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包軒第一次招聘銷售人員,竟然感覺有些無從下手。招聘一個崗位首先要掌握的就是該崗位的職責和任職條件,而包軒過去從來沒有深入了解過銷售人員的崗位要求,而他也不能按照招藥店營業員那樣的標準來招人。
包軒將過去銷售人員的崗位說明書拿出來看了看,希望能夠從中找到一些他想要的東西,可是翻開崗位說明書之後第一眼,包軒就崩潰了。
與其說這是一本崗位說明書,倒不如說是一本特有的規則手冊,上麵全是說明如果犯了哪些錯誤會得到怎麽樣的處罰,真正涉及到用人標準的內容少之又少,而且還都是不明確的信息。比如,上麵有一條寫道,有豐富的客戶資源,這就比較模糊,何為豐富?沒有量化出來。
最後包軒還是認為紙上談兵沒有任何作用,真正提高還得靠實戰,先約人再說吧。
網上投簡曆的人盡管不在少數,可是真正靠譜的卻沒有幾個,從接收招聘工作以來,包軒發現在網上投簡曆的人很多都是濫竽充數的,他們根本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崗位,或者沒有仔細斟酌招聘信息就盲目的亂投簡曆。
包軒過去也投過簡曆,他深知投簡曆時求職者喜歡耍的小聰明,很多求職者為了求快求量而偷懶,他們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將整頁招聘信息全選,然後群投簡曆。
這樣盡管可以增加投簡曆數量,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用人單位也不是傻子,能夠在網上掛招聘信息企業,所招聘的崗位肯定不止一個,這就造成了有些企業的hr看到自己企業的多個崗位被同一個求職者投了簡曆。
如果該求職者的簡曆正好完全符合其中一個崗位的標準,或許用人單位會致電詢問。而有些帶有個人偏見的hr會對這種求職者一律拍死,而且這樣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
還有的求職者很執著,多次的投同一個企業的同一個崗位,每天早晨,該公司的hr上班後登錄招聘網站,都能看到某位求職者n個求職申請。
時間長了,包軒也就不會因為看到數量繁多的簡曆而欣喜了,因為他知道,其中的水分還是很大的。
在眾多簡曆中,包軒還真就相中一個比較優秀的求職者。該求職者叫高樂,今年三十出頭,本科學曆,藥劑學專業。有近十年的銷售經驗看,而且這近十年的經曆中他隻換過一份工作,想必這名求職者一定很穩定。
盡管包軒從來沒有招過銷售人員,但是用腳趾頭看都能明白,如果這樣的人都不能算是合格的話,那麽恐怕在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合格的人了。
事不宜遲,包軒立刻拿起電話撥打了過去。結果出奇的順利,對方隻是問了一下公司的地址和大概位置之後便同意麵試,薪資什麽的根本沒問,這倒是令包軒喜出望外。
發送了麵試邀請函之後,包軒將該人的基本信息記錄了一下,以便後期跟進。他沒有經驗不是錯,等到人來了之後直接讓經理麵試,他在旁邊聽一下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第一個是順利的,可是往後的就沒那麽順利了,很多求職者所問的問題都是包軒始料未及的,比如人家問“是做係統還是做區域?”又或者是“業務是做終端嗎?
各種各樣的問題將包軒問的是啞口無言,隻能以同一個回答來應付:“這個問題需要由部門經理來回答您。”
包軒自以為這樣回答可以很好的避開被問住的尷尬,可是他卻不知道,這些問題要讓部門經理來回答對於行業的熟手來說,這個回答是多麽的可笑,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問題,從這一點上看對方就已經知道這家公司的hr的專業度。
所謂久病成良醫,包軒每遇到一個他無法解答的問題時都會記錄下來,因為這些問題至少能夠讓他了解到求職者和崗位之間是否匹配。
招聘的第一原則就是本著人崗匹配的原則來招聘,崗位明明是營業員,你愣是給招個電工來,那肯定不行。
將問題匯總下來之後,包軒打電話給經理。不是有句老話叫不恥下問嗎,他包軒什麽都沒有,就是有臉皮,我不懂的我就問,絕對不帶著任何問題去工作。
對於經理來說,包軒的請教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反感,相反還著實滿足了一下他的成就感。給人解惑的感覺真好,說的通俗一點,經理本身就是一個愛講話的人,做銷售做得好,又懂得管理,現在有後輩來請教,當前輩的當然要不吝賜教了。
通過經理的講解,包軒不僅知道了那些問題的含義,也漸漸了解到了公司相關的情況,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後包軒的信心便提高了許多,至少下一次打電話的時候不會輕易再聽見包軒說:“這個問題需要由部門經理來回答您。”
到了麵試當天,一位穿著休閑裝的男士身影出現在人力資源部門外,這個男子好像不確定似地來回在門口徘回。
包軒不敢怠慢,趕緊來到門口為其開門:“您好。”包軒十分有禮貌的笑道。
“您好,我是來麵試的。”男子也十分客氣的回答道,從外表上看,這名男子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而且臉上的笑容也恰到好處,一看就是做銷售的好手。
將男子讓進屋內,包軒翻開記錄本,開始尋找預約麵試的記錄。根據預約的時間,包軒很快便查到了來者的身份,在這個時間段約來麵試的人隻有一個,就是那個名叫高樂的男士。
長期的與人溝通令包軒養成一個習慣。他在確認陌生人身份的時候習慣在姓名後麵加個稱謂,例如張斌張先生,李娜李小姐。
當包軒找到了眼前應聘者的信息時,不自覺的以他習慣的方式確認了一下對方的身份,可是話一出口卻鬧出了一個冷笑話。
“請問,您是高樂高先生嗎?”
