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這孩子倒是不錯,從小到大都很沉穩,甚至還有些腹黑。
薑寧等尾鹿收拾完了,這才走到昭的麵前。
尾鹿可一點都沒留手,昭小臉哭的跟個花貓似得。
薑寧歎了一口氣,將她臉上淩亂的頭發撥到一旁:“你就這麽不喜歡上課?”
昭身上很疼,她抽噎著道:“我喜歡戰鬥,我喜歡冒險,我想當戰士。”
尾鹿拍了昭一掌,沒好氣道:“戰士也得認字!”
薑寧擺擺手,示意她不要說話。
昭大著膽子道:“基本的字我已經認識了,我認字了!”
這話倒是沒錯,昭五歲進學堂,人又聰明,現在已經七歲了,常用字認得差不多了。
薑寧看著她,又想起那殘酷的巫弟子淘汰製。
她要是真不喜歡,要不然就算了吧,反正也不是非她不可。
自己也還年輕,就算明月也不行,她也有時間等待新的巫弟子。
雖然心裏這麽想,薑寧也沒徹底放棄她,小孩子的心一會兒一變,誰知道她明天想幹什麽。
何況,不喜歡上學也不代表不適合當巫。
薑寧摸摸她因為跑動而變得跟雞窩一樣的頭發:“喜歡戰鬥沒問題,想當戰士也很好,隻是課還是得上,不準再逃課了。”
昭嘴巴一癟,還要說話。
薑寧製止道:“你要違抗我嗎?”
芙蓉和尾鹿嚇得連忙跪下,尾鹿抱著昭讓她趕緊回答。
隨著薑部的規模越來越大,族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一手創建薑部的薑寧在薑部人的心中擁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大家也愈發不敢違逆薑寧的意願。
尤其在天狼人的心中,薑寧便是他們的信仰。
昭哭喪著臉:“昭知錯了,您別生我的氣。”
薑寧又歎了一口氣,伸手幫她把身上的傷勢治好了:“再忍一忍,馬上就畢業了,以後想做什麽都隨你。”
留下一頭霧水的三人,薑寧心情複雜的獨自離去。
飯也沒心情吃了,薑寧踱步到學堂,沒打擾他們上課,而是從窗戶外麵默默觀察。
明月正在認真的跟著老師上課,教室裏還坐了一些外部落人。
自黑鱗部落的人離開後,又有兩個下部落往薑部送了五十名學生。
後排有調皮的孩子注意到窗外的薑寧,立馬嚇得坐起身子,裝出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
那是梧與綠荷的孩子,大頭,跟他爹一樣不著調,如今也大了,便跟著一起上學。
薑寧看見這熟悉的一幕笑了笑,不再打擾他們,又溜達著走了,算了,還是去吃點東西吧。
交易區的店鋪又多了許多,現在最受外部落人歡迎的就是薑部的調料店。
失敗了多次之後,食堂終於成功做出了醬油。
店裏還有從這邊一種楓樹裏麵提出來的楓糖,薑寧一直沒找到甘蔗之類的植物,含糖的草根倒是有不少,就是產量有點低,做起來也麻煩,不能拿來大批售賣。
黑豆榨出來的豆油銷量少得可憐,連薑部人都甚少會買來炒菜,他們更喜歡用獸油,還停留在烤肉亂燉階段的外部落人就更不會買了。
煤的銷量也一般,這裏到處都是原始森林,根本不缺柴火,頂多就是費點功夫罷了,不值得專門用獸核等珍貴物品去換。
薑寧心裏倒是有個打算,以後用來燒陶煉鐵的,用煤炭溫度比較穩定。
她真的搞不懂這些飯都吃不飽的原始人為什麽這麽喜歡能看不能吃的陶器,明明它的代替品到處都是。
難道是對大部落的追捧?還是對文明的向往?
