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椒花頌聲
射雕三部曲同人:南枝落玉蝶 作者:淵底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梅超風道:“大才子,就別賣關子了,你認識這個墓主人?”
“你也認識。”
“哦,是什麽曆史名人。”梅超風懂了。
林煥道:“大唐出了一位女帝,女帝手下有個女官,被稱為巾幗宰相。”
梅超風望著墓刻上的上官二字,訝道:“上官婉兒?!”
“嗯。”林煥又把火折子遞給梅超風:“拿好,你退開些。”
梅超風舉著火折子往後退了幾步。
林煥雙手按在青石蓋上,小心翼翼移開墓誌蓋,灰塵撲麵而來,他屏住呼吸,待煙塵散盡,墓誌全文映入眼簾。
“來。”他衝梅超風招招手。
梅超風走近,二人借著火折子的光芒細細看去,墓誌陰刻,記載了上官婉兒的生平和經曆。
墓誌銘僅有千餘字,林煥很快就看完了,他皺著眉陷入沉默。
梅超風感歎道:“她竟然是唐高宗的才人,史書隻記載她是唐中宗的昭容,大唐怎麽就喜歡父子……”
“這是個烈女,她是李顯的妃子,四次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上官婉兒和韋後不是一夥的。”林煥的目光盯著墓誌最後的幾個字上麵。
梅超風道:“最令我驚訝的是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關係,這上麵說,上官婉兒死後,太平公主哀傷,遣使吊祭,原來她們不是政敵。”
她說罷,發現林煥的眼神是她無法理解的情感,順著他目光看去,那是墓誌最後刻的兩首悼詞。
林煥伸手摸向墓誌,緩緩道:“瀟湘水斷……玉碎連城。……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讀到最後八個字的時候,林煥一字一句,仿佛在咀嚼這詞中之意。
不知怎的,梅超風被他影響,同樣理解這悼詞的悲傷,人死後,一切存在過的痕跡消失於歲月長河,還有誰能記得呢?
“千年萬年之後……嘿,幾百年過去,世人就都以為你們陣營對立。”林煥心裏沉甸甸的。
梅超風道:“找找棺槨吧。”
“嗯。”林煥把墓誌蓋重新扣上,二人從甬道繼續在墓裏走。
可是他們把墓走個遍都沒有找到棺槨和屍骨,即,這是座空墓。
梅超風道:“墓室毀的這麽厲害,沒有陪葬品,連棺槨都沒有,好奇怪,難不成是掩人耳目?”
林煥有不同的看法,他沉吟道:“從墓誌看來,上官婉兒死後按照禮製厚葬,龍龜八卦、金石五聲……這說明陪葬品不少。”
梅超風靜靜聽他分析。
“亡身於倉卒之際,上官婉兒死的很突然,景雲元年……”林煥回想大唐史記中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關係,用不確定的語氣說道:“上官婉兒的墓,可能是唐玄宗下令毀的。”
“嗯?”
林煥搖搖頭,道:“算了,這隻是猜測,我們走吧。把墓填好,反正也沒有陪葬品,不會招賊了。”
二人出了墓,林煥把入口稍作掩蓋,然後繼續往終南山的方向趕去。
接連幾日,林煥都無精打采,一直在想那句: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師父是古墓派創派祖師,可是古墓派能存在千年萬年嗎?要是傳至哪一代再也傳不下去了,還有誰會記得林朝英。
華山上的石像如今還在,那是因為華山沒有幫派,倘若以後哪個高手想在華山開宗立派,那師父的石像豈不是要被毀了?
林煥冥思苦想,除非,他建立一個華山派,讓他們永遠守著師父的石像!
