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儷珠獲得皇後朝服與中宮箋表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之前儷珠的待遇就相當於皇後了,但康熙終究沒有直接下旨。
如今聖旨一下,算是徹底確定了儷珠的地位。
因為清朝一直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享受什麽待遇,就相當於什麽位分。
儷珠如今已經算是實質的皇後了,隻是沒有皇後的名號而已。
後世也有一位皇貴妃和儷珠類似,乃是乾隆的繼後那拉氏。
她在富察皇後崩逝之後被乾隆冊封為了攝六宮事皇貴妃,當時冊封的典禮甚至超過了董鄂氏,主要是因為當時是在富察皇後的孝期之內,所以才沒有被直接立後。
可是在那拉氏被正式冊立為皇後的前幾個月,內務府的記載之中就已經有人稱呼那拉氏為皇後了。
第三道聖旨,康熙特賜儷珠中宮箋表,而且命令闔宮眾人以主子娘娘尊稱儷珠。
本來儷珠就已經掌握了鳳印,如今又得到了中宮箋表,裏裏外外都已經獲得了一個皇後全部的待遇。
甚至還超過了某些皇後的待遇,因為曆史上是有皇後在位期間被收走了中宮箋表的。
看著梁九功帶著內務府的人送過來的明黃色的皇後朝服和朝冠。
儷珠忍不住喜笑顏開:“怎麽這麽快就送過來了?莫非這是你們提前趕製的?”
“這是皇上在半年之前下的旨意,造辦處的八十多位匠人和織造局的一百多位繡娘緊趕慢趕,終於在十天之前製作好了,您瞧瞧這緙絲朝服上麵繡得花紋,是不是栩栩如生?還有這朝冠上麵的冠頂東珠,與萬歲爺頭冠上的那一顆那是一對呢!”
梁九功笑得滿臉都是褶子:“原本皇後朝冠上的東珠,用普通的一等東珠就夠了,用不著一等東珠之中的極品東珠,但是皇上專門下旨,一定要給您用最好的寶貝,皇上實在是太寵愛您了。”
儷珠挑眉:“本宮記得所有的極品東珠都已經耗完了,這一顆又是從哪來的?”
“前些日子才進貢的。”
梁九功答道:“過去了好幾年,鬆花江總算是又采到了一顆極品東珠。”
儷珠摸了摸朝冠上麵的極品東珠,歡喜的不得了:“不錯,實在是不錯,本宮非常喜歡。”
梁九功愈發恭敬:“娘娘喜歡就好,隻要娘娘高興了,皇上就高興了。”
儷珠實話實說:“萬歲為本宮抬旗,又賜了本宮皇後待遇,本宮自然高興。”
梁九功一張口就是討喜的吉利話:“娘娘的福氣還在後頭呢!等您什麽時候生個小阿哥出來,那就圓滿了。”
“借你吉言了。”
而後儷珠直接大手一揮,賞了梁九功五百兩銀子。
今日她高興,自然不能虧待了旁人。
等到梁九功帶著內務府的人離開之後,一眾養心殿的宮女太監齊齊拜倒在儷珠腳下,激動無比地恭賀道:“恭喜主子娘娘!賀喜主子娘娘!主子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主子娘娘本來就是皇後的代稱,因為皇後是所有嬪妃的主子,所以敬稱主子娘娘。
儷珠滿麵春風:“平身。”
眾人又磕了一個頭,方才起身:“叩謝主子娘娘。”
儷珠喜歡與民同樂:“傳本宮旨意,養心殿上下,每人賞一百兩銀子。”
眾人再次下拜:“叩謝主子娘娘恩典!主子娘娘萬壽無疆,福壽未央。”
秋花湊上來道:“娘娘,皇上還下了一道旨意,把承乾宮那位的待遇從嬪妃恢複到了皇貴妃。”
儷珠對此並不在意:“不讓她抄經了?”
