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儷珠大賺一筆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中,國公以上都是超品,鎮國將軍為一品,輔國將軍為二品,奉國將軍為三品,奉恩將軍為四品。
再往下就是閑散宗室。
儷珠黛眉輕蹙:“奉恩將軍雖然排在宗室十二等爵位之末,但也不至於連兩千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吧?”
“娘娘生來是個富貴命,哪裏知道我們這些人的難處?莫說隻是一個奉恩將軍,就算像臣婦家裏身為親王又如何呢?一大家子人太多了!那點子俸祿怎麽夠用?”
安親王福晉歎息道:“要是再碰上一個不善經營的,那日子就更得緊巴巴了。”
儷珠對此半信半疑,到底有個爵位,比閑散宗室強多了。
而且成年之後大多都能有個一官半職。
身為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弟,哪怕屬於旁支,也比旁人先天高出一等。
不論在哪個位置上都有油水可撈,旁人也不好說什麽。
隻要別太過分,甚至康熙都會睜一隻眼閉隻眼。
一旁的夏果十分好奇:“若是沒了宅子,他們以後住在哪兒?”
安親王福晉表麵是在向夏果解釋,實際上卻一直揣摩著儷珠的神色:“這倒不用擔心,他們家裏還有好些別院呢!”
儷珠點了點頭,將冊子合上:“今日等萬歲過來,本宮會把這些名字報上去的,你回去之後讓他們等著好消息吧!”
安親王福身一禮:“娘娘恩典,臣婦代替親戚們謝過您了。”
儷珠抬眸:“你對這些事情怎麽這麽積極?安親王又沒有犯事兒。”
安親王福晉一臉誠懇:“您是有通天手段的能人,臣婦不敢在您麵前扯謊,臣婦就實話實說了。”
儷珠頷首:“說吧!本宮喜歡聽真話。”
“此事看似與臣婦家裏沒有關係,可實際上親戚之間都是盤根錯節的,若是有能力搭一把手,也是一個人情,將來定有用處。”
安親王福晉瞧著十分情真意切:“同時臣婦與王爺都想借此與娘娘您聯係的更深一些,來日若是有幸能得到娘娘些許庇護,哪怕王爺以後仙去了,王府滿門也不至於毫無指望。”
儷珠在宮裏也經曆了許多爾虞我詐之事,自然不會輕易相信旁人的話。
她直接開門見山道:“那太子呢?你可是姓赫舍裏的,何況太子與你的血緣關係很近。”
“三從四德之中有講,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臣婦雖姓赫舍裏,可自從出嫁的那一日,就是愛新覺羅家的媳婦了,更是安親王府的女主人!臣婦永遠都會以安親王府的利益為先。”
安親王福晉歎了口氣:“何況太子那裏圍得人已經夠多了,臣婦又算什麽呢?”
儷珠定定地看了安親王福晉片刻,才道:“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可以下去了。”
安親王福晉心中七上八下的,生怕儷珠看出什麽端倪。
聽到儷珠讓她跪安,她也不敢多留,恭順道:“臣婦告退。”
夏果朝門外望了一眼:“娘娘,這安親王福晉可信嗎?”
“當然不可信了!”
儷珠連連搖頭:“血緣關係永遠是最重要的!何況元後是她的親侄女,這麽近的血緣關係,難道說割舍就能割舍?”
夏果不解:“那她這些天東奔西跑,又是何意?”
儷珠端起茶盞:“上次本宮不是說過了嗎?她這是典型的兩頭下注罷了!甚至更有可能,她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正是受了太子的指示。”
夏果麵露驚色:“娘娘,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儷珠十分淡定:“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秋果瞬間明悟:“看來娘娘另有打算。”
儷珠麵無表情,眼中卻透露著千般算計之色:“管她是誰派來的,半點都不重要!隻要能為本宮所用就夠了。”
反正隻是一個親王福晉而已,對於現在的她來說,隻要找到由頭,哪怕是堂而皇之的將之賜死,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這就是她身為絕代寵妃的自信。
……
晚間,康熙再次駕臨景陽宮。
儷珠將那份名單遞了上去。
康熙直接收下,並沒有詢問儷珠究竟收了多少禮物。
儷珠主動提起:“你不好奇我得了多少好處?”
