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刺探情報三人組
置我於死地者使我重生 作者:獵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茂楊雖然是武將,但並非是個無腦莽夫。威遠侯子嗣眾多,他一個庶子能坐到如今的位置,靠的並不完全是祖蔭。正是提前對周茂楊做過調查和了解,楚軼才一開始就主動找了他,在交往中逐步將周茂楊拉進來。
周茂楊對朝中局勢,心知肚明。朝中太子已經當權多年,但架不住陛下年老、心思動搖,漢趙兩王問鼎之心人盡皆知。好在太子這麽多年監國理政也不是白幹的。自陛下登基以來,北征多次,每次都曠日持久,朝內各項均由太子代天子管理決策。太子能力不俗,後方穩若泰山,陛下才能無後顧之憂地頻繁北征。
陛下登基後,多次開啟恩科取士,打的是陛下的名號為國選賢,但其實太子殿下才是所有恩科舉子真正的座師。可以說,陛下登基後所進之士皆為太子門生。和跟隨陛下征戰多年,軍中威望甚隆的漢趙兩王相比,太子的文官集團並不落入下風。這幾年更是隱隱成分庭抗禮之勢。
但這並不是好事,一個國家,文武相抗,特別是天子還偏向帶兵的皇子,這就如同一個玉屏風立在懸崖邊上,山風偶爾的淩冽,玉屏風就能摔的粉身碎骨。這不是太子和楚軼想看到的局麵。畢竟皇位爭奪,損的最終是百姓的利益。
楚軼見他一點就透,當下就十分滿意,對周茂楊繼續道:“周兄,朝廷穩定,天下才能穩定。想要朝廷穩定,國本就得穩定,國本在何?你心中自當有數。本王南下以來,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刺客了。前幾次不管,那是因為還未抓到明確的線索,現在有了線索,自然是不能放過。周兄,你可願意和本王一起,將這國賊揪出來?”
周茂楊立刻應道:“末將願意衛護國本大安!”
“好!”楚軼親手將其扶起,道:“周兄大義。既如此,本王再告訴你一件事。因陛下遇刺,楊金環犧牲,漢王已經將威遠侯調任北線,接替楊金環的位置了。”
周茂楊大駭,急忙替父辯駁道:“我父親忠於陛下,忠於太子,絕不會......”
楚軼抬手製止周茂楊急切地話語道:“我相信周侯爺的忠心,但我那個皇兄現在掌握北征軍三分之一,有權力調任駐京將領北上支援。”
周茂楊疑惑地道:“難不成,難不成是想拉攏我侯府?”
楚軼點頭道:“正是!”
周茂楊又急忙跪下道:“王爺,我威遠侯府從不參與黨爭,一心忠於朝廷,還望明鑒。末將可以性命擔保,我父親絕不會站在太子爺的對立麵。”
楚軼道:“我自然相信老侯爺的忠心,否則我不會先跟你說當前的形勢,再告訴你威遠侯調任北線的事。威遠侯調任北線,安排在陛下身邊,臨行前,太子也找威遠侯談過了。太子的意思是內部矛盾可以先放放,護衛好陛下,打好這過年前的最後一戰才是最重要的。故而威遠侯的啟程,太子是支持的。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抓住和殘元暗自私通的人,拔出內部的隱患,才是對北征對大的支援。周兄,你可明白其中的關聯?”
周茂楊擦擦汗,心道王爺你說話可真是會大喘氣:“明白,明白!”
楚軼道:“耿家因為製刀造詣頗高,和兵部關聯甚深,又和李駙馬交往過密,而駙馬爺和我那個皇兄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周兄,接下來我們要著重調查耿家。”
周茂楊有點不解的問道:“王爺,那查找和殘元私通的商人?”
楚軼道:“周兄,我說了這麽多,你還不知道這查找商人和調查耿家這兩件事的聯係嗎?”
