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直在戴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眾禽 作者:熱歸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就想給你買一輛了,但是結婚之前怕你不喜歡。
明天去嶽父嶽母家,我要讓他們看看我對你多上心。”
何宇柱笑眯眯地說。
夏天,何宇柱給雯麗買了一條連衣裙。
雯麗輕輕一笑,“那雨雨也有同款嗎?”
“你放心,雨雨的也有。
當哥哥的總會為妹妹著想。”
何宇柱回答,“自行車你也看到了,她那塊手表也一直在戴。”
“雨雨一向會為自己爭取利益,不會虧待自己。”
雯麗點點頭,“既然是這樣就好,不過你的錢夠不夠用呢?畢竟結婚修房也是一大筆開支。”
“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
何宇柱沒有具體說明自己有多少錢,“就算有點緊張,我現在每個月也能掙到五十塊錢呢!”
“再說,我還接些私活,一個月能賺一百多,怎麽會沒錢?”
“真的有那麽多嗎?”
雯麗感到非常驚訝。
“沒錯,你的工資就留著自己用吧,但記得每個月固定存一些。
將來無論是哪家遇到困難,你手裏總得有點錢。”
何宇柱特意提醒她,“這是你應該有的打算,家裏的事情我會負責,但也希望你自己留些積蓄。”
雯麗想了想,點了點頭:“我現在是10級工,每個月工資二十九塊,我會每個月存十塊的。”
“很好!”
何宇柱滿意地點點頭。
買完東西後,他們去提車,車行的師傅幫他們裝上了車筐。
何宇柱騎著自行車,雯麗坐在後麵,他另一隻手還握著另一輛車的把手,這一幕頗為引人注目,雖然街上行人並不多。
他們先去了派出所辦理鋼印手續,交了兩塊五的年費,領了車牌證書,這才回到四合院。
三大媽正在門口挑菜,看見他們,驚訝地問道:“咦,柱子,你們又買了一輛車啊?”
“是的,現在政策寬鬆一些,自行車也好買了。
以後政策可能會變,再說雯麗上班的地方也遠。”
何宇柱回應了一句,然後帶著雯麗回家。
安頓好東西,雯麗迫不及待地拉著何宇柱到院子裏練習騎車。
秦淮茹有些羨慕地看著他們,賈張氏在一旁小聲嘟囔:“真是個愛花錢的女人,剛結婚就讓丈夫給她買車,這麽揮霍下去,我看他們以後怎麽過?”
秦淮茹雖然沒有說話,但心裏卻在想:這對夫婦都是工人,每月收入加起來也有幾十塊,況且何宇柱還接私活貼補家用!
……
這次休假三天,按照傳統,第三天應該回娘家拜訪。
雯麗用了半天的時間學會了騎自行車。
女士車比較容易學,摔車的幾率也低很多。
盡管她還不是很熟練,但雯麗決心要騎車回娘家,因為她要讓父母看看這輛車是丈夫買的。
何宇柱早早地把所有要帶的東西準備好了,擱在了自己的自行車上。
兩人隨後一同推車走出了小巷,在馬路邊才正式上車。
因考慮到雯麗較慢的騎車速度,他們的旅程比預計中的慢了不少,最終抵達了文家門口。
見到雯麗騎車前來,文家的人無不感到驚訝:這對新婚夫婦難道已經有了買輛車的實力?他們都了解雯麗的經濟狀況並不富裕,因此很明顯這車是由新女婿提供的。
再看雯麗夏日裏的新裙子、新的皮鞋及腕間新戴的手表,這些令人不禁羨慕。
“哎喲,雯麗,這些東西都是你的丈夫買的吧?”
二姐文慧帶著幾分嫉妒問道。
雯麗笑吟吟地應道:“嗯,是這樣的,昨天才買的。”
“柱子啊,你們這樣過日子是不是太講究了一點呢?”
母親文母有些擔憂地說道,“你們手中還有多餘的存款嗎?”
