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儷珠與康熙談心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聖母太後是誰殺的?悼安貴妃又是誰害的?太皇太後毒死了萬歲的額娘,設計陷害了本宮的堂姐,你以為一句原諒就可以解決一切嗎?”
儷珠情緒激動,頭上的金絲雙流蘇垂肩步搖簌簌甩動:“除非你有本事複活聖母太後,複活悼安貴妃,否則不要在這裏跟本宮說什麽原諒不原諒的話!你不配!萬歲不配!本宮也不配!因為誰都不配替逝者原諒凶手。”
蘇麻喇姑一時無言可對。
半晌之後,她抹了一把眼淚,慘笑一聲:“皇貴妃娘娘說得不無道理,若是換做老奴,怕是也不會原諒殺母害姐的仇人,隻是皇上難道忘了太皇太後對您的養育之恩了?”
仁憲太後的聲音冷漠無情:“皇帝八歲之前都是佟佳妹妹帶著他一起在哀家宮裏生活,八歲之後,若非皇帝登臨大寶,成了大清天子,太皇太後又豈會用心教養皇帝?論及此處,太皇太後對皇帝又怎麽談得上養育之恩?”
蘇麻喇姑淚如雨下,卻倔強地不肯低頭:“太皇太後終究扶持了皇上一場,這一點,皇上應該沒辦法反駁吧?不論太皇太後有什麽目的,依舊是皇上得到了好處。”
康熙聲音森寒,如同雪山之上的堅冰:“你待如何?”
蘇麻喇姑以頭觸地:“老奴不奢求別的,隻奢求皇上看在主子如今已經日薄西山,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的份上,恢複主子原本的待遇,讓主子好歹走得別太難看!”
“朕準了!”
康熙一語落下,直接拉起儷珠的手,頭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慈寧宮。
蘇麻喇姑似是耗盡了所有的力氣,瞬間癱軟在了地上:“老奴叩謝皇上恩典!”
太後冷冷地望著這一幕。
淑惠太妃閉上雙眼,似是心中有所不忍。
寧愨太妃卻差點笑出了聲。
蘇麻喇姑無視了這三人,顫顫巍巍地爬起來,跪在太皇太後的病榻之前,憂慮、悲痛、沉重、不舍和解脫等各種情緒匯聚在她那張布滿皺紋的老臉之上,最終,全都化作了一聲蒼涼的歎息。
……
龍輦之上,康熙心亂如麻。
他回憶起了許多從前的記憶,但他並沒有開口說些什麽,隻是將儷珠的手握得更緊了一些。
儷珠開解道:“三郎,我知道你心裏不好受,有什麽想說的,大可以說給我聽,有些話憋在心裏不舒服,說出來才能好受一些。”
“額娘崩逝之時,朕剛滿十歲,雖然已經是個半大小子了,但是天下初定,權臣當道,整個大清既有內憂又有外患……四大輔政大臣把握著朝政,尤其是瓜爾佳鼇拜,此賊給朕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幸好在這個時候太皇太後每天都會鼓勵朕,安慰朕,關心朕,她還會和蘇麻喇姑一起為朕製作草原上的點心哄朕開心,也會在朕生辰的時候專門讓升平署演奏朕平時最喜歡聽的昆曲。”
康熙說起了他與太皇太後曾經的點點滴滴:“鼇拜逐漸大權獨攬,與朕在朝堂之上不停產生矛盾,太皇太後這個時候又會勸朕暫且忍耐,同時給朕講古代那些賢君的事跡……有一年,朕生病了,她在朕的床前,衣不解帶,陪了朕兩天……”
儷珠也不知該說些什麽,隻能模棱兩可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或許她想掌控三郎是真的,但對三郎的情誼也未必是假的。”
康熙望著天空,眼中有淚光閃爍:“其實額娘當年很健康,年紀輕輕卻突然追隨皇阿瑪而去,朕沉浸在悲痛之餘也不免有所疑惑,但朕總是潛意識的去忽略真相,可能朕也知道有些真相會讓人無比痛苦,還不如不知道的好。”
儷珠蹙眉:“三郎莫不是在怪我,覺得我不該把當年的舊事說出來?”
