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八零後是幸福的一代!但是包軒認為這話也得看時候、分對象來說。


    改革開放以後,做為祖國花朵的八零後鑒證了時代的變遷,老輩人經常看著八零後的小屁孩們羨慕嫉妒地念叨著:“他們趕上好時候嘍。”


    實際上,七零後也趕上了,隻不過相比於八零後,他們在時間上還是失去了不少本錢。而悲哀的六零後卻再也無緣感受到那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當他們適應了時代的變遷,還未來得及享受新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幸福,有些人卻已經步入社會,接受生活帶給他們的考驗,更有甚者已經成家立室,為自己的小家以及即將來到世上的下一代繼續奔波勞累。


    從這個角度上看去,的確八零後是幸福的,而且是超級幸福的。尤其是首都北京的孩子們,可以說是生在皇城下,長在蜜罐中。八零後的人不知道什麽叫上山下鄉,不知道何為插隊,也不知道糧票長什麽樣子。


    沒見過蛔蟲,也沒見過塔糖,有些人連黃色的番茄也沒見過。沒看過毛主席語錄,也沒看過樣板戲,他們感興趣的隻有變形金剛和七龍珠。


    但是八零後真的就是絕對幸福的嗎?未必,至少包軒不這麽看,不說別的,八零後那會上學不也是坐在教室裏看著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然後自己在帶著近視鏡抄寫在筆記本上的嗎?


    可是看看人家現在九零後,多媒體式教學將學校的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過去的老師隻要是從師範畢業就有希望入行,但是現在不行了,不會點電腦的話你都沒法講課,因為現在都不用幻燈機了,ppt已經成為了講義的主流形式,沒點辦公軟件操作的實力還真難以在教師隊伍中站住腳跟。


    少年時期還是校園生活占據主要的人生時間,教學環境的改善令九零後從見識的基礎上就優越於八零後,包軒上了初三才開始接觸紅警,而他表弟則是在五年級時就已經開始玩反恐、推魔獸了。


    實際上,包軒認為最應該感到幸福的是九零後,九零後的父輩有的是七零後,起碼在溝通上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八零後就不行了,父輩幾乎都是六零後,甚至還有五零後。代溝這個詞或許不是八十年代才產生的詞匯,但是卻是被八零後這一代廣為流傳。


    其實這也不能怪六零後那代人思想落後,因為當時的情況導致他們缺少這方麵的素質,文化大革命時期誰會去上學,又有誰考試打心眼裏希望自己能拿一百分?


    現實的殘酷令當時很多正初入校園的孩子都錯失了上學的機會,以至於後來一大幫的六零後人群無任何知識基礎,更有甚者連漢語拚音都不會寫。


    很多六零後都將自己定義為“新時代的文盲”,這個比喻倒也貼切,連漢語拚音都不會,那麽英語電腦肯定也不行了,而恰巧現在是信息化時代,沒有這兩樣的基礎是絕對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不過這是針對年輕人來說的,像六零後那些已經快‘知天命’的人,也就無所謂了。


    所受到的教育、所接觸的人和所處在的環境不同,當然看待問題的觀點和角度也不同,包軒的父親還算是比較明事理的,可是在包軒看來,依然有些“武斷專權”。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進入職場久了,行為準則和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改變,包軒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現家人在某些方麵的缺點和陋習。


    很多事情不僅兩代人的觀念偏差太大,而且對待事情的態度也是大不相同,例如,老爹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可是就是不承認,老媽不敢批評的太過,但是當兒子的看不過去了,不能因為老爹的霸權就讓老媽受委屈。


    不冷不熱地指出了老爹的不足,可是老爹卻不幹了,錯與對且先不提,上來就是一句:“這要是過去,像你這樣的無禮晚輩早家法伺候了。”


    離開職場的包軒也不是那種有話能憋得住的人,反駁道:“那是因為過去法製不健全,才有類似家法這樣的惡法,現在是民主時代,隨便動私刑是要負責任的,報紙上不也刊登老子虐打兒子最後被判刑的消息嗎,那報紙還是您買的呢!”


    包軒的母親在一旁哭笑不得,這爺倆真是親生的,脾氣秉性連說話的神態方式都如出一轍,尤其是誰也不退讓這一點,從包軒的爺爺那一輩開始一直遺傳到現在,如果生肖中有鴨子的話,那麽這家人一定都是屬鴨子的,肉爛嘴不爛。


    身為八零後一代,包軒真想知道當初是誰說的八零後是幸福這句話?如此不準確的話這位前輩竟然用了肯定句來定義。


    過去的人,學曆不高也沒關係,不耽誤參加工作,一旦參加了工作就代表他的整個人生便有了著落。


    單位給分房,福利待遇大家都一樣,沒有啥可攀比的,如果表現突出而且混出模樣來的話組織還會關心你的私人生活,家裏有啥困難需要幫助?是否單身有相中的對象沒有?人性化管理在那個年代被真正體現了出來。


    再看看八零後這一代,讀書沒出息的家長麵子上不好看,上個學還得互相競爭,大學生遍天下的時代混個高中畢業都不好找工作。


    就算勉強找到一個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上升空間又有限,還要隨時麵臨著試用期被解雇的危險。


    掙錢少的話搞對象也困難,女孩子都喜歡高富帥,如果特別特別帥的倒還好說,就怕腰包也不鼓,模樣也謙虛,連玩都沒人願意跟你玩。


    碰上拆遷,或許可能會有幾十萬的款子進賬,可是想要拿著拆遷的錢買處好房子那可就困難了,自己不添點肯定是沒戲,自己往裏填吧,那樣生活就艱苦了,最後決定先存銀行裏等以後再說,可是房價不等人,從起初三四十萬一下漲到百萬以上也就短短幾年的時間,家裏當初的那點存款如今連一個臥室都買不起了。


    有回遷房的人賺了,想住就住,不想住就租出去,反正租來的錢除了支付周轉房租還剩下不少,相當於一個人的一份收入,一年也能攢下不少錢,但前提是得裝修啊,這又需要錢!


    房子的問題令許多八零後頭痛欲裂,可是這還不算完,人生大事也是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新時代都講究自由戀愛,但是你喜歡的不見得家長就喜歡,很多人都是因為家長的緣故和對象不得不散,也有誓死捍衛愛情和家裏鬧翻的強人,但是不管如何,初戀幾乎到最後都無法修成正果,得經曆個幾次排山倒海後才能塵埃落定。


    和上一輩的代溝是八零後無法擺脫且必須麵對的事實,是無奈的,上一輩總是用傳統的口氣來評判新潮的事物,那樣能對路嗎?又能認同嗎?而八零後也為了避免或減少因代溝而產生的衝突,盡量通過溝通和傳導的方式來讓上輩人了解甚至認同新潮事物。


    包軒有時覺得,八零後就像月亮一樣,一邊圍著地球轉,一邊還要在地球進入黑夜時,將太陽的光芒通過自己傳遞過去。


    或許真的應該重新琢磨一下“八零後是幸福的”這句話,琢磨這句話應該是肯定句,還是疑問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職界小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熱漫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熱漫雨林並收藏職界小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