“媽媽,請您不要擔心。”
何宇柱邊停車邊安慰道,同時開始下車搬運物資,“這幾年我也是一直努力工作的,按每個月節省百元來算的話,已經攢下一些了。”
“哇~”
姐姐文秀不由自主地驚歎。
文慧顯得更加吃驚:“看來你這位廚師比我們的銷售員要有成就得多啊?”
“其實要看個人的手藝和機會,來找我的不乏是機關和街區的負責人,還有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們,他們的收入也都很不錯。”
何宇柱毫不避諱地說。
“像這種宴會的服務每桌我可以賺到五塊錢,而且還得排隊預約呢!”
這時父親說話了:“盡管如此,也要學會理財,畢竟你妻子還不是一個善於持家的人。”
“爸爸,放心吧。
我們現在所購買的大件也就這幾個,以後結了婚也沒什麽大的花費需要,偶爾添幾件衣服罷了。”
何宇柱輕鬆地回答,手腳利落地把這些生活用品搬運進了廚房。
接著他又拍拍手走到外麵說,“冬日裏我和我妹妹都穿針織衫,嫌棉襖又笨重又不合適身型。”
“這幾天也會為雯麗編織好羊毛衣和毛褲。”
父親搖頭說:“雖說你現在賺得比較多,但是也不要這麽奢侈啊。”
“爸爸,有能力還是應該及時享受生活,而不是無限製地儲蓄。
像是家電、針織品和棉花之類的可以長期使用的,要知道現在很多物資已經開始要憑票供應了。”
何宇柱耐心地解釋道。
“當前管理還不是很嚴格,能買的應該盡快買下來,免得將來實行了票證製度就受到限製。”
“如果那時想要買可能都買不了了。”
聽到這裏,文母深感認同地點了點頭,“說的不錯!現在既然需要糧票購買糧食,其他日用品估計也很快會被加入進來,若是政策收得緊,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如願購得。”
文秀看著她的妹妹文慧問:“文慧,你在供銷合作社工作,對於這種情況是否有所了解呢?”
作為文宣區供銷合作社的職員,主要負責銷售豆製品工作的文慧回應道,“暫時還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內部已經有討論過了。”
“當然,從長遠來看,棉花和針織線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好東西,即便磨損了也能循環使用,並不算是一種消耗。”
聽罷文母馬上說:“文秀,我會給你的,明天下班去把棉花買了回來。”
“行!”
文秀點頭答應道。
“先別說話了,柱子,趕緊進屋吧!”
文父招呼著。
“雯麗,你先進去,我待會兒抽根煙,洗個手。”
何宇柱拿出香煙說道。
雯麗拉著父母進了屋:“讓他在外頭抽吧。”
文母進屋後又說:“柱子對你這麽好,連禮物都買了,你也不能太嬌慣自己啊。”
“媽~”
雯麗撒起嬌來,“是他非得買的,我也查過了,有的東西朋友們都有。”
“再說了,他的工資也不用我的,每個月我賺的錢自己留著。
但他讓我存點錢,如果你們需要,我可以拿出來幫忙,算是我們自己的儲蓄。
家庭開銷都是他負擔的。”
文母心裏既欣慰又擔憂:雖然女婿對女兒很好,但她擔心女兒不太懂得節約。
文秀和雯麗都羨慕不已:從小家裏就寵愛妹妹,現在嫁人後還是這般被丈夫寵著,真是幸運!
文父很滿意:“你看,柱子待人接物有自己的見解,你也該學學他。”
“放心吧,我現在每月至少能存下十塊錢,不過好像也沒什麽大的開支!”
雯麗皺眉想了想。
不多時,何宇柱抽完煙,洗完手便進來坐下。
大家聊了一會兒,他又起身去做飯。
待飯菜上桌,全家圍坐在餐桌前用餐時,何宇柱開口道:“雯麗,既然大家都在,我順便給你介紹一下我們住的那個大院子的情況吧。”
“那裏有什麽特別的嗎?”