“怎麽會呢?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太皇太後做了壞事,就應該遭到報應,你說出當年的真相,讓朕沒有被一直蒙在鼓裏,朕很感激你。”
儷珠抱著儷珠,深情無比:“而且朕之所以與太皇太後的關係徹底惡化,也並不是因為額娘,而是為了你!如果單單隻是額娘的事情,看在太皇太後這麽多年對朕的教養之恩的份上,朕可以在明麵上裝作不知道,至少在外人麵前,朕與太皇太後依舊能做一對祖慈孫孝的皇家祖孫,但是朕知道太皇太後是絕對容不下你的,所以朕才會與太皇太後徹底撕破臉,難道如今你還不知道朕對你的心意嗎?”
“三郎對我的心意我明白,隻是先秦時期的古詩有一名句: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一個男子愛上了一個女子,還有回旋的餘地,可一個女子若是愛上了一個男子,等於將這一輩子都孤注一擲了。”
儷珠巧舌如簧:“我平日裏雖然大大咧咧的,可我也是一個女子,難免會患得患失,我這輩子隻有三郎一個丈夫,我總是忍不住的試探,這並不是我在懷疑三郎對我的愛意,這隻是我作為女子的本性而已,三郎可否包容我呢?”
康熙的眼中滿是愛意:“你也是為夫這一輩子唯一的妻子,你放心,為夫此生絕不會負你。”
儷珠柔聲傾訴道:“我相信三郎,我也希望三郎不要因為太皇太後即將離世而過於痛苦,我知道三郎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你既怨恨太皇太後害了你的額娘,又放不下太皇太後與你曾經的祖孫之情,我也能理解,這是人之常情,可這會讓你十分煎熬,我舍不得。”
“人這一輩子,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終,哪怕是乾坤日月,或許也有一日會重歸混沌,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永恒不變的,太皇太後的逝世,或許也是某種新生,我或許會傷心,但我會克製自己,不會過於悲痛。”
康熙很快調整好了狀態:“因為我已經找到了此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人,相對於沉溺於哀慟,我更願意珍惜眼前人。”
儷珠鄭重許諾:“三郎,我會永遠陪著你,還有我們將來的孩子,我們將會是最幸福的一家三口。”
儷珠情緒激動,頭上的金絲雙流蘇垂肩步搖簌簌甩動:“除非你有本事複活聖母太後,複活悼安貴妃,否則不要在這裏跟本宮說什麽原諒不原諒的話!你不配!萬歲不配!本宮也不配!因為誰都不配替逝者原諒凶手。”
蘇麻喇姑一時無言可對。
半晌之後,她抹了一把眼淚,慘笑一聲:“皇貴妃娘娘說得不無道理,若是換做老奴,怕是也不會原諒殺母害姐的仇人,隻是皇上難道忘了太皇太後對您的養育之恩了?”
仁憲太後的聲音冷漠無情:“皇帝八歲之前都是佟佳妹妹帶著他一起在哀家宮裏生活,八歲之後,若非皇帝登臨大寶,成了大清天子,太皇太後又豈會用心教養皇帝?論及此處,太皇太後對皇帝又怎麽談得上養育之恩?”
蘇麻喇姑淚如雨下,卻倔強地不肯低頭:“太皇太後終究扶持了皇上一場,這一點,皇上應該沒辦法反駁吧?不論太皇太後有什麽目的,依舊是皇上得到了好處。”
康熙聲音森寒,如同雪山之上的堅冰:“你待如何?”
蘇麻喇姑以頭觸地:“老奴不奢求別的,隻奢求皇上看在主子如今已經日薄西山,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的份上,恢複主子原本的待遇,讓主子好歹走得別太難看!”
“朕準了!”
康熙一語落下,直接拉起儷珠的手,頭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慈寧宮。
蘇麻喇姑似是耗盡了所有的力氣,瞬間癱軟在了地上:“老奴叩謝皇上恩典!”
