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太後的秘密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恪常在懊悔不已,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
“元後在當時其實已經猜準了你的想法,兵不血刃之間,你的龍胎就廢了。”
太後輕歎一聲:“但你也並非毫無責任,如果你沒有去爭一個男人虛無縹緲的寵愛,元後為了維護賢後的名聲,其實在當時那個節骨眼上,是不會真正對你動手的。”
儷珠總算是了解了當年的一切細節。
原來恪常在並不像她自個兒說的那麽無辜。
不等太後說完,恪常在早已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她沒想到真相居然是這般令人不堪。
雖然她不算是恨錯了人,但是她的仇人卻變多了。
而且,太後的話毫不客氣的指出了她從前一直逃避著的問題。
她的小女兒之所以會早早夭折,她這個生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曾經如果不是她為了猶如鏡中月水中花一般的聖寵,現在的她肯定會有一個知心的女兒環繞膝下!
可惜,如今寵愛不在,愛女逝去,一切都成了夢幻泡影。
儷珠最好奇的是這一點:“太皇太後是怎麽害死元後的?”
皇後是一國之母,不是阿貓阿狗,絕不會輕易被害死。
“她在坤寧宮的橫梁之上下了一種草原上的秘藥,日積月累之下,元後的身子自然就敗了!最後那些嬪妃趁著元後生產的時候動得手腳,隻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太後直言不諱,講出了許多宮闈隱秘:“還有元後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太皇太後買通了乳娘害死的!當時她裝病前往赤城湯泉行宮療養,把皇帝也給引走了,所以才能輕易得手。”
儷珠扼腕歎息:“承祜阿哥的運氣確實比不上他的弟弟太子,才不到四歲就沒了,根本沒能序齒,真是可憐,如果他活到現在,既占嫡又占長,才是真正完美無缺的儲君。”
康熙有許多兒子沒有序齒,在大阿哥之前分別有承瑞、承祜、承慶和賽音渾察。
大阿哥之後還夭折了一個長華,之後太子才出生。
太子後麵又夭折了一個長生和萬黼,之後才輪到三阿哥和四阿哥出生,然後又夭折了一個胤禶。
這幾個皇子都沒有序齒。
其中承瑞、賽音渾察、長華和長生都是馬佳氏所生。
承祜是元後所生。
承慶是惠妃所生。
萬黼和胤禶是那拉貴人所生。
太後雖未生養,卻很能共情喪子的嬪妃:“宮中的皇子皇女雖說是享受了無邊富貴,卻也步步危機,多數都長不大,那些沒有序齒的,時間一長,皇帝連記都不住,最後傷心的隻有他們的生母了。”
“嗚嗚……”
恪常在哭得更厲害了。
康熙的女兒也夭折了許多。
分別是恪常在的兩個女兒,端嬪的一個女兒,德妃的一個女兒和皇貴妃的一個女兒。
也全都沒有序齒。
曆史上對她們的記載寥寥無幾,後世之人連她們的名字都不清楚。
儷珠見狀,隻好轉移了話題:“繼後又是怎麽被害的?”
太後露出了一抹非常複雜的神色:“因為坤寧宮上麵的秘藥並當時未去除,繼後正位中宮之後也住進了坤寧宮,自然便中招了。”
儷珠怏怏不樂:“這也太倒黴了。”
“不過是時也命也罷了!哪怕繼後不住進坤寧宮,頂多也就是活到如今也要駕鶴歸西了,因為繼後的身子早就被元後用一種紫茄花調配出來的秘藥給害了。”
太後神色漠然,帶著一絲看透了一切的平靜淡定:“這種秘藥雖然比麝香一類的傷身之物的藥性要弱,但卻非常隱秘,尋常太醫根本查不出來!還有哀家的表親慧妃也是元後害死的,初夏時節,慧妃直接被推進水中活活淹死了。”
儷珠微閉雙眼:“宮裏的女人,真是……”
“真是什麽?毒如蛇蠍?”