秋花搖頭:“這倒沒有說,自然還是得抄的。”
儷珠隨口道:“那就等於沒有解除禁足,既然本宮如今已經獲得了皇後待遇,擁有了皇後朝服,還掌握了中宮箋表和鳳印,她抵押給本宮的皇貴妃朝服又有什麽用處?放在本宮這裏占地方,派個人給她還回去。”
秋花領命而去:“奴婢這就去。”
夏果歡呼雀躍:“沾了娘娘的福,如今家族抬了旗,家族一定歡喜壞了。”
儷珠雖然同樣歡喜,但卻顯得很是淡然:“抬不抬旗並不重要,隻不過是麵子上好看而已。”
夏果解釋道:“對後宮可能不重要,但對前朝可就不一樣!您難道不知道禦前侍衛都隻能從上三旗之中挑選嗎?而禦前侍衛隻要外放出去少說都是三品官兒。李家如今有您自然是蒸蒸日上,若是再過個百來年,縱然走了下坡路,靠著上三旗的身份,也不至於輕易就沒落了。”
儷珠不以為然:“家裏已經有了幾百個爵位,又怎麽會沒落?坐吃山空也無妨,隻要他們不肆意妄為,足以保他們數百年榮華富貴了。”
至於數百年之後,清朝都沒了。
夏果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關鍵是這抬旗可是天大的榮耀,而且又是直接抬到了上三旗之首的鑲黃旗,這可是最尊貴的一旗,從大清建立到現在,這一旗從來沒有落到那些旗主王爺手裏,一直都是掌控在天子手裏的,像是正黃旗和正白旗,有一段時間是被旗主王爺掌管的,論起來還真不如咱們鑲黃旗根正苗紅,得龍氣滋潤最多。”
“都是上三旗,不必分得這麽細。”
儷珠知道一切都是虛的,抓住了康熙的心才是實的:“宮裏還是靠位分和寵愛說話的。”
夏果滿眼都是憧憬之色:“這倒也是,不過娘娘如今得到了中宮箋表,這才是實打實的好處,有了中宮箋表,日後誰要是不服,直接一道懿旨下去,就能將她們打落泥底。”
儷珠在宮裏生活了這麽多年,已經不像以往那般天真:“中宮箋表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哪有你說得這麽誇張?平時根本不能輕易動用,非得等到千秋節的時候才能用一用,但更多的隻是接受前朝王公大臣的朝賀而已,想用中宮箋表下旨排除異己,還是算了吧!雖說皇上為了麵子可能不會用聖旨駁回,但要是太離譜,鬧大了之後誰的臉上都不好看。”
其實中宮箋表再大也大不過皇權。
中宮箋表算是皇後的特權,前期還好,清朝中後期的皇帝為了限製皇後的權力,專門多次下旨撤銷皇後的千秋節。
這樣一來,皇後手握中宮箋表也毫無用處。
如今聖旨一下,算是徹底確定了儷珠的地位。
因為清朝一直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享受什麽待遇,就相當於什麽位分。
儷珠如今已經算是實質的皇後了,隻是沒有皇後的名號而已。
後世也有一位皇貴妃和儷珠類似,乃是乾隆的繼後那拉氏。
她在富察皇後崩逝之後被乾隆冊封為了攝六宮事皇貴妃,當時冊封的典禮甚至超過了董鄂氏,主要是因為當時是在富察皇後的孝期之內,所以才沒有被直接立後。
可是在那拉氏被正式冊立為皇後的前幾個月,內務府的記載之中就已經有人稱呼那拉氏為皇後了。
第三道聖旨,康熙特賜儷珠中宮箋表,而且命令闔宮眾人以主子娘娘尊稱儷珠。
本來儷珠就已經掌握了鳳印,如今又得到了中宮箋表,裏裏外外都已經獲得了一個皇後全部的待遇。
甚至還超過了某些皇後的待遇,因為曆史上是有皇後在位期間被收走了中宮箋表的。
看著梁九功帶著內務府的人送過來的明黃色的皇後朝服和朝冠。
儷珠忍不住喜笑顏開:“怎麽這麽快就送過來了?莫非這是你們提前趕製的?”
“這是皇上在半年之前下的旨意,造辦處的八十多位匠人和織造局的一百多位繡娘緊趕慢趕,終於在十天之前製作好了,您瞧瞧這緙絲朝服上麵繡得花紋,是不是栩栩如生?還有這朝冠上麵的冠頂東珠,與萬歲爺頭冠上的那一顆那是一對呢!”
梁九功笑得滿臉都是褶子:“原本皇後朝冠上的東珠,用普通的一等東珠就夠了,用不著一等東珠之中的極品東珠,但是皇上專門下旨,一定要給您用最好的寶貝,皇上實在是太寵愛您了。”
儷珠挑眉:“本宮記得所有的極品東珠都已經耗完了,這一顆又是從哪來的?”
