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嬪妃隻有死後才會進入妃陵,寶頂就是具體的墳墓中的一種建築。


    宣貴人的眼淚奪眶而出,她身上雖疼,卻比不上內心的痛。


    她封妃至今,滿打滿算才過了一個多月,連冊封禮都未曾舉行,竟然轉瞬間被降為了貴人。


    沒被封妃之前,她原本好歹還是一宮主位,是個嬪主,結果現在反而倒退了。


    貴人這一位份在康熙後宮雖然已經算是不低了,但對於她這種頂尖出身的蒙古貴女來說,簡直是毫不掩飾的羞辱。


    最可怕的是,周圍那些嬪妃若有似無的視線和議論聲,令她好似變成了雜耍團之中的猴子,隻能任人戲耍輕賤,絲毫沒有反抗之力。


    她死死地握緊拳頭,緊緊地咬著嘴唇,腦袋一片空白。


    突然,她聽不清外界的聲音了。


    而後,她看不清外界的景象了。


    一聲沉悶的輕響,宣貴人驟然暈倒在地。


    “傳太醫!快傳太醫!”


    太皇太後頹唐地癱軟在寶座之上,身體猶如一灘爛泥。


    雖然心中早有準備,可她並沒有料到,宣貴人會被儷珠從妃位之上拉下來,降為貴人。


    花了那麽多的心思與功夫,才讓宣貴人成為宣妃,結果最終完全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哪怕是太皇太後,年過七旬又曆經波折,也大感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有心之人卻對儷珠更加的敬畏了。


    因為從儷珠得寵到現在,算上宣貴人,妃位之中竟然有三個,都被儷珠給拉下馬了。


    而最慘的也是宣貴人,宜嬪和馬佳嬪好歹還是一宮主位,宣貴人則直接是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皇貴妃用帕子掩著嘴唇,宜嬪眼中的快意一閃而過,赫舍裏嬪麵無表情。


    三個人雖然表現各有不同,卻全都在幸災樂禍。


    因為宣貴人曾經得罪過她們。


    鈕祜祿貴妃眉頭緊鎖,德妃神色愁苦,馬佳嬪一臉的恨鐵不成鋼。


    她們全都覺得宣貴人真是個人頭豬腦的廢物,這一次竟然又讓儷珠大占上風。


    惠妃撇了撇嘴,敬嬪滿臉不屑。


    二人心中大呼過癮,真是一場好戲。


    不論是誰倒黴,她們都開心。


    端嬪暗暗歎氣,隻覺得整個世界都嘈雜無比,令她十分厭煩。


    僖嬪早已被送回了長春宮,所以沒有見到這一幕好戲,不過儷珠一定會找機會講給她聽。


    “皇帝!古往今來的聖明君主,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是被女子牽著鼻子走的!”


    太皇太後隻差明著罵康熙是個昏君了:“你今日對葛魯黛如此嚴加苛責,究竟是真的因為葛魯黛冒犯了君威,還是因為你早就想把葛魯黛貶下去,免得礙著了儷宸妃這隻狐狸精的眼?”


    康熙橫眉冷視:“敢問皇祖母,什麽叫狐狸精?您身為太皇太後,一言一行都應該秉承懿德婦範,為天下女子表率,驟然口出惡言,實在是有失體麵!”


    “這個賤人一口一個老妖婆的時候,你怎麽不說她不積口德?哀家堂堂太皇太後被這個賤人罵得狗血淋頭,難道要哀家默默忍受不成?”


    太皇太後眼睛恨得幾乎要滴血:“她若不是狐狸精,怎麽會將你迷得如此神魂顛倒?怎麽會讓你一個明明有著聖君氣象的壯年君主變得沉迷女色,變得不可理喻!”


    康熙一躍而起,直接握起儷珠的玉手:“朕再說一次!儷宸妃乃朕真心所愛也,天下無人可對其不敬。”


    太皇太後目眥盡裂,逆血上衝,差點當場暈厥。


    慈寧宮總管王西豪連忙端來了一碗紫參湯喂給太皇太後:“主子,您消消氣!”


    儷珠與康熙並肩而立,望著周遭嬪妃滿是惡意的眼神,這一刻,她隻覺得自己正與世界為敵。


    可感受著康熙身上傳來的氣息,令她內心有一種難言的安全感。


    她頓時覺得,隻要與康熙在一起,哪怕是與全世界為敵,又有何妨?


    不!


    康熙是天子,他代表的就是世界,與他為敵的人,才是真正與世界為敵。


    這麽一想,儷珠頓時明媚一笑。


    太皇太後本來喝下參湯,勉強緩了過來,結果一抬眼就看見了儷珠的笑容,頓時又破防了。


    她破口大罵:“皇帝,你要學太宗皇帝和先帝嗎?為了一個女人,棄江山社稷於不顧,這是一個皇帝該做的事嗎?”


    康熙不明所以:“太宗皇帝何曾棄江山於不顧,先帝何曾棄社稷於不顧?”


    “當年太宗皇帝本來在外出征,一聽到宸妃海蘭珠病重的消息,便舍棄了十萬大軍趕回皇宮,結果要不是八旗子弟能征善戰,那場戰役一定會一敗塗地!可即使最終沒能戰敗,也勝得不夠漂亮,否則怎會又在關外蹉跎了多年,大清才能入關?”


    太皇太後捂著胸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後來的先帝,明明是入關以來的第一任皇帝,更應該勵精圖治,可是他為了董鄂氏那個賤人,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甚至還想要遁入空門,最後得了天花也不盡心治療,留下一個爛攤子撒手人寰,讓鼇拜那個逆賊掌了大權!你難道忘了你剛登基的時候有多麽艱難?你莫非要重蹈他們的覆轍?你以為大清有多少國運,能經得起連續三代皇帝這般消耗?”


    她這既是在罵康熙,也是在借機發泄她對皇太極和順治的不滿。


    這兩個皇帝,一個是她丈夫,一個是她兒子,結果最終卻都棄她而去,這才是讓她最痛苦的地方。


    “皇祖父定鼎天下,掃平三漠蒙古,使大清南下無後顧之憂!皇阿瑪帶領八旗入關,大敗逆賊李自成,收複江南,穩固萬裏山河!”


    康熙並不惱怒,反而淡然自若:“這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之舉?他們全都是有功於大清之輩!子孫後代理應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勞,以他們為楷模,方使大清江山延綿萬代,傳承永續!若是朕能有幸與他們相提並論,也實是榮幸之至之事。”


    “你的皇祖父和皇阿瑪本可以有更加傲人的成就,隻因沉迷女色,卻白白錯失了大好良機!”


    太皇太後周身的氣勢立刻一衰,但她還是強撐著道:“要不是前朝有愛新覺羅家族的宗室和文臣武將一同匡扶社稷,大清未必會有如今的繁榮興盛!你如若執迷不悟,恐怕如今的萬國來朝也隻是曇花一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生瓜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生瓜六並收藏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