每次黑鱗部落送陶器過來,交易區都要引發一輪哄搶,害得紅楓不得不多派幾個巡邏隊看著。
燒烤粉的銷量倒是不錯,買上一袋,隻要保存得當便可以吃很久。
店裏賣的最好的就是各部落都離不了的鹽了,現在就算有鹹部落打上門來,薑寧也不怕了。
而且自己又沒跑到他們那邊去銷售,算不上搶生意。
水車的銷量也不錯,但凡是見過水車的作用的部落就沒有不想要的,就算是那些依水而生的部落,也覺得這樣用水要方便不少。
黑鱗部落在薑部開店,花榕特意又送了一批靈晶給薑寧。
薑寧這才知道黑鱗部落帶著水車走一趟,價格就翻了十倍。
這個奸商,薑部又搭原料又搭技術還耗人力,才賺了一枚遺骨獸核,人家這麽跑一圈,蠻骨獸核就到手了。
怪不得人家願意冒著風險到處交易,原來這麽賺錢。
其他東西也是,交易隊走一趟價格就翻倍,花榕也是為此才送靈晶來堵薑寧的嘴。
不過花榕也說了,這種東西他們都是賣給實力強大的中部落的,一般的下部落也拿不出蠻骨獸核。
薑寧目前也沒這能力把東西賣到中部落去,隻能含淚收下靈晶,轉頭就把交易區的物價提高了些,美食區的價格隨他們自己定。
又讓工坊另外做了一些小號的水車,價格定低些,放在交易區售賣。
岩河邊的作坊建了一座又一座,外圍也移植一片高大的樹木遮擋,每天都有巡邏隊守著,禁止外人靠近。
薑寧簡單吃了點東西,實在是閑不住,打算跟著狩獵隊出去逛逛。
她窩在薑部幾年了,手腳都沒以前靈活了,既然打算以後出遠門,那就先練練手。
想出門也沒那麽容易,薑寧好不容易等到紅月帶著狩獵隊回來,把這事跟他說了。
紅月管著狩獵隊,他雖然想反對,但以薑寧如今的地位,也不是他能反對得了的。
最後薑寧如願跟著紅楓進了她的真骨狩獵隊,這樣以凶獸等級命名的狩獵隊是由各部落戰士一起組建的。
伯勞鳥前方探路,熊蜂負責驅趕毒蟲,天狼地麵追蹤,其他部落再一擁而上,利用各部落的優勢,不僅狩獵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獵物也多了許多。
幾個水生部落也專門組建了去怒河捕獵的狩獵隊,不時給大家換換口味。
就算大家都吃膩了,也可以拿去喂戰寵,邊角料還能拿去肥地。
薑寧等尾鹿收拾完了,這才走到昭的麵前。
尾鹿可一點都沒留手,昭小臉哭的跟個花貓似得。
薑寧歎了一口氣,將她臉上淩亂的頭發撥到一旁:“你就這麽不喜歡上課?”
昭身上很疼,她抽噎著道:“我喜歡戰鬥,我喜歡冒險,我想當戰士。”
尾鹿拍了昭一掌,沒好氣道:“戰士也得認字!”
薑寧擺擺手,示意她不要說話。
昭大著膽子道:“基本的字我已經認識了,我認字了!”
這話倒是沒錯,昭五歲進學堂,人又聰明,現在已經七歲了,常用字認得差不多了。
薑寧看著她,又想起那殘酷的巫弟子淘汰製。
她要是真不喜歡,要不然就算了吧,反正也不是非她不可。
自己也還年輕,就算明月也不行,她也有時間等待新的巫弟子。
雖然心裏這麽想,薑寧也沒徹底放棄她,小孩子的心一會兒一變,誰知道她明天想幹什麽。
何況,不喜歡上學也不代表不適合當巫。
薑寧摸摸她因為跑動而變得跟雞窩一樣的頭發:“喜歡戰鬥沒問題,想當戰士也很好,隻是課還是得上,不準再逃課了。”
昭嘴巴一癟,還要說話。
薑寧製止道:“你要違抗我嗎?”
