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急功近利的太子妃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他們覺得鈕祜祿家族的貴女入宮,不說封貴妃,至少也該封個妃,再差再差也應該封個嬪。
誰知康熙根本不買他們的賬,他們也隻能吃個啞巴虧。
到了年末,儷珠身為中宮皇後,事情又多了起來,幸好有僖貴妃和順貴妃從旁輔佐。
康熙先前打敗了準噶爾汗國,但是並沒有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所以康熙下了一道聖旨,讓準噶爾汗國的首領噶爾丹進入大清的疆域會盟。
若是噶爾丹願意過來,康熙自然就可以順理成章賜他一個爵位,從而像收複蒙古那樣收服準噶爾汗國。
但是噶爾丹卻回絕了康熙的聖旨。
康熙對此勃然大怒,準備再給噶爾丹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最終,一眾大臣商議的計策是打算誘敵南下,然後將其一網打盡。
儷珠對此不是很在意,因為她知道康熙一生之中將會三敗噶爾丹。
當準噶爾汗國與大清朝作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的結局。
……
時間飛逝流逝,很快就來到了康熙三十四年的五月初八。
這一天,太子與石氏大婚,石氏正式成為了太子之妻,東宮也總算是有了女主人。
同一天,康熙下旨加封胤堯為天敕大汗。
大清在皇太極沒有改元之前,汗就是最高的統治者。
直到皇太極改元崇德之後,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才由汗變為了皇帝。
但是汗的地位依舊非常特殊,可以說是無限接近於皇帝的存在。
原本沉浸在大婚之喜的太子整個人像是如遭重擊,隻覺得康熙是在故意跟他作對,他對康熙失去了最後一次幻想,心中甚至生出了玉石俱焚的念頭。
……
按照宮裏的規矩,皇太子大婚之後,第二日要帶著太子妃去給太後康熙和儷珠請安。
等太子來到養心殿之時,已經是日上三竿了。
儷珠提前讓人在養心殿的正殿之外,將寶座布置好。
等到宮人來報,太子和太子妃已經走到養心殿之外時,身穿皇後朝服的儷珠立刻端坐在了鳳椅之上。
隨著一群女官將太子和太子妃引了進來,太子和太子妃當即跪倒在地,恭行大禮。
其中太子對儷珠行得是二跪六叩的大禮,太子妃對儷珠行得是三跪九叩的大禮。
一番行禮過後,儷珠揮手讓太子和太子妃起身。
然後把早就準備好的赤金鑲紅寶石如意賞賜給了太子妃。
太子妃俯身拜謝:“兒臣叩謝皇額娘!”
儷珠成為長輩,自然要叮囑幾句:“如今已經是一家人了,就不必多禮了,太子身為東宮之主,乃是儲君,你身為太子的正妻,乃是儲後,也就是未來的皇後,一定要與太子和睦相處,管理好毓慶宮之中的事物,給所有的皇子福晉和公主做好榜樣。”
太子妃表麵上很是知禮:“兒臣謹遵皇額娘教誨。”
之後儷珠又隨便說了幾句場麵話,太子就帶著太子妃告退了。
接下來,他們回到毓慶宮,眾多福晉和公主也要去給太子妃行禮。
不過這其中自然是沒有儷珠所生的塔娜的。
倒不是因為嫡庶有別的緣故。
隻是因為康熙特別寵愛塔娜,之前已經下旨,塔娜可以在禦前免於行禮。
見到皇帝都不用行禮,見到太子和太子妃自然就更不用行禮了。
至於胤堯,康熙之前封他為天敕大汗,這是康熙獨創的爵位,說一聲副帝都不為過。
因此胤堯和太子之間還真不好論誰高誰低。
為了避免禮製上的衝突,同樣也是為了不讓太子尷尬,所有人都默認有胤堯的地方沒有太子,有太子的地方沒胤堯。
兩人盡量相互避開,免得遇到了之後生出事端。
之後儷珠也沒有閑下來,因為太子成婚了之後就輪到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他們一起成婚了。
……
數日後。
秋花上前稟報:“娘娘,太子妃求見。”
“請她進來。”儷珠收起賬冊。
“兒臣參見皇額娘,皇額娘鳳體金安。”
“不必多禮。”
“多謝皇額娘。”
儷珠隨口問了一句:“你與太子新婚燕爾,不待在毓慶宮之中與太子聯絡感情,怎麽有空跑到本宮這裏來串門?”
