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高麗王妃閔氏與太子彈冠相慶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儷珠小聲分析道:“當年若不是運氣好,靠著李自成等人將明朝的底子給消耗沒了,大清哪有這麽容易入關。”
僖嬪對這些前朝之事興致缺缺,隨口道:“也不能這麽說,隻能說時也命也,天命歸於大清,誰也擋不住。”
而後,兩人又閑聊了幾句。
等到歌舞表演完畢之後,小金子再次站了出來,一揮拂塵:“恭送儷宸貴妃娘娘!”
“恭送儷宸貴妃娘娘!”
主位以下的嬪妃、福晉與外藩命婦齊齊三叩首,殿內再次奏響中和韶樂。
儷珠與僖嬪款款離去,坐著碧鳳艘上岸,同乘儀車各還本宮。
……
毓慶宮。
“參見大清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看著在自己麵前二跪六拜的高麗王妃閔氏,太子心中滿意,麵上卻依舊擺著個冷臉,努力模仿康熙,盡量讓自己顯得更加威嚴:“王妃不必多禮。”
高麗王妃閔氏神色恭謹:“叩謝太子殿下!”
“王妃此刻不是應該在涵元殿赴宴嗎?怎麽這麽快就結束了?”
“涵元殿的宴會食之無味,畢竟隻是一介妾妃所賜。”
高麗王妃閔氏出身貴族,因為從小培養,所以滿語很是流利:“說句實話,在臣婦的眼中,大清隻有皇帝陛下、皇後娘娘與太子殿下才是真正的主子。”
“王妃說得不錯,儷宸貴妃隻是一介妾妃而已!”
太子重重點頭:“若是以往,憑她的身份根本不夠格賜宴外藩命婦,這一次分明是她狂悖僭越。”
毓慶宮總管何玉樹眉頭緊皺,儷宸貴妃好歹是太子的庶母,平日裏有什麽齟齬,那也隻是皇室自家的事兒,怎麽能在這些外藩命婦麵前這麽說儷宸貴妃?
這不是讓人看笑話嗎?
他身為奴才,不好直接駁斥太子,隻能目光森冷地望著高麗王妃閔氏,寒聲道:“大清貴妃的身份不同尋常,王妃還是慎言為好。”
高麗王妃閔氏並不收斂:“妾室終究是妾室,縱然成了貴妃,依舊是妾室!在太子殿下這位元後嫡子麵前,別說隻是一個略微有些特殊的貴妃,即使是位同副後的皇貴妃,依臣婦看來,仍舊遠遠低於太子殿下。”
這話就太過了。
皇貴妃是副後,屬於平妻,可以身穿明黃朝服,待遇與皇後相差無幾,而太子隻能身穿杏黃朝服,地位雖遠高於親王,卻又遠遜於皇帝。
而且,太子在宗法上還矮了皇貴妃一輩。
所以,隻要當朝皇帝政權穩固,皇貴妃本身的地位絕對要高於太子。
太子到底年紀尚小,聽了王妃閔氏的話,心中卻愈發歡喜,隻覺得這個神情諂媚的高麗女子太會說話了。
一言一語,全部說到了他的心坎之上:“王妃言之有理!孤乃元嫡之子,莫說一個雙封號貴妃,一個皇貴妃,哪怕是繼任的皇後,與孤相比……”
毓慶宮大總管急了:“太子殿下!”
太子很是不爽:“小何子,你怎麽了?”
毓慶宮大總管急聲勸道:“太子殿下,繼後亦是皇後,亦是您的嫡母!雖然如今皇上沒有繼後,但是夫妻一體,您也不可言語不敬。”
“孤連在自個兒宮裏說說都不行嗎?”
“殿下,奴才知道皇上疼愛您,是以,您可千萬不能辜負皇上的心意!”
毓慶宮大總管連連磕頭,十分痛心疾首:“還有元後娘娘,她也在天上看著您呢!您一定要自重啊!”
太子陰沉著臉,皺眉不語。
高麗王妃閔氏本身也有點尷尬,因為她也是現任高麗國王的繼妃。
在她前麵,高麗國王還有一位姓金的元妃。
但她為了跪舔太子,已然什麽都顧不得了。
眼見氣氛凝重,高麗王妃閔氏連忙岔開話題:“臣婦也見了好幾位阿哥,結果,哪怕是眾人無比吹捧的大阿哥,與太子殿下一比,也是天地之別呀!”
太子神色稍緩:“孤的那些庶兄庶弟終究隻是妃嬪所出,怎麽比得上皇後所出的正宮嫡子呢?可謂是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高麗王妃閔氏無比讚同:“是啊!這庶子永遠都是比不上嫡子的!”
