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康熙對儷珠交心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通貴人仍舊不死心:“那現在該怎麽辦?皇上對李嬪如此青眼有加,您還能下旨懲處她嗎?”
“你在做什麽春秋大夢?你知不知道,皇上不僅輕信了李嬪,處罰了馬佳氏和二格格,還專門讓李嬪坐了鑾駕,此刻李嬪應該一起跟皇上回景陽宮了。”
皇貴妃不屑一顧道:“你若是有本事,你就替本宮去傳懿旨,本宮倒要看你能不能活著走出景陽宮。”
通貴人猶如被天雷擊中,驚叫一聲:“鑾駕?李嬪居然敢乘坐鑾駕?這可是天子禦輦!她如此僭越,難道沒人能管一管嗎?”
皇貴妃像看傻子一樣望著通貴人,用手扶著額頭,不由深感疲憊:“跪安吧!本宮這裏不需要你們伺候了。”
通貴人還想開口,布貴人連忙拉了通貴人一把,又對皇貴妃行了一禮,連拖帶拽的把通貴人扯了出去。
“布姐姐,您做什麽啊?”
“皇上是天下之主,皇上都同意的事兒,誰敢去管?除非太皇太後出麵。”
通貴人依舊抱有幻想:“那太皇太後為什麽不出麵?”
布貴人搖頭道:“或許太皇太後還沒收到消息,或許太皇太後也管不了。”
“難道咱們就這麽放過李嬪?”
“現在不是咱們不放過李嬪的事兒了,而是李嬪能不能放過咱們的事兒了。”
……
景陽宮,康熙送儷珠回來之後,他並沒有離去,而是傳了熱水,一同與儷珠沐浴了一番。
然後換上新的衣裳,又喝過湯藥,與儷珠一同窩在了被窩裏麵。
儷珠靠在康熙的肩膀之上,她能夠明顯感覺到康熙有著很重的心事,而且她也大概猜到了是什麽事情。
她沒有說話,隻是將手放到了康熙的掌心之中,無聲的給予康熙心理層麵的支持。
果然,康熙更加用力的握住了儷珠的手掌。
過了片刻,他的語氣之中突然帶了一絲難以掩飾的哀傷,沒頭沒腦的開口道:“珠珠,我現在隻有你了。”
康熙八歲喪父,十歲喪母,二十一歲喪妻,期間又經曆了多名子女的逝世,而今更是發現自己的親祖母居然殺了自己的親額娘。
他難免有一種天廣地闊,自身卻煢煢孑立的感覺。
儷珠隻能安慰道:“萬歲,我會一直陪著您。”
康熙緩緩搖頭:“世間何來萬歲?不要叫我萬歲,稱呼我的名字吧!叫我玄燁。”
古代講究為尊者諱,普通人相互之間都不能隨意直呼其名,所以古時之人才會起了名字之後又取字,平時以字相稱,足可見姓名的重要性。
更何況皇帝的名字是天下人都要避諱的,不止不能說不能用,甚至不能書寫出來,連帶地名都不能出現“玄燁”二字。
而且,有名的唐玄宗之所以會改稱唐明皇,都是因為這一時期為了避諱康熙的名字而產生的別稱。
理論上,天下隻有太後和太皇太後這兩個人有資格直呼康熙之名。
今日卻要多一個了。
儷珠沒有假模假樣的推辭,而是從善如流,含情脈脈的輕聲喚道:“玄燁。”
“我在。”
聽到儷珠充滿愛意的呼喚,康熙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暖流,使得疲憊的身軀迸發出了一股難言的力量。
他雖然不明白這就是愛情賦予人的力量,可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儷珠給他帶來的好處。
所以無比溫柔的囑咐道:“珠珠,以後你我單獨相處之時,沒有康熙皇帝與嬪妃李氏,隻有丈夫玄燁和妻子儷珠,明白嗎?”
儷珠趁機道:“那我可以稱呼夫君為三郎嗎?”
康熙排行第三,按民間的習俗,夫妻之間可以相互稱呼對方在家族中的排序。
康熙頷首道:“愛妻自然可以如此稱呼。”
“三郎,既然你當我是妻子,那夫妻之間是不是應該兩不相疑,兩不相瞞,有什麽事情都應該坦誠相見呢?”
