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發放撫恤銀子與太後大壽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阿哥低垂著頭,沉默不語。
惠妃繼續為大阿哥打氣:“這一次你雖然沒有成功封王,但至少太子也沒有討到好處,而且你這次的錯處,說白了,隻能算是一個小小失誤而已,太子可就不一樣了,他在你皇阿瑪心中絕對罪大惡極,若非害怕朝野動蕩,怕是太子此刻已經被廢了,他這才算是遭到了重大的打擊,而你隻不過是一次小小的坎坷而已。如此一來,此消彼長,形勢對我們母子仍舊是有利的。隻要我們母子好好籌謀,將來皇位依舊是你的。”
大阿哥的淚花在眼眶裏直打轉:“兒臣讓額娘失望了。”
惠妃溫聲細語:“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哪個不是要經曆多次的失敗?額娘確實有些失望,但是額娘也清楚,這一回怪不了你。你今年未及弱冠,雖然已經快要成為三個孩子的阿瑪了,但終究還有些稚嫩,等你到了你皇阿瑪的這個年紀,絕對不會比你皇阿瑪差。”
大阿哥懊惱萬分:“可是皇爺爺六歲登基,皇阿瑪八歲登基,我如今都快二十歲了,居然連親王之位都沒有撈到。”
惠妃不以為然:“薑子牙七十多歲才成為丞相,太祖高皇帝年過半百才建立後金,你這還早著呢!有什麽可著急的?”
大阿哥聽聞言,眼中重新燃起一絲光亮。
他貌似真的被激勵到了,不由的握緊了雙拳:“額娘說得對,兒臣還沒有輸。那些親王郡王的名位又算得了什麽?皇位才是兒臣最終的目標!兒臣多謝額娘開姐,來日兒臣一定不會再讓額娘失望。”
惠妃連連頷首:“這才是額娘的好兒子。”
大阿哥又笑著開口:“母親,這次伊爾根覺羅氏一定可以為兒臣生下皇長孫。有了皇長孫,兒臣的地位必然更加穩固,日後爭奪皇位也會多一份助力。到那時,誰也無法阻止兒臣的腳步”
惠妃微笑著點頭,看著大阿哥誌在必得的模樣,心中十分欣慰。
而後,母子二人又開始謀劃起了之後的布局。
……
十月初三是太後的聖壽大節。
原本這一次征討準噶爾大捷,是要好好的為太後辦一場壽宴的,但是這期間死傷了許多將士,太後主動提出要削減壽宴的規格,康熙與儷珠再三勸阻,卻也拗不得過太後,最終也隻能順了太後的心意。
而後儷珠一邊同僖妃還有淑嬪等人為太後操辦壽辰,一邊還要為康熙處理這次親征之後的善後事宜。
光是給那些英勇就義的將士的家屬發放撫恤銀子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因為這中間要經過很多道人的手,想要力求讓每一個犧牲了的將士的家屬都能得到足夠的補償,這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
當然,不論耗費多大的力氣,這都是值得的。
因為如果沒有這些英勇就義的將士康熙此次親征也不可能獲得勝利。
若是這些將士犧牲了之後,撫恤銀子不發放到位,其餘的將士對此肯定會產生微詞。
若是下一次若是發生戰事,那些將士就未必會全心全意的替朝廷賣命了。
明朝就是這麽滅亡的。
所以,有的時候,發放撫恤銀子比戰場上正麵作戰更加重要。
幸好如今李家已經非同尋常,早已發展了起來,有著李家的眾多族人在前朝幫忙。
此事倒是非常順利的圓滿完成了。
如此才算是冷卻了康熙與儷珠的一樁心事。
……