古墓派由師姐傳承,隻收女徒。而他另開華山派,男女皆可,這樣一來,師父的絕世武功就能平穩傳下去。
這個念頭在林煥心裏生根發芽,揮之不去。這時,不遠處的嘈雜叫賣聲入耳,林煥抬頭遠眺,說道:“前麵是個鎮子,出了鎮子沒多遠就是終南山了,我們在這裏歇歇。哦,先去兵器鋪,給你選條鞭子。”
“看看再說。”
二人進了鎮,從頭走到尾,隻有鐵鋪,沒有賣成品兵器的地方。
梅超風道:“隻能去大城鎮了。”
“不用,我有辦法。這樣,你在客棧歇歇,我先去辦師門之事。”
林煥在鎮子上找到石匠,將自己的要求說了,付完定金,約好交貨時間,然後去了鐵鋪。
“客官要我鋪子裏所有的鐵?”鐵鋪老板驚訝發問。
林煥道:“嗯,急用。”
老板神情古怪,害怕到不敢說話。
林煥腦子一轉就知道他在想什麽,無奈道:“你別想多,我不是要造反,隻是想自己打造兵器。這樣吧,要是你不放心,可以在一旁觀看。”
鐵鋪老板連忙道:“不……那個,客官要打什麽?”
“鞭子。”
“哦……”老板想了想,說道:“那不需要那麽多鐵,硬鞭的話……”
林煥打斷他,似笑非笑道:“我出錢買你的東西,不需要你指手畫腳,一句話,行不行?”
“……行。”鐵鋪老板雙手摟著銀子,重重點頭。
林煥用南明離火燒出一條延展性很好的鐵鞭,然後用結實的牛皮纏好,回到客棧後,他把鞭子丟給梅超風,說道:“試試,趁不趁手。”
梅超風用手順著鞭子捋過,問道:“你從哪得來的?”
“我做的。”
“很好看,有心了,有名字嗎?”梅超風把鞭子往腰上一纏,剛好是個腰帶。
林煥道:“兵器就是兵器,還取名字啊?你自己取吧。”
“嗯。”
“還有這個。”林煥又丟過去一個圓形玉佩,滿不在乎解釋道:“路過首飾鋪,看這個好看,送你了。”
梅超風怔住,低頭凝視玉佩,正麵刻著四個字:一世平安。
翻過來還有四個字:福壽綿長。
“這玉佩上的刻字,一般是長輩對晚輩的祝願。”
林煥隨口道:“是嗎?我沒仔細看,這玉質溫潤,不是凡品,帶著吧。”
梅超風默不作聲把玉佩收好,她在桃花島和師父燒九陰真經祭拜師娘的時候,認識林煥的字。
玉佩上應該是他親手所刻,卻不知他為何不承認。
“你也認識。”
“哦,是什麽曆史名人。”梅超風懂了。
林煥道:“大唐出了一位女帝,女帝手下有個女官,被稱為巾幗宰相。”
梅超風望著墓刻上的上官二字,訝道:“上官婉兒?!”
“嗯。”林煥又把火折子遞給梅超風:“拿好,你退開些。”
梅超風舉著火折子往後退了幾步。
林煥雙手按在青石蓋上,小心翼翼移開墓誌蓋,灰塵撲麵而來,他屏住呼吸,待煙塵散盡,墓誌全文映入眼簾。
“來。”他衝梅超風招招手。
梅超風走近,二人借著火折子的光芒細細看去,墓誌陰刻,記載了上官婉兒的生平和經曆。
墓誌銘僅有千餘字,林煥很快就看完了,他皺著眉陷入沉默。
梅超風感歎道:“她竟然是唐高宗的才人,史書隻記載她是唐中宗的昭容,大唐怎麽就喜歡父子……”
“這是個烈女,她是李顯的妃子,四次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上官婉兒和韋後不是一夥的。”林煥的目光盯著墓誌最後的幾個字上麵。
梅超風道:“最令我驚訝的是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關係,這上麵說,上官婉兒死後,太平公主哀傷,遣使吊祭,原來她們不是政敵。”
她說罷,發現林煥的眼神是她無法理解的情感,順著他目光看去,那是墓誌最後刻的兩首悼詞。
林煥伸手摸向墓誌,緩緩道:“瀟湘水斷……玉碎連城。……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讀到最後八個字的時候,林煥一字一句,仿佛在咀嚼這詞中之意。
不知怎的,梅超風被他影響,同樣理解這悼詞的悲傷,人死後,一切存在過的痕跡消失於歲月長河,還有誰能記得呢?
