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康熙將自己的心腹勢力分給儷珠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眺望遠方:“先前宣答應在土謝圖汗王麵前說錯了話,你已經禁了她的足,為夫本想再罰一罰她,可她現在已經是個答應了,還能怎麽罰呢?”
儷珠對此不置可否:“到底是親王之女,名義上也是你的表妹,你讓她當個答應,她自然不服。”
康熙十分不悅:“朕真想把她送回科爾沁。”
儷珠勸道:“罷了!你要是真把她送回科爾沁,那才是要她的命呢!她阿瑪已經不在了,她要是以廢妃的身份回了科爾沁,能有什麽好結果?”
康熙握住了儷珠的手:“珠珠真是心善。”
“不是我心善,隻是宣答應雖然頑劣,腦子也不清醒,可實際上她真沒幹多少傷天害理的壞事,以後讓她一直禁足在鹹福宮,給她一口飯吃,也算是咱們不虧待她了。”
儷珠早就有了主意:“這也是磨一磨她的性子,若是她將來仍不悔改,那就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鹹福宮偏殿就是她的冷宮,若是她將來悔改了,熬一熬資曆,賞她一個貴人位份也不是不行。”
康熙頷首:“這樣也好。”
之後儷珠直接搬去了九經三事殿,康熙平時也不回清溪書屋了。
反正九經三事殿足夠大,二人按照乾清宮的格局,把九經三事殿前麵的部分劃到到前朝,把後麵的部分歸為了內廷。
康熙上朝之後,儷珠便坐在禦案之前替他整理奏折。
康熙下朝之後,二人便一起批閱奏折。
兩個人一起,果然速度快了不少,每日早早地便能批完奏折。
而後兩人便膩歪在一起,或是下棋或是聽戲,亦或一同遊園,也可到處賞景,愈發瀟灑自在。
儷珠捧著一碗加了牛乳蜂蜜的櫻桃冰盞兒:“三郎,孝獻皇後和孝宸皇後為何沒有附帝諡?”
皇太極的廟號是太宗,諡號簡稱是文皇帝,順治的廟號是世祖,諡號簡稱是章皇帝。
身為他們的皇後,應該在本身的諡號後麵附加這二位皇帝的帝諡,這既是一個榮譽,也是表明雙方夫妻一體的身份。
“當日太皇太後並不同意皇阿瑪追封孝獻皇後為皇後,最後僵持不下之下,隻能各退一步,太皇太後同意追封孝獻皇後為皇後,皇阿瑪同意孝獻皇後不接受後世帝王祭拜,隻有皇後的虛名。”
康熙解答道:“後來皇阿瑪去世,按理說應該要給孝獻皇後加上帝諡的,但太皇太後再次出手阻止,因此孝獻皇後得到了不列宗廟,不附帝諡的最低規格的待遇,先前聽了你的意見,已經將她的神主牌位擺進了宗廟之中,但依舊沒有附帝諡,按照慣例,孝宸皇後亦是如此。”
儷珠搖了搖康熙的肩膀:“那不如就給她們附帝諡吧!皇後隻有附帝諡才算是名正言順,否則終究是低人一頭。”
康熙心中了然了一切:“你是想用這個氣太皇太後?”
儷珠大方承認:“不錯。”
康熙半是無奈,半是寵溺道:“那就讓她們附帝諡吧!屆時還得舉行一番儀式,祭告宗廟,一切就由你來操辦。”
儷珠趁機又道:“既然都要這麽麻煩了,不如一次到位,順便把孝獻皇後的兒子榮親王追封為太子吧!雖然他出生之後,先帝說他是第一子,這話不太合適,但如今坐上帝位的是你,你心裏不會還介意著吧?”
康熙拿起一旁儷珠吃過的冰盞兒嚐了一口,笑著搖頭:“自然不會,朕能理解皇阿瑪的心情,你的孩子出生之後,自然也是朕心中的第一子!而且給自己心愛的女子的兒子單獨排序,也不是從皇阿瑪才開始的,朕記得唐高宗李治在遇到武則天之前也生了好幾個孩子,但遇到武則天之後,隻有武則天才有資格誕育皇嗣,而後唐高宗李治也給武則天生的孩子單獨列了序齒,非說武則天的兒子李弘是長子,把王皇後的養子李忠排擠到了一邊。”
儷珠自顧自道:“反正榮親王是個夭折了的孩子,又沒有後代,不會影響你和後世之君的正統地位。”
康熙渾不在意:“隻要珠珠開心,一切都無妨。”
儷珠喜笑顏開:“多謝三郎。”
康熙抬眸:“來人!”
