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儷珠戴滿東珠首飾隆重登場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旁若無人的與儷珠笑鬧了一會兒,方才與儷珠手挽著手登上了龍輦。
他在浩浩蕩蕩的儀仗拱衛之下摟著儷珠的細腰,朝著太和殿趕去。
太和殿此刻早已高朋滿座,與一年前康熙的萬壽節差不多,四品以上大臣才能受邀入宴,但一品以上文武大臣和宗室王公才能進入大殿之內,二品以下的大臣隻能坐在殿外。
太皇太後因為雙腿癱瘓了,無法行走,所以躺在一架雕刻了鳳凰圖案的千工拔步床之上被人抬了過來,放在高台左側。
她蓋著一床狐皮毯子,整個人的狀態並不好,但卻強撐著保持威嚴。
仁憲太後遠遠地坐在另一邊,麵上一慣慈和溫柔的笑容消失,反而帶著幾分冷淡之意。
她現在完全放飛自我了。
淑惠太妃和寧愨太妃緊伴在她的身旁,隱隱約約間有一種要與太皇太後分庭抗禮的感覺。
至於恭靖太嬪和端順太嬪,隻能坐在兩個小凳子上隨侍在太皇太後榻前。
但看她們魂不守舍的模樣,顯然不是特別情願。
說起來,她們兩個的出身也很高貴,雖然比仁憲太後弱一點,但父親也都是蒙古王公,在蒙古草原上圈地為王,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誰知她們嫁到紫金城之後。並沒有過上好日子。
她們心中對太皇太後也並非毫無怨言。
隻是從前太皇太後勢大,她們反抗不了太皇太後,隻能強迫自己臣服在太皇太後麵前,自己給自己洗腦,從而心裏才能好受一些。
現在太皇太後徹底失勢,她們的內心也開始動搖了。
下方的一眾嬪妃和王公大臣瞧著上頭不同於平常的情況,大多數都心知肚明是何原因,但他們並不想摻和進去,非常默契的全都選擇了冷眼相看。
詭異的氛圍下,使得整個太和殿的空氣都尤為壓抑。
以往是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一則康熙為了體現出孝道,不會比太皇太後更晚到場。
二則隻要太皇太後到來,後宮嬪妃和宗室親眷便會在仁憲太後等人帶領下為太皇太後賀壽獻禮,表演節目,絕不會讓壽宴冷場。
奈何,此一時彼一時,太皇太後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有心向康熙服軟,以待來日。
因此即使她感覺受到了冷待,她也隻是緊閉著雙眼,佯裝養神,而沒有當場發怒。
突然,兩名禮儀太監的唱喏聲打破了全場的寂靜:“皇上駕到!儷宸貴妃娘娘駕到!”
伴隨著中和韻樂奏響,儷珠與康熙逆光而來,不苟言笑的麵容之上帶著別樣的威嚴,令人不自覺的頂禮膜拜。
但當儷珠走近之後,眾多大臣和嬪妃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隻因儷珠身上竟然有數不勝數的東珠首飾,而且還有帝後才可使用的東珠朝珠。
但此刻卻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因此,以皇貴妃為首,所有嬪妃皇嗣與王公大臣隻得強行壓下心中的各種情緒,齊齊跪伏於地:“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康熙聲線沉穩:“平身。”
眾人謝恩:“謝皇上。”
而後皇貴妃、鈕祜祿貴妃和太子起身,其餘人等繼續行禮:“參見儷宸貴妃娘娘,貴妃娘娘鳳體金安!”
儷珠抬手虛扶:“免禮。”
眾人再次謝恩:“謝貴妃娘娘。”
按理這個時候康熙應該向太皇太後進行問候,但是他直接越過了太皇太後,看向了仁憲太後:“皇額娘金安。”
仁憲太後喜上眉梢:“皇帝多禮了。”
儷珠將手放在鬢邊,行了一個簡單的扶鬢禮:“姑母金安。”
仁憲太後笑意更甚:“好孩子,真是太知禮了。”
太皇太後突然直起了身子:“儷宸貴妃,你叫誰姑母?”
仁憲太後似笑非笑:“皇額娘何須大驚小怪?兒媳的額娘與儷宸貴妃的祖母是親生姐妹,難道儷宸貴妃不是兒媳的侄女嗎?”
太皇太後不屑一顧:“這又不是民間,宮裏隻有君臣,哪來的親戚?”