雯麗好奇地問。
“我說的是那裏的鄰居。
將來要是你們去那邊,遇到什麽事情也好有心理準備。”
這是何宇柱第一次向家人詳細說明大院子的情況。
文父沒有感到驚訝:“確實是必要的。
那裏是個雜居院子,人多而雜,雯麗了解清楚對我們都有好處。”
“爸說得對。”
何宇柱繼續介紹,“院裏年紀最大的是一位住在後院的聾老太太,她一生孤獨,沒有子女也沒有親人。
因此,街道辦事處每月都會給她一些補貼,幫助維持生活。”
“照顧她的重任交給了中院東廂房的老易和他的太太,老易是我們院子裏的一位大爺。”
“大爺的角色主要是防範外來人員和敵人,老易是一名七級鉗工,同時負責照顧老太太,因此被賦予了大爺的職位。”
“從外表上看,老易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但他和老伴也沒有孩子。”
“他的徒弟就是我們院裏的賈東旭,賈家住在中院西廂房,是我們最近的鄰居。”
“賈東旭的母親名叫賈張氏,他的妻子叫秦淮茹,還有一個兒子叫賈梗。”
“這兩家人關係非常親近,一個原因是賈東旭是老易的徒弟,另一個原因則是老易把賈東旭視為將來的養老對象。”
雯麗睜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聽著,努力記住何宇柱提及的所有名字。
他對每個人都介紹得很詳盡,解釋了每個人的背景和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
不過,當他提到所謂的“養老人選”
時,這消息讓雯麗感到意外。
“你是說,老易——就是大爺——想要賈東旭在他晚年的時候照料他?”
雯麗帶著疑問開口。
“沒錯,老易絕對不是等閑之輩,對他說的話別全信。”
何宇柱特意提醒道:“當初我 ** 門戶時,他曾約我一起喝酒,表麵上是在安慰我、鼓舞我。”
“可事後,他卻拚命慫恿我和妹妹去保城找我爸。”
雯麗不解地問道:“這樣做有什麽不對嗎?”
“如果是其他情況下,這麽做當然沒啥,關鍵問題是那天正好是軋鋼廠評級的關鍵時刻,如果我那時真的帶上妹妹去找爸爸,肯定會錯過這個考核,還可能丟了工作。”
何宇柱詳細說明著,“那時候就算廠子裏願意再接收我,我也得重新開始,因為已經有資格的七級職工,再次上崗要從最低做起。”
“我不僅要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當時的我是很衝動的,如果真這麽做了,可能會讓家裏的情況更糟。”
“但是話說回來,家裏存了不少麵粉、玉米麵,地窖裏也有很多食物和肉類。”
何宇柱說道,“更何況箱子裏居然藏著五百多塊錢,這都是以前都不知道的。
即使去了保城找到我爸,也不知道能不能安頓下來,況且,家裏剩的東西也不安全。”
“應該不會那麽糟糕吧?”
雯麗聽後驚訝地說道。
文父讚同地說:“確實,雖然現在還沒出現問題,但他鼓動你去找父親這件事本身就有問題,他的目的還不清楚。”
何宇柱淡淡一笑:“還能有什麽別的目的嗎?”
“易忠海手頭寬裕,原本打算讓賈東旭負責他的晚年生活,但賈東旭的母親是個難纏的人物。”
“雖然賈東旭答應負責養老,但他的母親不一定同意。
我的出現改變了計劃。”
“我爸匆忙離家,留下我們兄妹倆。
妹妹終會外嫁,但作為大哥,我就得在家撐起這個家。”
“我想易忠海可能也一時腦熱,慫恿我去找爸,至於後果他或許不太在意。
他還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讓我錯過評級考試。”
“這樣一來,我的未來也就暗淡了不少。”
“真是夠陰險的……”
雯麗深吸了一口氣,“人怎麽會這樣?”