魏珠弓著身子走了進來:“奴才參見皇上,參見娘娘。”
康熙直接道:“這些日子你先跟在皇貴妃身邊,把你手上所有屬於朕的勢力都交給皇貴妃。”
魏珠心中也說不上是驚訝還是不驚訝,他隻能恭聲道:“奴才遵旨。”
皇上如此寵愛儷宸皇貴妃,不論是為儷宸皇貴妃做出什麽事兒來,他都不會驚訝的。
儷珠挑眉:“你這是做什麽?魏公公可是你手下的第二心腹。”
康熙摩挲著儷珠如玉的纖纖素手:“你的根基還是太淺薄了,手上的勢力不夠,朕把自己這些年積累的一部分勢力分給你,你有了這些人手,才能方便你在宮中行事。”
儷珠心中自然是感動的,隻是此刻他反而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她隻能將頭埋在康熙懷中,感受著康熙蓬勃有力的心跳。
魏珠連忙將頭低下,不敢多看。
片刻之後,儷珠抬頭,對著魏珠問道:“你手上有多少人?”
魏珠略顯自得地笑道:“奴才的人手都是聽命於皇上的,奴才隻不過是其中領頭的而已,其中大部分都在慈寧宮那邊,還有一部分分散於東西六宮前朝各處,各大王府、貝勒府、貝子府和國公府之中也有一些,核心的有一兩千人,外圍的也有上萬人,隻要一道命令,即使是麵對太皇太後,太子親王一流的人物,他們也敢動手。”
儷珠驚了:“這麽厲害?”
“皇上是天下之主,本就是世間所有人名正言順的主子,即使是死士和暗衛都數不勝數,至於普通的忠心宮人,更是再多不過了,隻有少部分對他們背後主子特別忠心的宮人,才能勉強脫離皇上的掌控,但數量實在太少,根本不值一提。”
魏珠說起康熙的勢力,頓時顯得與有榮焉:“最關鍵的是,皇上掌握著八旗兵丁和綠營兵丁,這才是可以顛覆一切的力量。”
儷珠對此不置可否:“到底是親王之女,名義上也是你的表妹,你讓她當個答應,她自然不服。”
康熙十分不悅:“朕真想把她送回科爾沁。”
儷珠勸道:“罷了!你要是真把她送回科爾沁,那才是要她的命呢!她阿瑪已經不在了,她要是以廢妃的身份回了科爾沁,能有什麽好結果?”
康熙握住了儷珠的手:“珠珠真是心善。”
“不是我心善,隻是宣答應雖然頑劣,腦子也不清醒,可實際上她真沒幹多少傷天害理的壞事,以後讓她一直禁足在鹹福宮,給她一口飯吃,也算是咱們不虧待她了。”
儷珠早就有了主意:“這也是磨一磨她的性子,若是她將來仍不悔改,那就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鹹福宮偏殿就是她的冷宮,若是她將來悔改了,熬一熬資曆,賞她一個貴人位份也不是不行。”
康熙頷首:“這樣也好。”
之後儷珠直接搬去了九經三事殿,康熙平時也不回清溪書屋了。
反正九經三事殿足夠大,二人按照乾清宮的格局,把九經三事殿前麵的部分劃到到前朝,把後麵的部分歸為了內廷。
康熙上朝之後,儷珠便坐在禦案之前替他整理奏折。
康熙下朝之後,二人便一起批閱奏折。
兩個人一起,果然速度快了不少,每日早早地便能批完奏折。
而後兩人便膩歪在一起,或是下棋或是聽戲,亦或一同遊園,也可到處賞景,愈發瀟灑自在。
儷珠捧著一碗加了牛乳蜂蜜的櫻桃冰盞兒:“三郎,孝獻皇後和孝宸皇後為何沒有附帝諡?”
