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門庭若市的景陽宮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儷珠是景陽宮主位,那她身邊的總管太監也自然就是景陽宮總管太監,在景陽宮之內權力不小。
她並不想把這個職位隨便交給旁人。
但又不好暴露小鐵子。
考慮再三,最後,她隻是平靜道:“小金子,你是他們幾個裏麵最拔尖的,就先從副總管做起,等你將來適應了,大總管的位置自然還是你的。”
小金子激動不已,眼中甚至泛起了淚花。
能成為一宮的總管太監,雖然隻是個副的,卻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走出去也能正正經經地被人叫一聲“公公”了。
普通太監見了他,都要給他行禮問安。
因為,整個皇宮之中有品級的太監數量也不是很多。
許多人熬一輩子都隻是一個普通太監。
他俯身下拜,高聲道:“多謝娘娘恩典!奴才感激不盡!日後必然盡心當差,以此報答娘娘提拔之恩。”
儷珠對此隻是不置可否,誰知道這小金子是不是在演戲。
若非她暫時無人可用,也不會把小金子提拔上來。
四個宮女之中,她真正能信任的隻有秋果和夏果,四個太監之中隻有一個小鐵子值得信任。
隻不過有的時候做人不能活得太明白,管他背後是誰,當用則用,隻要多長個心眼就行。
畢竟,身為嬪妃,大家互相往各自宮裏安插人手,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兒了。
即使是儷珠也在別的宮裏埋得有釘子。
雖然是從已故安嬪那裏接手過來的,但她也並不排斥這些心機算計,甚至還嫌人手不夠呢!
不過儷珠到底有所顧忌,擔心小金子無人製衡,所以做了個折中,暫時先把大總管的位置空出來,隻給小金子一個副總管。
等日後,小金子若是露出了把柄,那自然是連帶小金子背後的人一起揪出來收拾。
假若小金子背後沒人,又有手段,倒是可以培養一番,將來他要是真做了景陽宮的大總管,儷珠也可以把小鐵子推上去當個副總管,用以相互製約。
所以隻要進了她的宮門,不論背後是誰,都別想逃出她的手掌心。
“小銀子和小銅子,還有小鐵子,你們三個沒當上官兒,也不必羨慕,等日後本宮位分升上去了,身邊有品級的太監位置會更多,隻要你們盡心伺候,定然有你們戴花翎的份兒。”
清朝的大臣帽子上都會有頂戴花翎,以區分級別,有品級的太監自然也有這一待遇。
三名被點到名的太監立刻表忠心道:“娘娘放心!奴才等人必然百般盡心,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儷珠滿意地點了點頭,方才叫他們下去繼續布置其餘宮室,隻留秋果和夏果在身邊貼身侍奉。
半晌過去,小金子又來通報道:“啟稟娘娘,內務府總管大臣帶著七司三院及各處機要機構的主管掌事全都到了景陽宮外,想要求見娘娘,不知是否要傳詔他們進來?”
儷珠微微一驚:“都有哪些人來了?”
“分別是三位正副總管大臣,還有廣儲司、會稽司、掌儀司、都虞司、慎刑司、營造司和慶豐司的頭領,外加上駟院、武備院和奉宸院的主事與內管領處、造辦處、禦書處、禦茶膳房、禦藥房和敬事房等各處的管事太監。”
小金子嘴皮子極為利索,猶如唱菜名一般仔細稟報一番。
他的臉上帶著與有榮焉的笑意,討好道:“娘娘,您不曉得,基本上有名有姓的人物都來了,都是來拜見您的!”
“ 不曾想本宮這景陽宮還有這麽熱鬧的一天。”
儷珠眉梢上揚,語氣不屑而又輕蔑:“從前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如今倒是熱熱鬧鬧,門庭若市了。”
小金子陪笑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宮裏都是這樣,娘娘不必介懷。”
秋果卻驟然一驚,她快步上前,急切的問道:“金公公,你可問清楚了,確定是內務府的三位總管大臣來了,而不是三名總管太監?”
“這奴才哪能認錯呀?三位總管大臣都是二品大員,又是皇上的近侍寵臣,哪裏是太監能比的?縱然是乾清宮禦前大總管也才隻是五品職位,內務府與各處的總管太監自是更比不上的!”