“人心不同,各如其麵,沒什麽好驚訝的。”
何宇柱補充道,“易忠海日子過得舒適,但對他而言,養老的事情也不能掉以輕心。”
“要是有個合適的人選做備用,自然再好不過了。
但我最終還是決定不去尋找我爸,不能為了這件事錯過了更重要的事。”
“父親教給我手藝,留下房產和職位,作為家裏的長子,守護妹妹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
“再說,就算是去尋他回來,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因此,最終決定放棄出行計劃。
然而,沒料到的是,第二天早晨易忠海再度來訪。
當他得知我沒有動身尋父時,說出了一些不合宜的話,這使得妹妹再度淚如泉湧。”
“我對他的言論做出了反擊,自那以後,我們就基本不再有來往了。”
雯麗點點頭,說道:“聽起來像是我也該對他敬而遠之了。”
“他是一個極度在意名聲的人,比如承諾照管那聾啞的老奶奶,常常在院子裏宣揚敬老愛幼的理念。”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他總是口口聲聲:‘世上沒有不好的父母,所有的問題都是子女不孝所致。
’”
“聽似有理,但實際上總讓人感到不太對頭,若非你剛解析了他的行為動機,也許我至今仍會認為他所說的話頗為正確。”
雯麗說著,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有什麽道理可言呢?”
文母插話說:“這不是典型的愚蠢之孝嗎?”
“說得太對了,媽!他在這院子裏傳播這種觀點,然而自己卻連個子嗣都沒有,卻轉過來指導他人如何去教子成龍。”
何宇柱笑著接話,似乎覺得前輩的確有更深的理解。
“他對那位聾啞老奶奶照顧得細致周到,經常尊稱她為院子中的‘老太君’,實際上是在給大夥兒看——將來他老時,大院裏的各位是不是也該這樣照顧他呢?”
“唉~”
文母一聲輕歎,顯然對於這種情況感同身受。
畢竟,自家有三個女兒而沒有男性繼承人,這種心情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
明天去嶽父嶽母家,我要讓他們看看我對你多上心。”
何宇柱笑眯眯地說。
夏天,何宇柱給雯麗買了一條連衣裙。
雯麗輕輕一笑,“那雨雨也有同款嗎?”
“你放心,雨雨的也有。
當哥哥的總會為妹妹著想。”
何宇柱回答,“自行車你也看到了,她那塊手表也一直在戴。”
“雨雨一向會為自己爭取利益,不會虧待自己。”
雯麗點點頭,“既然是這樣就好,不過你的錢夠不夠用呢?畢竟結婚修房也是一大筆開支。”
“這點你就不用擔心了。”
何宇柱沒有具體說明自己有多少錢,“就算有點緊張,我現在每個月也能掙到五十塊錢呢!”
“再說,我還接些私活,一個月能賺一百多,怎麽會沒錢?”
“真的有那麽多嗎?”
雯麗感到非常驚訝。
“沒錯,你的工資就留著自己用吧,但記得每個月固定存一些。
將來無論是哪家遇到困難,你手裏總得有點錢。”
何宇柱特意提醒她,“這是你應該有的打算,家裏的事情我會負責,但也希望你自己留些積蓄。”
雯麗想了想,點了點頭:“我現在是10級工,每個月工資二十九塊,我會每個月存十塊的。”
“很好!”
何宇柱滿意地點點頭。
買完東西後,他們去提車,車行的師傅幫他們裝上了車筐。
何宇柱騎著自行車,雯麗坐在後麵,他另一隻手還握著另一輛車的把手,這一幕頗為引人注目,雖然街上行人並不多。
他們先去了派出所辦理鋼印手續,交了兩塊五的年費,領了車牌證書,這才回到四合院。
三大媽正在門口挑菜,看見他們,驚訝地問道:“咦,柱子,你們又買了一輛車啊?”
