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臘八節儷珠恩賞闔宮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秋果眼見儷珠竟然考慮得如此周全,不禁愈發感動:“娘娘對臣婦這麽好,臣婦真不知該如何報答娘娘。”
儷珠言笑晏晏:“你我之間何必說這些見外的話?”
之後二人又暢談了一番,儷珠把自己養胎生產的經驗也全都告訴了秋果,甚至還留秋果吃了一頓飯,等到了下午,才吩咐夏果和秋花一起將秋果送了出去。
……
十月轉眼過去,很快就來到了十一月。
冬至之日隨即到來。
冬至在現代已經是一個非常小的節日,甚至很多人都不將冬至當做一個節日,但是對於清朝來說,冬至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
與萬壽節和元旦節共稱作大清三大節。
這一天,宮中早早準備好了一場溫馨而又隆重的家宴,以慶佳節。
乾清宮的暖閣之中,太後身著一襲繡著牡丹萬壽花紋的絳紫色錦袍,外披一件厚實的玄狐鬥篷,雍容華貴地坐在上首。
保養得宜的臉上洋溢著慈愛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溫和與端莊。
三名太妃陪坐一旁。
身穿明黃色吉服的康熙與儷珠相伴而坐,各位嬪妃分坐兩側,下方依次是阿哥公主,王公福晉。
隨著時間推移,宮女們魚貫而入,端上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餃子小巧玲瓏,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太後率先夾起一個餃子放入口中,滿意地點頭:“這道牛肉餃子與哀家在草原之上吃到的味道十分相似,禦膳房真是有心了。”
儷珠微微一笑:“既然皇額娘說好了,自然是極好的。傳本宮旨意,即刻賞賜禦膳房上下每人二十兩銀子。做這道牛肉餃子的大廚,單獨賞賜一百兩銀子。”
“遵命。”
侍立在一旁的小金子領命而去。
太後的笑意愈發濃厚:“你這孩子,真是聽風就是雨。”
儷珠顯得很是乖巧:“皇額娘可別怪兒臣替您做主。”
太後露出了燦爛的笑臉:“你給哀家省了這麽多銀子,哀家怎麽會怪你?哀家疼愛你還來不及。你這個皮猴兒,總是這麽伶牙俐齒。”
儷珠羞赧道:“這些銀子都是萬歲的,兒臣不過是借花獻佛而已。”
太後業揶揄:“你們夫妻之間,分這麽清楚做什麽?”
康熙在一旁附和:“是啊!皇額娘言之有理,咱們母子夫妻本為一體,不必分得過於清楚。”
而後儷珠又端起加了冰糖和生薑,溫得燙燙的黃酒敬了太後一杯。
一時之間,婆媳和樂,滿殿歡歌。
康熙夾起一枚羊肉餃子,放到儷珠麵前的雙龍戲珠黃底瓷碟之中,微笑道:“這是羊肉韭黃餡的,為夫記得你最愛吃。”
儷珠溫婉一笑:“多謝三郎。”
太後笑著看著這一幕,又看了看眾人,眼中滿是欣慰與歡喜:“哀家如今老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咱們這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心中甚是寬慰。”
儷珠說著討喜的吉利話:“皇額娘還年輕著呢!依兒臣看來,您這一輩子連一半的路程都沒走完,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這話雖然誇張了一些,但曆史上的太後確實非常長壽。
差點把康熙都給熬走了。
太後身為老人,雖然知道這隻是安慰她的話,但也十分喜歡類似的話,望著儷珠的眼神愈發慈愛。
……
過完了冬至,不到一個月,臘八節就到了。
宮中處處彌漫著臘八粥的甜香。
老話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清朝,從這一天開始到正月十五,人們難得放鬆下來,過一段悠閑自在的時光。
儷珠早早起身,在一眾宮女的侍奉下梳妝完畢,身著一襲正紅鳳袍,親自操持這臘八節的事宜。
其實主要就是恩賞宮中諸人。
因為這種節日屬於是上位者收攏人心的好機會。
儷珠坐在鳳座之上,玉手輕輕一揮,夏果便心領神會,開始指揮著一眾太監宮女將準備好的賞賜之物一一搬出。
不一會兒,養心殿的庭院之中便擺滿了一對大大小小的箱子。
儷珠蓮步輕移,來到庭院中心的紫檀鳳椅之上,聲音溫和卻又不失威嚴:“今日乃是臘八佳節,本宮念及爾等這一年伺候本宮勞心勞力,忠心不二,除過每人都有的五十輛銀子之外,還有各種別的賞賜,望爾等日後依舊能夠忠心侍主,為宮廷之事盡心盡力。”
話音落下,便有一群從進士房臨時調過來的小太監,捧著一堆銀子送到了養心殿的宮人手中。
而後養心殿之中的宮女太監排成兩列,按照地位高低依次上前挑選賞賜,各種綾羅綢緞,金銀珠寶應有盡有。
隻要你能拿得走,全都歸你。
儷珠準備的十分充足,哪怕這群宮女太監每個裝得盆滿缽滿,到了最後卻還剩下了一大半。
那些宮女太監們第一次獲得這種新奇的賞賜,一個個滿麵春風,激動無比,而後紛紛跪地謝恩:“叩謝皇後娘娘恩典!娘娘鳳體金安,福澤綿延,千歲千歲千千歲!”
