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康熙請求儷珠與他一同入畫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儷珠聞言,思緒平靜了些許,心中暗歎元後確實有資格與康熙一同入畫。
“繼後是因為她當時命不久矣,為夫雖然對她無男女之愛,卻終究有著夫妻名份,所以才賜了她與為夫一同入畫的殊榮。”
康熙流露出一絲緬懷之色:“這其實隻是因為為夫想要給她一個心理慰藉而已,免得她走得不安心。”
儷珠對這個解釋也勉強能夠接受。
說白了,到底都是皇後,元後已經同康熙入畫了,繼後卻不與康熙入畫,也的確說不過去。
“最後一幅,是因為為夫很愧疚沒有讓額娘多享幾年清福,為了不讓皇貴妃重蹈額娘的覆轍,所以她入宮之時為夫才給了她超額的榮寵,免得她受人欺辱。”
康熙想起了早逝的聖母太後,不禁暗自感傷:“實際上,這隻是做給旁人看的,其實為夫一直把皇貴妃當成親人。”
儷珠直視康熙,發自靈魂地問道:“那我呢?”
康熙一字一句的答道:“你是一個唯一沒有別的理由,隻是單純的因為我心悅你,所以才想邀你一同入畫。”
儷珠沒有言語,沉默以對。
康熙小心翼翼的開口:“這不是恩典,也不是賞賜,而是請求。”
儷珠輕咬下唇,一時間心中五味雜陳。
康熙小心翼翼地賠罪道:“希望你不要生氣,我也很遺憾沒能與你第一個入畫,隻歎造化弄人,你我相遇的實在是太晚了。”
儷珠突然破涕為笑:“晚嗎?我不覺得。”
康熙又驚又喜:“珠珠,你同意了?”
儷珠凝睇著康熙,緩緩頷首:“能與三郎一同入畫,吾之所幸也。”
二人執手,情意綿綿。
……
因為今日時間不夠了,所以康熙專門下旨讓如意館費心準備,明日再與儷珠一同過來入畫。
這個消息當天晚上就傳了出去。
皇貴妃望著天上的月亮,流了一夜的眼淚,病情再次加重。
第二天隻能又免了闔宮嬪妃的請安。
暗地裏,無數人都在看承乾宮的笑話。
皇貴妃的奶嬤嬤急得頭發都白了不知多少,卻也無濟於事。
鈕祜祿貴妃宮裏也少了一件極品端硯,據說有宮人看見了那件端硯的碎片,絲毫沒有修複的可能了,不禁令人嘖嘖歎惋。
……
三十號,儷珠與康熙端坐在紫檀寶座之上,二人並未身著朝服,而是身著輕便一些的吉服。
一個穿大紅鳳袍,一個穿大紅龍袍,十指緊扣,猶如一對新婚燕爾的恩愛夫妻。
今日算上南懷仁,一共來了七名大清技藝最為頂尖的的畫師。
足足花了三個時辰,才算是勉強初步完工。
等後期上完顏色,裝裱保存之後,才能看見成品。
不過儷珠與康熙二人顯然更享受這一過程。
能與自己的心愛之人一同入畫,對於古代的帝王與後妃來說,也是一件難得的浪漫之事。
……
轉眼跨過了四月,來到了五月。
初一,又到了該給太皇太後請安的日子,可惜儷珠照舊不去。
中午時分,小金子來報:“娘娘,您不知道,慈寧宮今日可熱鬧著呢!雖然惠妃和宜嬪都被禁足了,又是在太皇太後麵前,結果照樣鬧得不可開交。”
儷珠對這些後宮八卦很感興趣:“怎麽回事?”
小金子一板一眼的答道:“宣妃封妃之後,比以往更加不可一世!今日在慈寧宮中,她竟然公開想要搶奪皇貴妃的座位,結果皇貴妃直接與她爭執了起來,期間太皇太後多次拉偏架,最終皇貴妃當場暈倒。”
儷珠有些驚訝了:“宣妃受懲罰了嗎?”
小金子搖頭:“沒有。”
儷珠也不大在意:“隨她們去吧!一群狗咬狗。”
夏果在一旁竊喜道:“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過不了多久,宣妃就要撞在您手上了。”
儷珠百無聊賴地疊著煙紫色的雲錦帕子:“她這個妃位本身就不是靠著自己的本事得來的,跌下去不也很正常嗎?”