周茂楊更加驚道:“不,不會吧王爺,我知曉漢王對那個位置有爭一爭的野心,但他不至於為此勾結殘元吧?他可是北征的主力軍啊!”
楚軼道:“現在我也隻是猜測,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保不準這二者之間有著勾連。”
周茂楊沉默不語,良久才抬頭道:“王爺,這件事我們如何繼續查?”
楚軼給了周茂楊消化信息的時間,等周茂楊主動開口問如何繼續查,楚軼就知道周茂楊這是願意上他的船了:“不驚動州府衙門,此事得暗查。就先從耿家入手。耿家不日將給府上長輩過壽,想必帖子也就這兩日會發出來了。耿家雖然現在隻是息烽男的爵位,但貴族圈子中仍舊有一席之地。到時候帖子肯定會送到龔府和你這邊。屆時,我以龔府少爺伴讀的名義出席,你以貴賓的身份出席,我們趁人多比較雜亂,先探一探這耿家的後宅。”
周茂楊點頭稱是,這耿家雖然爵位上已經沒落,但因著手藝和兵部關聯甚深,為了保護家傳的製刀手藝不外泄,府上的護衛等級不是一般人家可比的。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上門緝拿審訊,就隻能冒險私探耿府了。
接著楚軼讓笑塵拿出耿府的地形圖,鋪於桌案上。看著這詳細的地形圖,周茂楊驚呆了:“王爺,你這是哪兒搞到的?這麽詳細,連耿家下人茅房有幾個坑位都標注出來了!”
楚軼朝笑塵方向抬了抬下巴,周茂楊讚道:“笑塵,這是你畫的啊?你怎麽畫的這麽詳細的?你去過耿府了?看不出啊,你還有這本事?”
笑塵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趁著夜色去過幾次,但是耿家的護衛太多了,巡防頗為頻繁,我每次去都隻能看個大概,回來再憑記憶畫出來。”
周茂楊讚道:“你連人家下人用的茅房有幾個坑位都標出來了,這還算個大概啊!”
楚軼有點得意地道:“你可別小看我這個書童。他可是錦衣衛出身!”
周茂楊聞言嘖嘖稱奇:“啊,小老弟竟然是錦衣衛?誒,不對呀,你是錦衣衛,你上次,就是我妹子拔箭那日,你怎麽跟王爺行的是軍禮?”
楚軼暗自感歎周茂楊的觀察仔細,粗中有細:“笑塵你跟你周大哥說說,解了他的疑惑,不然他抓耳撓腮的,好奇的不行。”
笑塵得到主子的首肯,於是就跟周茂楊介紹道:“周統領,我是錦衣衛出身,但在錦衣衛幹了不到五年,就調去兵部支援北征。”
“啊!?”周茂楊著實沒想到,笑塵年紀小小,竟然有五年錦衣衛的工作經曆,這還不算,他還去過北線。
周茂楊自己雖然也參與過北征,但到底沒有跟隨大軍深入過敵後,和殘元的交鋒也就這麽兩次,對方還是小股被我方打散的逃竄部隊,三兩下就被己方給解決了。他已然二十往三十上數了,經曆和閱曆還沒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豐富,當即就不斷讚道:“英雄出少年,英雄出少年啊!”