“千年萬年之後……嘿,幾百年過去,世人就都以為你們陣營對立。”林煥心裏沉甸甸的。
梅超風道:“找找棺槨吧。”
“嗯。”林煥把墓誌蓋重新扣上,二人從甬道繼續在墓裏走。
可是他們把墓走個遍都沒有找到棺槨和屍骨,即,這是座空墓。
梅超風道:“墓室毀的這麽厲害,沒有陪葬品,連棺槨都沒有,好奇怪,難不成是掩人耳目?”
林煥有不同的看法,他沉吟道:“從墓誌看來,上官婉兒死後按照禮製厚葬,龍龜八卦、金石五聲……這說明陪葬品不少。”
梅超風靜靜聽他分析。
“亡身於倉卒之際,上官婉兒死的很突然,景雲元年……”林煥回想大唐史記中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關係,用不確定的語氣說道:“上官婉兒的墓,可能是唐玄宗下令毀的。”
“嗯?”
林煥搖搖頭,道:“算了,這隻是猜測,我們走吧。把墓填好,反正也沒有陪葬品,不會招賊了。”
二人出了墓,林煥把入口稍作掩蓋,然後繼續往終南山的方向趕去。
接連幾日,林煥都無精打采,一直在想那句: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師父是古墓派創派祖師,可是古墓派能存在千年萬年嗎?要是傳至哪一代再也傳不下去了,還有誰會記得林朝英。
華山上的石像如今還在,那是因為華山沒有幫派,倘若以後哪個高手想在華山開宗立派,那師父的石像豈不是要被毀了?
林煥冥思苦想,除非,他建立一個華山派,讓他們永遠守著師父的石像!
古墓派由師姐傳承,隻收女徒。而他另開華山派,男女皆可,這樣一來,師父的絕世武功就能平穩傳下去。
這個念頭在林煥心裏生根發芽,揮之不去。這時,不遠處的嘈雜叫賣聲入耳,林煥抬頭遠眺,說道:“前麵是個鎮子,出了鎮子沒多遠就是終南山了,我們在這裏歇歇。哦,先去兵器鋪,給你選條鞭子。”
“看看再說。”
二人進了鎮,從頭走到尾,隻有鐵鋪,沒有賣成品兵器的地方。
梅超風道:“隻能去大城鎮了。”
“不用,我有辦法。這樣,你在客棧歇歇,我先去辦師門之事。”
林煥在鎮子上找到石匠,將自己的要求說了,付完定金,約好交貨時間,然後去了鐵鋪。
“客官要我鋪子裏所有的鐵?”鐵鋪老板驚訝發問。
林煥道:“嗯,急用。”
老板神情古怪,害怕到不敢說話。
林煥腦子一轉就知道他在想什麽,無奈道:“你別想多,我不是要造反,隻是想自己打造兵器。這樣吧,要是你不放心,可以在一旁觀看。”
鐵鋪老板連忙道:“不……那個,客官要打什麽?”
“鞭子。”
“哦……”老板想了想,說道:“那不需要那麽多鐵,硬鞭的話……”
林煥打斷他,似笑非笑道:“我出錢買你的東西,不需要你指手畫腳,一句話,行不行?”
“……行。”鐵鋪老板雙手摟著銀子,重重點頭。
林煥用南明離火燒出一條延展性很好的鐵鞭,然後用結實的牛皮纏好,回到客棧後,他把鞭子丟給梅超風,說道:“試試,趁不趁手。”
梅超風用手順著鞭子捋過,問道:“你從哪得來的?”
“我做的。”
“很好看,有心了,有名字嗎?”梅超風把鞭子往腰上一纏,剛好是個腰帶。
林煥道:“兵器就是兵器,還取名字啊?你自己取吧。”
“嗯。”
“還有這個。”林煥又丟過去一個圓形玉佩,滿不在乎解釋道:“路過首飾鋪,看這個好看,送你了。”
梅超風怔住,低頭凝視玉佩,正麵刻著四個字:一世平安。
翻過來還有四個字:福壽綿長。
“這玉佩上的刻字,一般是長輩對晚輩的祝願。”
林煥隨口道:“是嗎?我沒仔細看,這玉質溫潤,不是凡品,帶著吧。”
梅超風默不作聲把玉佩收好,她在桃花島和師父燒九陰真經祭拜師娘的時候,認識林煥的字。
玉佩上應該是他親手所刻,卻不知他為何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