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陳答應和劉答應徹底投誠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子說得在理。”
秋果微微點頭,仍舊有些擔憂:“不過還是早些準備起來為好,畢竟除了剛入宮的時候去給皇貴妃請過安以外,主子已經兩年沒有去請過安了。”
按照宮裏的規矩,本來所有嬪妃都是要去給六宮之主請安的。
但是後來皇宮裏的嬪妃越來越多,就規定了隻有貴人及其以上才必須按時請安。
至於貴人以下的常在和答應,乃至是官女子,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沒人管。
不過宮裏麵的那些低位嬪妃,一個個都十分謹小慎微,基本上沒人敢當真不去的。
而儷珠這兩年不去請安,是因為她一直表示抱病在床,不宜見人,免得給人過了病氣,所以才能一直偷懶。
這也是儷珠前兩年一直不受寵的原因之一。
儷珠之所以這麽做,一是因為當時的金鳳命格沒有完全覺醒,她必須要小心一點,免得沒成長起來就被那些嬪妃給害了。
二是因為貴人以下的嬪妃去請安,連個座位都沒有,得站在主位後麵,跟個宮女似的,她才不願意去受罪呢!
如今成了貴人,去請安至少有個座位,儷珠也就不那麽抵觸了。
當然,也是有人希望她永遠不受寵,才能夠一直避免去請安。
因為在她們眼中,一直不去請安就代表身體一直不好,病體未愈,綠頭牌也掛不上去,根本沒有侍寢的機會。
除非在皇帝跟前掛了名,讓皇帝主動想起她這個人來。
可她是以秀女的身份入宮的,之前與康熙沒有什麽情分,康熙那時恐怕都不知道宮裏還有這麽個人兒。
但是她們卻沒有想到儷珠正好借此機會暗中發育,等到了金鳳命格完全覺醒之日。
正在主仆三人商量著明日該如何應對之時,卻見秋花前來稟告,說是陳答應和劉答應來了。
儷珠當即吩咐宮人把她們請到了暖閣之中,然後扶著秋果的手,踩著花盆底鞋款款而至。
陳答應和劉答應連忙福身一禮:“我等參見貴人!貴人金安。”
儷珠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二位姐姐不必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陳答應和劉答應再次一禮,方才起身:“多謝貴人。”
儷珠坐上主位,方才開口:“二位姐姐今天過來,有何要事?”
陳答應柔聲細語地回道:“貴人上次吩咐我們辦的事情已經有了眉目,根據臣妾得來的消息,藍常在今天下午應該會去禦花園,也不知是去賞花還是去拜神。”
禦花園處在紫禁城的東西中軸線上,位置靠北,其中心有一座欽安殿,裏麵供奉著真武大帝的神位。
有時也會在那裏舉辦水陸道場或是各種法會。
平日裏不少嬪妃都喜歡去那裏上香。
儷珠露出了一個陰惻惻地笑容:“管她是去賞花還是去拜神,隻要她出了宮門就好。”
劉答應試探道:“貴人準備怎麽做?”
儷珠看著手上的護甲,語氣狀似悠閑,實則暗含冷意:“今個的天氣不錯,豔陽高照,真是個好日子,不知道二位姐姐願不願意陪我去禦花園裏逛一逛?”
陳答應和劉答應頓時心領神會,齊聲道:“能陪貴人一起遊園賞花,是我等的榮幸。”
她們兩個現在也不像原本那樣畏畏縮縮了。
因為儷珠連續侍寢三日,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這代表儷珠短期內不會失寵,她們跟著儷珠也有了底氣。
一起算計一個失寵已久的常在,也不會再讓她們畏懼了。
儷珠直接起身:“既然如此,那就請兩位姐姐稍微做一做,我去梳妝打扮一番,很快就好。”
陳答應連忙道:“貴人不必顧慮我們,您這兒的茶水臣妾很喜歡,您多打扮一會兒,臣妾還能多喝一杯茶呢!”