儷珠望著康熙的眼睛,聲音輕柔的如同一片羽毛,可以撫慰世間所有的傷心事。
她誠懇道:“我知道你有心事,可否告訴我究竟是何事?是否是我猜想的那樣?即使我幫不了你什麽,或許也能寬慰一二。”
康熙顫聲道:“我動用所有暗地裏的勢力細致入微的調查了一番,發現果然如你所說,太皇太後害死了額娘。”
儷珠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康熙在渾身顫抖,這說明康熙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痛苦。
她不禁感慨道:“太皇太後整日吃齋念佛,竟然真會如此心腸歹毒,實在叫人難以預料。”
“我也不明白她為什麽非要殺了額娘,明明額娘的身體一直不好,性子又柔弱,根本對她造成不了任何威脅,她竟然也能下得去毒手!”
康熙眼中含淚,不由哽咽道:“哪怕她對我真有一絲祖孫之情,也不該如此無所顧忌!可見她從頭到尾都是想要利用我,都是在騙我。”
“夫君心中傷心,我也感同身受。”
儷珠揉著康熙的心口,同樣露出了哀傷之色:“太皇太後終究是您的親祖母,而聖母太後又是您的親額娘,您夾在雙方之間,一定難受極了。”
“我很想去質問太皇太後,可是我知道,她那樣的老謀深算,若是讓她知道了我已經了解到了實情,恐怕她會拚死一搏,想方設法聯合背後的力量將我扯下龍座。”
康熙心中憤恨,又分外無奈:“屆時朝野動蕩,我就真成昏君了。”
儷珠暗戳戳的拱火道:“三郎何必為了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大動肝火呢?太皇太後害了聖母太後之事已成定局,若是聖母太後在天有靈,也不願意看到您這樣折磨自己。”
康熙的麵色極為複雜:“我很想為額娘報仇,可是她終究扶我登上了帝位,又曾幫我穩住朝局,縱然他的目的不純,可對我確實有恩。”
儷珠神色變幻,連忙問道:“那夫君現在打算怎麽做?”
康熙沉默了一瞬,而後似是下定了決心一般冷聲道:“我打算用她對付額娘的手段去對付她,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她自食其果。”
“你在做什麽春秋大夢?你知不知道,皇上不僅輕信了李嬪,處罰了馬佳氏和二格格,還專門讓李嬪坐了鑾駕,此刻李嬪應該一起跟皇上回景陽宮了。”
皇貴妃不屑一顧道:“你若是有本事,你就替本宮去傳懿旨,本宮倒要看你能不能活著走出景陽宮。”
通貴人猶如被天雷擊中,驚叫一聲:“鑾駕?李嬪居然敢乘坐鑾駕?這可是天子禦輦!她如此僭越,難道沒人能管一管嗎?”
皇貴妃像看傻子一樣望著通貴人,用手扶著額頭,不由深感疲憊:“跪安吧!本宮這裏不需要你們伺候了。”
通貴人還想開口,布貴人連忙拉了通貴人一把,又對皇貴妃行了一禮,連拖帶拽的把通貴人扯了出去。
“布姐姐,您做什麽啊?”
“皇上是天下之主,皇上都同意的事兒,誰敢去管?除非太皇太後出麵。”
通貴人依舊抱有幻想:“那太皇太後為什麽不出麵?”
布貴人搖頭道:“或許太皇太後還沒收到消息,或許太皇太後也管不了。”
“難道咱們就這麽放過李嬪?”