太子妃微微一笑:“兒臣聽說皇阿瑪已經定下六月十二為三弟四弟五弟和七弟他們舉行大婚之禮。”
儷珠挑眉:“怎麽了?這是欽天監和禮部一起選出來的日子,有什麽不好的嗎?”
太子妃露出了獠牙:“自然沒有不好,隻是兒臣想著皇額娘一個人處理宮中的事物,實在是過於勞累了,即使有僖貴妃和順貴妃從旁協助,但是僖貴妃和順貴妃終究隻是皇阿瑪的側室……”
儷珠的語氣驟然一冷:“你有什麽話就直說,不要在這裏拐彎抹角的。”
太子妃硬著頭皮道:“兒臣是想著,既然兒臣已經嫁入了皇宮,兒臣身為兒媳婦,自然應該為皇額娘分憂,這也是兒臣對皇額娘的一片孝心,請皇額娘不要推辭。”
儷珠眼中閃過一絲輕蔑之色:“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掌管宮權?”
太子妃不停地狡辯:“皇額娘不要誤會,兒臣隻是不想讓皇額娘過於勞累,畢竟皇額娘的輩分雖然高,但是皇額娘依舊很是年輕,十一弟已經出生好幾年了,您其實可以跟皇阿瑪給太子爺再生個弟弟,相信皇阿瑪一定會很開心的。”
儷珠毫不留情的譏諷道:“本宮兒女雙全,用不著你來操心這些,你有功夫操心本宮的事兒,不如先操心操心你和太子的事兒,太子有兒有女,但全都是庶子庶女,等你什麽時候給太子生出嫡子嫡女之後,再來管本宮的事兒吧!”
太子妃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當即跪倒在地:“皇額娘恕罪!兒臣絕對沒有幹涉皇額娘的意思,兒臣隻是……”
“行了,你身為太子妃,乃是儲後,想要掌握宮權,也不能說有錯。你之前沒提也就罷了,既然你如今都提出來了,本宮自然不可能繼續攔著你。”儷珠將頭一偏,不想再看太子妃浮誇的表演。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剛好這一回宮裏有四個皇阿哥要一同成婚,這件事本宮就交給你去辦了,本宮和僖貴妃還有順貴妃都不會插手,宮中的一切人事都由你來調動,希望你不要讓本宮失望。”
誰知康熙根本不買他們的賬,他們也隻能吃個啞巴虧。
到了年末,儷珠身為中宮皇後,事情又多了起來,幸好有僖貴妃和順貴妃從旁輔佐。
康熙先前打敗了準噶爾汗國,但是並沒有徹底消滅準噶爾汗國,所以康熙下了一道聖旨,讓準噶爾汗國的首領噶爾丹進入大清的疆域會盟。
若是噶爾丹願意過來,康熙自然就可以順理成章賜他一個爵位,從而像收複蒙古那樣收服準噶爾汗國。
但是噶爾丹卻回絕了康熙的聖旨。
康熙對此勃然大怒,準備再給噶爾丹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最終,一眾大臣商議的計策是打算誘敵南下,然後將其一網打盡。
儷珠對此不是很在意,因為她知道康熙一生之中將會三敗噶爾丹。
當準噶爾汗國與大清朝作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的結局。
……
時間飛逝流逝,很快就來到了康熙三十四年的五月初八。
這一天,太子與石氏大婚,石氏正式成為了太子之妻,東宮也總算是有了女主人。
同一天,康熙下旨加封胤堯為天敕大汗。
大清在皇太極沒有改元之前,汗就是最高的統治者。
直到皇太極改元崇德之後,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才由汗變為了皇帝。
但是汗的地位依舊非常特殊,可以說是無限接近於皇帝的存在。
原本沉浸在大婚之喜的太子整個人像是如遭重擊,隻覺得康熙是在故意跟他作對,他對康熙失去了最後一次幻想,心中甚至生出了玉石俱焚的念頭。
……
按照宮裏的規矩,皇太子大婚之後,第二日要帶著太子妃去給太後康熙和儷珠請安。
等太子來到養心殿之時,已經是日上三竿了。
儷珠提前讓人在養心殿的正殿之外,將寶座布置好。
等到宮人來報,太子和太子妃已經走到養心殿之外時,身穿皇後朝服的儷珠立刻端坐在了鳳椅之上。
隨著一群女官將太子和太子妃引了進來,太子和太子妃當即跪倒在地,恭行大禮。
其中太子對儷珠行得是二跪六叩的大禮,太子妃對儷珠行得是三跪九叩的大禮。
一番行禮過後,儷珠揮手讓太子和太子妃起身。
然後把早就準備好的赤金鑲紅寶石如意賞賜給了太子妃。
太子妃俯身拜謝:“兒臣叩謝皇額娘!”