劉答應也笑著道:“是啊!除了這茶,還有這糕點,平日裏臣妾都吃不到的,唯有在貴人這裏才能嚐到,這也是臣妾沾了貴人的光了。”
她們說的是實話,因為儷珠這裏的茶都是康熙新賞的,都是貢茶。
至於糕點,因為儷珠得寵,禦膳房也巴結著,送過來的都是平日裏難得一見的。
儷珠笑了笑:“不過是一些茶葉和吃食罷了,你們若是喜歡,我待會兒讓秋果包些給你們送去。”
陳答應羞赧道:“這多不好意思啊!又吃又拿的,可真羞死人了。”
劉答應也露出了一絲慚愧之色:“臣妾也沒替貴人辦什麽事兒,就收了貴人這麽些好處,真是自慚形穢。”
儷珠的笑容依舊溫和:“二位姐姐不必如此客氣。”
劉答應端起茶盞,眼中滿是讚歎之色:“貴人這兒是什麽茶?好像不是尋常的六安瓜片。”
說起這個,陳答應心情突然微微有些低沉。
因為六安瓜片是宮廷之中最常見的貢茶,但是也是按嬪妃的等級分配的。
至少到常在的位份,才能每個月分到六兩的六安瓜片。
她們身為答應,若無特殊賞賜,或是花銀子購買,亦或是去位分高的嬪妃宮裏做客,連六安瓜片都喝不上。
儷珠神色淡然:“也不是什麽珍貴的東西,不過是普通的西湖龍井而已。”
劉答應瞪大了眼睛,顯得很是驚豔:“這就是西湖龍井啊?光聽這種茶的大名了,我竟是第一次喝這樣金貴的茶,可得好好的品一品了。”
儷珠見此,不免心生疑惑:“不可能吧?姐姐家裏也是官宦人家,這西湖龍井雖是貢茶,難道還沒有門路得上一點半點?”
貢茶,顧名思義,是上供給皇帝的,理論上隻有皇家之人才能享用。
但是皇帝也會用來賞賜給宗親勳貴和親信大臣。
再有就是那些茶商偶爾會扣下一點點,若是有門路有手腕,從他們手中得來,也能偷偷地品一品。
劉答應歎息一聲:“不怕貴人笑話,臣妾家族長輩早不頂用了,族中最高的官兒也不過是一個知府,哪能得到這樣的好茶?”
儷珠了然,又看向陳答應:“那陳姐姐呢?”
秋果微微點頭,仍舊有些擔憂:“不過還是早些準備起來為好,畢竟除了剛入宮的時候去給皇貴妃請過安以外,主子已經兩年沒有去請過安了。”
按照宮裏的規矩,本來所有嬪妃都是要去給六宮之主請安的。
但是後來皇宮裏的嬪妃越來越多,就規定了隻有貴人及其以上才必須按時請安。
至於貴人以下的常在和答應,乃至是官女子,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沒人管。
不過宮裏麵的那些低位嬪妃,一個個都十分謹小慎微,基本上沒人敢當真不去的。
而儷珠這兩年不去請安,是因為她一直表示抱病在床,不宜見人,免得給人過了病氣,所以才能一直偷懶。
這也是儷珠前兩年一直不受寵的原因之一。
儷珠之所以這麽做,一是因為當時的金鳳命格沒有完全覺醒,她必須要小心一點,免得沒成長起來就被那些嬪妃給害了。
二是因為貴人以下的嬪妃去請安,連個座位都沒有,得站在主位後麵,跟個宮女似的,她才不願意去受罪呢!
如今成了貴人,去請安至少有個座位,儷珠也就不那麽抵觸了。
當然,也是有人希望她永遠不受寵,才能夠一直避免去請安。
因為在她們眼中,一直不去請安就代表身體一直不好,病體未愈,綠頭牌也掛不上去,根本沒有侍寢的機會。
除非在皇帝跟前掛了名,讓皇帝主動想起她這個人來。
可她是以秀女的身份入宮的,之前與康熙沒有什麽情分,康熙那時恐怕都不知道宮裏還有這麽個人兒。
但是她們卻沒有想到儷珠正好借此機會暗中發育,等到了金鳳命格完全覺醒之日。
正在主仆三人商量著明日該如何應對之時,卻見秋花前來稟告,說是陳答應和劉答應來了。
儷珠當即吩咐宮人把她們請到了暖閣之中,然後扶著秋果的手,踩著花盆底鞋款款而至。
陳答應和劉答應連忙福身一禮:“我等參見貴人!貴人金安。”
儷珠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二位姐姐不必如此多禮,快快請起。”
陳答應和劉答應再次一禮,方才起身:“多謝貴人。”
儷珠坐上主位,方才開口:“二位姐姐今天過來,有何要事?”
