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第一次召見外命婦,提前準備了好長時間,她從那裏知道皇上對宗室婚喪嫁娶費用過高有意見,想讓自己召見部分外命婦,提醒一下這件事。


    起初,皇後還覺得這件事情不是什麽大事,宮裏奢靡浪費的華貴妃,不就是明擺在那裏的例子嗎?自己是皇後,順應皇帝之命,發出警戒,何人敢不從?


    可皇後沒想過會冷場,一開始的時候,這幾位福晉進來的確是珠光寶氣的,雖說都穿著福晉的吉服,但是身上戴的各種飾品,一看就不是凡品。


    如果隻是寶石堆砌,皇後還能笑話這些人小家子氣,但事實就是,皇後唯一能壓過她們體現出身份最貴的,或許隻剩下那一副東珠耳環了。


    福晉們對皇後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召見,其實是非常用心的,但她們沒想到進來看到皇後的裝扮,還有景仁宮的裝飾,如此是寒酸。


    她們當然不會覺得是自己僭越,皇上的兩位皇後,無論是純元皇後還是眼前的這位繼後,福晉們私底下沒少討論,並不是她庶女的身份,也不是姐妹共事一夫,而是當初的情況,實在是讓人覺得尷尬的很。再加上這麽多年皇帝的子嗣稀少,私底下猜測,皇後表麵仁慈,實則不賢的話並不少。


    再說烏雅氏跟烏拉那拉連宗,為的是什麽?這些人難道心裏不清楚嗎,皇後出身的烏拉那拉氏,現在空有滿洲大族的身份,聯姻都很少被考慮的家族,能來幾分能耐?


    原以為皇後召她們入宮是什麽事情,沒想到穿著如此寒酸,說著話也那麽小家子氣。


    所以在皇後說起的時候,一個個就像低著頭的鵪鶉似的默不作聲。如同星楚猜測的那樣,皇後這次發聲竟然連一個托都沒有,安靜的景仁宮這次掉下的不是一根針,而是皇後的麵子。


    皇後這麽多年被華貴妃落麵子,忍耐性一直很好,沒人說話,也隻是一尷尬,就這麽高坐上首。


    最後一位年長的福晉開口,“娘娘提倡節儉本不是什麽大事,隻是向來婚喪嫁娶,那都是頂頂重要的事,從先帝爺開始就有如此恩賜,咱們這些人當然是時刻記著先帝爺,所以臣婦們不是說節儉不好,而是這種大事不是咱們這些婦道人家能說的明白。”


    上來就給皇後第一殺,這些是先帝當時給的恩賜,先帝在時都沒說什麽,豈容你這個繼後在這裏置喙?


    沒等皇後回話,另一位福晉也率先接話,“晉康郡王福晉說的是,臣婦們的確做不了主,當時賜下恩典的時候也去過皇貴太妃那邊請示,皇貴太妃還安撫過臣婦,都是皇室血親,這點恩惠,哪有不給的?”嘴裏說的皇貴太妃是先帝後期管理後宮的愨惠皇貴妃,現在自然是皇貴太妃。 不管從哪一方麵說,長輩們早就發話了,也不是你這個晚輩能夠說收回就可以收回的。


    兩位福晉的話,已經讓皇後的臉色有些難看,隻不過她端得住,“福晉們經曆的事多,行事自然是有些道理,隻是現在皇上登基不久,國庫空虛,想著能省一些便是一些,畢竟都是些民脂民膏,畢竟也算是行善積德了。”


    皇後的意思也很明白,第一,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先帝當時給了多少恩惠,現在是皇上在位,你們豈敢拿先帝來壓皇帝?其次,現在是拿著婚喪嫁娶這件事情作為引子,你們一邊在國庫裏邊薅銀子,一邊壓榨民脂民膏。這時候再去行善積德,誰知道是不是行到狗肚子裏去了?


    在座的的都不是笨蛋,知道皇帝是想拿這件事情開刀,若是她們現在同意了,那後麵子孫富貴的日子可就沒了,在她們看來,皇位又不是他們家的,從國庫裏邊多薅一些銀子又怎樣,反正大清國泰民安。


    “咱們大清入關百年,雖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但是現在大清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先帝又是自古以來的明君,恐怕娘娘說這話有些誇大。”


    “是呀,容臣婦說句大膽的話,娘娘若是真想讓咱們幾個節省,其實最簡單的法子就是,讓皇上下旨給爺們兒說,咱們婦道人家隻是聽命行事。”


    兩位較為年輕的福晉,一唱一和,又把話茬子打回去了,先帝在位六十一年其威懾力本身就不容小覷,皇帝登基又有幾年?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朝中的大臣心中也有非議,其次,又是把話調到明麵上,既然帝後一亦如此,那就拿出皇帝的聖旨來,而不是皇後的口諭,說白了就是直指:皇後,現在這件事情你說話不算數。


    皇後一噎,其實當時她也想問皇帝要聖旨,但皇帝出於自私的目的,並沒有直接下旨,如果皇後真的處理不當,到時候皇帝裝作不知曉的訓斥一下皇後即可。這就是為什麽星楚左算右算,這件事情都是坑了皇後,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也算是通過宗室撬動了皇後“堅不可摧”的地位。


    這次召見當然最後不歡而散,有的福晉剛出了景仁宮的大門,就開始翻白眼,畢竟皇後在宗室裏本身就沒有什麽特別好的名聲和威懾力,所以就算落了皇後的麵子,她們也不在乎,畢竟這一次是真的動了她們的大蛋糕,是關子孫後代,真往後退了,那都是腦子抽了。


    年紀大一點的福晉麵色陰沉,回去要告訴自己家王爺,此事絕不容小覷,先從一兩項削減用度,然後慢慢的削減整個用度,誰願意從奢侈的日子過成苦巴巴的?還是那句話天下是大清的,但皇位又不是他們自家王府的,多拿一些又怎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穿:搗亂從甄嬛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朝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朝歡並收藏綜穿:搗亂從甄嬛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