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才思敏捷悟性過人的六阿哥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甚至到了乾隆時代,還出現了一位活著的時候一輩子都沒能得到爵位的成年皇子。
也就是清朝曆史上最慘的嫡出皇子——永璂。
雖然這和他的生母乾隆繼後那拉氏斷發有關,但也側麵說明了清朝爵位的珍貴性。
“皇貴妃娘娘鳳恩浩蕩!臣妾感激不盡!”
良貴人躬身下拜:“臣妾在惠嬪身邊原本就要受她搓磨,絲毫好處都無,如今臣妾隻當是黎明之前的一點黑暗而已,臣妾絕不敢有負皇貴妃娘娘。”
“你是個聰明人,本宮最喜歡聰明人,記得要一直保持這個狀態。”
“臣妾遵旨。”
而後儷珠又囑咐了良貴人幾句,就讓良貴人悄悄的離開了。
她和良貴人的會麵是不能讓別人知道的,不然良貴人這顆棋子就半廢了。
不過她現在的勢力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她早就安排好人把守在關鍵的要道,所以不可能有人看到她和良貴人密謀。
而隻要良貴人出了這片花園的範圍,誰又知道良貴人人和她碰過麵?
等儷珠回到清溪書屋,康熙迎了上來:“跑到哪去了?你身上好香啊!”
儷珠溫然含笑:“我去看了你給我種的那片花園,去摘了一些鮮花回來練練插花。”
“怪不得。”
康熙頷首:“你如今是皇貴妃了,這皇貴妃號稱副後,也該擔負起一部分母儀天下的職責,從此之後,不止初一十五嬪妃要來給你請安,逢五逢十的日子嬪妃也要來給你請安,這是從前表妹的例子。”
“這也太煩了。”
儷珠撅著嘴:“我實在不想起來那麽早。”
“原本朕還想讓她們每天都給你請安的,但就是想著你這憊懶的性子,所以才改成了跟表妹當年一樣的頻率。”
康熙笑著解釋道:“如果要是比不上表妹五天請一次安的規矩,人家不會覺得你是懶得讓人來請安,隻會覺得你的待遇不如表妹,難免生出輕視之心。”
儷珠想了想,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她隻能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說的來吧,讓她們五天來給我請一次安,隻是時辰卻不能按照原先的慣例了。”
康熙自無不可:“這自然由你。”
“那就讓她們巳時過來請安,那個時候已經吃完早飯了,又不到午睡的點兒,叫她們過來請過安後,剛好我可以午睡,她們也可以回去午睡,這不是一舉兩得兩全其美嗎?”
“本身宮裏請安的時辰就是不定的,早晨來請也行,下午來請也行,你這個法子倒是極好。”
……
儷珠很快派人將命令傳了出去,大多數嬪妃對此都是不怎麽在意的。
反正沒有儷珠,她們之前也要給珍淳皇貴妃請安,而且那個時候更早,如今能晚些反而還好了一點。
不過也有一些嬪妃心中不滿,覺得變了時辰會影響她們好不容易養成的慣例,但是這些話也頂多就在背後說一說,沒有誰膽敢借機生事。
畢竟儷珠掌管六宮這些日子以來威嚴日重,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誰都不敢隨便舞到儷珠麵前來。
不然那些遭到貶斥,挨過巴掌的嬪妃就是她們最好的例子。
轉眼來到了五月初九,天氣一日熱過一日,如今已經進入了最熱的時候。
儷珠一邊翻閱賬本,一邊問道:“暢春園裏有多少奴才?”
秋果答道:“暢春園的奴才比宮裏少了些,但也有五六千人,畢竟如今皇上和諸位主子都住在這裏,光是貼身伺候的奴才都有上千人,更別說七司三院跟著一起過來的奴才了。”
儷珠隨口道:“既如此,傳本宮懿旨,從明日開始,每人賞賜一碗綠豆湯,供應三個月,銀子本宮來出。”
夏果急了:“娘娘,算上原料、柴火和人工,一碗綠豆湯十文錢,一兩銀子可以做一百碗,暢春園裏麵有五六千的奴才,每天要花費五六十兩銀子,一個月是一千五百多兩銀子,三個月就是四五千兩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儷珠不以為意:“雖然不少,但也不多,本宮隨便一件衣裳也該值個幾百上千兩銀子吧?至於那件緙絲鳳袍,更是萬金難求,幾千兩銀子而已,能夠讓暢春園之中的奴才每日都喝上一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倒是頗為劃算。”
秋果疑惑不解:“娘娘怎麽突然想起此事了?”