小金子十分激動,連忙解釋道:“秋果姑姑放心,官服上的補子都不一樣,而且他們親自報了家門,奴才不可能聽錯。”
秋果不禁驚呼一聲:“什麽?竟然真的是內務府總管大臣來了!”
儷珠捂著嘴角,揶揄道:“怎得了?你這小妮子,今日怎麽這麽咋咋呼呼的,難道來得人裏麵有你的老相好?”
“奴婢失態了,請娘娘恕罪。”
秋果連忙福身一禮:“實在是這內務府總管大臣著實非彼尋常。”
不怪乎秋果這麽激動,主要是內務府的總管大臣和總管太監完全是不一樣的存在。
內務府的權勢極大,一般都是由皇帝心腹中的心腹來擔當大任。
因為內務府不光要管皇室的吃穿住行,勢力還能輻射到朝廷各處。
比如在江寧等地都有造辦處,黑龍江那裏還有采珠的機構,其餘地方也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機構。
同時,他們對於鹽鐵茶之類的暴利產物都能插上一手,也掌管著上供的渠道。
可以說是皇室的禦用大管家。
不但要為皇帝服務,宗室之中的各個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衣食車宅也都由他們伺候。
所以,內務府總管大臣從來沒有一個人擔任的先例,一直都是多人同時任職,才能起到一個製約的效果。
可惜到了清朝後期,皇室還是被內務府之中的包衣世家給架空了。
而內務府的總管太監和首領太監則大為不同,他們的身份比之七司三院的主事掌官還要低一些。
例如敬事房的主事太監也可以稱之為敬事房總管,可敬事房並不在七司三院之列,所謂的“總管太監”一職,根本在內務府裏麵排不上名號。
而七司三院則是受內務府直轄的十個機構,權力極大,各有所重。
其中的主事掌官也都是皇帝極其看重的心腹,不全是太監,有一部分是上三旗包衣。
屬於後來的包衣世家的主要組成部分。
比如德妃的祖父,曾是禦膳房總管。
至於敬事房,其實隻是一個單純管理太監的機構。
清朝前期的時候,敬事房也不涉及妃嬪侍寢之事。
她並不想把這個職位隨便交給旁人。
但又不好暴露小鐵子。
考慮再三,最後,她隻是平靜道:“小金子,你是他們幾個裏麵最拔尖的,就先從副總管做起,等你將來適應了,大總管的位置自然還是你的。”
小金子激動不已,眼中甚至泛起了淚花。
能成為一宮的總管太監,雖然隻是個副的,卻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走出去也能正正經經地被人叫一聲“公公”了。
普通太監見了他,都要給他行禮問安。
因為,整個皇宮之中有品級的太監數量也不是很多。
許多人熬一輩子都隻是一個普通太監。
他俯身下拜,高聲道:“多謝娘娘恩典!奴才感激不盡!日後必然盡心當差,以此報答娘娘提拔之恩。”
儷珠對此隻是不置可否,誰知道這小金子是不是在演戲。
若非她暫時無人可用,也不會把小金子提拔上來。
四個宮女之中,她真正能信任的隻有秋果和夏果,四個太監之中隻有一個小鐵子值得信任。
隻不過有的時候做人不能活得太明白,管他背後是誰,當用則用,隻要多長個心眼就行。
畢竟,身為嬪妃,大家互相往各自宮裏安插人手,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兒了。
即使是儷珠也在別的宮裏埋得有釘子。
雖然是從已故安嬪那裏接手過來的,但她也並不排斥這些心機算計,甚至還嫌人手不夠呢!
