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吃盡苦頭的太子妃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儷珠十分無語:“四位皇子大婚這麽重要的事兒,太子妃竟然都辦砸了,而且是在這麽簡單又顯眼的地方辦砸的,滿朝的宗室大臣王侯公卿,甚至是京城之中的百姓都瞧著,朝廷的臉麵都被她給丟盡了。”
順貴妃搖頭歎息:“自從太子妃掌管宮務的這段時間,宮裏就沒有一天安寧的!原本皇後娘娘掌管宮務的時候,您體恤下人,心腸猶如菩薩一般,有事沒事都經常賞賜宮中的奴才,使得宮中的奴才無人不念您的好,而且這些奴才已經習慣了時不時就有賞賜。”
她的神色複雜:“誰知道太子妃一上來,不止賞賜少了,又多了各種磨人的規矩,但凡有一絲不順她的意,動輒罰跪打罵,甚至是直接送進慎刑司……這些天宮中奴才沸反盈天,專門找機會要落太子妃的臉麵,這一次恐怕不是意外,而是一眾奴才故意給太子妃使壞,想要把把太子妃弄得裏外不是人。”
僖貴妃不禁為之側目:“這些奴才的膽子可真不小。”
儷珠看得很清楚:“奴才也是人,也是爹媽生的,太子妃不把奴才當人看,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宮裏的勢力又盤根錯節,隻要他們咬死了今天的事兒是意外,是太子妃指揮失利,萬歲不喜殺生,頂多隻會打他們一頓板子,不會要了他們的命,最終萬歲的氣恐怕都要衝著太子妃去發。”
僖貴妃頷首:“看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宮女太監雖然身份低賤,咱們反手可滅,但若是犯了眾怒,即使是太子妃那麽尊貴的地位,也會吃虧。”
順貴妃麵色平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外如是。”
儷珠其實很是不解:“萬歲一年要給太子發幾十萬兩的俸祿,雖然太子的妻妾的俸祿是由太子給發的,但太子妃應該也不至於連打賞宮人的銀錢都沒有吧?”
“太子自然是有的,但卻不願意給太子妃,因為太子覺得太子妃還沒進入東宮之前就連續死了好幾個至親,實在是晦氣得不行,而太子妃也嫌棄太子一直無法上朝理政,隻是一個沒有實權的擺設。”
僖貴妃將她打聽到的消息分享了出來:“二人成婚才一個來月,太子與太子妃已經爆發了數次矛盾,除了太子與太子妃大婚的那一天,太子入了一次洞房以外,後麵太子就再也沒有去看過太子妃了,東宮之中依舊是太子嬪最為得寵。”
儷珠嘴角噙著一抹盡在掌握的笑意:“看來就算是把宮權送給太子妃,太子妃也握不住啊!”
僖貴妃神色淡漠:“太子妃太小看咱們了!真以為這宮權是這麽好拿的。”
順貴妃感慨:“如今想來太子妃已經知道教訓了。”
儷珠對兩名貴妃道:“讓太子妃先回毓慶宮閉門思過,你們幫忙主持一下大局,至少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的婚事不能再有大的差錯。”
僖貴妃和順貴妃點了點頭,立刻就起身去給太子妃收拾爛攤子去了。
……
當天下午,太子妃就紅著眼睛來到了養心殿求見儷珠。
儷珠穿著寬鬆的常服,一手捧著古書,一手端著清茶,顯得十分悠閑:“本宮不是讓你閉門思過嗎?你怎麽過來了?”
太子妃重重的跪在地上:“皇額娘,都是兒臣的錯!兒臣知錯了!”
儷珠居高臨下的望著太子妃:“你有什麽錯?”
太子妃猛然磕了一個響頭:“兒臣不該妄想從皇額娘手中竊奪宮權,兒臣實在是太過不自量力了。”
儷珠的眼神深邃,如淵似海:“這並不是你的錯,你真正的錯是無能,卻還想一口吃個大胖子!如果這一回你能把四位皇阿哥的婚事操辦得漂漂亮亮的,就算本宮不喜歡你,這宮權你也能緊緊的握在手中,可惜給你機會你也把握不住,本宮又有什麽辦法?”