“是的,現在政策寬鬆一些,自行車也好買了。
以後政策可能會變,再說雯麗上班的地方也遠。”
何宇柱回應了一句,然後帶著雯麗回家。
安頓好東西,雯麗迫不及待地拉著何宇柱到院子裏練習騎車。
秦淮茹有些羨慕地看著他們,賈張氏在一旁小聲嘟囔:“真是個愛花錢的女人,剛結婚就讓丈夫給她買車,這麽揮霍下去,我看他們以後怎麽過?”
秦淮茹雖然沒有說話,但心裏卻在想:這對夫婦都是工人,每月收入加起來也有幾十塊,況且何宇柱還接私活貼補家用!
……
這次休假三天,按照傳統,第三天應該回娘家拜訪。
雯麗用了半天的時間學會了騎自行車。
女士車比較容易學,摔車的幾率也低很多。
盡管她還不是很熟練,但雯麗決心要騎車回娘家,因為她要讓父母看看這輛車是丈夫買的。
何宇柱早早地把所有要帶的東西準備好了,擱在了自己的自行車上。
兩人隨後一同推車走出了小巷,在馬路邊才正式上車。
因考慮到雯麗較慢的騎車速度,他們的旅程比預計中的慢了不少,最終抵達了文家門口。
見到雯麗騎車前來,文家的人無不感到驚訝:這對新婚夫婦難道已經有了買輛車的實力?他們都了解雯麗的經濟狀況並不富裕,因此很明顯這車是由新女婿提供的。
再看雯麗夏日裏的新裙子、新的皮鞋及腕間新戴的手表,這些令人不禁羨慕。
“哎喲,雯麗,這些東西都是你的丈夫買的吧?”
二姐文慧帶著幾分嫉妒問道。
雯麗笑吟吟地應道:“嗯,是這樣的,昨天才買的。”
“柱子啊,你們這樣過日子是不是太講究了一點呢?”
母親文母有些擔憂地說道,“你們手中還有多餘的存款嗎?”
“媽媽,請您不要擔心。”
何宇柱邊停車邊安慰道,同時開始下車搬運物資,“這幾年我也是一直努力工作的,按每個月節省百元來算的話,已經攢下一些了。”
“哇~”
姐姐文秀不由自主地驚歎。
文慧顯得更加吃驚:“看來你這位廚師比我們的銷售員要有成就得多啊?”
“其實要看個人的手藝和機會,來找我的不乏是機關和街區的負責人,還有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們,他們的收入也都很不錯。”
何宇柱毫不避諱地說。
“像這種宴會的服務每桌我可以賺到五塊錢,而且還得排隊預約呢!”
這時父親說話了:“盡管如此,也要學會理財,畢竟你妻子還不是一個善於持家的人。”
“爸爸,放心吧。
我們現在所購買的大件也就這幾個,以後結了婚也沒什麽大的花費需要,偶爾添幾件衣服罷了。”
何宇柱輕鬆地回答,手腳利落地把這些生活用品搬運進了廚房。
接著他又拍拍手走到外麵說,“冬日裏我和我妹妹都穿針織衫,嫌棉襖又笨重又不合適身型。”
“這幾天也會為雯麗編織好羊毛衣和毛褲。”
父親搖頭說:“雖說你現在賺得比較多,但是也不要這麽奢侈啊。”
“爸爸,有能力還是應該及時享受生活,而不是無限製地儲蓄。
像是家電、針織品和棉花之類的可以長期使用的,要知道現在很多物資已經開始要憑票供應了。”
何宇柱耐心地解釋道。
“當前管理還不是很嚴格,能買的應該盡快買下來,免得將來實行了票證製度就受到限製。”
“如果那時想要買可能都買不了了。”
聽到這裏,文母深感認同地點了點頭,“說的不錯!現在既然需要糧票購買糧食,其他日用品估計也很快會被加入進來,若是政策收得緊,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如願購得。”
文秀看著她的妹妹文慧問:“文慧,你在供銷合作社工作,對於這種情況是否有所了解呢?”