十月初三,從淩晨開始,整個紫禁城便張燈結彩,綢帶飄揚,眾人全都露出喜氣洋洋的笑容,衝散了之前因為準噶爾大軍壓境帶來的沉悶陰鬱與肅殺凝重之氣。
這一次因為太後不願意大操大辦,所以壽宴就沒有設在太和殿之中,也沒有邀請太多的文武大臣和福晉命婦,隻邀請了後宮嬪妃、阿哥、公主和近支宗室赴宴,相當於是一次家宴。
壽宴設在禦花園的中心,雖然已經接近冬日,但是四周還是有無數美麗的花朵盛開。
這些花朵不是真花,但比真花要貴重百倍,因為這都是一些用金銀寶石製作而成的花卉,乃是清朝皇室有特的一種享受。
因為北方的冬天很冷,如今又是在戶外設宴,所以儷珠直接從內務府調了兩萬斤紅羅炭過來,把它們擺在精美的陶瓷碳缸之中,既不破壞周圍的美感,也讓眾人能夠感覺到如春天一般的朦朧暖意。
蒙著金色綢緞的四方長桌擺滿了珍饈美味,各色美酒在半透明的琥珀杯中閃耀著誘人的色澤。
吉時一到,身穿明黃色福壽萬字圖紋吉服的太後便在宮女的攙扶下,由三名太妃陪著步入主位,顯得十分端莊大方,雍容華貴。
康熙率先上前賀壽:“兒臣恭祝皇額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願皇額娘身體康泰,天福天壽。”
儷珠緊隨其後:“兒臣恭祝皇額娘洪福齊天,萬福萬壽。祝願皇額娘長命百歲,極樂未央。”
太後露出了很給麵子的笑容:“哀家有你們這一對佳兒佳媳,自然可以享盡清福,無憂無慮。”
而後各宮嬪妃和阿哥公主還有近支宗室也開始向太後祝壽,太後樂不可支,神色慈愛而又欣慰。
之後康熙獻給了太後一個芙蓉石雕刻而成的壽桃,足有海碗大小,頗為珍貴。
儷珠則是獻上了一尊白玉觀音,材料是和田羊脂玉的,完全不輸康熙的禮物。
各宮嬪妃也紛紛獻禮,有得送上親手繡製的佛像圖,有得獻上家族為她們搜羅的寶物,當然也有一些手中拮據,但即使隻是一些手抄的佛經,太後的笑意也依舊不改分毫。
到了太後這個地位和年紀,禮物的貴重程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還是那份心意。
阿哥公主也獻上了壽禮,雖然都很普通,畢竟他們的年紀不大,手中沒有多餘的銀子,可太後卻把他們每個人都誇了一遍。
剩下的宗室獻上的禮物,倒也可圈可點。
因為這些人在名義上也是太後的孫子孫媳,太後也自然同他們聊了幾句。
最後,眾人正式開始飲宴。
……
惠妃繼續為大阿哥打氣:“這一次你雖然沒有成功封王,但至少太子也沒有討到好處,而且你這次的錯處,說白了,隻能算是一個小小失誤而已,太子可就不一樣了,他在你皇阿瑪心中絕對罪大惡極,若非害怕朝野動蕩,怕是太子此刻已經被廢了,他這才算是遭到了重大的打擊,而你隻不過是一次小小的坎坷而已。如此一來,此消彼長,形勢對我們母子仍舊是有利的。隻要我們母子好好籌謀,將來皇位依舊是你的。”
大阿哥的淚花在眼眶裏直打轉:“兒臣讓額娘失望了。”
惠妃溫聲細語:“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哪個不是要經曆多次的失敗?額娘確實有些失望,但是額娘也清楚,這一回怪不了你。你今年未及弱冠,雖然已經快要成為三個孩子的阿瑪了,但終究還有些稚嫩,等你到了你皇阿瑪的這個年紀,絕對不會比你皇阿瑪差。”
大阿哥懊惱萬分:“可是皇爺爺六歲登基,皇阿瑪八歲登基,我如今都快二十歲了,居然連親王之位都沒有撈到。”
惠妃不以為然:“薑子牙七十多歲才成為丞相,太祖高皇帝年過半百才建立後金,你這還早著呢!有什麽可著急的?”