康熙笑了笑,不以為意:“再多的好處都是你應得的,不用向為夫匯報。”
儷珠小聲抱怨道:“別得也就罷了,可是他們給我送來了不少的良田,宅院還有鋪子,我又不會經營,也不會打理,該怎麽辦?”
“你可以交給李家或者是宮外你有信任的奴才,讓他們去處理,按年或者按季收銀子就行了。”
康熙隨口道:“到了咱們這個身份,這些俗事不用太過在意,隻要你心裏有一杆秤,別被底下的人給哄了就行。”
儷珠點頭:“你說得在理,我懂了。”
……
又過了一日,宗人府之中大張旗鼓地釋放了二十三名宗室。
這是康熙故意為之的,就是要釋放一個信號,隻有儷珠點頭,此時才能翻篇。
這下子,先前參與了進諫一事的宗室子弟的家眷全都坐不住腳了。
她們紛紛想要找門路入宮求見儷珠。
可是國公以上的還好,國公以下的,想要入宮還頗為麻煩。
而且儷珠如今位高權重,獨得聖寵,哪怕是一些貝勒貝子福晉入了宮,卻也無法輕易的見到儷珠。
最終,所有宗室命婦全都集中到了安親王府,把用來賠罪的禮金交給了安親王福晉,由安親王福晉送到了儷珠麵前。
這一回,因為關係著自家丈夫子侄的身家性命,所以沒誰敢不給儷珠送禮,更沒誰敢以次充好,不當回事兒。
儷珠隨後將名單報給康熙,陸陸續續的又有一批宗室子弟從宗人府之中放了出去。
這場鬧劇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而儷珠光是白銀都賺了將近五十萬兩,田地、庭院和商鋪更是數不勝數。
儷珠隻留下了銀子,把剩下的田契、房契和商鋪的地契全部交給了李母,讓李母找人替她經營。
每年把七成收入送進宮就行了。
剩下的三成一部分賞給李家,另一部分當做那些員工的分紅。
對於這些東西,儷珠不大在意。
她現在都已經成了貴妃了。
隻有後位和奪嫡這兩件大事才值得讓她重視。
其餘的都隻是小打小鬧而已。
再往下就是閑散宗室。
儷珠黛眉輕蹙:“奉恩將軍雖然排在宗室十二等爵位之末,但也不至於連兩千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吧?”
“娘娘生來是個富貴命,哪裏知道我們這些人的難處?莫說隻是一個奉恩將軍,就算像臣婦家裏身為親王又如何呢?一大家子人太多了!那點子俸祿怎麽夠用?”
安親王福晉歎息道:“要是再碰上一個不善經營的,那日子就更得緊巴巴了。”
儷珠對此半信半疑,到底有個爵位,比閑散宗室強多了。
而且成年之後大多都能有個一官半職。
身為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弟,哪怕屬於旁支,也比旁人先天高出一等。
不論在哪個位置上都有油水可撈,旁人也不好說什麽。
隻要別太過分,甚至康熙都會睜一隻眼閉隻眼。
一旁的夏果十分好奇:“若是沒了宅子,他們以後住在哪兒?”
安親王福晉表麵是在向夏果解釋,實際上卻一直揣摩著儷珠的神色:“這倒不用擔心,他們家裏還有好些別院呢!”
儷珠點了點頭,將冊子合上:“今日等萬歲過來,本宮會把這些名字報上去的,你回去之後讓他們等著好消息吧!”
安親王福身一禮:“娘娘恩典,臣婦代替親戚們謝過您了。”
儷珠抬眸:“你對這些事情怎麽這麽積極?安親王又沒有犯事兒。”
安親王福晉一臉誠懇:“您是有通天手段的能人,臣婦不敢在您麵前扯謊,臣婦就實話實說了。”
儷珠頷首:“說吧!本宮喜歡聽真話。”
“此事看似與臣婦家裏沒有關係,可實際上親戚之間都是盤根錯節的,若是有能力搭一把手,也是一個人情,將來定有用處。”
安親王福晉瞧著十分情真意切:“同時臣婦與王爺都想借此與娘娘您聯係的更深一些,來日若是有幸能得到娘娘些許庇護,哪怕王爺以後仙去了,王府滿門也不至於毫無指望。”
儷珠在宮裏也經曆了許多爾虞我詐之事,自然不會輕易相信旁人的話。
她直接開門見山道:“那太子呢?你可是姓赫舍裏的,何況太子與你的血緣關係很近。”
“三從四德之中有講,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臣婦雖姓赫舍裏,可自從出嫁的那一日,就是愛新覺羅家的媳婦了,更是安親王府的女主人!臣婦永遠都會以安親王府的利益為先。”
安親王福晉歎了口氣:“何況太子那裏圍得人已經夠多了,臣婦又算什麽呢?”