皇太極的廟號是太宗,諡號簡稱是文皇帝,順治的廟號是世祖,諡號簡稱是章皇帝。
身為他們的皇後,應該在本身的諡號後麵附加這二位皇帝的帝諡,這既是一個榮譽,也是表明雙方夫妻一體的身份。
“當日太皇太後並不同意皇阿瑪追封孝獻皇後為皇後,最後僵持不下之下,隻能各退一步,太皇太後同意追封孝獻皇後為皇後,皇阿瑪同意孝獻皇後不接受後世帝王祭拜,隻有皇後的虛名。”
康熙解答道:“後來皇阿瑪去世,按理說應該要給孝獻皇後加上帝諡的,但太皇太後再次出手阻止,因此孝獻皇後得到了不列宗廟,不附帝諡的最低規格的待遇,先前聽了你的意見,已經將她的神主牌位擺進了宗廟之中,但依舊沒有附帝諡,按照慣例,孝宸皇後亦是如此。”
儷珠搖了搖康熙的肩膀:“那不如就給她們附帝諡吧!皇後隻有附帝諡才算是名正言順,否則終究是低人一頭。”
康熙心中了然了一切:“你是想用這個氣太皇太後?”
儷珠大方承認:“不錯。”
康熙半是無奈,半是寵溺道:“那就讓她們附帝諡吧!屆時還得舉行一番儀式,祭告宗廟,一切就由你來操辦。”
儷珠趁機又道:“既然都要這麽麻煩了,不如一次到位,順便把孝獻皇後的兒子榮親王追封為太子吧!雖然他出生之後,先帝說他是第一子,這話不太合適,但如今坐上帝位的是你,你心裏不會還介意著吧?”
康熙拿起一旁儷珠吃過的冰盞兒嚐了一口,笑著搖頭:“自然不會,朕能理解皇阿瑪的心情,你的孩子出生之後,自然也是朕心中的第一子!而且給自己心愛的女子的兒子單獨排序,也不是從皇阿瑪才開始的,朕記得唐高宗李治在遇到武則天之前也生了好幾個孩子,但遇到武則天之後,隻有武則天才有資格誕育皇嗣,而後唐高宗李治也給武則天生的孩子單獨列了序齒,非說武則天的兒子李弘是長子,把王皇後的養子李忠排擠到了一邊。”
儷珠自顧自道:“反正榮親王是個夭折了的孩子,又沒有後代,不會影響你和後世之君的正統地位。”
康熙渾不在意:“隻要珠珠開心,一切都無妨。”
儷珠喜笑顏開:“多謝三郎。”
康熙抬眸:“來人!”
魏珠弓著身子走了進來:“奴才參見皇上,參見娘娘。”
康熙直接道:“這些日子你先跟在皇貴妃身邊,把你手上所有屬於朕的勢力都交給皇貴妃。”
魏珠心中也說不上是驚訝還是不驚訝,他隻能恭聲道:“奴才遵旨。”
皇上如此寵愛儷宸皇貴妃,不論是為儷宸皇貴妃做出什麽事兒來,他都不會驚訝的。
儷珠挑眉:“你這是做什麽?魏公公可是你手下的第二心腹。”
康熙摩挲著儷珠如玉的纖纖素手:“你的根基還是太淺薄了,手上的勢力不夠,朕把自己這些年積累的一部分勢力分給你,你有了這些人手,才能方便你在宮中行事。”
儷珠心中自然是感動的,隻是此刻他反而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她隻能將頭埋在康熙懷中,感受著康熙蓬勃有力的心跳。
魏珠連忙將頭低下,不敢多看。
片刻之後,儷珠抬頭,對著魏珠問道:“你手上有多少人?”
魏珠略顯自得地笑道:“奴才的人手都是聽命於皇上的,奴才隻不過是其中領頭的而已,其中大部分都在慈寧宮那邊,還有一部分分散於東西六宮前朝各處,各大王府、貝勒府、貝子府和國公府之中也有一些,核心的有一兩千人,外圍的也有上萬人,隻要一道命令,即使是麵對太皇太後,太子親王一流的人物,他們也敢動手。”
儷珠驚了:“這麽厲害?”
“皇上是天下之主,本就是世間所有人名正言順的主子,即使是死士和暗衛都數不勝數,至於普通的忠心宮人,更是再多不過了,隻有少部分對他們背後主子特別忠心的宮人,才能勉強脫離皇上的掌控,但數量實在太少,根本不值一提。”
魏珠說起康熙的勢力,頓時顯得與有榮焉:“最關鍵的是,皇上掌握著八旗兵丁和綠營兵丁,這才是可以顛覆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