陳答應柔聲細語地回道:“貴人上次吩咐我們辦的事情已經有了眉目,根據臣妾得來的消息,藍常在今天下午應該會去禦花園,也不知是去賞花還是去拜神。”
禦花園處在紫禁城的東西中軸線上,位置靠北,其中心有一座欽安殿,裏麵供奉著真武大帝的神位。
有時也會在那裏舉辦水陸道場或是各種法會。
平日裏不少嬪妃都喜歡去那裏上香。
儷珠露出了一個陰惻惻地笑容:“管她是去賞花還是去拜神,隻要她出了宮門就好。”
劉答應試探道:“貴人準備怎麽做?”
儷珠看著手上的護甲,語氣狀似悠閑,實則暗含冷意:“今個的天氣不錯,豔陽高照,真是個好日子,不知道二位姐姐願不願意陪我去禦花園裏逛一逛?”
陳答應和劉答應頓時心領神會,齊聲道:“能陪貴人一起遊園賞花,是我等的榮幸。”
她們兩個現在也不像原本那樣畏畏縮縮了。
因為儷珠連續侍寢三日,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這代表儷珠短期內不會失寵,她們跟著儷珠也有了底氣。
一起算計一個失寵已久的常在,也不會再讓她們畏懼了。
儷珠直接起身:“既然如此,那就請兩位姐姐稍微做一做,我去梳妝打扮一番,很快就好。”
陳答應連忙道:“貴人不必顧慮我們,您這兒的茶水臣妾很喜歡,您多打扮一會兒,臣妾還能多喝一杯茶呢!”
劉答應也笑著道:“是啊!除了這茶,還有這糕點,平日裏臣妾都吃不到的,唯有在貴人這裏才能嚐到,這也是臣妾沾了貴人的光了。”
她們說的是實話,因為儷珠這裏的茶都是康熙新賞的,都是貢茶。
至於糕點,因為儷珠得寵,禦膳房也巴結著,送過來的都是平日裏難得一見的。
儷珠笑了笑:“不過是一些茶葉和吃食罷了,你們若是喜歡,我待會兒讓秋果包些給你們送去。”
陳答應羞赧道:“這多不好意思啊!又吃又拿的,可真羞死人了。”
劉答應也露出了一絲慚愧之色:“臣妾也沒替貴人辦什麽事兒,就收了貴人這麽些好處,真是自慚形穢。”
儷珠的笑容依舊溫和:“二位姐姐不必如此客氣。”
劉答應端起茶盞,眼中滿是讚歎之色:“貴人這兒是什麽茶?好像不是尋常的六安瓜片。”
說起這個,陳答應心情突然微微有些低沉。
因為六安瓜片是宮廷之中最常見的貢茶,但是也是按嬪妃的等級分配的。
至少到常在的位份,才能每個月分到六兩的六安瓜片。
她們身為答應,若無特殊賞賜,或是花銀子購買,亦或是去位分高的嬪妃宮裏做客,連六安瓜片都喝不上。
儷珠神色淡然:“也不是什麽珍貴的東西,不過是普通的西湖龍井而已。”
劉答應瞪大了眼睛,顯得很是驚豔:“這就是西湖龍井啊?光聽這種茶的大名了,我竟是第一次喝這樣金貴的茶,可得好好的品一品了。”
儷珠見此,不免心生疑惑:“不可能吧?姐姐家裏也是官宦人家,這西湖龍井雖是貢茶,難道還沒有門路得上一點半點?”
貢茶,顧名思義,是上供給皇帝的,理論上隻有皇家之人才能享用。
但是皇帝也會用來賞賜給宗親勳貴和親信大臣。
再有就是那些茶商偶爾會扣下一點點,若是有門路有手腕,從他們手中得來,也能偷偷地品一品。
劉答應歎息一聲:“不怕貴人笑話,臣妾家族長輩早不頂用了,族中最高的官兒也不過是一個知府,哪能得到這樣的好茶?”
儷珠了然,又看向陳答應:“那陳姐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