“笑塵在錦衣衛的時候,做的是監察。因為在收集情報方麵頗有天賦,就被調去北線刺探殘元消息,以供北征大軍排兵布陣。此次我南下辦案,太子特意調了回來,協助我。”楚軼主動給笑塵做批注。
周茂楊聞言看向笑塵的目光充滿了大寫的服,怪不得笑塵以一敵三,能護著楚軼在刺殺中全身而退。周茂楊對笑塵刮目相看,要不是場合不對,他都想拉著笑塵結拜一下了。
笑塵見周茂楊雙眼鋥亮地盯著他,他就頗為不自在起來,作揖道:“王爺,統領,笑塵的事後麵再說吧,我們先研究一下耿府的地形,提早拿個方案出來,以保萬無一失。”
於是三人圍在桌前,開始邊看地圖邊製定探查方案。
周茂楊對朝中局勢,心知肚明。朝中太子已經當權多年,但架不住陛下年老、心思動搖,漢趙兩王問鼎之心人盡皆知。好在太子這麽多年監國理政也不是白幹的。自陛下登基以來,北征多次,每次都曠日持久,朝內各項均由太子代天子管理決策。太子能力不俗,後方穩若泰山,陛下才能無後顧之憂地頻繁北征。
陛下登基後,多次開啟恩科取士,打的是陛下的名號為國選賢,但其實太子殿下才是所有恩科舉子真正的座師。可以說,陛下登基後所進之士皆為太子門生。和跟隨陛下征戰多年,軍中威望甚隆的漢趙兩王相比,太子的文官集團並不落入下風。這幾年更是隱隱成分庭抗禮之勢。
但這並不是好事,一個國家,文武相抗,特別是天子還偏向帶兵的皇子,這就如同一個玉屏風立在懸崖邊上,山風偶爾的淩冽,玉屏風就能摔的粉身碎骨。這不是太子和楚軼想看到的局麵。畢竟皇位爭奪,損的最終是百姓的利益。
楚軼見他一點就透,當下就十分滿意,對周茂楊繼續道:“周兄,朝廷穩定,天下才能穩定。想要朝廷穩定,國本就得穩定,國本在何?你心中自當有數。本王南下以來,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刺客了。前幾次不管,那是因為還未抓到明確的線索,現在有了線索,自然是不能放過。周兄,你可願意和本王一起,將這國賊揪出來?”
周茂楊立刻應道:“末將願意衛護國本大安!”
“好!”楚軼親手將其扶起,道:“周兄大義。既如此,本王再告訴你一件事。因陛下遇刺,楊金環犧牲,漢王已經將威遠侯調任北線,接替楊金環的位置了。”
周茂楊大駭,急忙替父辯駁道:“我父親忠於陛下,忠於太子,絕不會......”
楚軼抬手製止周茂楊急切地話語道:“我相信周侯爺的忠心,但我那個皇兄現在掌握北征軍三分之一,有權力調任駐京將領北上支援。”
周茂楊疑惑地道:“難不成,難不成是想拉攏我侯府?”
楚軼點頭道:“正是!”
周茂楊又急忙跪下道:“王爺,我威遠侯府從不參與黨爭,一心忠於朝廷,還望明鑒。末將可以性命擔保,我父親絕不會站在太子爺的對立麵。”
楚軼道:“我自然相信老侯爺的忠心,否則我不會先跟你說當前的形勢,再告訴你威遠侯調任北線的事。威遠侯調任北線,安排在陛下身邊,臨行前,太子也找威遠侯談過了。太子的意思是內部矛盾可以先放放,護衛好陛下,打好這過年前的最後一戰才是最重要的。故而威遠侯的啟程,太子是支持的。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抓住和殘元暗自私通的人,拔出內部的隱患,才是對北征對大的支援。周兄,你可明白其中的關聯?”
周茂楊擦擦汗,心道王爺你說話可真是會大喘氣:“明白,明白!”
楚軼道:“耿家因為製刀造詣頗高,和兵部關聯甚深,又和李駙馬交往過密,而駙馬爺和我那個皇兄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周兄,接下來我們要著重調查耿家。”
周茂楊有點不解的問道:“王爺,那查找和殘元私通的商人?”
楚軼道:“周兄,我說了這麽多,你還不知道這查找商人和調查耿家這兩件事的聯係嗎?”
周茂楊更加驚道:“不,不會吧王爺,我知曉漢王對那個位置有爭一爭的野心,但他不至於為此勾結殘元吧?他可是北征的主力軍啊!”