“娘娘言之有理。”
而後的日子中,康熙照舊獨寵儷珠,太皇太後和六宮嬪妃對此十分不滿,可惜全都無可奈何。
因為端午將近,宮裏宮外也忙了起來。
本來淑慧太妃是想把端午節交給儷珠操辦的,但是儷珠直接推諉了,她才不喜歡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最後由德妃接了過去。
雖然端午節不是最重要的日子,但過節的氣氛依舊十分濃鬱,尤其是民間。
皇宮為了體現出與民同樂的態度,也有相應的儀式。
甚至在五月五號那一日也會在太和殿之中舉辦宮宴。
秋果和夏果早早地開始準備起來。
她們從內務府領了很多上好的糯米與筍葉,還有花生、桂圓、紅棗和葡萄幹等各色堅果,準備親手製作粽子。
內務府也提前送來了各色雄黃酒。
還有的宮女則開始製作五色彩繩和辟毒香囊。
造辦處也送來了金銀絲線編織而成的艾葉菖蒲模樣的飾品,專門用於嬪妃佩戴。
儷珠在五月四號這一天特地將李母召進了宮,隨行的除了之前來過的堂嫂和兩個侄女以外,這次還多了三個伯母,都是她那些伯父的妻子。
雖然三個伯母都是儷珠的長輩,可是她們見到儷珠之後,依舊恭恭敬敬的對儷珠行了跪拜大禮。
因為儷珠從入宮的那一刻起,她已經不是李家的女兒了,而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女人。
縱然是生母都要給儷珠行禮,何況三個伯母。
一行人照舊住在宮中,等到第二日五月初五,宮裏徹底熱鬧了起來。
儷珠早點吃的是鹹鴨蛋配十八種小粥,早膳直接就是三十六種粽子。
晚膳正常了起來,乃是尋常的大魚大肉,肥雞肥鴨,一共堆了六十多碟,堪比禦膳。
至於夜宵,太和殿會舉辦晚宴,自然要去太和殿用席。
因為端午節在清朝不是第一等的大節日,隻邀請了近支的王室宗親,沒有邀請普通的大臣。
為了熱鬧一些,所有嬪妃不限位份,都能參加。
甚至官女子都來了,隻不過她們沒有坐的地方,隻能在各個主位身邊伺候,猶如大宮女似的。
因為官女子沒有正式的位份,本身就是可以侍寢的宮女。
“繼後是因為她當時命不久矣,為夫雖然對她無男女之愛,卻終究有著夫妻名份,所以才賜了她與為夫一同入畫的殊榮。”
康熙流露出一絲緬懷之色:“這其實隻是因為為夫想要給她一個心理慰藉而已,免得她走得不安心。”
儷珠對這個解釋也勉強能夠接受。
說白了,到底都是皇後,元後已經同康熙入畫了,繼後卻不與康熙入畫,也的確說不過去。
“最後一幅,是因為為夫很愧疚沒有讓額娘多享幾年清福,為了不讓皇貴妃重蹈額娘的覆轍,所以她入宮之時為夫才給了她超額的榮寵,免得她受人欺辱。”
康熙想起了早逝的聖母太後,不禁暗自感傷:“實際上,這隻是做給旁人看的,其實為夫一直把皇貴妃當成親人。”
儷珠直視康熙,發自靈魂地問道:“那我呢?”
康熙一字一句的答道:“你是一個唯一沒有別的理由,隻是單純的因為我心悅你,所以才想邀你一同入畫。”
儷珠沒有言語,沉默以對。
康熙小心翼翼的開口:“這不是恩典,也不是賞賜,而是請求。”
儷珠輕咬下唇,一時間心中五味雜陳。
康熙小心翼翼地賠罪道:“希望你不要生氣,我也很遺憾沒能與你第一個入畫,隻歎造化弄人,你我相遇的實在是太晚了。”
儷珠突然破涕為笑:“晚嗎?我不覺得。”
康熙又驚又喜:“珠珠,你同意了?”