儷珠毫不客氣地嗆聲道:“在座的恐怕都是萬歲的親戚吧?若他們不是萬歲的親戚,隻是普通的大臣,今日怎有資格參加禦宴?況且當年太祖皇帝起家之時隻有十三副盔甲,難道不是靠著一眾親戚幫襯著才能最終席卷天下的嗎?”
太皇太後急了:“哀家……”
蘇麻喇姑低聲勸道:“主子,您忘了您之前說得話了?您都這麽大的年紀了,何必與她一個小姑娘一般見識。”
聞言,太皇太後老實地閉上了嘴。
之後康熙又對淑惠太妃和寧愨太妃口頭上問安了一句,卻對恭靖太嬪和端順太嬪視而不見。
太皇太後的麵色已經黑沉如水,因為康熙到現在還沒有向她問安。
最終,康熙如同忘了還有太皇太後這個人一般,目不斜視,直接牽起儷珠的手,與以往一樣,帶著儷珠坐在了高台最中心處的一座華麗的龍椅之上。
下方的眾人麵麵相覷,卻沒有一個膽敢出言指責康熙失禮。
太皇太後最在意身份地位,所以她終究沉不住氣了:“皇帝,哀家已經向你認錯了,你為何還要生哀家的氣?”
康熙麵無表情:“朕從沒有生太皇太後的氣,請太皇太後不要妄加揣測。”
太皇太後不依不饒:“那你為何不願意給哀家請安?”
康熙劍眉緊蹙:“太皇太後德高望重,又何須在乎這些繁文縟節?”
太皇太後態度強硬:“規矩是如此,並非哀家頑固不化。”
儷珠在一旁冷嘲熱諷:“萬歲主要是怕您福薄,受不起九五之尊的大禮,您怎麽不體諒體諒萬歲的一片苦心呢?”
太皇太後當場破防:“強詞奪理!儷宸貴妃,哀家可以看在皇帝的麵子上容忍你,但不代表哀家會讓你騎到哀家的頭上去。”
儷宸滿眼鄙夷:“你說得話算數嗎?”
太皇太後將千工拔步床拍得梆梆作響:“狂妄!”
康熙的言語隱含威脅:“太皇太後,今日是您的聖壽節,您難道還想再鬧一出好戲給下麵的宗室看嗎?”
太皇太後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竟然顯得有些卑微:“玄燁,你現在居然連一聲皇祖母都不願意叫了嗎?”
他在浩浩蕩蕩的儀仗拱衛之下摟著儷珠的細腰,朝著太和殿趕去。
太和殿此刻早已高朋滿座,與一年前康熙的萬壽節差不多,四品以上大臣才能受邀入宴,但一品以上文武大臣和宗室王公才能進入大殿之內,二品以下的大臣隻能坐在殿外。
太皇太後因為雙腿癱瘓了,無法行走,所以躺在一架雕刻了鳳凰圖案的千工拔步床之上被人抬了過來,放在高台左側。
她蓋著一床狐皮毯子,整個人的狀態並不好,但卻強撐著保持威嚴。
仁憲太後遠遠地坐在另一邊,麵上一慣慈和溫柔的笑容消失,反而帶著幾分冷淡之意。
她現在完全放飛自我了。
淑惠太妃和寧愨太妃緊伴在她的身旁,隱隱約約間有一種要與太皇太後分庭抗禮的感覺。
至於恭靖太嬪和端順太嬪,隻能坐在兩個小凳子上隨侍在太皇太後榻前。
但看她們魂不守舍的模樣,顯然不是特別情願。
說起來,她們兩個的出身也很高貴,雖然比仁憲太後弱一點,但父親也都是蒙古王公,在蒙古草原上圈地為王,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誰知她們嫁到紫金城之後。並沒有過上好日子。
她們心中對太皇太後也並非毫無怨言。
隻是從前太皇太後勢大,她們反抗不了太皇太後,隻能強迫自己臣服在太皇太後麵前,自己給自己洗腦,從而心裏才能好受一些。
現在太皇太後徹底失勢,她們的內心也開始動搖了。
下方的一眾嬪妃和王公大臣瞧著上頭不同於平常的情況,大多數都心知肚明是何原因,但他們並不想摻和進去,非常默契的全都選擇了冷眼相看。
詭異的氛圍下,使得整個太和殿的空氣都尤為壓抑。
以往是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一則康熙為了體現出孝道,不會比太皇太後更晚到場。
二則隻要太皇太後到來,後宮嬪妃和宗室親眷便會在仁憲太後等人帶領下為太皇太後賀壽獻禮,表演節目,絕不會讓壽宴冷場。
奈何,此一時彼一時,太皇太後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有心向康熙服軟,以待來日。
因此即使她感覺受到了冷待,她也隻是緊閉著雙眼,佯裝養神,而沒有當場發怒。
突然,兩名禮儀太監的唱喏聲打破了全場的寂靜:“皇上駕到!儷宸貴妃娘娘駕到!”