儷珠如實相告:“從前本宮在紫禁城裏麵多次施恩,你們也看到效果了,紫禁城裏的奴才有哪一個不服本宮的?幾乎一個都沒有!如今來了暢春園,本宮也不能改了策略,底下的奴才日子最是困苦,隻要些許善意就可以令他們歸心,屆時本宮才能更好地大展拳腳。”
秋花連聲讚歎:“娘娘高瞻遠矚,奴婢欽佩不已。”
另外兩個貼身宮女也無話可說了。
儷珠又吩咐道:“對了,膳房那邊不敢吃本宮的回扣,但也不能叫他們一點好處都不得,熬製綠豆湯期間,每個月給膳房的總管賞賜一百兩銀子。”
這些銀子自然不是全給膳房總管的,他吃了大頭,還得分出來些許給底下的廚子差役。
雖然不多,但到底是個甜頭。
秋果一一應下:“奴婢遵旨。”
下午,僖妃過來了。
閑聊期間,突然提起了六阿哥:“這六阿哥真是一個天縱奇才!昨日皇上布置了一道考題,讓一眾阿哥以暢春園為題,寫一首詩,結果你猜怎麽樣?六阿哥小小年紀,居然在一眾阿哥之中拔得了魁首。”
儷珠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大阿哥和太子也才十多歲,剩餘的阿哥也就七八歲,六阿哥今年不過六歲,能寫出什麽好詩?”
“我給你瞧瞧你就知道了。”
僖妃從袖中取出了一張紙,遞給儷珠。
儷珠接過來,低聲念道:“簷下重疊障,琉璃繞紅牆。青山鶯欲飛,碧池鯉驚忙。四海皆樂道,升平日日長。無需附紙言,聖名多傳唱。”
很快,她就將紙放下:“十分尋常。”
僖妃提醒道:“可是六阿哥今年隻有六歲,這樣的水準已經屬於天才了。”
也就是清朝曆史上最慘的嫡出皇子——永璂。
雖然這和他的生母乾隆繼後那拉氏斷發有關,但也側麵說明了清朝爵位的珍貴性。
“皇貴妃娘娘鳳恩浩蕩!臣妾感激不盡!”
良貴人躬身下拜:“臣妾在惠嬪身邊原本就要受她搓磨,絲毫好處都無,如今臣妾隻當是黎明之前的一點黑暗而已,臣妾絕不敢有負皇貴妃娘娘。”
“你是個聰明人,本宮最喜歡聰明人,記得要一直保持這個狀態。”
“臣妾遵旨。”
而後儷珠又囑咐了良貴人幾句,就讓良貴人悄悄的離開了。
她和良貴人的會麵是不能讓別人知道的,不然良貴人這顆棋子就半廢了。
不過她現在的勢力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她早就安排好人把守在關鍵的要道,所以不可能有人看到她和良貴人密謀。
而隻要良貴人出了這片花園的範圍,誰又知道良貴人人和她碰過麵?
等儷珠回到清溪書屋,康熙迎了上來:“跑到哪去了?你身上好香啊!”
儷珠溫然含笑:“我去看了你給我種的那片花園,去摘了一些鮮花回來練練插花。”
“怪不得。”
康熙頷首:“你如今是皇貴妃了,這皇貴妃號稱副後,也該擔負起一部分母儀天下的職責,從此之後,不止初一十五嬪妃要來給你請安,逢五逢十的日子嬪妃也要來給你請安,這是從前表妹的例子。”
“這也太煩了。”
儷珠撅著嘴:“我實在不想起來那麽早。”
“原本朕還想讓她們每天都給你請安的,但就是想著你這憊懶的性子,所以才改成了跟表妹當年一樣的頻率。”
康熙笑著解釋道:“如果要是比不上表妹五天請一次安的規矩,人家不會覺得你是懶得讓人來請安,隻會覺得你的待遇不如表妹,難免生出輕視之心。”
儷珠想了想,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她隻能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說的來吧,讓她們五天來給我請一次安,隻是時辰卻不能按照原先的慣例了。”
康熙自無不可:“這自然由你。”
“那就讓她們巳時過來請安,那個時候已經吃完早飯了,又不到午睡的點兒,叫她們過來請過安後,剛好我可以午睡,她們也可以回去午睡,這不是一舉兩得兩全其美嗎?”