作為文宣區供銷合作社的職員,主要負責銷售豆製品工作的文慧回應道,“暫時還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內部已經有討論過了。”
“當然,從長遠來看,棉花和針織線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好東西,即便磨損了也能循環使用,並不算是一種消耗。”
聽罷文母馬上說:“文秀,我會給你的,明天下班去把棉花買了回來。”
“行!”
文秀點頭答應道。
“先別說話了,柱子,趕緊進屋吧!”
文父招呼著。
“雯麗,你先進去,我待會兒抽根煙,洗個手。”
何宇柱拿出香煙說道。
雯麗拉著父母進了屋:“讓他在外頭抽吧。”
文母進屋後又說:“柱子對你這麽好,連禮物都買了,你也不能太嬌慣自己啊。”
“媽~”
雯麗撒起嬌來,“是他非得買的,我也查過了,有的東西朋友們都有。”
“再說了,他的工資也不用我的,每個月我賺的錢自己留著。
但他讓我存點錢,如果你們需要,我可以拿出來幫忙,算是我們自己的儲蓄。
家庭開銷都是他負擔的。”
文母心裏既欣慰又擔憂:雖然女婿對女兒很好,但她擔心女兒不太懂得節約。
文秀和雯麗都羨慕不已:從小家裏就寵愛妹妹,現在嫁人後還是這般被丈夫寵著,真是幸運!
文父很滿意:“你看,柱子待人接物有自己的見解,你也該學學他。”
“放心吧,我現在每月至少能存下十塊錢,不過好像也沒什麽大的開支!”
雯麗皺眉想了想。
不多時,何宇柱抽完煙,洗完手便進來坐下。
大家聊了一會兒,他又起身去做飯。
待飯菜上桌,全家圍坐在餐桌前用餐時,何宇柱開口道:“雯麗,既然大家都在,我順便給你介紹一下我們住的那個大院子的情況吧。”
“那裏有什麽特別的嗎?”
雯麗好奇地問。
“我說的是那裏的鄰居。
將來要是你們去那邊,遇到什麽事情也好有心理準備。”
這是何宇柱第一次向家人詳細說明大院子的情況。
文父沒有感到驚訝:“確實是必要的。
那裏是個雜居院子,人多而雜,雯麗了解清楚對我們都有好處。”
“爸說得對。”
何宇柱繼續介紹,“院裏年紀最大的是一位住在後院的聾老太太,她一生孤獨,沒有子女也沒有親人。
因此,街道辦事處每月都會給她一些補貼,幫助維持生活。”
“照顧她的重任交給了中院東廂房的老易和他的太太,老易是我們院子裏的一位大爺。”
“大爺的角色主要是防範外來人員和敵人,老易是一名七級鉗工,同時負責照顧老太太,因此被賦予了大爺的職位。”
“從外表上看,老易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但他和老伴也沒有孩子。”
“他的徒弟就是我們院裏的賈東旭,賈家住在中院西廂房,是我們最近的鄰居。”
“賈東旭的母親名叫賈張氏,他的妻子叫秦淮茹,還有一個兒子叫賈梗。”
“這兩家人關係非常親近,一個原因是賈東旭是老易的徒弟,另一個原因則是老易把賈東旭視為將來的養老對象。”
雯麗睜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聽著,努力記住何宇柱提及的所有名字。
他對每個人都介紹得很詳盡,解釋了每個人的背景和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
不過,當他提到所謂的“養老人選”
時,這消息讓雯麗感到意外。
“你是說,老易——就是大爺——想要賈東旭在他晚年的時候照料他?”
雯麗帶著疑問開口。
“沒錯,老易絕對不是等閑之輩,對他說的話別全信。”
何宇柱特意提醒道:“當初我 ** 門戶時,他曾約我一起喝酒,表麵上是在安慰我、鼓舞我。”
“可事後,他卻拚命慫恿我和妹妹去保城找我爸。”
雯麗不解地問道:“這樣做有什麽不對嗎?”