不過儷珠到底有所顧忌,擔心小金子無人製衡,所以做了個折中,暫時先把大總管的位置空出來,隻給小金子一個副總管。
等日後,小金子若是露出了把柄,那自然是連帶小金子背後的人一起揪出來收拾。
假若小金子背後沒人,又有手段,倒是可以培養一番,將來他要是真做了景陽宮的大總管,儷珠也可以把小鐵子推上去當個副總管,用以相互製約。
所以隻要進了她的宮門,不論背後是誰,都別想逃出她的手掌心。
“小銀子和小銅子,還有小鐵子,你們三個沒當上官兒,也不必羨慕,等日後本宮位分升上去了,身邊有品級的太監位置會更多,隻要你們盡心伺候,定然有你們戴花翎的份兒。”
清朝的大臣帽子上都會有頂戴花翎,以區分級別,有品級的太監自然也有這一待遇。
三名被點到名的太監立刻表忠心道:“娘娘放心!奴才等人必然百般盡心,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儷珠滿意地點了點頭,方才叫他們下去繼續布置其餘宮室,隻留秋果和夏果在身邊貼身侍奉。
半晌過去,小金子又來通報道:“啟稟娘娘,內務府總管大臣帶著七司三院及各處機要機構的主管掌事全都到了景陽宮外,想要求見娘娘,不知是否要傳詔他們進來?”
儷珠微微一驚:“都有哪些人來了?”
“分別是三位正副總管大臣,還有廣儲司、會稽司、掌儀司、都虞司、慎刑司、營造司和慶豐司的頭領,外加上駟院、武備院和奉宸院的主事與內管領處、造辦處、禦書處、禦茶膳房、禦藥房和敬事房等各處的管事太監。”
小金子嘴皮子極為利索,猶如唱菜名一般仔細稟報一番。
他的臉上帶著與有榮焉的笑意,討好道:“娘娘,您不曉得,基本上有名有姓的人物都來了,都是來拜見您的!”
“ 不曾想本宮這景陽宮還有這麽熱鬧的一天。”
儷珠眉梢上揚,語氣不屑而又輕蔑:“從前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如今倒是熱熱鬧鬧,門庭若市了。”
小金子陪笑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宮裏都是這樣,娘娘不必介懷。”
秋果卻驟然一驚,她快步上前,急切的問道:“金公公,你可問清楚了,確定是內務府的三位總管大臣來了,而不是三名總管太監?”
“這奴才哪能認錯呀?三位總管大臣都是二品大員,又是皇上的近侍寵臣,哪裏是太監能比的?縱然是乾清宮禦前大總管也才隻是五品職位,內務府與各處的總管太監自是更比不上的!”
小金子十分激動,連忙解釋道:“秋果姑姑放心,官服上的補子都不一樣,而且他們親自報了家門,奴才不可能聽錯。”
秋果不禁驚呼一聲:“什麽?竟然真的是內務府總管大臣來了!”
儷珠捂著嘴角,揶揄道:“怎得了?你這小妮子,今日怎麽這麽咋咋呼呼的,難道來得人裏麵有你的老相好?”
“奴婢失態了,請娘娘恕罪。”
秋果連忙福身一禮:“實在是這內務府總管大臣著實非彼尋常。”
不怪乎秋果這麽激動,主要是內務府的總管大臣和總管太監完全是不一樣的存在。
內務府的權勢極大,一般都是由皇帝心腹中的心腹來擔當大任。
因為內務府不光要管皇室的吃穿住行,勢力還能輻射到朝廷各處。
比如在江寧等地都有造辦處,黑龍江那裏還有采珠的機構,其餘地方也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機構。
同時,他們對於鹽鐵茶之類的暴利產物都能插上一手,也掌管著上供的渠道。
可以說是皇室的禦用大管家。
不但要為皇帝服務,宗室之中的各個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衣食車宅也都由他們伺候。
所以,內務府總管大臣從來沒有一個人擔任的先例,一直都是多人同時任職,才能起到一個製約的效果。
可惜到了清朝後期,皇室還是被內務府之中的包衣世家給架空了。
而內務府的總管太監和首領太監則大為不同,他們的身份比之七司三院的主事掌官還要低一些。
例如敬事房的主事太監也可以稱之為敬事房總管,可敬事房並不在七司三院之列,所謂的“總管太監”一職,根本在內務府裏麵排不上名號。
而七司三院則是受內務府直轄的十個機構,權力極大,各有所重。
其中的主事掌官也都是皇帝極其看重的心腹,不全是太監,有一部分是上三旗包衣。
屬於後來的包衣世家的主要組成部分。
比如德妃的祖父,曾是禦膳房總管。
至於敬事房,其實隻是一個單純管理太監的機構。
清朝前期的時候,敬事房也不涉及妃嬪侍寢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