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選秀正式開始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僖貴妃恍然大悟,輕輕點頭,眼神中透著欽佩:“這倒也是!聽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還是你看得通透。”
儷珠目光看向遠處,緩緩開口:“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萬歲今年已經三十九了,馬上就踏入不惑之年。古往今來幾百位皇帝之中,能活到這個歲數的,也不會超過一半。萬一萬歲活不到知天命之年,太子登基的希望還會更大一些。”
不惑是四十歲,知天命就是五十歲。
僖貴妃眉頭緊蹙,眼神中滿是急切與憂慮,身子微微前傾,緊盯著儷珠問道:“你整日和皇上待在一起,你覺得皇上的身體如何?”
儷珠神態自若,目光沉穩而堅定,毫不猶豫地答道:“至少還能再活二十年。”
僖貴妃聽聞此言,先是一愣,隨後如釋重負般地長舒了一口氣,臉上緊繃的神情終於有所舒緩:“那我就放心了。”
儷珠目光深邃,略作停頓,侃侃而談:“另外還有一方麵,就算太子將來被廢了又如何?對於那些家族來說,反正每個家族隻需要出一名女子,如果成了,這名女子來日當上皇後,就能帶飛整個家族,使得整個家族成為後族。如果太子被廢,不過扔掉一個棋子而已,有什麽大不了的?”
僖貴妃神色瞬間變得黯然,無奈地搖了搖頭,深深地歎了口氣,苦笑道:“這或許就是身為八旗女子的悲哀吧!”
儷珠麵容嚴肅,一臉凝重:“其實真到了為家族出力之時,男子又如何?對於那些世家大族來說,保證家族的傳承,保證家族興盛不衰,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男是女,無論是直係是旁係是主脈還是支脈,必要時刻都能夠舍棄。”
僖貴妃輕輕皺起眉頭,緩緩地搖了搖頭,滿臉落寞,聲音低沉:“各個家族都這樣,也挺沒意思的。”
儷珠微微仰頭,目光中帶著些許迷茫,喃喃自語:“或許,這就是命。”
氣氛一時沉悶下來。
僖貴妃眉頭輕挑,眼中帶著幾分好奇,迫不及待地問道:“這些通過了初選的秀女,你比較看好哪些?”
儷珠略作思考,不緊不慢地開口:“三等伯石文炳之女、兩江總督哈達那拉恩恪之女、三等公喜塔臘梅朗孫女和戶部尚書富察馬齊之妹和大學士陳奉節侄女。按照家世來看,這五人是最有可能的。”
僖貴妃手托著下巴,眼神中透著思索:“哈達那拉氏、喜塔臘氏和富察氏都是滿洲上三旗出身,她們成為太子妃的可能自然極大,而石氏祖上雖是滿人,但當年入關之時被編入了漢軍旗,如今和陳氏一樣都是漢軍旗出身,我倒不是說漢軍旗不好,可是一直以來大清都沒有漢軍旗的女子直接當上太子妃又當上皇後的,聖母太後當年是由嬪妃直接升為太後的,你也是從嬪妃一步一步成為皇後的。”
儷珠目光之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正因為從前沒有,如今才極有可能出現一位漢軍旗的太子妃。對於萬歲來說,滿軍旗或是漢軍其重要嗎?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堂之上的各方勢力都達成平衡,萬歲的皇權才能穩固。如今朝堂之上,索額圖和納蘭明珠都是滿軍旗的,鈕祜祿一族和褐舍裏一族也是滿軍旗的,漢軍旗之中比較能打的也唯有李家一個,這不符合萬歲一直以來治理朝政的理念。因此我推斷,這一回的太子妃人選,石氏和陳氏成功的概率反而要大於哈達那拉氏、喜塔臘氏和富察氏。”
這並非是儷珠隨意推測的,在曆史上,康熙也的確選擇了石氏為太子妃。
僖貴妃目光炯炯,神情急切,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那你覺得這兩個人之中誰的希望最大?”
儷珠不假思索,神色堅定,斬釘截鐵地答到:“石氏。”
僖貴妃一臉疑惑,眉頭緊皺:“為何?”
