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行僧
今世異人圖之風動神州 作者:自成世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頂上巢新鵲,
衣中帶舊珠。
談禪未得去,
輟棹且踟躕。
——唐.岑參.《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部分
——————————————————————————————
辭了曹老賢,郭大悟步行回大東寫字樓的路上,金引給他打來電話。
“郭老弟你在不在辦公室?咱們有個重要的快遞一會兒就上門,需得有人簽收一下。月兒今天陪朋友去歐洲旅遊了,讓我順便告訴你一聲。”
郭大悟回答說正在前往。
金引囑咐道:“江湖上護送此類貨物的,喚做守秘人。今天來的這位,據說是個怪咖。東西交割後,你先問問他肯不肯收錢。願意收錢的話,就從保險櫃裏取五萬塊給他。若是嫌少,那便再給他加五萬。如果他不肯收錢,再給我打電話罷。”
掛斷手機,郭大悟招手攔了輛出租車。
光天化日裏,他當然不能拿出自己那八十公裏以上的時速表演街頭狂奔。相形之下,還是坐汽車更快捷些。
~~~
待郭大悟來到大東寫字樓六層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人在門口等著他了。
來客是個三十左右歲的年輕和尚,或者說——大約是個和尚。
灰撲撲的僧袍,上麵摞滿補丁。一個破布兜子、一個花瓶大小的紅漆長嘴酒葫蘆,左右交叉地斜挎在他兩肩。
頭發毛毛呲呲,冒出足有二指多長。身材微胖略矮,圓圓的臉上總帶著些許笑意。
見郭大悟徑直走來,此人單掌當胸,施了一禮。操著山西口音說道:“在下張普化,見過郭施主。”
聽他這聲招呼打得不倫不類,郭大悟便心中有數,知道他並不曾剃度持戒。抱拳回禮道:“讓張兄久等了。”
將客人請進屋內,分賓主落了座。隻見他取下酒葫蘆放在茶幾上,發出“嘭”的一聲悶響。此物十分沉重,顯然是用金屬所鑄。
張普化又從肩頭布兜裏掏出一件密封嚴實的小包裹,雙手遞給郭大悟,鄭重其事地道:“請郭施主仔細查驗一下,看看可有破損之處。”
郭大悟亦雙手接過包裹,見四邊都使火漆蠟封。上麵縫著塊羊皮,用炭筆草草寫了“王寂”二字,大概是寄件人的姓名。
他翻來覆去看了兩遍,包裝完好無損。
“既然沒問題,就煩勞郭施主在這裏畫個押,在下也好拿回去給太平客棧的老板交差。”
聽了張普化吩咐,郭大悟便在那塊羊皮上寫罷自己的名字,然後扯下來給他。
待兩邊交割完畢,問起他要不要收錢,張普化連忙點頭道:“收收收,貧僧最近開銷大,快要吃不上飯了。”
郭大悟本想與他開個玩笑,問一問——和尚花錢,所為何事?話到嘴邊,卻又忍住了。
懶得去擺弄金引的保險櫃,郭大悟從曹老賢給他的皮包裏掏出五遝鈔票,碼在張普化的酒葫蘆旁。
對方麵露難色,囁嚅道:“貧僧這一趟,可是從雲南大理,步行而來的啊……鞋子都跑壞了好幾雙。”
郭大悟雖然日常節儉,卻向來把錢財看得極輕——何且自己方才剛進了一注橫財。聽他如此說法,立即又從皮包裏抓出兩把鈔票堆在幾案上,統共有十五萬上下。
“夠了,夠了。多謝郭施主布施。”
張普化小心翼翼地將紙幣一摞摞擺放整齊,裝進破布口袋中。站起身後,猶猶豫豫地想要告辭。
瞧出了對方的意思,郭大悟笑道:“張兄遠道而來,豈能就走?可否賞光讓我做個東道?”
聽他出言留客,張普化喜上眉梢,立掌施禮道:“郭施主既然這麽說了,貧僧敢不從命?”
