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兩兩對比
綜穿:搗亂從甄嬛傳開始 作者:滿朝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星楚跟齊妃不一樣,齊妃被禁足一直待在長春宮不能出來,她還是像其他嬪妃一樣,一同在宮門口恭送皇帝皇後。
等皇帝一走,華貴妃整個人就得瑟起來了,現在宮中,她一人獨大,誰也都看不上,誰都能被她呲幾句。星楚當然不想跟她有什麽交集,也不想後麵這幾日都被叫到翊坤宮聽訓,雖然她有皇上的命令,可以在宮中照顧六阿哥,但星楚覺得還是要在前跟華貴妃打好招呼。
後宮的事情愛怎麽著就怎麽著,反正還會一如既往的進行下去,自己隻要讓皇後的這一出戲唱不下去就行,到時候甄嬛流產嫁禍不到華貴妃身上,皇後的臉色那時候才叫一個好看呢。
當天晚上,流霜就帶著豐厚的禮品去了翊坤宮,“奴婢給華貴妃請安,娘娘萬福金安。”什麽好東西,華貴妃沒見過,隻不過星楚這次給她送禮,有一盆玉石雕刻的芍藥,最絕的就是融合了玉石本身的顏色,雕出來的畫栩栩如生,華貴妃看了自然是欣喜。
“無事獻殷勤,這比本宮封貴妃時送的禮還重,說說吧,怎麽了?”
流霜回答的時候低眉順眼,話中也帶了討好的語氣,“回娘娘的話,六阿哥這段時間生病,我家主子心裏著急,自然是要日夜照看著,又擔心後麵娘娘召人來宮中聽訓,主子無暇分身,請娘娘恕罪。”
華貴妃聽了這話,自然是心裏舒暢的很,最重要的是她喜歡的是溫嬪的這個態度,再加上禮多人不怪,被哄得高興了,華貴妃當然不會在意。
流霜這個時候趁熱打鐵,“娘娘,我家主子還給娘娘出了個絕妙的主意,保證讓皇上對娘娘稱讚有加。”
一聽到跟皇帝有關係,華貴妃知道這不是什麽小事,一個眼神使過去,周寧海帶著其他的宮人立馬撤出去,宮裏隻剩下了華貴妃頌芝還有流霜,流霜往前走了幾步,低聲說道,“宮外大旱,嚴重到皇上都要出宮祈雨的程度,那百姓自然是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若這個時候皇上出宮祈雨,娘娘在後宮主持嬪妃捐款,用以賑濟災民,宮外年大將軍準備救濟糧,施粥於百姓。
這傳出去自然是夫妻和順、君臣和睦的佳話。”話是這麽說,可是皇帝和華貴妃哪是什麽夫妻,與年羹堯又是什麽樣的君臣和睦呢?分明就是諷刺意味拉滿。
但華貴妃並不是這麽以為的,在她心裏自己就是皇帝的妻子,隻不過皇後那個老婦占據著皇後的位置罷了,而哥哥一直是皇帝的心腹大臣,流霜這句話算是說到了華貴妃的心坎裏。
不就是捐點錢財,吃點粥嘛,對於財大氣粗的華貴妃來說,那都是小意思,自己做了這樣的善事,上天也會保佑自己有個孩子,而且還能解了皇上的燃眉之急。
一時之間,她看向流霜的眼神都柔和多了,“這滿宮上下,也就是你家主子能真心實意的替本宮著想,給你家主子回話吧,讓她好好的在景陽宮照顧,到時候這個功勞……”
流霜立馬接話,“我家主子感激娘娘還來不及呢,替娘娘出個主意,哪能再伸手要個功勞?奴婢替主子,再次感激華貴妃的庇護之恩!”說完之後立馬跪下行了個大禮,瞧著行禮的態度和響聲,讓華貴妃覺得心情好極了。
在華貴妃心裏,雖然麗嬪跟曹嬪是早早的就跟著她的,但是論貼心程度,這倆人根本比不上溫嬪。
回到景陽宮之後,流霜把對話又重新複述給星楚去聽,“娘娘若是不想去翊坤宮,送那些禮物就夠了,為何還要給華貴妃出主意呢?”其實流霜知道,華貴妃在看到那一盤玉雕芍藥的時候已經心動了。
星楚搖頭,其實這段時間皇帝一直容忍年羹堯的肆無忌憚,什麽強占民宅,什麽奴役百姓,皇帝都看在眼裏,心裏早就樂開了花,年羹堯功高蓋主,若是沒有合適的理由處置,就會讓天底下的人心寒。現在年羹堯自己將把柄送上去了,皇帝當然覺得後麵問罪年羹堯有了一定的基礎。
這次星楚出主意,自然是讓年羹堯在百姓之間的名聲好了些,當然,年羹堯的名聲好了,而且還是這樣大張旗鼓的施粥,隻會讓皇帝覺得難辦。更何況,華貴妃領頭讓眾嬪妃捐款賑濟百姓,表麵上還是一件善事,他如何懲治年家兄妹呢?