儷珠臉上洋溢著自信自信的笑容,條理清晰地解釋道:“正如你所說,石氏的祖上是滿洲大姓瓜爾佳氏,後來卻被編入了漢軍旗,又改了漢姓。可以說,石氏這樣的存在才是滿漢融合的典範,萬歲一直秉承先帝的意誌,推行滿漢一家親的理念,石氏不就是一個活招牌嗎?”
僖貴妃恍然大悟,眼中閃過一絲明悟,連連點頭:“我明白了。”
……
八月二十,剩下的一百人進入複選,由儷珠帶領著所有嬪位以上的嬪妃一同進行挑選。
在這一環節,這些秀女都必須要展示各家所長。
不過若是家中父兄官職在二品以上,即使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特長,也可以直接保送殿選。
不過隻有儷珠等人清楚,秀女是不清楚的。
等到了吉時之後,備選的秀女排好隊,來到儷珠等人的麵前,行禮之後報上姓名籍貫和父兄官職,然後就開始她們的表演。
也算是各顯神通了。
因為都是貴女,所以基本上都是琴棋書畫,甚至還有當場表演女紅的,雖然技藝上佳,但其實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一連見了二十多個都是這樣。
太監一揮拂塵,扯著嗓子高聲唱喏:“兩江總督哈達那拉恩恪之女,覲見。”
隻見一個身姿婀娜,步履輕盈,身穿淺紫色旗服的女子緩緩地款步向前,然後盈盈下拜,雙手交疊置於身側,恭恭敬敬地行禮,頭深深地低垂,聲音清脆如鈴:“臣女叩見皇後娘娘,叩見諸位主子。”
儷珠嘴角上揚,麵帶溫和的微笑,聲音輕柔地問道:“可否識字?”
哈達那拉氏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而自信,脆生生地答道:“臣女精通滿漢雙語,對於蒙語也略有涉獵,四書五經全都讀過。”
儷珠輕輕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賞的光芒:“如此品貌兼優,確實不錯。”
哈達那拉氏連忙再次欠身,神色謙遜,語氣誠懇:“多謝皇後娘娘誇獎,臣女愧不敢當。”
儷珠饒有興致地微微前傾身子,繼續麵帶微笑:“你平時有何喜好?”
哈達那拉氏微微抬起下巴,目光清澈,不慌不忙,從容不迫:“臣女喜歡讀書品茶,擅長丹青之道。”
儷珠目光看向遠處,緩緩開口:“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萬歲今年已經三十九了,馬上就踏入不惑之年。古往今來幾百位皇帝之中,能活到這個歲數的,也不會超過一半。萬一萬歲活不到知天命之年,太子登基的希望還會更大一些。”
不惑是四十歲,知天命就是五十歲。
僖貴妃眉頭緊蹙,眼神中滿是急切與憂慮,身子微微前傾,緊盯著儷珠問道:“你整日和皇上待在一起,你覺得皇上的身體如何?”
儷珠神態自若,目光沉穩而堅定,毫不猶豫地答道:“至少還能再活二十年。”
僖貴妃聽聞此言,先是一愣,隨後如釋重負般地長舒了一口氣,臉上緊繃的神情終於有所舒緩:“那我就放心了。”
儷珠目光深邃,略作停頓,侃侃而談:“另外還有一方麵,就算太子將來被廢了又如何?對於那些家族來說,反正每個家族隻需要出一名女子,如果成了,這名女子來日當上皇後,就能帶飛整個家族,使得整個家族成為後族。如果太子被廢,不過扔掉一個棋子而已,有什麽大不了的?”
僖貴妃神色瞬間變得黯然,無奈地搖了搖頭,深深地歎了口氣,苦笑道:“這或許就是身為八旗女子的悲哀吧!”
儷珠麵容嚴肅,一臉凝重:“其實真到了為家族出力之時,男子又如何?對於那些世家大族來說,保證家族的傳承,保證家族興盛不衰,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男是女,無論是直係是旁係是主脈還是支脈,必要時刻都能夠舍棄。”
僖貴妃輕輕皺起眉頭,緩緩地搖了搖頭,滿臉落寞,聲音低沉:“各個家族都這樣,也挺沒意思的。”
儷珠微微仰頭,目光中帶著些許迷茫,喃喃自語:“或許,這就是命。”
氣氛一時沉悶下來。
僖貴妃眉頭輕挑,眼中帶著幾分好奇,迫不及待地問道:“這些通過了初選的秀女,你比較看好哪些?”