儷珠開口:“小金子。”
小金子弓著腰,連忙上前:“奴才在。”
儷珠早有定計:“你待會和小銀子帶一些人再從庫房裏取一些咱們用不上的陳舊布匹和各種雜物,賜給紫禁城中的所有宮人,力求讓全部的太監宮女都能沐浴到本宮的恩澤。”
小金子領命而去:“奴才遵命。”
宮中的太監宮女很快就收到了儷珠賞賜的物品,雖然大多都是儷珠用不上的雜物,但是對於這些底層的宮女太監來說,依舊是難得的貴重之物。
一名灑掃太監眼中滿是感激之色,對著身旁的同伴感慨道:“皇後娘娘真是宅心仁厚!如此大方賞賜,我等定當加倍用心侍奉。”
一個宮女也連連點頭:“是啊!娘娘的恩德,咱們永世不忘。”
整個宮廷之中,因著儷珠的賞賜,人人臉上都洋溢著歡喜與感恩。
他們對儷珠的仁德慈善更是傳頌不已,儷珠的賢名也在宮中更加深入人心。
鈕祜祿貴妃和惠妃對此羨慕極了,可惜她們手中沒有宮權,也沒有儷珠這樣大的手筆,隻能在一旁眼紅。
儷珠言笑晏晏:“你我之間何必說這些見外的話?”
之後二人又暢談了一番,儷珠把自己養胎生產的經驗也全都告訴了秋果,甚至還留秋果吃了一頓飯,等到了下午,才吩咐夏果和秋花一起將秋果送了出去。
……
十月轉眼過去,很快就來到了十一月。
冬至之日隨即到來。
冬至在現代已經是一個非常小的節日,甚至很多人都不將冬至當做一個節日,但是對於清朝來說,冬至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
與萬壽節和元旦節共稱作大清三大節。
這一天,宮中早早準備好了一場溫馨而又隆重的家宴,以慶佳節。
乾清宮的暖閣之中,太後身著一襲繡著牡丹萬壽花紋的絳紫色錦袍,外披一件厚實的玄狐鬥篷,雍容華貴地坐在上首。
保養得宜的臉上洋溢著慈愛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溫和與端莊。
三名太妃陪坐一旁。
身穿明黃色吉服的康熙與儷珠相伴而坐,各位嬪妃分坐兩側,下方依次是阿哥公主,王公福晉。
隨著時間推移,宮女們魚貫而入,端上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餃子小巧玲瓏,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太後率先夾起一個餃子放入口中,滿意地點頭:“這道牛肉餃子與哀家在草原之上吃到的味道十分相似,禦膳房真是有心了。”
儷珠微微一笑:“既然皇額娘說好了,自然是極好的。傳本宮旨意,即刻賞賜禦膳房上下每人二十兩銀子。做這道牛肉餃子的大廚,單獨賞賜一百兩銀子。”
“遵命。”
侍立在一旁的小金子領命而去。
太後的笑意愈發濃厚:“你這孩子,真是聽風就是雨。”
儷珠顯得很是乖巧:“皇額娘可別怪兒臣替您做主。”
太後露出了燦爛的笑臉:“你給哀家省了這麽多銀子,哀家怎麽會怪你?哀家疼愛你還來不及。你這個皮猴兒,總是這麽伶牙俐齒。”
儷珠羞赧道:“這些銀子都是萬歲的,兒臣不過是借花獻佛而已。”
太後業揶揄:“你們夫妻之間,分這麽清楚做什麽?”