再對比一下,瓜爾佳氏一族悄悄地給皇上的國庫送糧食,用以求賑濟百姓這樣做才是更符合皇帝的利益。兩兩對比,在皇帝的心裏,年家的好感再次下降,對瓜爾佳氏的好感度就會往上走。
當然,這隻是針對前朝,針對後宮來說,到時候如果華貴妃真的讓甄嬛表麵上流產,皇上的責怪也要輕幾分,畢竟人家前腳剛做了善事,後腳就處罰,怎麽說都有點讓人寒心,就算犯了天大的錯,也能饒恕三分。
自從星楚察覺到曹琴默不可控之後,她更想的就是讓年世蘭的命保住,而且仔細想來,年家這個龐然大物一下子倒了,那麽多的資源,一時之間接不了手,恐怕會被不同的勢迅速瓜分殆盡,若是隻沒了年羹堯一人,宮裏的年世蘭還活著,年家的勢力得到大量的保存,那麽這部分資源,後續是否能順利的轉交到瓜爾佳氏的手裏呢?
這麽一謀算,可比原先的計劃好處要多得多。
華貴妃果然是行動派,第二天一早,翊坤宮的人,就去各宮傳召,宮外大旱,各宮嬪妃可以拿出錢財或者是物品,用來換糧食以便賑災百姓。
除此之外,華貴妃大張旗鼓的還弄出了一個排名,當然合宮上下加起來,就她捐出來的錢財最多了。星楚讓人盯著排名,不多不少,不引人注意就行。
等皇帝一走,華貴妃整個人就得瑟起來了,現在宮中,她一人獨大,誰也都看不上,誰都能被她呲幾句。星楚當然不想跟她有什麽交集,也不想後麵這幾日都被叫到翊坤宮聽訓,雖然她有皇上的命令,可以在宮中照顧六阿哥,但星楚覺得還是要在前跟華貴妃打好招呼。
後宮的事情愛怎麽著就怎麽著,反正還會一如既往的進行下去,自己隻要讓皇後的這一出戲唱不下去就行,到時候甄嬛流產嫁禍不到華貴妃身上,皇後的臉色那時候才叫一個好看呢。
當天晚上,流霜就帶著豐厚的禮品去了翊坤宮,“奴婢給華貴妃請安,娘娘萬福金安。”什麽好東西,華貴妃沒見過,隻不過星楚這次給她送禮,有一盆玉石雕刻的芍藥,最絕的就是融合了玉石本身的顏色,雕出來的畫栩栩如生,華貴妃看了自然是欣喜。
“無事獻殷勤,這比本宮封貴妃時送的禮還重,說說吧,怎麽了?”