太子突然問道:“孤聽說在高麗那邊,即使庶出的王子當上大王,其生母也無法被尊封為大妃,隻能成為大嬪,遷移別宮,永遠要低正宮娘娘一頭!是這樣嗎?”
高麗國王的正妃稱作王妃,嫡母稱作大妃,祖母稱作大王大妃。
“自然是這樣的!這妃就是妃,嬪就是嬪,永遠不可能混為一談!”
高麗王妃閔氏得意道:“正如妻就是妻,妾永遠都是妾一樣。”
太子暗自頷首,姿態依舊傲慢:“雖然大清都說你們這些外藩小國乃是蠻夷之人,但沒想到你們的製度也有可取之處。”
高麗王妃閔氏愈發謙卑:“太子殿下謬讚了!您若是真覺得高麗隻尊嫡母,不尊庶母的規矩有可取之處,等您將來登臨九五之位,自然可以……”
……
景陽宮。
看著朱紅的宮門,華麗的雕梁畫棟,張玉貞緊了緊衣角,親自上前將兩枚銀簪遞給了守門的兩個太監。
雖然這隻是兩個小太監,但也是景陽宮的人。
自從跟了儷珠之後,他們見過的好東西不少,所以對兩枚平平無奇的銀簪並不放在眼裏。
隻不過眼見張玉貞身穿的是外邦服飾,知道她是外邦命婦,當即也就含笑領受了。
“這位夫人,您是來拜見貴妃娘娘的嗎?”
“兩位公公,請你們幫忙通傳一二!就說高麗的王室命婦淑媛張氏有要事求見大清的儷宸貴妃娘娘。”
兩名太監不知道淑媛在高麗具體是個什麽位分,還以為挺高的,當即笑著前去通報了。
正殿之中,儷珠很快收到了消息。
她凝著眉:“淑媛張氏?”
儷珠記得張禧嬪名喚張玉貞,最開始最開始隻是一個宮女,後來才成為淑媛,最後又一躍成為昭儀,生下世子後才被封為禧嬪,最終甚至鬥倒了仁顯王妃,成為了王妃。
但後來張玉貞年老色衰,仁顯王妃重新複位,張玉貞從王妃又降回了禧嬪。
等到仁顯王妃逝世,張玉貞被人告發,說是詛咒仁顯王妃。
而後張玉貞便被當時的國王賜死。
但她所生的世子最終登上了王位,她也被追封為了玉山府大嬪。
僖嬪對這些前朝之事興致缺缺,隨口道:“也不能這麽說,隻能說時也命也,天命歸於大清,誰也擋不住。”
而後,兩人又閑聊了幾句。
等到歌舞表演完畢之後,小金子再次站了出來,一揮拂塵:“恭送儷宸貴妃娘娘!”
“恭送儷宸貴妃娘娘!”
主位以下的嬪妃、福晉與外藩命婦齊齊三叩首,殿內再次奏響中和韶樂。
儷珠與僖嬪款款離去,坐著碧鳳艘上岸,同乘儀車各還本宮。
……
毓慶宮。
“參見大清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看著在自己麵前二跪六拜的高麗王妃閔氏,太子心中滿意,麵上卻依舊擺著個冷臉,努力模仿康熙,盡量讓自己顯得更加威嚴:“王妃不必多禮。”
高麗王妃閔氏神色恭謹:“叩謝太子殿下!”
“王妃此刻不是應該在涵元殿赴宴嗎?怎麽這麽快就結束了?”
“涵元殿的宴會食之無味,畢竟隻是一介妾妃所賜。”
高麗王妃閔氏出身貴族,因為從小培養,所以滿語很是流利:“說句實話,在臣婦的眼中,大清隻有皇帝陛下、皇後娘娘與太子殿下才是真正的主子。”
“王妃說得不錯,儷宸貴妃隻是一介妾妃而已!”
太子重重點頭:“若是以往,憑她的身份根本不夠格賜宴外藩命婦,這一次分明是她狂悖僭越。”
毓慶宮總管何玉樹眉頭緊皺,儷宸貴妃好歹是太子的庶母,平日裏有什麽齟齬,那也隻是皇室自家的事兒,怎麽能在這些外藩命婦麵前這麽說儷宸貴妃?
這不是讓人看笑話嗎?