“哎呀,張師兄既然是出家人,想來必定是要茹素的。讓我想想,哪裏有供應齋飯的地方……”
一聽這話,張普化急忙解釋道:“不不不,因為師兄說在下塵緣未了,便一直不曾剃度。在下向來葷素不禁,酒更是喝得,郭施主不必費心去尋素齋了,咱們就近安排即可。”
~~~
午後剛從曹老賢那裏吃罷酒席,現在方至酉時,郭大悟的胃口並不十分好——為了能少吃一些,他領著張普化前往附近商場裏的一家自助餐廳……
時間尚早,大堂裏上座不過三四成。
每人一百八十八塊的地方,菜式還算端正。生蠔、海螺、梭子蟹、北極蝦、北極貝、小鮑魚、八爪魚、三文魚之類的常見海味盡有。
侍應生來回穿梭,用長長的肉叉將明廚間裏一個巨大烤爐中烤製的香腸、豬肘、雞翅、叉燒、羊腿肉、腰子、牛舌、牛肋條等等,流水一般地送到客人麵前。
“阿彌陀佛!多謝郭施主。在下平日裏可舍不得來這麽奢侈的地方。”
張普化挑花了眼,麵前很快堆起十多個碟子。
郭大悟聽他感慨,不禁又想起“和尚花錢,所為何事”的難題。開口問道:“張兄本領高強,終日走南闖北,想必收入不菲。為何還要如此苛待自己?”
聽見這個問題,張普化眼神閃爍,吞吞吐吐道:“貧僧哪裏有多少收入?即使偶爾賺點小錢,也都拿去貼補了家用。哈哈,在下自己多吃些石頭少吃些肉,算不得什麽。”
莫不是有小和尚要養?郭大悟心中暗笑。
~~~
吃肉時少不得飲酒。
郭大悟打了些紮啤,張普化卻不肯喝。
“啤酒太占腸胃。”他舉了舉酒葫蘆,“我先喝這個。”
“那邊櫃子裏倒也有幾樣白酒。”
“在下曉得。”
——待到葫蘆裏的酒都被喝光,郭大悟才知道他究竟是何用意。
從酒櫃中取了幾瓶半斤裝汾酒,張普化偷偷將自己的葫蘆重新灌滿。等酒灌得夠了,他又拿起桌上調製海鮮蘸汁用的醋瓶子朝葫蘆嘴裏倒去。
郭大悟好生奇怪,雖然知道山西人無醋不歡,卻也從未見過這樣以醋兌酒的情形。
隨之看他將底部的一處機關輕輕撥動,頓時明白,這葫蘆是個轉心壺。
“郭施主莫笑,在下苦日子過得慣了,能省一分是一分。”
“張兄,這些酒太過粗劣。等一下我送幾瓶好的給你。”
“萬萬不可!若好酒喝滑了嘴,日後就飲不得劣酒了。”
這時,郭大悟的手機開始振動。本以為是金引來電,拿起來一看,居然是老同學陶敏。
聽筒裏傳來清脆的笑聲,對方約他晚上去酒吧一聚。
“老地方,不見不散!”她說道。
掛斷電話,郭大悟問道:“張兄,要不要換個地方再去喝點兒?”
“阿彌陀佛,貧僧向來見不得女施主。我吃飽喝足後,正好趁著天黑趕路。”
說話間,兩人又盡力吃了一波。服務員已經從他倆的桌子上來來回回收了好幾次餐具,推著小車路過時,忍不住側目而視。
奇人多怪癖。雖然這張普化乍看上去慳吝可笑,郭大悟卻莫名地對他極有好感。趁他去洗手間的工夫,悄悄到前台補了那些汾酒的費用。
吃到實在吃不下時,兩人起身離開餐桌,張普化猶自戀戀不舍地回望了好幾眼。
~~~
這家商場地處繁華,又值周五傍晚,此時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郭大悟和張普化剛剛走出自助餐廳,便看見一對黑衣黑裙的孿生姐妹,隨著扶梯出現在了樓口。
兩女麵容秀麗,個頭雖然都生得不高,卻勝在身材玲瓏有致。衣裙上佩戴著樣式繁複的閃亮飾品,顯然是來自某個少數民族。
其中一女背著青竹篾簍。另一女挎著用金銀絲線繡出團團花鳥的布包——若非有這兩件東西區別,姐妹倆幾乎一模一樣,根本無法分辨。
張普化一看見她們,便想要躲到郭大悟身後。可惜已經晚了。
郭大悟也認出,來者正是前些天在諸葛晨星的地下酒吧裏,幫大家消滅了那群毒蟲的年輕姐妹。
本想問問張普化是不是虧欠過她們,因此才要躲著人家。卻不料,兩姐妹居然對這廝十分敬重,一起走近前,向閃避不及的張普化躬身施禮:“見過胖師父。”