儷珠略作思考,不緊不慢地開口:“三等伯石文炳之女、兩江總督哈達那拉恩恪之女、三等公喜塔臘梅朗孫女和戶部尚書富察馬齊之妹和大學士陳奉節侄女。按照家世來看,這五人是最有可能的。”
僖貴妃手托著下巴,眼神中透著思索:“哈達那拉氏、喜塔臘氏和富察氏都是滿洲上三旗出身,她們成為太子妃的可能自然極大,而石氏祖上雖是滿人,但當年入關之時被編入了漢軍旗,如今和陳氏一樣都是漢軍旗出身,我倒不是說漢軍旗不好,可是一直以來大清都沒有漢軍旗的女子直接當上太子妃又當上皇後的,聖母太後當年是由嬪妃直接升為太後的,你也是從嬪妃一步一步成為皇後的。”
儷珠目光之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正因為從前沒有,如今才極有可能出現一位漢軍旗的太子妃。對於萬歲來說,滿軍旗或是漢軍其重要嗎?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堂之上的各方勢力都達成平衡,萬歲的皇權才能穩固。如今朝堂之上,索額圖和納蘭明珠都是滿軍旗的,鈕祜祿一族和褐舍裏一族也是滿軍旗的,漢軍旗之中比較能打的也唯有李家一個,這不符合萬歲一直以來治理朝政的理念。因此我推斷,這一回的太子妃人選,石氏和陳氏成功的概率反而要大於哈達那拉氏、喜塔臘氏和富察氏。”
這並非是儷珠隨意推測的,在曆史上,康熙也的確選擇了石氏為太子妃。
僖貴妃目光炯炯,神情急切,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那你覺得這兩個人之中誰的希望最大?”
儷珠不假思索,神色堅定,斬釘截鐵地答到:“石氏。”
僖貴妃一臉疑惑,眉頭緊皺:“為何?”
儷珠臉上洋溢著自信自信的笑容,條理清晰地解釋道:“正如你所說,石氏的祖上是滿洲大姓瓜爾佳氏,後來卻被編入了漢軍旗,又改了漢姓。可以說,石氏這樣的存在才是滿漢融合的典範,萬歲一直秉承先帝的意誌,推行滿漢一家親的理念,石氏不就是一個活招牌嗎?”
僖貴妃恍然大悟,眼中閃過一絲明悟,連連點頭:“我明白了。”
……
八月二十,剩下的一百人進入複選,由儷珠帶領著所有嬪位以上的嬪妃一同進行挑選。
在這一環節,這些秀女都必須要展示各家所長。
不過若是家中父兄官職在二品以上,即使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特長,也可以直接保送殿選。
不過隻有儷珠等人清楚,秀女是不清楚的。
等到了吉時之後,備選的秀女排好隊,來到儷珠等人的麵前,行禮之後報上姓名籍貫和父兄官職,然後就開始她們的表演。
也算是各顯神通了。
因為都是貴女,所以基本上都是琴棋書畫,甚至還有當場表演女紅的,雖然技藝上佳,但其實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一連見了二十多個都是這樣。
太監一揮拂塵,扯著嗓子高聲唱喏:“兩江總督哈達那拉恩恪之女,覲見。”
隻見一個身姿婀娜,步履輕盈,身穿淺紫色旗服的女子緩緩地款步向前,然後盈盈下拜,雙手交疊置於身側,恭恭敬敬地行禮,頭深深地低垂,聲音清脆如鈴:“臣女叩見皇後娘娘,叩見諸位主子。”
儷珠嘴角上揚,麵帶溫和的微笑,聲音輕柔地問道:“可否識字?”
哈達那拉氏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而自信,脆生生地答道:“臣女精通滿漢雙語,對於蒙語也略有涉獵,四書五經全都讀過。”
儷珠輕輕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賞的光芒:“如此品貌兼優,確實不錯。”
哈達那拉氏連忙再次欠身,神色謙遜,語氣誠懇:“多謝皇後娘娘誇獎,臣女愧不敢當。”
儷珠饒有興致地微微前傾身子,繼續麵帶微笑:“你平時有何喜好?”
哈達那拉氏微微抬起下巴,目光清澈,不慌不忙,從容不迫:“臣女喜歡讀書品茶,擅長丹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