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儷珠在涵元殿賜宴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儷珠的玉手在魏紫牡丹的花蕊之上輕撫而過。
對於底下三個大宮女的言語機鋒,她神色如常,恍若未聞。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嬪妃爭皇帝的寵愛,宮女也要爭嬪妃的寵愛。
本質上都是一個道理。
隻要別壞了正事兒,儷珠就不會去管。
而且她雖然最信任秋果和夏果,但是對於秋花,她也是挺喜歡的。
因為秋花很急於表現,又樂於上進,總是會不經意間給儷珠帶來一點小驚喜。
“好了,秋花,來替本宮將這朵花簪上。”
“奴婢遵旨。”
秋花手腳麻利地將魏紫牡丹簪在了儷珠的鬢邊,又不失時機地奉承了幾句:“娘娘真是天女臨凡!”
儷珠攬鏡自照,滿意頷首,不禁輕吟道:“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這首殷文圭的詩,此刻倒是完美闡述了儷珠的心境。
可惜身邊的宮女太監麵對這麽生僻的古詩隻能麵麵相覷。
若是康熙或者僖嬪在身邊,一定能與儷珠相談甚歡。
小金子上前提醒:“娘娘,該起駕了。”
儷珠收斂情緒,將手掌搭在小銀子的手腕之上,一步一搖,不疾不徐地走出了景陽宮門。
擺在眼前的,除了俗稱步輦的儀輿之外,還有類似十六抬大轎的翟輿和配了五匹珠光白玉寶馬的儀車。
這都是完整的貴妃儀仗的規格。
陳常與劉常在幾人早已等在了一旁:“參見貴妃娘娘。”
“免禮。”
“娘娘,瀛台島在紫禁城之外,咱們要經過禦花園,然後出了神武門,最後再右轉,大概不到一裏的路程就到了瀛台島,但若是乘坐步輦過去恐怕不太合適。”
一裏,約過五百米。
小金子彎腰請示儷珠的旨意:“您是打算乘坐翟輿轎子還是乘坐儀車過去?”
儷珠隨口道:“轎子本宮坐過,步輦本宮更是天天都坐,但是本宮好久沒有坐過馬車了,今天就乘儀車過去吧!”
“謹遵懿旨。”
宮人取來一個彩漆馬凳,儷珠踩著登上了儀車。
正要上車之時,僖嬪竟然帶著定貴人與那拉貴人等人來了。
儷珠當即邀請僖嬪同乘一車。
僖嬪欣然點頭。
至於定貴人等人,到底親疏有別,所以儷珠並沒有邀請她們。
僖嬪見狀,就把自個兒的儀車暫時借給了她們。
這很不符合規矩,因為不到嬪位是不能使用儀仗的。
不過她和儷珠一樣,都不把世俗規矩放在眼裏,儷珠也喜歡她這個性子。
宮中無人敢有所指摘。
儀車很大,裏麵甚至還有軟榻和桌子。
儷珠挽著僖嬪的胳膊坐在軟榻之上。
秋果和夏果還有僖嬪的貼身宮女蘭褪與梅消跪坐在一旁的墊子上麵,隨時準備侍奉二位娘娘。
“貴妃起駕!”
隨著一聲令下,儀車動了起來,華貴威嚴的儀仗猶如一條長龍似的朝著紫禁城外而去。
走在路上,儷珠一點都不覺得搖晃,比乘坐步輦還要舒服。
大概兩刻鍾過去,儷珠已經來到了六海區域。
說是海,其實隻是六個湖泊而已。
隻不過臨近紫禁城,受到皇室統管,所以才抬高位格稱作海。
其中西海、前海和後海又被稱作什刹海;北海、南海和中海又被稱作太液池。
瀛台島就在太液池的南海之內,屬於湖心島。
想要登島,要麽穿過兩座石橋,要麽坐船上去。
儷珠與僖嬪隻能下了儀車,來到專門服務皇室的臨時渡口。
這裏早有內務府的太監等著,恭請儷珠與僖嬪登上了碧鳳艘。
不過片刻,船已靠岸。
儷珠與僖嬪下了碧鳳艘,並沒有直接前往涵元殿赴宴,而是先在北邊的慶雲殿之中休整了一番。
而後眼見時辰到了,儷珠與僖嬪等人方才聯袂而往,一同來到了涵元殿內。
場中的眾多妃嬪、福晉與外藩命婦齊齊下拜:“叩見儷宸貴妃娘娘!儷宸貴妃娘娘千歲金安,鳳體康泰。”
“免禮平身。”
“多謝儷宸貴妃娘娘。”
隨著眾人起身,儷珠也已經來到了高台之上。
僖嬪正要前往自己的位置,儷珠卻叫住了她,讓她陪坐在了身邊。
鈕祜祿貴妃等人的麵色陰晴不定,但是終究未有言語。
畢竟這是當著一眾外藩命婦的麵。
身為嬪妃,如若不能保持修養,必然會有失天朝上國的體統。
屆時定將迎來康熙的雷霆之怒。
儷珠坐定之後,小金子一揮拂塵,殿中當即奏起了清宮經典雅樂之一的中和韶樂。
奏畢,小金子高聲唱喏:“眾嬪妃、福晉與命婦獻茶!”