儷珠成為長輩,自然要叮囑幾句:“如今已經是一家人了,就不必多禮了,太子身為東宮之主,乃是儲君,你身為太子的正妻,乃是儲後,也就是未來的皇後,一定要與太子和睦相處,管理好毓慶宮之中的事物,給所有的皇子福晉和公主做好榜樣。”
太子妃表麵上很是知禮:“兒臣謹遵皇額娘教誨。”
之後儷珠又隨便說了幾句場麵話,太子就帶著太子妃告退了。
接下來,他們回到毓慶宮,眾多福晉和公主也要去給太子妃行禮。
不過這其中自然是沒有儷珠所生的塔娜的。
倒不是因為嫡庶有別的緣故。
隻是因為康熙特別寵愛塔娜,之前已經下旨,塔娜可以在禦前免於行禮。
見到皇帝都不用行禮,見到太子和太子妃自然就更不用行禮了。
至於胤堯,康熙之前封他為天敕大汗,這是康熙獨創的爵位,說一聲副帝都不為過。
因此胤堯和太子之間還真不好論誰高誰低。
為了避免禮製上的衝突,同樣也是為了不讓太子尷尬,所有人都默認有胤堯的地方沒有太子,有太子的地方沒胤堯。
兩人盡量相互避開,免得遇到了之後生出事端。
之後儷珠也沒有閑下來,因為太子成婚了之後就輪到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他們一起成婚了。
……
數日後。
秋花上前稟報:“娘娘,太子妃求見。”
“請她進來。”儷珠收起賬冊。
“兒臣參見皇額娘,皇額娘鳳體金安。”
“不必多禮。”
“多謝皇額娘。”
儷珠隨口問了一句:“你與太子新婚燕爾,不待在毓慶宮之中與太子聯絡感情,怎麽有空跑到本宮這裏來串門?”
太子妃微微一笑:“兒臣聽說皇阿瑪已經定下六月十二為三弟四弟五弟和七弟他們舉行大婚之禮。”
儷珠挑眉:“怎麽了?這是欽天監和禮部一起選出來的日子,有什麽不好的嗎?”
太子妃露出了獠牙:“自然沒有不好,隻是兒臣想著皇額娘一個人處理宮中的事物,實在是過於勞累了,即使有僖貴妃和順貴妃從旁協助,但是僖貴妃和順貴妃終究隻是皇阿瑪的側室……”
儷珠的語氣驟然一冷:“你有什麽話就直說,不要在這裏拐彎抹角的。”
太子妃硬著頭皮道:“兒臣是想著,既然兒臣已經嫁入了皇宮,兒臣身為兒媳婦,自然應該為皇額娘分憂,這也是兒臣對皇額娘的一片孝心,請皇額娘不要推辭。”
儷珠眼中閃過一絲輕蔑之色:“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掌管宮權?”
太子妃不停地狡辯:“皇額娘不要誤會,兒臣隻是不想讓皇額娘過於勞累,畢竟皇額娘的輩分雖然高,但是皇額娘依舊很是年輕,十一弟已經出生好幾年了,您其實可以跟皇阿瑪給太子爺再生個弟弟,相信皇阿瑪一定會很開心的。”
儷珠毫不留情的譏諷道:“本宮兒女雙全,用不著你來操心這些,你有功夫操心本宮的事兒,不如先操心操心你和太子的事兒,太子有兒有女,但全都是庶子庶女,等你什麽時候給太子生出嫡子嫡女之後,再來管本宮的事兒吧!”
太子妃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當即跪倒在地:“皇額娘恕罪!兒臣絕對沒有幹涉皇額娘的意思,兒臣隻是……”
“行了,你身為太子妃,乃是儲後,想要掌握宮權,也不能說有錯。你之前沒提也就罷了,既然你如今都提出來了,本宮自然不可能繼續攔著你。”儷珠將頭一偏,不想再看太子妃浮誇的表演。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剛好這一回宮裏有四個皇阿哥要一同成婚,這件事本宮就交給你去辦了,本宮和僖貴妃還有順貴妃都不會插手,宮中的一切人事都由你來調動,希望你不要讓本宮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