儷珠定定地看了安親王福晉片刻,才道:“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可以下去了。”
安親王福晉心中七上八下的,生怕儷珠看出什麽端倪。
聽到儷珠讓她跪安,她也不敢多留,恭順道:“臣婦告退。”
夏果朝門外望了一眼:“娘娘,這安親王福晉可信嗎?”
“當然不可信了!”
儷珠連連搖頭:“血緣關係永遠是最重要的!何況元後是她的親侄女,這麽近的血緣關係,難道說割舍就能割舍?”
夏果不解:“那她這些天東奔西跑,又是何意?”
儷珠端起茶盞:“上次本宮不是說過了嗎?她這是典型的兩頭下注罷了!甚至更有可能,她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正是受了太子的指示。”
夏果麵露驚色:“娘娘,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儷珠十分淡定:“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秋果瞬間明悟:“看來娘娘另有打算。”
儷珠麵無表情,眼中卻透露著千般算計之色:“管她是誰派來的,半點都不重要!隻要能為本宮所用就夠了。”
反正隻是一個親王福晉而已,對於現在的她來說,隻要找到由頭,哪怕是堂而皇之的將之賜死,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這就是她身為絕代寵妃的自信。
……
晚間,康熙再次駕臨景陽宮。
儷珠將那份名單遞了上去。
康熙直接收下,並沒有詢問儷珠究竟收了多少禮物。
儷珠主動提起:“你不好奇我得了多少好處?”
康熙笑了笑,不以為意:“再多的好處都是你應得的,不用向為夫匯報。”
儷珠小聲抱怨道:“別得也就罷了,可是他們給我送來了不少的良田,宅院還有鋪子,我又不會經營,也不會打理,該怎麽辦?”
“你可以交給李家或者是宮外你有信任的奴才,讓他們去處理,按年或者按季收銀子就行了。”
康熙隨口道:“到了咱們這個身份,這些俗事不用太過在意,隻要你心裏有一杆秤,別被底下的人給哄了就行。”
儷珠點頭:“你說得在理,我懂了。”
……
又過了一日,宗人府之中大張旗鼓地釋放了二十三名宗室。
這是康熙故意為之的,就是要釋放一個信號,隻有儷珠點頭,此時才能翻篇。
這下子,先前參與了進諫一事的宗室子弟的家眷全都坐不住腳了。
她們紛紛想要找門路入宮求見儷珠。
可是國公以上的還好,國公以下的,想要入宮還頗為麻煩。
而且儷珠如今位高權重,獨得聖寵,哪怕是一些貝勒貝子福晉入了宮,卻也無法輕易的見到儷珠。
最終,所有宗室命婦全都集中到了安親王府,把用來賠罪的禮金交給了安親王福晉,由安親王福晉送到了儷珠麵前。
這一回,因為關係著自家丈夫子侄的身家性命,所以沒誰敢不給儷珠送禮,更沒誰敢以次充好,不當回事兒。
儷珠隨後將名單報給康熙,陸陸續續的又有一批宗室子弟從宗人府之中放了出去。
這場鬧劇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而儷珠光是白銀都賺了將近五十萬兩,田地、庭院和商鋪更是數不勝數。
儷珠隻留下了銀子,把剩下的田契、房契和商鋪的地契全部交給了李母,讓李母找人替她經營。
每年把七成收入送進宮就行了。
剩下的三成一部分賞給李家,另一部分當做那些員工的分紅。
對於這些東西,儷珠不大在意。
她現在都已經成了貴妃了。
隻有後位和奪嫡這兩件大事才值得讓她重視。
其餘的都隻是小打小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