施罷禮,背竹簍的女孩掩口輕笑,聲音如流泉一樣好聽:“沒想到萬裏之外還能遇著師父,真是難得的緣分。”
“阿彌陀佛。不是咱們的緣分,是你們和這位郭施主之間的緣分。”張普化東拉西扯道。
相互身高差距太大,郭大悟彎下腰拱了供手,稱謝道:“賢姊妹上次可是幫了我大忙。奈何仙蹤無定,在下一直沒能找到當麵致謝的機會。”
帶布包的女孩仰起臉,露出甜甜的笑容:“郭小哥太客氣了。前幾日,關動大哥剛還了我們一個大人情,我倆正想要謝謝他呢。”
見自己一語成箴,這三人果然相識,張普化暗暗鬆了口氣。
可郭大悟卻不肯放過他,“我還不知道這二位姑娘該如何稱呼,請張兄為我介紹。”
“她倆從雲南七仙寨來。這個叫小刀,是姐姐。這個叫二刀,是妹妹。說實話,我也拿不太準……”張普化分別指著背竹簍和背布包的女孩幫他辨認,“郭施主,要不你們繼續聊?貧僧先行一步可好?”
見他急著要走,二刀姑娘連忙問道:“胖師父難得來一次京城,可要盤桓幾日?”
“貧僧在此間的俗事已了,馬上就要返回大理交差。”
小刀開心地拍手道:“正好,正好,我們姐妹昨日裏也辦完了事情,給家人們買些禮物後便打算回去。咱們一起走,路上也好做個伴。”
聽罷這話,張普化雙手合十,朝郭大悟深施一禮。趁著扶梯上此刻無人,縱身一躍,跳下二十多級台階,飛一般地跑出商場大門。經過的幾個顧客揉著眼,隻道是剛剛出現了幻覺。
郭大悟被他此舉弄得有些發愣。刀家姐妹卻見怪不怪,齊齊歎了口氣。
二刀埋怨姊姊道:“就你嘴快,看把胖師父嚇得……”
轉過頭又向郭大悟解釋道:“我們認識普化師父已經很久了。他脾氣有些古怪,尤其不情願和女孩子說話。其實人品十分好的。”
小刀接過話頭:“這胖師父雖然還不曾剃度,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萬家生佛。這些年在我們西南一帶,偷偷出錢出力,不知道救助了多少孤苦老幼。可不知為何,最怕別人謝他。若聽見你誇他好處,便如同要了他的半條命一般難受。”
經她們一講,郭大悟腦海裏,竟然不自禁地浮現出關動那凶神惡煞的模樣。
他這時才漸漸明白,為何自己一見著張普化,便感覺心中親熱的緣故。
三人又閑談了幾句。郭大悟與刀家小姐妹約定,日後若到雲南旅遊,一定會去七仙寨做客。然後目送她倆嘰嘰喳喳地說笑著走遠。
~~~
看看時間還早,郭大悟獨自返回了大東寫字樓。在辦公室裏給金引打去電話,他將方才的情形簡單敘述了一遍。
“如此看來,這位張普化小師父倒是個趣人,有機會可以多結交結交。”轉念,金引又憶起往事,“說到大理城的太平客棧,我很久沒有見過陳泰和韓蘋那小兩口了。上次去雲南遊曆時,他倆還未成親……”
郭大悟問起這兩位是何方神聖。金引解釋道,陳泰、韓蘋夫妻二人乃是西南路“江湖驛館”的主要負責人,諸葛晨星的同行。
隻不過他們那裏人多事雜,日常所承接的“業務”,要比諸葛老板的範圍更加廣泛些罷了。
閑話敘畢,步入正題。
金引在電話裏安排郭大悟帶上手套,將張普化送來的包裹輕輕拆開,露出一小袋灰白色粉末和兩件金屬器皿。
厚實的塑料袋上印著“滑石粉”三個字,重不過數兩。
郭大悟已經猜出它究竟為何物——滑石粉,化屍粉是也。
“沒錯。我費了不少工夫和人情才弄到這點兒東西。可惜啦,若是能提早幾天到貨,關動兄弟還可以帶上些傍身。他這次韓國之行,難免大開殺戒。事後不知又要扯出多少麻煩。”
金引牢騷了兩句,旋即叮囑道:“這一點你可莫要學他。幹咱們這行,鋤強扶弱固然義不容辭。但維持明暗兩界之間的平衡,盡力做到不驚擾世俗,才是第一要務。”