太後抬眸:“至少慧妃不是,因為她當時正在宮中待年,尚未侍寢。”
待年指的是有些女子的家世比較好,還不到可以侍寢的年歲就會被送進宮來成為準嬪妃,但這個時候又無法侍寢,隻能等到歲數夠了再侍寢。
儷珠聽了太後的話,默然不語,不由得沉思起來。
太後望著角落裏的金魚花盆,隻是靜靜地撚著手中的佛珠。
恪常在的抽泣聲漸漸低了,隻剩下如死灰一般的表情。
儷珠又稍微等了一會兒,眼見恪常在的情緒略有平複,她才道:“張氏,你已經得到你想知道的答案了,先去偏殿好好休息一番,本宮有話要與太後單獨聊聊。”
“臣妾告退。”
恪常在連忙用絹帕擦了擦眼角的淚花,起身對著儷珠與太後跪拜一禮,恭敬地跪安了。
儷珠黛眉輕挑,笑著試探道:“太後倒是好手段,對這些事居然能知道的這麽清楚,連元後和恪常在的想法都逃不脫您的法眼!看來您所掌握的勢力恐怕不是一般的大。”
“當初元後身邊有一個大宮女是哀家的人,她做什麽事情都喜歡同身邊的人商量,讓周圍的人給她出主意,哀家自然就知道了她的想法。”
太後並未否認,直接大大方方的承認了:“至於恪常在,她的第一個女兒的乳母也是哀家的人,還有她當初住的宮殿之中,更是有許多哀家的眼線。”
儷珠將思維發散:“恪常在當年雖然算是得寵,但在宮裏並不是數一數二的,連她身邊都有這麽多屬於您的暗子,別人的宮裏恐怕更多吧?”
太後依舊點頭:“自然了。”
儷珠萬分好奇:“您怎麽會有這麽多人手?單論起來,恐怕已經超過太皇太後了。”
太後語出驚人:“因為哀家接手了靖懿貴妃、康惠淑妃、靜妃、悼妃、董鄂氏、佟佳氏、貞妃和恪妃等人遺留下來的勢力。”
儷珠雖然有所準備,仍舊瞳孔地震:“靖懿貴妃與康惠淑妃是太宗皇帝的麟趾宮貴妃和衍慶宮淑妃,她們怎麽與您扯上關係的?”
太後放下手中佛珠,麵露得意之色:“她們知道哀家深恨太皇太後,剛好她們與太皇太後也有矛盾,她們薨逝之時已經沒有了更好的選擇,隻能把手底下的人交給哀家,希望哀家能與太皇太後鬥到底,反正不論誰輸誰贏,她們都樂見其成。”
“元後在當時其實已經猜準了你的想法,兵不血刃之間,你的龍胎就廢了。”
太後輕歎一聲:“但你也並非毫無責任,如果你沒有去爭一個男人虛無縹緲的寵愛,元後為了維護賢後的名聲,其實在當時那個節骨眼上,是不會真正對你動手的。”
儷珠總算是了解了當年的一切細節。
原來恪常在並不像她自個兒說的那麽無辜。
不等太後說完,恪常在早已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她沒想到真相居然是這般令人不堪。
雖然她不算是恨錯了人,但是她的仇人卻變多了。
而且,太後的話毫不客氣的指出了她從前一直逃避著的問題。
她的小女兒之所以會早早夭折,她這個生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曾經如果不是她為了猶如鏡中月水中花一般的聖寵,現在的她肯定會有一個知心的女兒環繞膝下!
可惜,如今寵愛不在,愛女逝去,一切都成了夢幻泡影。
儷珠最好奇的是這一點:“太皇太後是怎麽害死元後的?”
皇後是一國之母,不是阿貓阿狗,絕不會輕易被害死。
“她在坤寧宮的橫梁之上下了一種草原上的秘藥,日積月累之下,元後的身子自然就敗了!最後那些嬪妃趁著元後生產的時候動得手腳,隻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太後直言不諱,講出了許多宮闈隱秘:“還有元後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太皇太後買通了乳娘害死的!當時她裝病前往赤城湯泉行宮療養,把皇帝也給引走了,所以才能輕易得手。”
儷珠扼腕歎息:“承祜阿哥的運氣確實比不上他的弟弟太子,才不到四歲就沒了,根本沒能序齒,真是可憐,如果他活到現在,既占嫡又占長,才是真正完美無缺的儲君。”
康熙有許多兒子沒有序齒,在大阿哥之前分別有承瑞、承祜、承慶和賽音渾察。
大阿哥之後還夭折了一個長華,之後太子才出生。
太子後麵又夭折了一個長生和萬黼,之後才輪到三阿哥和四阿哥出生,然後又夭折了一個胤禶。
這幾個皇子都沒有序齒。
其中承瑞、賽音渾察、長華和長生都是馬佳氏所生。
承祜是元後所生。
承慶是惠妃所生。
萬黼和胤禶是那拉貴人所生。
太後雖未生養,卻很能共情喪子的嬪妃:“宮中的皇子皇女雖說是享受了無邊富貴,卻也步步危機,多數都長不大,那些沒有序齒的,時間一長,皇帝連記都不住,最後傷心的隻有他們的生母了。”
“嗚嗚……”
恪常在哭得更厲害了。
康熙的女兒也夭折了許多。
分別是恪常在的兩個女兒,端嬪的一個女兒,德妃的一個女兒和皇貴妃的一個女兒。
也全都沒有序齒。
曆史上對她們的記載寥寥無幾,後世之人連她們的名字都不清楚。
儷珠見狀,隻好轉移了話題:“繼後又是怎麽被害的?”