儷珠凝睇著康熙,緩緩頷首:“能與三郎一同入畫,吾之所幸也。”
二人執手,情意綿綿。
……
因為今日時間不夠了,所以康熙專門下旨讓如意館費心準備,明日再與儷珠一同過來入畫。
這個消息當天晚上就傳了出去。
皇貴妃望著天上的月亮,流了一夜的眼淚,病情再次加重。
第二天隻能又免了闔宮嬪妃的請安。
暗地裏,無數人都在看承乾宮的笑話。
皇貴妃的奶嬤嬤急得頭發都白了不知多少,卻也無濟於事。
鈕祜祿貴妃宮裏也少了一件極品端硯,據說有宮人看見了那件端硯的碎片,絲毫沒有修複的可能了,不禁令人嘖嘖歎惋。
……
三十號,儷珠與康熙端坐在紫檀寶座之上,二人並未身著朝服,而是身著輕便一些的吉服。
一個穿大紅鳳袍,一個穿大紅龍袍,十指緊扣,猶如一對新婚燕爾的恩愛夫妻。
今日算上南懷仁,一共來了七名大清技藝最為頂尖的的畫師。
足足花了三個時辰,才算是勉強初步完工。
等後期上完顏色,裝裱保存之後,才能看見成品。
不過儷珠與康熙二人顯然更享受這一過程。
能與自己的心愛之人一同入畫,對於古代的帝王與後妃來說,也是一件難得的浪漫之事。
……
轉眼跨過了四月,來到了五月。
初一,又到了該給太皇太後請安的日子,可惜儷珠照舊不去。
中午時分,小金子來報:“娘娘,您不知道,慈寧宮今日可熱鬧著呢!雖然惠妃和宜嬪都被禁足了,又是在太皇太後麵前,結果照樣鬧得不可開交。”
儷珠對這些後宮八卦很感興趣:“怎麽回事?”
小金子一板一眼的答道:“宣妃封妃之後,比以往更加不可一世!今日在慈寧宮中,她竟然公開想要搶奪皇貴妃的座位,結果皇貴妃直接與她爭執了起來,期間太皇太後多次拉偏架,最終皇貴妃當場暈倒。”
儷珠有些驚訝了:“宣妃受懲罰了嗎?”
小金子搖頭:“沒有。”
儷珠也不大在意:“隨她們去吧!一群狗咬狗。”
夏果在一旁竊喜道:“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過不了多久,宣妃就要撞在您手上了。”
儷珠百無聊賴地疊著煙紫色的雲錦帕子:“她這個妃位本身就不是靠著自己的本事得來的,跌下去不也很正常嗎?”
“娘娘言之有理。”
而後的日子中,康熙照舊獨寵儷珠,太皇太後和六宮嬪妃對此十分不滿,可惜全都無可奈何。
因為端午將近,宮裏宮外也忙了起來。
本來淑慧太妃是想把端午節交給儷珠操辦的,但是儷珠直接推諉了,她才不喜歡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最後由德妃接了過去。
雖然端午節不是最重要的日子,但過節的氣氛依舊十分濃鬱,尤其是民間。
皇宮為了體現出與民同樂的態度,也有相應的儀式。
甚至在五月五號那一日也會在太和殿之中舉辦宮宴。
秋果和夏果早早地開始準備起來。
她們從內務府領了很多上好的糯米與筍葉,還有花生、桂圓、紅棗和葡萄幹等各色堅果,準備親手製作粽子。
內務府也提前送來了各色雄黃酒。
還有的宮女則開始製作五色彩繩和辟毒香囊。
造辦處也送來了金銀絲線編織而成的艾葉菖蒲模樣的飾品,專門用於嬪妃佩戴。
儷珠在五月四號這一天特地將李母召進了宮,隨行的除了之前來過的堂嫂和兩個侄女以外,這次還多了三個伯母,都是她那些伯父的妻子。
雖然三個伯母都是儷珠的長輩,可是她們見到儷珠之後,依舊恭恭敬敬的對儷珠行了跪拜大禮。
因為儷珠從入宮的那一刻起,她已經不是李家的女兒了,而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女人。
縱然是生母都要給儷珠行禮,何況三個伯母。
一行人照舊住在宮中,等到第二日五月初五,宮裏徹底熱鬧了起來。
儷珠早點吃的是鹹鴨蛋配十八種小粥,早膳直接就是三十六種粽子。
晚膳正常了起來,乃是尋常的大魚大肉,肥雞肥鴨,一共堆了六十多碟,堪比禦膳。
至於夜宵,太和殿會舉辦晚宴,自然要去太和殿用席。
因為端午節在清朝不是第一等的大節日,隻邀請了近支的王室宗親,沒有邀請普通的大臣。
為了熱鬧一些,所有嬪妃不限位份,都能參加。
甚至官女子都來了,隻不過她們沒有坐的地方,隻能在各個主位身邊伺候,猶如大宮女似的。
因為官女子沒有正式的位份,本身就是可以侍寢的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