流霜回答的時候低眉順眼,話中也帶了討好的語氣,“回娘娘的話,六阿哥這段時間生病,我家主子心裏著急,自然是要日夜照看著,又擔心後麵娘娘召人來宮中聽訓,主子無暇分身,請娘娘恕罪。”
華貴妃聽了這話,自然是心裏舒暢的很,最重要的是她喜歡的是溫嬪的這個態度,再加上禮多人不怪,被哄得高興了,華貴妃當然不會在意。
流霜這個時候趁熱打鐵,“娘娘,我家主子還給娘娘出了個絕妙的主意,保證讓皇上對娘娘稱讚有加。”
一聽到跟皇帝有關係,華貴妃知道這不是什麽小事,一個眼神使過去,周寧海帶著其他的宮人立馬撤出去,宮裏隻剩下了華貴妃頌芝還有流霜,流霜往前走了幾步,低聲說道,“宮外大旱,嚴重到皇上都要出宮祈雨的程度,那百姓自然是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若這個時候皇上出宮祈雨,娘娘在後宮主持嬪妃捐款,用以賑濟災民,宮外年大將軍準備救濟糧,施粥於百姓。
這傳出去自然是夫妻和順、君臣和睦的佳話。”話是這麽說,可是皇帝和華貴妃哪是什麽夫妻,與年羹堯又是什麽樣的君臣和睦呢?分明就是諷刺意味拉滿。
但華貴妃並不是這麽以為的,在她心裏自己就是皇帝的妻子,隻不過皇後那個老婦占據著皇後的位置罷了,而哥哥一直是皇帝的心腹大臣,流霜這句話算是說到了華貴妃的心坎裏。
不就是捐點錢財,吃點粥嘛,對於財大氣粗的華貴妃來說,那都是小意思,自己做了這樣的善事,上天也會保佑自己有個孩子,而且還能解了皇上的燃眉之急。
一時之間,她看向流霜的眼神都柔和多了,“這滿宮上下,也就是你家主子能真心實意的替本宮著想,給你家主子回話吧,讓她好好的在景陽宮照顧,到時候這個功勞……”
流霜立馬接話,“我家主子感激娘娘還來不及呢,替娘娘出個主意,哪能再伸手要個功勞?奴婢替主子,再次感激華貴妃的庇護之恩!”說完之後立馬跪下行了個大禮,瞧著行禮的態度和響聲,讓華貴妃覺得心情好極了。
在華貴妃心裏,雖然麗嬪跟曹嬪是早早的就跟著她的,但是論貼心程度,這倆人根本比不上溫嬪。
回到景陽宮之後,流霜把對話又重新複述給星楚去聽,“娘娘若是不想去翊坤宮,送那些禮物就夠了,為何還要給華貴妃出主意呢?”其實流霜知道,華貴妃在看到那一盤玉雕芍藥的時候已經心動了。
星楚搖頭,其實這段時間皇帝一直容忍年羹堯的肆無忌憚,什麽強占民宅,什麽奴役百姓,皇帝都看在眼裏,心裏早就樂開了花,年羹堯功高蓋主,若是沒有合適的理由處置,就會讓天底下的人心寒。現在年羹堯自己將把柄送上去了,皇帝當然覺得後麵問罪年羹堯有了一定的基礎。
這次星楚出主意,自然是讓年羹堯在百姓之間的名聲好了些,當然,年羹堯的名聲好了,而且還是這樣大張旗鼓的施粥,隻會讓皇帝覺得難辦。更何況,華貴妃領頭讓眾嬪妃捐款賑濟百姓,表麵上還是一件善事,他如何懲治年家兄妹呢?
再對比一下,瓜爾佳氏一族悄悄地給皇上的國庫送糧食,用以求賑濟百姓這樣做才是更符合皇帝的利益。兩兩對比,在皇帝的心裏,年家的好感再次下降,對瓜爾佳氏的好感度就會往上走。
當然,這隻是針對前朝,針對後宮來說,到時候如果華貴妃真的讓甄嬛表麵上流產,皇上的責怪也要輕幾分,畢竟人家前腳剛做了善事,後腳就處罰,怎麽說都有點讓人寒心,就算犯了天大的錯,也能饒恕三分。
自從星楚察覺到曹琴默不可控之後,她更想的就是讓年世蘭的命保住,而且仔細想來,年家這個龐然大物一下子倒了,那麽多的資源,一時之間接不了手,恐怕會被不同的勢迅速瓜分殆盡,若是隻沒了年羹堯一人,宮裏的年世蘭還活著,年家的勢力得到大量的保存,那麽這部分資源,後續是否能順利的轉交到瓜爾佳氏的手裏呢?
這麽一謀算,可比原先的計劃好處要多得多。
華貴妃果然是行動派,第二天一早,翊坤宮的人,就去各宮傳召,宮外大旱,各宮嬪妃可以拿出錢財或者是物品,用來換糧食以便賑災百姓。
除此之外,華貴妃大張旗鼓的還弄出了一個排名,當然合宮上下加起來,就她捐出來的錢財最多了。星楚讓人盯著排名,不多不少,不引人注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