“如果是其他情況下,這麽做當然沒啥,關鍵問題是那天正好是軋鋼廠評級的關鍵時刻,如果我那時真的帶上妹妹去找爸爸,肯定會錯過這個考核,還可能丟了工作。”
何宇柱詳細說明著,“那時候就算廠子裏願意再接收我,我也得重新開始,因為已經有資格的七級職工,再次上崗要從最低做起。”
“我不僅要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當時的我是很衝動的,如果真這麽做了,可能會讓家裏的情況更糟。”
“但是話說回來,家裏存了不少麵粉、玉米麵,地窖裏也有很多食物和肉類。”
何宇柱說道,“更何況箱子裏居然藏著五百多塊錢,這都是以前都不知道的。
即使去了保城找到我爸,也不知道能不能安頓下來,況且,家裏剩的東西也不安全。”
“應該不會那麽糟糕吧?”
雯麗聽後驚訝地說道。
文父讚同地說:“確實,雖然現在還沒出現問題,但他鼓動你去找父親這件事本身就有問題,他的目的還不清楚。”
何宇柱淡淡一笑:“還能有什麽別的目的嗎?”
“易忠海手頭寬裕,原本打算讓賈東旭負責他的晚年生活,但賈東旭的母親是個難纏的人物。”
“雖然賈東旭答應負責養老,但他的母親不一定同意。
我的出現改變了計劃。”
“我爸匆忙離家,留下我們兄妹倆。
妹妹終會外嫁,但作為大哥,我就得在家撐起這個家。”
“我想易忠海可能也一時腦熱,慫恿我去找爸,至於後果他或許不太在意。
他還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讓我錯過評級考試。”
“這樣一來,我的未來也就暗淡了不少。”
“真是夠陰險的……”
雯麗深吸了一口氣,“人怎麽會這樣?”
“人心不同,各如其麵,沒什麽好驚訝的。”
何宇柱補充道,“易忠海日子過得舒適,但對他而言,養老的事情也不能掉以輕心。”
“要是有個合適的人選做備用,自然再好不過了。
但我最終還是決定不去尋找我爸,不能為了這件事錯過了更重要的事。”
“父親教給我手藝,留下房產和職位,作為家裏的長子,守護妹妹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
“再說,就算是去尋他回來,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因此,最終決定放棄出行計劃。
然而,沒料到的是,第二天早晨易忠海再度來訪。
當他得知我沒有動身尋父時,說出了一些不合宜的話,這使得妹妹再度淚如泉湧。”
“我對他的言論做出了反擊,自那以後,我們就基本不再有來往了。”
雯麗點點頭,說道:“聽起來像是我也該對他敬而遠之了。”
“他是一個極度在意名聲的人,比如承諾照管那聾啞的老奶奶,常常在院子裏宣揚敬老愛幼的理念。”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他總是口口聲聲:‘世上沒有不好的父母,所有的問題都是子女不孝所致。
’”
“聽似有理,但實際上總讓人感到不太對頭,若非你剛解析了他的行為動機,也許我至今仍會認為他所說的話頗為正確。”
雯麗說著,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有什麽道理可言呢?”
文母插話說:“這不是典型的愚蠢之孝嗎?”
“說得太對了,媽!他在這院子裏傳播這種觀點,然而自己卻連個子嗣都沒有,卻轉過來指導他人如何去教子成龍。”
何宇柱笑著接話,似乎覺得前輩的確有更深的理解。
“他對那位聾啞老奶奶照顧得細致周到,經常尊稱她為院子中的‘老太君’,實際上是在給大夥兒看——將來他老時,大院裏的各位是不是也該這樣照顧他呢?”
“唉~”
文母一聲輕歎,顯然對於這種情況感同身受。
畢竟,自家有三個女兒而沒有男性繼承人,這種心情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