太後露出了一抹非常複雜的神色:“因為坤寧宮上麵的秘藥並當時未去除,繼後正位中宮之後也住進了坤寧宮,自然便中招了。”
儷珠怏怏不樂:“這也太倒黴了。”
“不過是時也命也罷了!哪怕繼後不住進坤寧宮,頂多也就是活到如今也要駕鶴歸西了,因為繼後的身子早就被元後用一種紫茄花調配出來的秘藥給害了。”
太後神色漠然,帶著一絲看透了一切的平靜淡定:“這種秘藥雖然比麝香一類的傷身之物的藥性要弱,但卻非常隱秘,尋常太醫根本查不出來!還有哀家的表親慧妃也是元後害死的,初夏時節,慧妃直接被推進水中活活淹死了。”
儷珠微閉雙眼:“宮裏的女人,真是……”
“真是什麽?毒如蛇蠍?”
太後抬眸:“至少慧妃不是,因為她當時正在宮中待年,尚未侍寢。”
待年指的是有些女子的家世比較好,還不到可以侍寢的年歲就會被送進宮來成為準嬪妃,但這個時候又無法侍寢,隻能等到歲數夠了再侍寢。
儷珠聽了太後的話,默然不語,不由得沉思起來。
太後望著角落裏的金魚花盆,隻是靜靜地撚著手中的佛珠。
恪常在的抽泣聲漸漸低了,隻剩下如死灰一般的表情。
儷珠又稍微等了一會兒,眼見恪常在的情緒略有平複,她才道:“張氏,你已經得到你想知道的答案了,先去偏殿好好休息一番,本宮有話要與太後單獨聊聊。”
“臣妾告退。”
恪常在連忙用絹帕擦了擦眼角的淚花,起身對著儷珠與太後跪拜一禮,恭敬地跪安了。
儷珠黛眉輕挑,笑著試探道:“太後倒是好手段,對這些事居然能知道的這麽清楚,連元後和恪常在的想法都逃不脫您的法眼!看來您所掌握的勢力恐怕不是一般的大。”
“當初元後身邊有一個大宮女是哀家的人,她做什麽事情都喜歡同身邊的人商量,讓周圍的人給她出主意,哀家自然就知道了她的想法。”
太後並未否認,直接大大方方的承認了:“至於恪常在,她的第一個女兒的乳母也是哀家的人,還有她當初住的宮殿之中,更是有許多哀家的眼線。”
儷珠將思維發散:“恪常在當年雖然算是得寵,但在宮裏並不是數一數二的,連她身邊都有這麽多屬於您的暗子,別人的宮裏恐怕更多吧?”
太後依舊點頭:“自然了。”
儷珠萬分好奇:“您怎麽會有這麽多人手?單論起來,恐怕已經超過太皇太後了。”
太後語出驚人:“因為哀家接手了靖懿貴妃、康惠淑妃、靜妃、悼妃、董鄂氏、佟佳氏、貞妃和恪妃等人遺留下來的勢力。”
儷珠雖然有所準備,仍舊瞳孔地震:“靖懿貴妃與康惠淑妃是太宗皇帝的麟趾宮貴妃和衍慶宮淑妃,她們怎麽與您扯上關係的?”
太後放下手中佛珠,麵露得意之色:“她們知道哀家深恨太皇太後,剛好她們與太皇太後也有矛盾,她們薨逝之時已經沒有了更好的選擇,隻能把手底下的人交給哀家,希望哀家能與太皇太後鬥到底,反正不論誰輸誰贏,她們都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