“現在不是咱們不放過李嬪的事兒了,而是李嬪能不能放過咱們的事兒了。”
……
景陽宮,康熙送儷珠回來之後,他並沒有離去,而是傳了熱水,一同與儷珠沐浴了一番。
然後換上新的衣裳,又喝過湯藥,與儷珠一同窩在了被窩裏麵。
儷珠靠在康熙的肩膀之上,她能夠明顯感覺到康熙有著很重的心事,而且她也大概猜到了是什麽事情。
她沒有說話,隻是將手放到了康熙的掌心之中,無聲的給予康熙心理層麵的支持。
果然,康熙更加用力的握住了儷珠的手掌。
過了片刻,他的語氣之中突然帶了一絲難以掩飾的哀傷,沒頭沒腦的開口道:“珠珠,我現在隻有你了。”
康熙八歲喪父,十歲喪母,二十一歲喪妻,期間又經曆了多名子女的逝世,而今更是發現自己的親祖母居然殺了自己的親額娘。
他難免有一種天廣地闊,自身卻煢煢孑立的感覺。
儷珠隻能安慰道:“萬歲,我會一直陪著您。”
康熙緩緩搖頭:“世間何來萬歲?不要叫我萬歲,稱呼我的名字吧!叫我玄燁。”
古代講究為尊者諱,普通人相互之間都不能隨意直呼其名,所以古時之人才會起了名字之後又取字,平時以字相稱,足可見姓名的重要性。
更何況皇帝的名字是天下人都要避諱的,不止不能說不能用,甚至不能書寫出來,連帶地名都不能出現“玄燁”二字。
而且,有名的唐玄宗之所以會改稱唐明皇,都是因為這一時期為了避諱康熙的名字而產生的別稱。
理論上,天下隻有太後和太皇太後這兩個人有資格直呼康熙之名。
今日卻要多一個了。
儷珠沒有假模假樣的推辭,而是從善如流,含情脈脈的輕聲喚道:“玄燁。”
“我在。”
聽到儷珠充滿愛意的呼喚,康熙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暖流,使得疲憊的身軀迸發出了一股難言的力量。
他雖然不明白這就是愛情賦予人的力量,可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儷珠給他帶來的好處。
所以無比溫柔的囑咐道:“珠珠,以後你我單獨相處之時,沒有康熙皇帝與嬪妃李氏,隻有丈夫玄燁和妻子儷珠,明白嗎?”
儷珠趁機道:“那我可以稱呼夫君為三郎嗎?”
康熙排行第三,按民間的習俗,夫妻之間可以相互稱呼對方在家族中的排序。
康熙頷首道:“愛妻自然可以如此稱呼。”
“三郎,既然你當我是妻子,那夫妻之間是不是應該兩不相疑,兩不相瞞,有什麽事情都應該坦誠相見呢?”
儷珠望著康熙的眼睛,聲音輕柔的如同一片羽毛,可以撫慰世間所有的傷心事。
她誠懇道:“我知道你有心事,可否告訴我究竟是何事?是否是我猜想的那樣?即使我幫不了你什麽,或許也能寬慰一二。”
康熙顫聲道:“我動用所有暗地裏的勢力細致入微的調查了一番,發現果然如你所說,太皇太後害死了額娘。”
儷珠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康熙在渾身顫抖,這說明康熙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痛苦。
她不禁感慨道:“太皇太後整日吃齋念佛,竟然真會如此心腸歹毒,實在叫人難以預料。”
“我也不明白她為什麽非要殺了額娘,明明額娘的身體一直不好,性子又柔弱,根本對她造成不了任何威脅,她竟然也能下得去毒手!”
康熙眼中含淚,不由哽咽道:“哪怕她對我真有一絲祖孫之情,也不該如此無所顧忌!可見她從頭到尾都是想要利用我,都是在騙我。”
“夫君心中傷心,我也感同身受。”
儷珠揉著康熙的心口,同樣露出了哀傷之色:“太皇太後終究是您的親祖母,而聖母太後又是您的親額娘,您夾在雙方之間,一定難受極了。”
“我很想去質問太皇太後,可是我知道,她那樣的老謀深算,若是讓她知道了我已經了解到了實情,恐怕她會拚死一搏,想方設法聯合背後的力量將我扯下龍座。”
康熙心中憤恨,又分外無奈:“屆時朝野動蕩,我就真成昏君了。”
儷珠暗戳戳的拱火道:“三郎何必為了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大動肝火呢?太皇太後害了聖母太後之事已成定局,若是聖母太後在天有靈,也不願意看到您這樣折磨自己。”
康熙的麵色極為複雜:“我很想為額娘報仇,可是她終究扶我登上了帝位,又曾幫我穩住朝局,縱然他的目的不純,可對我確實有恩。”
儷珠神色變幻,連忙問道:“那夫君現在打算怎麽做?”
康熙沉默了一瞬,而後似是下定了決心一般冷聲道:“我打算用她對付額娘的手段去對付她,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她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