芙蓉和尾鹿嚇得連忙跪下,尾鹿抱著昭讓她趕緊回答。
隨著薑部的規模越來越大,族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一手創建薑部的薑寧在薑部人的心中擁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大家也愈發不敢違逆薑寧的意願。
尤其在天狼人的心中,薑寧便是他們的信仰。
昭哭喪著臉:“昭知錯了,您別生我的氣。”
薑寧又歎了一口氣,伸手幫她把身上的傷勢治好了:“再忍一忍,馬上就畢業了,以後想做什麽都隨你。”
留下一頭霧水的三人,薑寧心情複雜的獨自離去。
飯也沒心情吃了,薑寧踱步到學堂,沒打擾他們上課,而是從窗戶外麵默默觀察。
明月正在認真的跟著老師上課,教室裏還坐了一些外部落人。
自黑鱗部落的人離開後,又有兩個下部落往薑部送了五十名學生。
後排有調皮的孩子注意到窗外的薑寧,立馬嚇得坐起身子,裝出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
那是梧與綠荷的孩子,大頭,跟他爹一樣不著調,如今也大了,便跟著一起上學。
薑寧看見這熟悉的一幕笑了笑,不再打擾他們,又溜達著走了,算了,還是去吃點東西吧。
交易區的店鋪又多了許多,現在最受外部落人歡迎的就是薑部的調料店。
失敗了多次之後,食堂終於成功做出了醬油。
店裏還有從這邊一種楓樹裏麵提出來的楓糖,薑寧一直沒找到甘蔗之類的植物,含糖的草根倒是有不少,就是產量有點低,做起來也麻煩,不能拿來大批售賣。
黑豆榨出來的豆油銷量少得可憐,連薑部人都甚少會買來炒菜,他們更喜歡用獸油,還停留在烤肉亂燉階段的外部落人就更不會買了。
煤的銷量也一般,這裏到處都是原始森林,根本不缺柴火,頂多就是費點功夫罷了,不值得專門用獸核等珍貴物品去換。
薑寧心裏倒是有個打算,以後用來燒陶煉鐵的,用煤炭溫度比較穩定。
她真的搞不懂這些飯都吃不飽的原始人為什麽這麽喜歡能看不能吃的陶器,明明它的代替品到處都是。
難道是對大部落的追捧?還是對文明的向往?
每次黑鱗部落送陶器過來,交易區都要引發一輪哄搶,害得紅楓不得不多派幾個巡邏隊看著。
燒烤粉的銷量倒是不錯,買上一袋,隻要保存得當便可以吃很久。
店裏賣的最好的就是各部落都離不了的鹽了,現在就算有鹹部落打上門來,薑寧也不怕了。
而且自己又沒跑到他們那邊去銷售,算不上搶生意。
水車的銷量也不錯,但凡是見過水車的作用的部落就沒有不想要的,就算是那些依水而生的部落,也覺得這樣用水要方便不少。
黑鱗部落在薑部開店,花榕特意又送了一批靈晶給薑寧。
薑寧這才知道黑鱗部落帶著水車走一趟,價格就翻了十倍。
這個奸商,薑部又搭原料又搭技術還耗人力,才賺了一枚遺骨獸核,人家這麽跑一圈,蠻骨獸核就到手了。
怪不得人家願意冒著風險到處交易,原來這麽賺錢。
其他東西也是,交易隊走一趟價格就翻倍,花榕也是為此才送靈晶來堵薑寧的嘴。
不過花榕也說了,這種東西他們都是賣給實力強大的中部落的,一般的下部落也拿不出蠻骨獸核。
薑寧目前也沒這能力把東西賣到中部落去,隻能含淚收下靈晶,轉頭就把交易區的物價提高了些,美食區的價格隨他們自己定。
又讓工坊另外做了一些小號的水車,價格定低些,放在交易區售賣。
岩河邊的作坊建了一座又一座,外圍也移植一片高大的樹木遮擋,每天都有巡邏隊守著,禁止外人靠近。
薑寧簡單吃了點東西,實在是閑不住,打算跟著狩獵隊出去逛逛。
她窩在薑部幾年了,手腳都沒以前靈活了,既然打算以後出遠門,那就先練練手。
想出門也沒那麽容易,薑寧好不容易等到紅月帶著狩獵隊回來,把這事跟他說了。
紅月管著狩獵隊,他雖然想反對,但以薑寧如今的地位,也不是他能反對得了的。
最後薑寧如願跟著紅楓進了她的真骨狩獵隊,這樣以凶獸等級命名的狩獵隊是由各部落戰士一起組建的。
伯勞鳥前方探路,熊蜂負責驅趕毒蟲,天狼地麵追蹤,其他部落再一擁而上,利用各部落的優勢,不僅狩獵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獵物也多了許多。
幾個水生部落也專門組建了去怒河捕獵的狩獵隊,不時給大家換換口味。
就算大家都吃膩了,也可以拿去喂戰寵,邊角料還能拿去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