“看到一起送來的“四象瓶”沒有?這是專門打造,用來攜帶此藥的容器。郭老弟,你將這“滑石粉”帶一瓶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罷。”
郭大悟拿起“四象瓶”,見其隻有半個煙盒大小,製作得十分精致考究,裏外上下皆可自由分合。仔細研究片刻後,便搞懂了用法。
問過金引的傷情,見時間已經不早,他掛斷電話。
又依言取了一瓶“滑石粉”藏在身上,將餘下的收拾好。郭大悟鎖上辦公室,前去赴陶敏之約。
衣中帶舊珠。
談禪未得去,
輟棹且踟躕。
——唐.岑參.《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部分
——————————————————————————————
辭了曹老賢,郭大悟步行回大東寫字樓的路上,金引給他打來電話。
“郭老弟你在不在辦公室?咱們有個重要的快遞一會兒就上門,需得有人簽收一下。月兒今天陪朋友去歐洲旅遊了,讓我順便告訴你一聲。”
郭大悟回答說正在前往。
金引囑咐道:“江湖上護送此類貨物的,喚做守秘人。今天來的這位,據說是個怪咖。東西交割後,你先問問他肯不肯收錢。願意收錢的話,就從保險櫃裏取五萬塊給他。若是嫌少,那便再給他加五萬。如果他不肯收錢,再給我打電話罷。”
掛斷手機,郭大悟招手攔了輛出租車。
光天化日裏,他當然不能拿出自己那八十公裏以上的時速表演街頭狂奔。相形之下,還是坐汽車更快捷些。
~~~
待郭大悟來到大東寫字樓六層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人在門口等著他了。
來客是個三十左右歲的年輕和尚,或者說——大約是個和尚。
灰撲撲的僧袍,上麵摞滿補丁。一個破布兜子、一個花瓶大小的紅漆長嘴酒葫蘆,左右交叉地斜挎在他兩肩。
頭發毛毛呲呲,冒出足有二指多長。身材微胖略矮,圓圓的臉上總帶著些許笑意。
見郭大悟徑直走來,此人單掌當胸,施了一禮。操著山西口音說道:“在下張普化,見過郭施主。”
聽他這聲招呼打得不倫不類,郭大悟便心中有數,知道他並不曾剃度持戒。抱拳回禮道:“讓張兄久等了。”
將客人請進屋內,分賓主落了座。隻見他取下酒葫蘆放在茶幾上,發出“嘭”的一聲悶響。此物十分沉重,顯然是用金屬所鑄。
張普化又從肩頭布兜裏掏出一件密封嚴實的小包裹,雙手遞給郭大悟,鄭重其事地道:“請郭施主仔細查驗一下,看看可有破損之處。”
郭大悟亦雙手接過包裹,見四邊都使火漆蠟封。上麵縫著塊羊皮,用炭筆草草寫了“王寂”二字,大概是寄件人的姓名。
他翻來覆去看了兩遍,包裝完好無損。
“既然沒問題,就煩勞郭施主在這裏畫個押,在下也好拿回去給太平客棧的老板交差。”
聽了張普化吩咐,郭大悟便在那塊羊皮上寫罷自己的名字,然後扯下來給他。
待兩邊交割完畢,問起他要不要收錢,張普化連忙點頭道:“收收收,貧僧最近開銷大,快要吃不上飯了。”
郭大悟本想與他開個玩笑,問一問——和尚花錢,所為何事?話到嘴邊,卻又忍住了。
懶得去擺弄金引的保險櫃,郭大悟從曹老賢給他的皮包裏掏出五遝鈔票,碼在張普化的酒葫蘆旁。
對方麵露難色,囁嚅道:“貧僧這一趟,可是從雲南大理,步行而來的啊……鞋子都跑壞了好幾雙。”
郭大悟雖然日常節儉,卻向來把錢財看得極輕——何且自己方才剛進了一注橫財。聽他如此說法,立即又從皮包裏抓出兩把鈔票堆在幾案上,統共有十五萬上下。
“夠了,夠了。多謝郭施主布施。”
張普化小心翼翼地將紙幣一摞摞擺放整齊,裝進破布口袋中。站起身後,猶猶豫豫地想要告辭。
瞧出了對方的意思,郭大悟笑道:“張兄遠道而來,豈能就走?可否賞光讓我做個東道?”