楚軼道:“現在我也隻是猜測,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保不準這二者之間有著勾連。”
周茂楊沉默不語,良久才抬頭道:“王爺,這件事我們如何繼續查?”
楚軼給了周茂楊消化信息的時間,等周茂楊主動開口問如何繼續查,楚軼就知道周茂楊這是願意上他的船了:“不驚動州府衙門,此事得暗查。就先從耿家入手。耿家不日將給府上長輩過壽,想必帖子也就這兩日會發出來了。耿家雖然現在隻是息烽男的爵位,但貴族圈子中仍舊有一席之地。到時候帖子肯定會送到龔府和你這邊。屆時,我以龔府少爺伴讀的名義出席,你以貴賓的身份出席,我們趁人多比較雜亂,先探一探這耿家的後宅。”
周茂楊點頭稱是,這耿家雖然爵位上已經沒落,但因著手藝和兵部關聯甚深,為了保護家傳的製刀手藝不外泄,府上的護衛等級不是一般人家可比的。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上門緝拿審訊,就隻能冒險私探耿府了。
接著楚軼讓笑塵拿出耿府的地形圖,鋪於桌案上。看著這詳細的地形圖,周茂楊驚呆了:“王爺,你這是哪兒搞到的?這麽詳細,連耿家下人茅房有幾個坑位都標注出來了!”
楚軼朝笑塵方向抬了抬下巴,周茂楊讚道:“笑塵,這是你畫的啊?你怎麽畫的這麽詳細的?你去過耿府了?看不出啊,你還有這本事?”
笑塵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趁著夜色去過幾次,但是耿家的護衛太多了,巡防頗為頻繁,我每次去都隻能看個大概,回來再憑記憶畫出來。”
周茂楊讚道:“你連人家下人用的茅房有幾個坑位都標出來了,這還算個大概啊!”
楚軼有點得意地道:“你可別小看我這個書童。他可是錦衣衛出身!”
周茂楊聞言嘖嘖稱奇:“啊,小老弟竟然是錦衣衛?誒,不對呀,你是錦衣衛,你上次,就是我妹子拔箭那日,你怎麽跟王爺行的是軍禮?”
楚軼暗自感歎周茂楊的觀察仔細,粗中有細:“笑塵你跟你周大哥說說,解了他的疑惑,不然他抓耳撓腮的,好奇的不行。”
笑塵得到主子的首肯,於是就跟周茂楊介紹道:“周統領,我是錦衣衛出身,但在錦衣衛幹了不到五年,就調去兵部支援北征。”
“啊!?”周茂楊著實沒想到,笑塵年紀小小,竟然有五年錦衣衛的工作經曆,這還不算,他還去過北線。
周茂楊自己雖然也參與過北征,但到底沒有跟隨大軍深入過敵後,和殘元的交鋒也就這麽兩次,對方還是小股被我方打散的逃竄部隊,三兩下就被己方給解決了。他已然二十往三十上數了,經曆和閱曆還沒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豐富,當即就不斷讚道:“英雄出少年,英雄出少年啊!”
“笑塵在錦衣衛的時候,做的是監察。因為在收集情報方麵頗有天賦,就被調去北線刺探殘元消息,以供北征大軍排兵布陣。此次我南下辦案,太子特意調了回來,協助我。”楚軼主動給笑塵做批注。
周茂楊聞言看向笑塵的目光充滿了大寫的服,怪不得笑塵以一敵三,能護著楚軼在刺殺中全身而退。周茂楊對笑塵刮目相看,要不是場合不對,他都想拉著笑塵結拜一下了。
笑塵見周茂楊雙眼鋥亮地盯著他,他就頗為不自在起來,作揖道:“王爺,統領,笑塵的事後麵再說吧,我們先研究一下耿府的地形,提早拿個方案出來,以保萬無一失。”
於是三人圍在桌前,開始邊看地圖邊製定探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