一眾主位嬪妃之中,除了與儷珠關係莫逆,所以可以坐在一起的僖嬪以外,隻剩下鈕祜祿貴妃位份較高,隻需福身一禮,但站而不跪。
餘下的惠妃、德妃、宜嬪、端嬪、馬佳嬪、赫舍裏嬪全部手捧茶盞,俯首跪拜。
主位以下的嬪妃、宗室福晉與外藩命婦無需手捧茶盞,但是她們不隻需要跪倒在地,還得朝著儷珠所坐的方向肅容叩首,把頭磕得梆梆直響。
而後眾人齊聲道:“敬獻儷宸貴妃娘娘茶!”
儷珠拿起麵前的茶盞微微碰了碰嘴唇,口稱:“賜茶。”
小金子再次唱喏:“娘娘賜茶!”
主位嬪妃將杯中茶水一而盡:“多謝娘娘賜茶。”
餘下眾人再次叩首:“叩謝儷宸貴妃娘娘恩典。”
而後才起身,將麵前的茶水一飲而盡。
小金子繼續唱喏:“眾嬪妃、福晉與命婦獻酒!”
眾人這次將茶水換成了酒水,又進行了一遍相同的儀式。
之後眾人又獻饌,儷珠賜饌。
這三獻三賜之間,底下的一眾嬪妃、命婦和福晉足足被折騰了六次。
但是卻無一人敢有任何怨言。
因為三獻三賜既是康熙賜給儷珠的殊榮,同時儷珠的位份和恩寵也在這裏擺著。
而且,但凡能進殿叩拜儷珠,其實已經是值得這些外藩命婦誇耀的恩典了。
因為此次前來的外藩命婦實在太多了。
並且,這場宴會還有六宮嬪妃與宗室福晉陪同。
因此,能坐在涵元殿之中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外藩命婦的正妃。
至於外藩國王的姬妾和外藩使臣的妻子隻能坐在含元殿外的廊簷下麵與月台之上。
對於底下三個大宮女的言語機鋒,她神色如常,恍若未聞。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嬪妃爭皇帝的寵愛,宮女也要爭嬪妃的寵愛。
本質上都是一個道理。
隻要別壞了正事兒,儷珠就不會去管。
而且她雖然最信任秋果和夏果,但是對於秋花,她也是挺喜歡的。
因為秋花很急於表現,又樂於上進,總是會不經意間給儷珠帶來一點小驚喜。
“好了,秋花,來替本宮將這朵花簪上。”
“奴婢遵旨。”
秋花手腳麻利地將魏紫牡丹簪在了儷珠的鬢邊,又不失時機地奉承了幾句:“娘娘真是天女臨凡!”
儷珠攬鏡自照,滿意頷首,不禁輕吟道:“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這首殷文圭的詩,此刻倒是完美闡述了儷珠的心境。
可惜身邊的宮女太監麵對這麽生僻的古詩隻能麵麵相覷。
若是康熙或者僖嬪在身邊,一定能與儷珠相談甚歡。
小金子上前提醒:“娘娘,該起駕了。”
儷珠收斂情緒,將手掌搭在小銀子的手腕之上,一步一搖,不疾不徐地走出了景陽宮門。
擺在眼前的,除了俗稱步輦的儀輿之外,還有類似十六抬大轎的翟輿和配了五匹珠光白玉寶馬的儀車。
這都是完整的貴妃儀仗的規格。
陳常與劉常在幾人早已等在了一旁:“參見貴妃娘娘。”
“免禮。”
“娘娘,瀛台島在紫禁城之外,咱們要經過禦花園,然後出了神武門,最後再右轉,大概不到一裏的路程就到了瀛台島,但若是乘坐步輦過去恐怕不太合適。”
一裏,約過五百米。
小金子彎腰請示儷珠的旨意:“您是打算乘坐翟輿轎子還是乘坐儀車過去?”
儷珠隨口道:“轎子本宮坐過,步輦本宮更是天天都坐,但是本宮好久沒有坐過馬車了,今天就乘儀車過去吧!”