康熙在一旁附和:“是啊!皇額娘言之有理,咱們母子夫妻本為一體,不必分得過於清楚。”
而後儷珠又端起加了冰糖和生薑,溫得燙燙的黃酒敬了太後一杯。
一時之間,婆媳和樂,滿殿歡歌。
康熙夾起一枚羊肉餃子,放到儷珠麵前的雙龍戲珠黃底瓷碟之中,微笑道:“這是羊肉韭黃餡的,為夫記得你最愛吃。”
儷珠溫婉一笑:“多謝三郎。”
太後笑著看著這一幕,又看了看眾人,眼中滿是欣慰與歡喜:“哀家如今老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咱們這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心中甚是寬慰。”
儷珠說著討喜的吉利話:“皇額娘還年輕著呢!依兒臣看來,您這一輩子連一半的路程都沒走完,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這話雖然誇張了一些,但曆史上的太後確實非常長壽。
差點把康熙都給熬走了。
太後身為老人,雖然知道這隻是安慰她的話,但也十分喜歡類似的話,望著儷珠的眼神愈發慈愛。
……
過完了冬至,不到一個月,臘八節就到了。
宮中處處彌漫著臘八粥的甜香。
老話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清朝,從這一天開始到正月十五,人們難得放鬆下來,過一段悠閑自在的時光。
儷珠早早起身,在一眾宮女的侍奉下梳妝完畢,身著一襲正紅鳳袍,親自操持這臘八節的事宜。
其實主要就是恩賞宮中諸人。
因為這種節日屬於是上位者收攏人心的好機會。
儷珠坐在鳳座之上,玉手輕輕一揮,夏果便心領神會,開始指揮著一眾太監宮女將準備好的賞賜之物一一搬出。
不一會兒,養心殿的庭院之中便擺滿了一對大大小小的箱子。
儷珠蓮步輕移,來到庭院中心的紫檀鳳椅之上,聲音溫和卻又不失威嚴:“今日乃是臘八佳節,本宮念及爾等這一年伺候本宮勞心勞力,忠心不二,除過每人都有的五十輛銀子之外,還有各種別的賞賜,望爾等日後依舊能夠忠心侍主,為宮廷之事盡心盡力。”
話音落下,便有一群從進士房臨時調過來的小太監,捧著一堆銀子送到了養心殿的宮人手中。
而後養心殿之中的宮女太監排成兩列,按照地位高低依次上前挑選賞賜,各種綾羅綢緞,金銀珠寶應有盡有。
隻要你能拿得走,全都歸你。
儷珠準備的十分充足,哪怕這群宮女太監每個裝得盆滿缽滿,到了最後卻還剩下了一大半。
那些宮女太監們第一次獲得這種新奇的賞賜,一個個滿麵春風,激動無比,而後紛紛跪地謝恩:“叩謝皇後娘娘恩典!娘娘鳳體金安,福澤綿延,千歲千歲千千歲!”
儷珠開口:“小金子。”
小金子弓著腰,連忙上前:“奴才在。”
儷珠早有定計:“你待會和小銀子帶一些人再從庫房裏取一些咱們用不上的陳舊布匹和各種雜物,賜給紫禁城中的所有宮人,力求讓全部的太監宮女都能沐浴到本宮的恩澤。”
小金子領命而去:“奴才遵命。”
宮中的太監宮女很快就收到了儷珠賞賜的物品,雖然大多都是儷珠用不上的雜物,但是對於這些底層的宮女太監來說,依舊是難得的貴重之物。
一名灑掃太監眼中滿是感激之色,對著身旁的同伴感慨道:“皇後娘娘真是宅心仁厚!如此大方賞賜,我等定當加倍用心侍奉。”
一個宮女也連連點頭:“是啊!娘娘的恩德,咱們永世不忘。”
整個宮廷之中,因著儷珠的賞賜,人人臉上都洋溢著歡喜與感恩。
他們對儷珠的仁德慈善更是傳頌不已,儷珠的賢名也在宮中更加深入人心。
鈕祜祿貴妃和惠妃對此羨慕極了,可惜她們手中沒有宮權,也沒有儷珠這樣大的手筆,隻能在一旁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