聽他出言留客,張普化喜上眉梢,立掌施禮道:“郭施主既然這麽說了,貧僧敢不從命?”
“哎呀,張師兄既然是出家人,想來必定是要茹素的。讓我想想,哪裏有供應齋飯的地方……”
一聽這話,張普化急忙解釋道:“不不不,因為師兄說在下塵緣未了,便一直不曾剃度。在下向來葷素不禁,酒更是喝得,郭施主不必費心去尋素齋了,咱們就近安排即可。”
~~~
午後剛從曹老賢那裏吃罷酒席,現在方至酉時,郭大悟的胃口並不十分好——為了能少吃一些,他領著張普化前往附近商場裏的一家自助餐廳……
時間尚早,大堂裏上座不過三四成。
每人一百八十八塊的地方,菜式還算端正。生蠔、海螺、梭子蟹、北極蝦、北極貝、小鮑魚、八爪魚、三文魚之類的常見海味盡有。
侍應生來回穿梭,用長長的肉叉將明廚間裏一個巨大烤爐中烤製的香腸、豬肘、雞翅、叉燒、羊腿肉、腰子、牛舌、牛肋條等等,流水一般地送到客人麵前。
“阿彌陀佛!多謝郭施主。在下平日裏可舍不得來這麽奢侈的地方。”
張普化挑花了眼,麵前很快堆起十多個碟子。
郭大悟聽他感慨,不禁又想起“和尚花錢,所為何事”的難題。開口問道:“張兄本領高強,終日走南闖北,想必收入不菲。為何還要如此苛待自己?”
聽見這個問題,張普化眼神閃爍,吞吞吐吐道:“貧僧哪裏有多少收入?即使偶爾賺點小錢,也都拿去貼補了家用。哈哈,在下自己多吃些石頭少吃些肉,算不得什麽。”
莫不是有小和尚要養?郭大悟心中暗笑。
~~~
吃肉時少不得飲酒。
郭大悟打了些紮啤,張普化卻不肯喝。
“啤酒太占腸胃。”他舉了舉酒葫蘆,“我先喝這個。”
“那邊櫃子裏倒也有幾樣白酒。”
“在下曉得。”
——待到葫蘆裏的酒都被喝光,郭大悟才知道他究竟是何用意。
從酒櫃中取了幾瓶半斤裝汾酒,張普化偷偷將自己的葫蘆重新灌滿。等酒灌得夠了,他又拿起桌上調製海鮮蘸汁用的醋瓶子朝葫蘆嘴裏倒去。
郭大悟好生奇怪,雖然知道山西人無醋不歡,卻也從未見過這樣以醋兌酒的情形。
隨之看他將底部的一處機關輕輕撥動,頓時明白,這葫蘆是個轉心壺。
“郭施主莫笑,在下苦日子過得慣了,能省一分是一分。”
“張兄,這些酒太過粗劣。等一下我送幾瓶好的給你。”
“萬萬不可!若好酒喝滑了嘴,日後就飲不得劣酒了。”
這時,郭大悟的手機開始振動。本以為是金引來電,拿起來一看,居然是老同學陶敏。
聽筒裏傳來清脆的笑聲,對方約他晚上去酒吧一聚。
“老地方,不見不散!”她說道。
掛斷電話,郭大悟問道:“張兄,要不要換個地方再去喝點兒?”