“謹遵懿旨。”
宮人取來一個彩漆馬凳,儷珠踩著登上了儀車。
正要上車之時,僖嬪竟然帶著定貴人與那拉貴人等人來了。
儷珠當即邀請僖嬪同乘一車。
僖嬪欣然點頭。
至於定貴人等人,到底親疏有別,所以儷珠並沒有邀請她們。
僖嬪見狀,就把自個兒的儀車暫時借給了她們。
這很不符合規矩,因為不到嬪位是不能使用儀仗的。
不過她和儷珠一樣,都不把世俗規矩放在眼裏,儷珠也喜歡她這個性子。
宮中無人敢有所指摘。
儀車很大,裏麵甚至還有軟榻和桌子。
儷珠挽著僖嬪的胳膊坐在軟榻之上。
秋果和夏果還有僖嬪的貼身宮女蘭褪與梅消跪坐在一旁的墊子上麵,隨時準備侍奉二位娘娘。
“貴妃起駕!”
隨著一聲令下,儀車動了起來,華貴威嚴的儀仗猶如一條長龍似的朝著紫禁城外而去。
走在路上,儷珠一點都不覺得搖晃,比乘坐步輦還要舒服。
大概兩刻鍾過去,儷珠已經來到了六海區域。
說是海,其實隻是六個湖泊而已。
隻不過臨近紫禁城,受到皇室統管,所以才抬高位格稱作海。
其中西海、前海和後海又被稱作什刹海;北海、南海和中海又被稱作太液池。
瀛台島就在太液池的南海之內,屬於湖心島。
想要登島,要麽穿過兩座石橋,要麽坐船上去。
儷珠與僖嬪隻能下了儀車,來到專門服務皇室的臨時渡口。
這裏早有內務府的太監等著,恭請儷珠與僖嬪登上了碧鳳艘。
不過片刻,船已靠岸。
儷珠與僖嬪下了碧鳳艘,並沒有直接前往涵元殿赴宴,而是先在北邊的慶雲殿之中休整了一番。
而後眼見時辰到了,儷珠與僖嬪等人方才聯袂而往,一同來到了涵元殿內。
場中的眾多妃嬪、福晉與外藩命婦齊齊下拜:“叩見儷宸貴妃娘娘!儷宸貴妃娘娘千歲金安,鳳體康泰。”
“免禮平身。”
“多謝儷宸貴妃娘娘。”
隨著眾人起身,儷珠也已經來到了高台之上。
僖嬪正要前往自己的位置,儷珠卻叫住了她,讓她陪坐在了身邊。
鈕祜祿貴妃等人的麵色陰晴不定,但是終究未有言語。
畢竟這是當著一眾外藩命婦的麵。
身為嬪妃,如若不能保持修養,必然會有失天朝上國的體統。
屆時定將迎來康熙的雷霆之怒。
儷珠坐定之後,小金子一揮拂塵,殿中當即奏起了清宮經典雅樂之一的中和韶樂。
奏畢,小金子高聲唱喏:“眾嬪妃、福晉與命婦獻茶!”
一眾主位嬪妃之中,除了與儷珠關係莫逆,所以可以坐在一起的僖嬪以外,隻剩下鈕祜祿貴妃位份較高,隻需福身一禮,但站而不跪。
餘下的惠妃、德妃、宜嬪、端嬪、馬佳嬪、赫舍裏嬪全部手捧茶盞,俯首跪拜。
主位以下的嬪妃、宗室福晉與外藩命婦無需手捧茶盞,但是她們不隻需要跪倒在地,還得朝著儷珠所坐的方向肅容叩首,把頭磕得梆梆直響。
而後眾人齊聲道:“敬獻儷宸貴妃娘娘茶!”
儷珠拿起麵前的茶盞微微碰了碰嘴唇,口稱:“賜茶。”
小金子再次唱喏:“娘娘賜茶!”
主位嬪妃將杯中茶水一而盡:“多謝娘娘賜茶。”
餘下眾人再次叩首:“叩謝儷宸貴妃娘娘恩典。”
而後才起身,將麵前的茶水一飲而盡。
小金子繼續唱喏:“眾嬪妃、福晉與命婦獻酒!”
眾人這次將茶水換成了酒水,又進行了一遍相同的儀式。
之後眾人又獻饌,儷珠賜饌。
這三獻三賜之間,底下的一眾嬪妃、命婦和福晉足足被折騰了六次。
但是卻無一人敢有任何怨言。
因為三獻三賜既是康熙賜給儷珠的殊榮,同時儷珠的位份和恩寵也在這裏擺著。
而且,但凡能進殿叩拜儷珠,其實已經是值得這些外藩命婦誇耀的恩典了。
因為此次前來的外藩命婦實在太多了。
並且,這場宴會還有六宮嬪妃與宗室福晉陪同。
因此,能坐在涵元殿之中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外藩命婦的正妃。
至於外藩國王的姬妾和外藩使臣的妻子隻能坐在含元殿外的廊簷下麵與月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