太後冷冷地望著這一幕。
淑惠太妃閉上雙眼,似是心中有所不忍。
寧愨太妃卻差點笑出了聲。
蘇麻喇姑無視了這三人,顫顫巍巍地爬起來,跪在太皇太後的病榻之前,憂慮、悲痛、沉重、不舍和解脫等各種情緒匯聚在她那張布滿皺紋的老臉之上,最終,全都化作了一聲蒼涼的歎息。
……
龍輦之上,康熙心亂如麻。
他回憶起了許多從前的記憶,但他並沒有開口說些什麽,隻是將儷珠的手握得更緊了一些。
儷珠開解道:“三郎,我知道你心裏不好受,有什麽想說的,大可以說給我聽,有些話憋在心裏不舒服,說出來才能好受一些。”
“額娘崩逝之時,朕剛滿十歲,雖然已經是個半大小子了,但是天下初定,權臣當道,整個大清既有內憂又有外患……四大輔政大臣把握著朝政,尤其是瓜爾佳鼇拜,此賊給朕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幸好在這個時候太皇太後每天都會鼓勵朕,安慰朕,關心朕,她還會和蘇麻喇姑一起為朕製作草原上的點心哄朕開心,也會在朕生辰的時候專門讓升平署演奏朕平時最喜歡聽的昆曲。”
康熙說起了他與太皇太後曾經的點點滴滴:“鼇拜逐漸大權獨攬,與朕在朝堂之上不停產生矛盾,太皇太後這個時候又會勸朕暫且忍耐,同時給朕講古代那些賢君的事跡……有一年,朕生病了,她在朕的床前,衣不解帶,陪了朕兩天……”
儷珠也不知該說些什麽,隻能模棱兩可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或許她想掌控三郎是真的,但對三郎的情誼也未必是假的。”
康熙望著天空,眼中有淚光閃爍:“其實額娘當年很健康,年紀輕輕卻突然追隨皇阿瑪而去,朕沉浸在悲痛之餘也不免有所疑惑,但朕總是潛意識的去忽略真相,可能朕也知道有些真相會讓人無比痛苦,還不如不知道的好。”
儷珠蹙眉:“三郎莫不是在怪我,覺得我不該把當年的舊事說出來?”
“怎麽會呢?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太皇太後做了壞事,就應該遭到報應,你說出當年的真相,讓朕沒有被一直蒙在鼓裏,朕很感激你。”
儷珠抱著儷珠,深情無比:“而且朕之所以與太皇太後的關係徹底惡化,也並不是因為額娘,而是為了你!如果單單隻是額娘的事情,看在太皇太後這麽多年對朕的教養之恩的份上,朕可以在明麵上裝作不知道,至少在外人麵前,朕與太皇太後依舊能做一對祖慈孫孝的皇家祖孫,但是朕知道太皇太後是絕對容不下你的,所以朕才會與太皇太後徹底撕破臉,難道如今你還不知道朕對你的心意嗎?”
“三郎對我的心意我明白,隻是先秦時期的古詩有一名句: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一個男子愛上了一個女子,還有回旋的餘地,可一個女子若是愛上了一個男子,等於將這一輩子都孤注一擲了。”
儷珠巧舌如簧:“我平日裏雖然大大咧咧的,可我也是一個女子,難免會患得患失,我這輩子隻有三郎一個丈夫,我總是忍不住的試探,這並不是我在懷疑三郎對我的愛意,這隻是我作為女子的本性而已,三郎可否包容我呢?”
康熙的眼中滿是愛意:“你也是為夫這一輩子唯一的妻子,你放心,為夫此生絕不會負你。”
儷珠柔聲傾訴道:“我相信三郎,我也希望三郎不要因為太皇太後即將離世而過於痛苦,我知道三郎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你既怨恨太皇太後害了你的額娘,又放不下太皇太後與你曾經的祖孫之情,我也能理解,這是人之常情,可這會讓你十分煎熬,我舍不得。”
“人這一輩子,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終,哪怕是乾坤日月,或許也有一日會重歸混沌,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永恒不變的,太皇太後的逝世,或許也是某種新生,我或許會傷心,但我會克製自己,不會過於悲痛。”
康熙很快調整好了狀態:“因為我已經找到了此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人,相對於沉溺於哀慟,我更願意珍惜眼前人。”
儷珠鄭重許諾:“三郎,我會永遠陪著你,還有我們將來的孩子,我們將會是最幸福的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