太子妃眼中含淚:“兒臣求皇後娘娘饒過兒臣一回!”
“本宮何時不饒你了?你要宮權,本宮給你了,你在四位皇阿哥成婚這麽大的事情上出了錯誤,本宮又把僖貴妃和順貴妃派出去替你收拾了爛攤子,本宮自認為本宮這個婆母已經做得夠好的了!”
儷珠冷哼一聲:“是你對本宮的要求太多了!本宮不是你的親額娘,隻是你的婆母,你明白嗎?”
太子妃徹底服了:“兒臣多謝皇額娘的教誨,日後一定謹言慎行,絕不敢在皇額娘麵前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行了,跪安吧!”
“皇額娘,兒臣……”
“本宮不想聽了,你趕緊下去吧!”
“兒臣告退。”
……
之後的日子,太子妃淪為了整個皇宮和京城的笑柄。
所有人隻要一提到太子妃,就會想到那天在太子妃的操辦之下,宮裏居然連迎親的隊伍都能走錯路。
這下子,所有人都在質疑太子妃的能力,甚至還有人質疑太子妃的家族教養兒女的水平。
太子妃的祖父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當場舊疾複發。
雖然儷珠已經將太醫院能派出去的太醫都派出去了,但是也沒能保住太子妃祖父的命。
最終,太子妃祖父在一個深夜撒手人寰。
太子妃無比的痛苦。
短短數年時間,她的祖父、阿瑪、額娘竟然全都沒了,這些人都是她最親的親人。
原本當冊封她為太子妃的旨意下來的那一刻,她是滿心歡喜的,可如今她隻剩下了無盡的惆悵。
有時候,她也在問自己,這個太子妃之位,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這個太子妃之位,真的有自己想象得那麽好嗎?
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木已成舟,她隻能選擇接受。
從此之後,宮裏的人看她的眼神就變了。
從前眾人隻覺得她沒有能力,是個廢物,現在眾人都覺得她渾身散發著晦氣,是一個極為不祥的人。
連帶伺候她的宮女對她的態度都起了變化。
至於太子,更是直接將太子妃從毓慶宮的主殿之中打包扔了出去,扔到了毓慶宮最邊緣的角落之中。
相當於是將她另類的打入了冷宮。
順貴妃搖頭歎息:“自從太子妃掌管宮務的這段時間,宮裏就沒有一天安寧的!原本皇後娘娘掌管宮務的時候,您體恤下人,心腸猶如菩薩一般,有事沒事都經常賞賜宮中的奴才,使得宮中的奴才無人不念您的好,而且這些奴才已經習慣了時不時就有賞賜。”
她的神色複雜:“誰知道太子妃一上來,不止賞賜少了,又多了各種磨人的規矩,但凡有一絲不順她的意,動輒罰跪打罵,甚至是直接送進慎刑司……這些天宮中奴才沸反盈天,專門找機會要落太子妃的臉麵,這一次恐怕不是意外,而是一眾奴才故意給太子妃使壞,想要把把太子妃弄得裏外不是人。”
僖貴妃不禁為之側目:“這些奴才的膽子可真不小。”
儷珠看得很清楚:“奴才也是人,也是爹媽生的,太子妃不把奴才當人看,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宮裏的勢力又盤根錯節,隻要他們咬死了今天的事兒是意外,是太子妃指揮失利,萬歲不喜殺生,頂多隻會打他們一頓板子,不會要了他們的命,最終萬歲的氣恐怕都要衝著太子妃去發。”
僖貴妃頷首:“看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宮女太監雖然身份低賤,咱們反手可滅,但若是犯了眾怒,即使是太子妃那麽尊貴的地位,也會吃虧。”
順貴妃麵色平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外如是。”
儷珠其實很是不解:“萬歲一年要給太子發幾十萬兩的俸祿,雖然太子的妻妾的俸祿是由太子給發的,但太子妃應該也不至於連打賞宮人的銀錢都沒有吧?”