“前些日子才進貢的。”
梁九功答道:“過去了好幾年,鬆花江總算是又采到了一顆極品東珠。”
儷珠摸了摸朝冠上麵的極品東珠,歡喜的不得了:“不錯,實在是不錯,本宮非常喜歡。”
梁九功愈發恭敬:“娘娘喜歡就好,隻要娘娘高興了,皇上就高興了。”
儷珠實話實說:“萬歲為本宮抬旗,又賜了本宮皇後待遇,本宮自然高興。”
梁九功一張口就是討喜的吉利話:“娘娘的福氣還在後頭呢!等您什麽時候生個小阿哥出來,那就圓滿了。”
“借你吉言了。”
而後儷珠直接大手一揮,賞了梁九功五百兩銀子。
今日她高興,自然不能虧待了旁人。
等到梁九功帶著內務府的人離開之後,一眾養心殿的宮女太監齊齊拜倒在儷珠腳下,激動無比地恭賀道:“恭喜主子娘娘!賀喜主子娘娘!主子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主子娘娘本來就是皇後的代稱,因為皇後是所有嬪妃的主子,所以敬稱主子娘娘。
儷珠滿麵春風:“平身。”
眾人又磕了一個頭,方才起身:“叩謝主子娘娘。”
儷珠喜歡與民同樂:“傳本宮旨意,養心殿上下,每人賞一百兩銀子。”
眾人再次下拜:“叩謝主子娘娘恩典!主子娘娘萬壽無疆,福壽未央。”
秋花湊上來道:“娘娘,皇上還下了一道旨意,把承乾宮那位的待遇從嬪妃恢複到了皇貴妃。”
儷珠對此並不在意:“不讓她抄經了?”
秋花搖頭:“這倒沒有說,自然還是得抄的。”
儷珠隨口道:“那就等於沒有解除禁足,既然本宮如今已經獲得了皇後待遇,擁有了皇後朝服,還掌握了中宮箋表和鳳印,她抵押給本宮的皇貴妃朝服又有什麽用處?放在本宮這裏占地方,派個人給她還回去。”
秋花領命而去:“奴婢這就去。”
夏果歡呼雀躍:“沾了娘娘的福,如今家族抬了旗,家族一定歡喜壞了。”
儷珠雖然同樣歡喜,但卻顯得很是淡然:“抬不抬旗並不重要,隻不過是麵子上好看而已。”
夏果解釋道:“對後宮可能不重要,但對前朝可就不一樣!您難道不知道禦前侍衛都隻能從上三旗之中挑選嗎?而禦前侍衛隻要外放出去少說都是三品官兒。李家如今有您自然是蒸蒸日上,若是再過個百來年,縱然走了下坡路,靠著上三旗的身份,也不至於輕易就沒落了。”
儷珠不以為然:“家裏已經有了幾百個爵位,又怎麽會沒落?坐吃山空也無妨,隻要他們不肆意妄為,足以保他們數百年榮華富貴了。”
至於數百年之後,清朝都沒了。
夏果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關鍵是這抬旗可是天大的榮耀,而且又是直接抬到了上三旗之首的鑲黃旗,這可是最尊貴的一旗,從大清建立到現在,這一旗從來沒有落到那些旗主王爺手裏,一直都是掌控在天子手裏的,像是正黃旗和正白旗,有一段時間是被旗主王爺掌管的,論起來還真不如咱們鑲黃旗根正苗紅,得龍氣滋潤最多。”
“都是上三旗,不必分得這麽細。”
儷珠知道一切都是虛的,抓住了康熙的心才是實的:“宮裏還是靠位分和寵愛說話的。”
夏果滿眼都是憧憬之色:“這倒也是,不過娘娘如今得到了中宮箋表,這才是實打實的好處,有了中宮箋表,日後誰要是不服,直接一道懿旨下去,就能將她們打落泥底。”
儷珠在宮裏生活了這麽多年,已經不像以往那般天真:“中宮箋表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哪有你說得這麽誇張?平時根本不能輕易動用,非得等到千秋節的時候才能用一用,但更多的隻是接受前朝王公大臣的朝賀而已,想用中宮箋表下旨排除異己,還是算了吧!雖說皇上為了麵子可能不會用聖旨駁回,但要是太離譜,鬧大了之後誰的臉上都不好看。”
其實中宮箋表再大也大不過皇權。
中宮箋表算是皇後的特權,前期還好,清朝中後期的皇帝為了限製皇後的權力,專門多次下旨撤銷皇後的千秋節。
這樣一來,皇後手握中宮箋表也毫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