大阿哥聽聞言,眼中重新燃起一絲光亮。
他貌似真的被激勵到了,不由的握緊了雙拳:“額娘說得對,兒臣還沒有輸。那些親王郡王的名位又算得了什麽?皇位才是兒臣最終的目標!兒臣多謝額娘開姐,來日兒臣一定不會再讓額娘失望。”
惠妃連連頷首:“這才是額娘的好兒子。”
大阿哥又笑著開口:“母親,這次伊爾根覺羅氏一定可以為兒臣生下皇長孫。有了皇長孫,兒臣的地位必然更加穩固,日後爭奪皇位也會多一份助力。到那時,誰也無法阻止兒臣的腳步”
惠妃微笑著點頭,看著大阿哥誌在必得的模樣,心中十分欣慰。
而後,母子二人又開始謀劃起了之後的布局。
……
十月初三是太後的聖壽大節。
原本這一次征討準噶爾大捷,是要好好的為太後辦一場壽宴的,但是這期間死傷了許多將士,太後主動提出要削減壽宴的規格,康熙與儷珠再三勸阻,卻也拗不得過太後,最終也隻能順了太後的心意。
而後儷珠一邊同僖妃還有淑嬪等人為太後操辦壽辰,一邊還要為康熙處理這次親征之後的善後事宜。
光是給那些英勇就義的將士的家屬發放撫恤銀子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因為這中間要經過很多道人的手,想要力求讓每一個犧牲了的將士的家屬都能得到足夠的補償,這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
當然,不論耗費多大的力氣,這都是值得的。
因為如果沒有這些英勇就義的將士康熙此次親征也不可能獲得勝利。
若是這些將士犧牲了之後,撫恤銀子不發放到位,其餘的將士對此肯定會產生微詞。
若是下一次若是發生戰事,那些將士就未必會全心全意的替朝廷賣命了。
明朝就是這麽滅亡的。
所以,有的時候,發放撫恤銀子比戰場上正麵作戰更加重要。
幸好如今李家已經非同尋常,早已發展了起來,有著李家的眾多族人在前朝幫忙。
此事倒是非常順利的圓滿完成了。
如此才算是冷卻了康熙與儷珠的一樁心事。
……
十月初三,從淩晨開始,整個紫禁城便張燈結彩,綢帶飄揚,眾人全都露出喜氣洋洋的笑容,衝散了之前因為準噶爾大軍壓境帶來的沉悶陰鬱與肅殺凝重之氣。
這一次因為太後不願意大操大辦,所以壽宴就沒有設在太和殿之中,也沒有邀請太多的文武大臣和福晉命婦,隻邀請了後宮嬪妃、阿哥、公主和近支宗室赴宴,相當於是一次家宴。
壽宴設在禦花園的中心,雖然已經接近冬日,但是四周還是有無數美麗的花朵盛開。
這些花朵不是真花,但比真花要貴重百倍,因為這都是一些用金銀寶石製作而成的花卉,乃是清朝皇室有特的一種享受。
因為北方的冬天很冷,如今又是在戶外設宴,所以儷珠直接從內務府調了兩萬斤紅羅炭過來,把它們擺在精美的陶瓷碳缸之中,既不破壞周圍的美感,也讓眾人能夠感覺到如春天一般的朦朧暖意。
蒙著金色綢緞的四方長桌擺滿了珍饈美味,各色美酒在半透明的琥珀杯中閃耀著誘人的色澤。
吉時一到,身穿明黃色福壽萬字圖紋吉服的太後便在宮女的攙扶下,由三名太妃陪著步入主位,顯得十分端莊大方,雍容華貴。
康熙率先上前賀壽:“兒臣恭祝皇額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願皇額娘身體康泰,天福天壽。”
儷珠緊隨其後:“兒臣恭祝皇額娘洪福齊天,萬福萬壽。祝願皇額娘長命百歲,極樂未央。”
太後露出了很給麵子的笑容:“哀家有你們這一對佳兒佳媳,自然可以享盡清福,無憂無慮。”
而後各宮嬪妃和阿哥公主還有近支宗室也開始向太後祝壽,太後樂不可支,神色慈愛而又欣慰。
之後康熙獻給了太後一個芙蓉石雕刻而成的壽桃,足有海碗大小,頗為珍貴。
儷珠則是獻上了一尊白玉觀音,材料是和田羊脂玉的,完全不輸康熙的禮物。
各宮嬪妃也紛紛獻禮,有得送上親手繡製的佛像圖,有得獻上家族為她們搜羅的寶物,當然也有一些手中拮據,但即使隻是一些手抄的佛經,太後的笑意也依舊不改分毫。
到了太後這個地位和年紀,禮物的貴重程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還是那份心意。
阿哥公主也獻上了壽禮,雖然都很普通,畢竟他們的年紀不大,手中沒有多餘的銀子,可太後卻把他們每個人都誇了一遍。
剩下的宗室獻上的禮物,倒也可圈可點。
因為這些人在名義上也是太後的孫子孫媳,太後也自然同他們聊了幾句。
最後,眾人正式開始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