他身為奴才,不好直接駁斥太子,隻能目光森冷地望著高麗王妃閔氏,寒聲道:“大清貴妃的身份不同尋常,王妃還是慎言為好。”
高麗王妃閔氏並不收斂:“妾室終究是妾室,縱然成了貴妃,依舊是妾室!在太子殿下這位元後嫡子麵前,別說隻是一個略微有些特殊的貴妃,即使是位同副後的皇貴妃,依臣婦看來,仍舊遠遠低於太子殿下。”
這話就太過了。
皇貴妃是副後,屬於平妻,可以身穿明黃朝服,待遇與皇後相差無幾,而太子隻能身穿杏黃朝服,地位雖遠高於親王,卻又遠遜於皇帝。
而且,太子在宗法上還矮了皇貴妃一輩。
所以,隻要當朝皇帝政權穩固,皇貴妃本身的地位絕對要高於太子。
太子到底年紀尚小,聽了王妃閔氏的話,心中卻愈發歡喜,隻覺得這個神情諂媚的高麗女子太會說話了。
一言一語,全部說到了他的心坎之上:“王妃言之有理!孤乃元嫡之子,莫說一個雙封號貴妃,一個皇貴妃,哪怕是繼任的皇後,與孤相比……”
毓慶宮大總管急了:“太子殿下!”
太子很是不爽:“小何子,你怎麽了?”
毓慶宮大總管急聲勸道:“太子殿下,繼後亦是皇後,亦是您的嫡母!雖然如今皇上沒有繼後,但是夫妻一體,您也不可言語不敬。”
“孤連在自個兒宮裏說說都不行嗎?”
“殿下,奴才知道皇上疼愛您,是以,您可千萬不能辜負皇上的心意!”
毓慶宮大總管連連磕頭,十分痛心疾首:“還有元後娘娘,她也在天上看著您呢!您一定要自重啊!”
太子陰沉著臉,皺眉不語。
高麗王妃閔氏本身也有點尷尬,因為她也是現任高麗國王的繼妃。
在她前麵,高麗國王還有一位姓金的元妃。
但她為了跪舔太子,已然什麽都顧不得了。
眼見氣氛凝重,高麗王妃閔氏連忙岔開話題:“臣婦也見了好幾位阿哥,結果,哪怕是眾人無比吹捧的大阿哥,與太子殿下一比,也是天地之別呀!”
太子神色稍緩:“孤的那些庶兄庶弟終究隻是妃嬪所出,怎麽比得上皇後所出的正宮嫡子呢?可謂是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高麗王妃閔氏無比讚同:“是啊!這庶子永遠都是比不上嫡子的!”
太子突然問道:“孤聽說在高麗那邊,即使庶出的王子當上大王,其生母也無法被尊封為大妃,隻能成為大嬪,遷移別宮,永遠要低正宮娘娘一頭!是這樣嗎?”
高麗國王的正妃稱作王妃,嫡母稱作大妃,祖母稱作大王大妃。
“自然是這樣的!這妃就是妃,嬪就是嬪,永遠不可能混為一談!”
高麗王妃閔氏得意道:“正如妻就是妻,妾永遠都是妾一樣。”
太子暗自頷首,姿態依舊傲慢:“雖然大清都說你們這些外藩小國乃是蠻夷之人,但沒想到你們的製度也有可取之處。”
高麗王妃閔氏愈發謙卑:“太子殿下謬讚了!您若是真覺得高麗隻尊嫡母,不尊庶母的規矩有可取之處,等您將來登臨九五之位,自然可以……”
……
景陽宮。
看著朱紅的宮門,華麗的雕梁畫棟,張玉貞緊了緊衣角,親自上前將兩枚銀簪遞給了守門的兩個太監。
雖然這隻是兩個小太監,但也是景陽宮的人。
自從跟了儷珠之後,他們見過的好東西不少,所以對兩枚平平無奇的銀簪並不放在眼裏。
隻不過眼見張玉貞身穿的是外邦服飾,知道她是外邦命婦,當即也就含笑領受了。
“這位夫人,您是來拜見貴妃娘娘的嗎?”
“兩位公公,請你們幫忙通傳一二!就說高麗的王室命婦淑媛張氏有要事求見大清的儷宸貴妃娘娘。”
兩名太監不知道淑媛在高麗具體是個什麽位分,還以為挺高的,當即笑著前去通報了。
正殿之中,儷珠很快收到了消息。
她凝著眉:“淑媛張氏?”
儷珠記得張禧嬪名喚張玉貞,最開始最開始隻是一個宮女,後來才成為淑媛,最後又一躍成為昭儀,生下世子後才被封為禧嬪,最終甚至鬥倒了仁顯王妃,成為了王妃。
但後來張玉貞年老色衰,仁顯王妃重新複位,張玉貞從王妃又降回了禧嬪。
等到仁顯王妃逝世,張玉貞被人告發,說是詛咒仁顯王妃。
而後張玉貞便被當時的國王賜死。
但她所生的世子最終登上了王位,她也被追封為了玉山府大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