“太子自然是有的,但卻不願意給太子妃,因為太子覺得太子妃還沒進入東宮之前就連續死了好幾個至親,實在是晦氣得不行,而太子妃也嫌棄太子一直無法上朝理政,隻是一個沒有實權的擺設。”
僖貴妃將她打聽到的消息分享了出來:“二人成婚才一個來月,太子與太子妃已經爆發了數次矛盾,除了太子與太子妃大婚的那一天,太子入了一次洞房以外,後麵太子就再也沒有去看過太子妃了,東宮之中依舊是太子嬪最為得寵。”
儷珠嘴角噙著一抹盡在掌握的笑意:“看來就算是把宮權送給太子妃,太子妃也握不住啊!”
僖貴妃神色淡漠:“太子妃太小看咱們了!真以為這宮權是這麽好拿的。”
順貴妃感慨:“如今想來太子妃已經知道教訓了。”
儷珠對兩名貴妃道:“讓太子妃先回毓慶宮閉門思過,你們幫忙主持一下大局,至少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的婚事不能再有大的差錯。”
僖貴妃和順貴妃點了點頭,立刻就起身去給太子妃收拾爛攤子去了。
……
當天下午,太子妃就紅著眼睛來到了養心殿求見儷珠。
儷珠穿著寬鬆的常服,一手捧著古書,一手端著清茶,顯得十分悠閑:“本宮不是讓你閉門思過嗎?你怎麽過來了?”
太子妃重重的跪在地上:“皇額娘,都是兒臣的錯!兒臣知錯了!”
儷珠居高臨下的望著太子妃:“你有什麽錯?”
太子妃猛然磕了一個響頭:“兒臣不該妄想從皇額娘手中竊奪宮權,兒臣實在是太過不自量力了。”
儷珠的眼神深邃,如淵似海:“這並不是你的錯,你真正的錯是無能,卻還想一口吃個大胖子!如果這一回你能把四位皇阿哥的婚事操辦得漂漂亮亮的,就算本宮不喜歡你,這宮權你也能緊緊的握在手中,可惜給你機會你也把握不住,本宮又有什麽辦法?”
太子妃眼中含淚:“兒臣求皇後娘娘饒過兒臣一回!”
“本宮何時不饒你了?你要宮權,本宮給你了,你在四位皇阿哥成婚這麽大的事情上出了錯誤,本宮又把僖貴妃和順貴妃派出去替你收拾了爛攤子,本宮自認為本宮這個婆母已經做得夠好的了!”
儷珠冷哼一聲:“是你對本宮的要求太多了!本宮不是你的親額娘,隻是你的婆母,你明白嗎?”
太子妃徹底服了:“兒臣多謝皇額娘的教誨,日後一定謹言慎行,絕不敢在皇額娘麵前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行了,跪安吧!”
“皇額娘,兒臣……”
“本宮不想聽了,你趕緊下去吧!”
“兒臣告退。”
……
之後的日子,太子妃淪為了整個皇宮和京城的笑柄。
所有人隻要一提到太子妃,就會想到那天在太子妃的操辦之下,宮裏居然連迎親的隊伍都能走錯路。
這下子,所有人都在質疑太子妃的能力,甚至還有人質疑太子妃的家族教養兒女的水平。
太子妃的祖父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當場舊疾複發。
雖然儷珠已經將太醫院能派出去的太醫都派出去了,但是也沒能保住太子妃祖父的命。
最終,太子妃祖父在一個深夜撒手人寰。
太子妃無比的痛苦。
短短數年時間,她的祖父、阿瑪、額娘竟然全都沒了,這些人都是她最親的親人。
原本當冊封她為太子妃的旨意下來的那一刻,她是滿心歡喜的,可如今她隻剩下了無盡的惆悵。
有時候,她也在問自己,這個太子妃之位,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這個太子妃之位,真的有自己想象得那麽好嗎?
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木已成舟,她隻能選擇接受。
從此之後,宮裏的人看她的眼神就變了。
從前眾人隻覺得她沒有能力,是個廢物,現在眾人都覺得她渾身散發著晦氣,是一個極為不祥的人。
連帶伺候她的宮女對她的態度都起了變化。
至於太子,更是直接將太子妃從毓慶宮的主殿之中打包扔了出去,扔到了毓慶宮最邊緣的角落之中。
相當於是將她另類的打入了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