。”
“若是不想承擔這個風險,那就隻有選擇長期持股,這就叫‘套牢’。”
他說。
“那你是怎麽決定賣股或者買入的呢?”
江德福接著問。
“每一股其實代表了一家企業的小小份額。”
何宇柱解釋說,“股價的漲跌主要受該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
如果企業經營得好,有了重要的正麵進展,那麽股價很可能會提高。”
“相反,一旦有關於該企業的壞消息傳出,例如企業發生虧損,股價則有可能下跌。”
“想在這個市場上有所作為,最重要的是信息,必須緊密關注相關企業動態以及政策上的變動等。”
“實際上,各種各樣的因素都能影響一支股票的價格波動,有時候這種變化非常大,有的人或許可以一夜之間成為富豪,但也有人可能瞬間賠了個底朝天。”
“真的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江德福眉頭緊鎖,“不過就算我給他建議,估計他也聽不進去。”
“可能是吧,說不定他還在這上麵賺錢了呢。”
何宇柱笑了笑,轉而說道,“對了,兄弟,你看那有些海鮮幹貨。”
兩人聊得很高興,即使買了不少東西也並不急於歸家,反而直往一處小酒館而去。
雖然江德福酒量不大,但他們喜愛那裏閑適的環境,每次小酌也能愉快交談上許久後才回家。
老牛已經卸下工作的擔子,經常在此小酒館度過悠閑時光。
何宇柱與江德福步入其間時,隻見老牛正與徐老師共坐一處。
徐老師昔日也曾對徐慧珍抱有情感,可惜未能如願以償,甚至因此失去了一幅價值連城的畫作。
何宇柱和江德福點了幾道菜,帶著酒,坐在他們的旁邊,享受著共同的聚會。
“何總,您的事業愈發興盛了啊。”
老牛讚歎說,“天天都能在電視廣告中看到您,形式多樣,讓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