包軒將過去銷售人員的崗位說明書拿出來看了看,希望能夠從中找到一些他想要的東西,可是翻開崗位說明書之後第一眼,包軒就崩潰了。
與其說這是一本崗位說明書,倒不如說是一本特有的規則手冊,上麵全是說明如果犯了哪些錯誤會得到怎麽樣的處罰,真正涉及到用人標準的內容少之又少,而且還都是不明確的信息。比如,上麵有一條寫道,有豐富的客戶資源,這就比較模糊,何為豐富?沒有量化出來。
最後包軒還是認為紙上談兵沒有任何作用,真正提高還得靠實戰,先約人再說吧。
網上投簡曆的人盡管不在少數,可是真正靠譜的卻沒有幾個,從接收招聘工作以來,包軒發現在網上投簡曆的人很多都是濫竽充數的,他們根本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崗位,或者沒有仔細斟酌招聘信息就盲目的亂投簡曆。
包軒過去也投過簡曆,他深知投簡曆時求職者喜歡耍的小聰明,很多求職者為了求快求量而偷懶,他們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將整頁招聘信息全選,然後群投簡曆。
這樣盡管可以增加投簡曆數量,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用人單位也不是傻子,能夠在網上掛招聘信息企業,所招聘的崗位肯定不止一個,這就造成了有些企業的hr看到自己企業的多個崗位被同一個求職者投了簡曆。
如果該求職者的簡曆正好完全符合其中一個崗位的標準,或許用人單位會致電詢問。而有些帶有個人偏見的hr會對這種求職者一律拍死,而且這樣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
還有的求職者很執著,多次的投同一個企業的同一個崗位,每天早晨,該公司的hr上班後登錄招聘網站,都能看到某位求職者n個求職申請。
時間長了,包軒也就不會因為看到數量繁多的簡曆而欣喜了,因為他知道,其中的水分還是很大的。
在眾多簡曆中,包軒還真就相中一個比較優秀的求職者。該求職者叫高樂,今年三十出頭,本科學曆,藥劑學專業。有近十年的銷售經驗看,而且這近十年的經曆中他隻換過一份工作,想必這名求職者一定很穩定。
盡管包軒從來沒有招過銷售人員,但是用腳趾頭看都能明白,如果這樣的人都不能算是合格的話,那麽恐怕在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合格的人了。
事不宜遲,包軒立刻拿起電話撥打了過去。結果出奇的順利,對方隻是問了一下公司的地址和大概位置之後便同意麵試,薪資什麽的根本沒問,這倒是令包軒喜出望外。
發送了麵試邀請函之後,包軒將該人的基本信息記錄了一下,以便後期跟進。他沒有經驗不是錯,等到人來了之後直接讓經理麵試,他在旁邊聽一下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第一個是順利的,可是往後的就沒那麽順利了,很多求職者所問的問題都是包軒始料未及的,比如人家問“是做係統還是做區域?”又或者是“業務是做終端嗎?
各種各樣的問題將包軒問的是啞口無言,隻能以同一個回答來應付:“這個問題需要由部門經理來回答您。”
包軒自以為這樣回答可以很好的避開被問住的尷尬,可是他卻不知道,這些問題要讓部門經理來回答對於行業的熟手來說,這個回答是多麽的可笑,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問題,從這一點上看對方就已經知道這家公司的hr的專業度。
所謂久病成良醫,包軒每遇到一個他無法解答的問題時都會記錄下來,因為這些問題至少能夠讓他了解到求職者和崗位之間是否匹配。
招聘的第一原則就是本著人崗匹配的原則來招聘,崗位明明是營業員,你愣是給招個電工來,那肯定不行。
將問題匯總下來之後,包軒打電話給經理。不是有句老話叫不恥下問嗎,他包軒什麽都沒有,就是有臉皮,我不懂的我就問,絕對不帶著任何問題去工作。
對於經理來說,包軒的請教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反感,相反還著實滿足了一下他的成就感。給人解惑的感覺真好,說的通俗一點,經理本身就是一個愛講話的人,做銷售做得好,又懂得管理,現在有後輩來請教,當前輩的當然要不吝賜教了。
通過經理的講解,包軒不僅知道了那些問題的含義,也漸漸了解到了公司相關的情況,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後包軒的信心便提高了許多,至少下一次打電話的時候不會輕易再聽見包軒說:“這個問題需要由部門經理來回答您。”
到了麵試當天,一位穿著休閑裝的男士身影出現在人力資源部門外,這個男子好像不確定似地來回在門口徘回。
包軒不敢怠慢,趕緊來到門口為其開門:“您好。”包軒十分有禮貌的笑道。
“您好,我是來麵試的。”男子也十分客氣的回答道,從外表上看,這名男子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而且臉上的笑容也恰到好處,一看就是做銷售的好手。
將男子讓進屋內,包軒翻開記錄本,開始尋找預約麵試的記錄。根據預約的時間,包軒很快便查到了來者的身份,在這個時間段約來麵試的人隻有一個,就是那個名叫高樂的男士。
長期的與人溝通令包軒養成一個習慣。他在確認陌生人身份的時候習慣在姓名後麵加個稱謂,例如張斌張先生,李娜李小姐。
當包軒找到了眼前應聘者的信息時,不自覺的以他習慣的方式確認了一下對方的身份,可是話一出口卻鬧出了一個冷笑話。
“請問,您是高樂高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