伴隨著中和韻樂奏響,儷珠與康熙逆光而來,不苟言笑的麵容之上帶著別樣的威嚴,令人不自覺的頂禮膜拜。
但當儷珠走近之後,眾多大臣和嬪妃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隻因儷珠身上竟然有數不勝數的東珠首飾,而且還有帝後才可使用的東珠朝珠。
但此刻卻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因此,以皇貴妃為首,所有嬪妃皇嗣與王公大臣隻得強行壓下心中的各種情緒,齊齊跪伏於地:“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康熙聲線沉穩:“平身。”
眾人謝恩:“謝皇上。”
而後皇貴妃、鈕祜祿貴妃和太子起身,其餘人等繼續行禮:“參見儷宸貴妃娘娘,貴妃娘娘鳳體金安!”
儷珠抬手虛扶:“免禮。”
眾人再次謝恩:“謝貴妃娘娘。”
按理這個時候康熙應該向太皇太後進行問候,但是他直接越過了太皇太後,看向了仁憲太後:“皇額娘金安。”
仁憲太後喜上眉梢:“皇帝多禮了。”
儷珠將手放在鬢邊,行了一個簡單的扶鬢禮:“姑母金安。”
仁憲太後笑意更甚:“好孩子,真是太知禮了。”
太皇太後突然直起了身子:“儷宸貴妃,你叫誰姑母?”
仁憲太後似笑非笑:“皇額娘何須大驚小怪?兒媳的額娘與儷宸貴妃的祖母是親生姐妹,難道儷宸貴妃不是兒媳的侄女嗎?”
太皇太後不屑一顧:“這又不是民間,宮裏隻有君臣,哪來的親戚?”
儷珠毫不客氣地嗆聲道:“在座的恐怕都是萬歲的親戚吧?若他們不是萬歲的親戚,隻是普通的大臣,今日怎有資格參加禦宴?況且當年太祖皇帝起家之時隻有十三副盔甲,難道不是靠著一眾親戚幫襯著才能最終席卷天下的嗎?”
太皇太後急了:“哀家……”
蘇麻喇姑低聲勸道:“主子,您忘了您之前說得話了?您都這麽大的年紀了,何必與她一個小姑娘一般見識。”
聞言,太皇太後老實地閉上了嘴。
之後康熙又對淑惠太妃和寧愨太妃口頭上問安了一句,卻對恭靖太嬪和端順太嬪視而不見。
太皇太後的麵色已經黑沉如水,因為康熙到現在還沒有向她問安。
最終,康熙如同忘了還有太皇太後這個人一般,目不斜視,直接牽起儷珠的手,與以往一樣,帶著儷珠坐在了高台最中心處的一座華麗的龍椅之上。
下方的眾人麵麵相覷,卻沒有一個膽敢出言指責康熙失禮。
太皇太後最在意身份地位,所以她終究沉不住氣了:“皇帝,哀家已經向你認錯了,你為何還要生哀家的氣?”
康熙麵無表情:“朕從沒有生太皇太後的氣,請太皇太後不要妄加揣測。”
太皇太後不依不饒:“那你為何不願意給哀家請安?”
康熙劍眉緊蹙:“太皇太後德高望重,又何須在乎這些繁文縟節?”
太皇太後態度強硬:“規矩是如此,並非哀家頑固不化。”
儷珠在一旁冷嘲熱諷:“萬歲主要是怕您福薄,受不起九五之尊的大禮,您怎麽不體諒體諒萬歲的一片苦心呢?”
太皇太後當場破防:“強詞奪理!儷宸貴妃,哀家可以看在皇帝的麵子上容忍你,但不代表哀家會讓你騎到哀家的頭上去。”
儷宸滿眼鄙夷:“你說得話算數嗎?”
太皇太後將千工拔步床拍得梆梆作響:“狂妄!”
康熙的言語隱含威脅:“太皇太後,今日是您的聖壽節,您難道還想再鬧一出好戲給下麵的宗室看嗎?”
太皇太後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竟然顯得有些卑微:“玄燁,你現在居然連一聲皇祖母都不願意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