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多慮了,真不是我客氣,隻是這看戲首先得知曉戲文才行,不然也隻是聽個響罷了。”


    儷珠如實道:“正好我知道白蛇傳的戲文,以前過節的時候也曾與額娘看過幾回!如今來了宮裏再看一回白蛇傳,倒是另有一番滋味。”


    端順太妃話裏有話:“難得儷宸貴妃竟有如此謙恭的時刻,真是稀奇。”


    儷珠冷聲譏誚:“太後德高望重,本宮自然敬重有加,不像某些人,雖是宮裏的長輩,卻為老不尊,本宮想敬重她都覺得她不配。”


    端順太妃又羞又惱,卻不好隨意接話。


    因為雖然大家都知道璃珠說的是誰,但黎族終究沒有指名道姓,而她一旦接了話,就等於不打自招了。


    恭靖太妃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儷宸貴妃這話說得漂亮,可惜這未必是你心中真實所想!哀家還以為咱們的儷宸貴妃多麽與眾不同,出塵絕倫,原來也是一介俗人。”


    儷珠不屑一顧:“難道你不俗嗎?你既然自覺自個兒超然脫俗,怎麽還不得道成仙?與我們這些凡人混在一起做什麽?”


    恭靖太妃氣極了:“至少哀家不像你,遇到了果位高的,當即納頭便拜,遇到果位低的,竟然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這豈不正是戲本子之中演得那般拜高踩低,嫌貧愛富之輩?”


    果位,原本指得是佛門之中的修行境界,也可以委婉地代指身份地位。。


    儷珠扶了扶鬢角,笑靨如花:“常言道,狗眼看人低,又言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從前本宮隻覺得自個兒見識短淺,竟沒有親眼見過這樣的賤人!如今本宮瞧著,大抵不過是端順太妃與恭靖太妃這般模樣吧?”


    恭靖太妃與端順太妃差點從座位上蹦起來:“你……”


    儷珠拍案而起:“你什麽你?要和本宮鬥嘴的人是你們,說不過惱羞成怒的也是你們!恭敬太妃,端順太妃,你們兩個是不是這幾個月沒挨到巴掌,皮子又癢了?”


    恭靖太妃五官猙獰:“可惡!你竟敢威脅哀家?”


    儷珠滿眼鄙夷:“本宮有什麽不敢?是不是又忘了萬歲對你們的警告了?別以為大過年的本宮就會輕縱了你們!要是再敢多說一句,本宮就讓你們的臉比台上的那些戲子還花!”


    端順太妃與恭靖太妃心頭一緊,想起了康熙曾讓她們給順治殉葬的警告之言,再加上之前在儷珠手裏吃過大虧,她們可是知道儷珠的厲害的,根本沒有一點尋常妃子的賢良淑德,反而刁蠻潑辣。


    真要是放開手腳,不管不顧地整治她們一頓,絕對能令她們苦不堪言。


    再一細想,今天又是過年期間,這麽多嬪妃都在,要是再被儷珠打上兩巴掌,疼倒不說了,關鍵是太過丟人現眼。


    二人立時之間就不敢繼續與儷珠跳對台了,猶如兩個鵪鶉一般沉寂了下去。


    儷珠見狀,冷哼一聲,忍不住輕蔑地剜了端順太妃和恭靖太妃一眼。


    一旁的淑惠太妃對於這場鬧劇可謂是滿臉無奈。


    而寧愨太妃卻好似隻顧著看戲,完全對周遭的情況視而不見。


    這點子小插曲也很快就被眾人拋之腦後,連儷珠也沒有放在心上。


    她現在正饒有興致地看著台上的花旦和小生唱念做打,咿呀有詞。


    太後忽然感慨道:“有時候哀家在想,若是哀家能有白娘娘這樣翻江倒海的神通,是不是就不必苦守在深宮之中,可以朝遊碧海暮蒼梧,一日看盡長安花?”


    儷珠聞言,不由心中一驚,沒想到太後平日裏不聲不響,但言語之間卻能夠化用典故,不像是傳聞中不識漢字的模樣。


    她麵上不顯分豪:“白娘娘是得道的妖仙,凡人怎能與之相比?”


    太後對於男女之愛一向是十分悲觀的:“是嗎?哀家卻覺得白娘娘還比不上許多凡人看得清楚,明明已經有了通天的法力,竟還執著於小情小愛,為了一個男人,差點千年功果一朝散盡,真是不值。”


    儷珠隻能說一些車軲轆話應付:“值與不值,或許隻有自個兒的心中最清楚,畢竟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太後沉默良久,才道:“或許。白娘娘的選擇是正確的…若是……”


    儷珠睜大了眼睛:“若是什麽?”


    太後搖頭失笑:“沒什麽。”


    儷珠知道太後一定有什麽秘密,但是這跟她沒關係,太後不說,她就不問。


    淑惠太妃望著自家姐姐的神情,思緒不禁飛到了三十年前。


    那個時候,她們的姑母還沒有被先帝廢掉,她們有著青梅竹馬的玩伴,更有無數草原上的青年才俊成為她們的追求者。


    當時,她們都以為快樂的日子會永遠過不完。


    奈何,伴隨著一道懿旨……


    ……


    正月初十,儷珠聽說宜常在一哭二鬧三上吊,把翊坤宮攪了個天翻地覆,當即便派了貼身的宮女夏果前往翊坤宮斥責了宜常在一頓。


    下午康熙再次過來,與儷珠一同用晚膳。


    “又是一年過去,胤禔已經十三歲了,胤礽也十一歲了,他們兩個也快成年了。”


    康熙無意間提道:“按照太宗時期的規矩,成年的皇子應該被編入八旗之中成為都統,一是可以鍛煉這些皇子,二是可以對各個旗主形成一定的牽製作用,分薄他們的勢力。”


    儷珠對此不甚在意,隨口問道:“三郎想把他們編到哪個旗去?”


    康熙心裏也有了一些打算:“鑲黃、正黃和正白自然是不用考慮的,這是上三旗,隻有天子才能擔當其主,為了避嫌,直係的皇室宗親也不能直接編入上三旗,所以隻有正藍、鑲白、正紅、鑲紅和鑲藍五旗可以考慮。”


    很多人都以為清朝的皇子都是上三旗的,實則他們反而大多數都是下五旗的,隻有當上皇帝之後才會自動成為上三旗的旗主,然後旗籍進入上三旗。


    因為上三旗隻有一個旗主,那就是皇帝。


    其餘的人,甚至不可以有和皇帝身份相近的人入旗,比如皇子親王之類的,否則很容易造成奪權事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生瓜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生瓜六並收藏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