“本身宮裏請安的時辰就是不定的,早晨來請也行,下午來請也行,你這個法子倒是極好。”
……
儷珠很快派人將命令傳了出去,大多數嬪妃對此都是不怎麽在意的。
反正沒有儷珠,她們之前也要給珍淳皇貴妃請安,而且那個時候更早,如今能晚些反而還好了一點。
不過也有一些嬪妃心中不滿,覺得變了時辰會影響她們好不容易養成的慣例,但是這些話也頂多就在背後說一說,沒有誰膽敢借機生事。
畢竟儷珠掌管六宮這些日子以來威嚴日重,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誰都不敢隨便舞到儷珠麵前來。
不然那些遭到貶斥,挨過巴掌的嬪妃就是她們最好的例子。
轉眼來到了五月初九,天氣一日熱過一日,如今已經進入了最熱的時候。
儷珠一邊翻閱賬本,一邊問道:“暢春園裏有多少奴才?”
秋果答道:“暢春園的奴才比宮裏少了些,但也有五六千人,畢竟如今皇上和諸位主子都住在這裏,光是貼身伺候的奴才都有上千人,更別說七司三院跟著一起過來的奴才了。”
儷珠隨口道:“既如此,傳本宮懿旨,從明日開始,每人賞賜一碗綠豆湯,供應三個月,銀子本宮來出。”
夏果急了:“娘娘,算上原料、柴火和人工,一碗綠豆湯十文錢,一兩銀子可以做一百碗,暢春園裏麵有五六千的奴才,每天要花費五六十兩銀子,一個月是一千五百多兩銀子,三個月就是四五千兩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儷珠不以為意:“雖然不少,但也不多,本宮隨便一件衣裳也該值個幾百上千兩銀子吧?至於那件緙絲鳳袍,更是萬金難求,幾千兩銀子而已,能夠讓暢春園之中的奴才每日都喝上一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倒是頗為劃算。”
秋果疑惑不解:“娘娘怎麽突然想起此事了?”
儷珠如實相告:“從前本宮在紫禁城裏麵多次施恩,你們也看到效果了,紫禁城裏的奴才有哪一個不服本宮的?幾乎一個都沒有!如今來了暢春園,本宮也不能改了策略,底下的奴才日子最是困苦,隻要些許善意就可以令他們歸心,屆時本宮才能更好地大展拳腳。”
秋花連聲讚歎:“娘娘高瞻遠矚,奴婢欽佩不已。”
另外兩個貼身宮女也無話可說了。
儷珠又吩咐道:“對了,膳房那邊不敢吃本宮的回扣,但也不能叫他們一點好處都不得,熬製綠豆湯期間,每個月給膳房的總管賞賜一百兩銀子。”
這些銀子自然不是全給膳房總管的,他吃了大頭,還得分出來些許給底下的廚子差役。
雖然不多,但到底是個甜頭。
秋果一一應下:“奴婢遵旨。”
下午,僖妃過來了。
閑聊期間,突然提起了六阿哥:“這六阿哥真是一個天縱奇才!昨日皇上布置了一道考題,讓一眾阿哥以暢春園為題,寫一首詩,結果你猜怎麽樣?六阿哥小小年紀,居然在一眾阿哥之中拔得了魁首。”
儷珠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大阿哥和太子也才十多歲,剩餘的阿哥也就七八歲,六阿哥今年不過六歲,能寫出什麽好詩?”
“我給你瞧瞧你就知道了。”
僖妃從袖中取出了一張紙,遞給儷珠。
儷珠接過來,低聲念道:“簷下重疊障,琉璃繞紅牆。青山鶯欲飛,碧池鯉驚忙。四海皆樂道,升平日日長。無需附紙言,聖名多傳唱。”
很快,她就將紙放下:“十分尋常。”
僖妃提醒道:“可是六阿哥今年隻有六歲,這樣的水準已經屬於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