“阿彌陀佛,貧僧向來見不得女施主。我吃飽喝足後,正好趁著天黑趕路。”
說話間,兩人又盡力吃了一波。服務員已經從他倆的桌子上來來回回收了好幾次餐具,推著小車路過時,忍不住側目而視。
奇人多怪癖。雖然這張普化乍看上去慳吝可笑,郭大悟卻莫名地對他極有好感。趁他去洗手間的工夫,悄悄到前台補了那些汾酒的費用。
吃到實在吃不下時,兩人起身離開餐桌,張普化猶自戀戀不舍地回望了好幾眼。
~~~
這家商場地處繁華,又值周五傍晚,此時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郭大悟和張普化剛剛走出自助餐廳,便看見一對黑衣黑裙的孿生姐妹,隨著扶梯出現在了樓口。
兩女麵容秀麗,個頭雖然都生得不高,卻勝在身材玲瓏有致。衣裙上佩戴著樣式繁複的閃亮飾品,顯然是來自某個少數民族。
其中一女背著青竹篾簍。另一女挎著用金銀絲線繡出團團花鳥的布包——若非有這兩件東西區別,姐妹倆幾乎一模一樣,根本無法分辨。
張普化一看見她們,便想要躲到郭大悟身後。可惜已經晚了。
郭大悟也認出,來者正是前些天在諸葛晨星的地下酒吧裏,幫大家消滅了那群毒蟲的年輕姐妹。
本想問問張普化是不是虧欠過她們,因此才要躲著人家。卻不料,兩姐妹居然對這廝十分敬重,一起走近前,向閃避不及的張普化躬身施禮:“見過胖師父。”
施罷禮,背竹簍的女孩掩口輕笑,聲音如流泉一樣好聽:“沒想到萬裏之外還能遇著師父,真是難得的緣分。”
“阿彌陀佛。不是咱們的緣分,是你們和這位郭施主之間的緣分。”張普化東拉西扯道。
相互身高差距太大,郭大悟彎下腰拱了供手,稱謝道:“賢姊妹上次可是幫了我大忙。奈何仙蹤無定,在下一直沒能找到當麵致謝的機會。”
帶布包的女孩仰起臉,露出甜甜的笑容:“郭小哥太客氣了。前幾日,關動大哥剛還了我們一個大人情,我倆正想要謝謝他呢。”
見自己一語成箴,這三人果然相識,張普化暗暗鬆了口氣。
可郭大悟卻不肯放過他,“我還不知道這二位姑娘該如何稱呼,請張兄為我介紹。”
“她倆從雲南七仙寨來。這個叫小刀,是姐姐。這個叫二刀,是妹妹。說實話,我也拿不太準……”張普化分別指著背竹簍和背布包的女孩幫他辨認,“郭施主,要不你們繼續聊?貧僧先行一步可好?”
見他急著要走,二刀姑娘連忙問道:“胖師父難得來一次京城,可要盤桓幾日?”
“貧僧在此間的俗事已了,馬上就要返回大理交差。”
小刀開心地拍手道:“正好,正好,我們姐妹昨日裏也辦完了事情,給家人們買些禮物後便打算回去。咱們一起走,路上也好做個伴。”
聽罷這話,張普化雙手合十,朝郭大悟深施一禮。趁著扶梯上此刻無人,縱身一躍,跳下二十多級台階,飛一般地跑出商場大門。經過的幾個顧客揉著眼,隻道是剛剛出現了幻覺。
郭大悟被他此舉弄得有些發愣。刀家姐妹卻見怪不怪,齊齊歎了口氣。
二刀埋怨姊姊道:“就你嘴快,看把胖師父嚇得……”
轉過頭又向郭大悟解釋道:“我們認識普化師父已經很久了。他脾氣有些古怪,尤其不情願和女孩子說話。其實人品十分好的。”
小刀接過話頭:“這胖師父雖然還不曾剃度,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萬家生佛。這些年在我們西南一帶,偷偷出錢出力,不知道救助了多少孤苦老幼。可不知為何,最怕別人謝他。若聽見你誇他好處,便如同要了他的半條命一般難受。”
經她們一講,郭大悟腦海裏,竟然不自禁地浮現出關動那凶神惡煞的模樣。
他這時才漸漸明白,為何自己一見著張普化,便感覺心中親熱的緣故。
三人又閑談了幾句。郭大悟與刀家小姐妹約定,日後若到雲南旅遊,一定會去七仙寨做客。然後目送她倆嘰嘰喳喳地說笑著走遠。
~~~
看看時間還早,郭大悟獨自返回了大東寫字樓。在辦公室裏給金引打去電話,他將方才的情形簡單敘述了一遍。
“如此看來,這位張普化小師父倒是個趣人,有機會可以多結交結交。”轉念,金引又憶起往事,“說到大理城的太平客棧,我很久沒有見過陳泰和韓蘋那小兩口了。上次去雲南遊曆時,他倆還未成親……”
郭大悟問起這兩位是何方神聖。金引解釋道,陳泰、韓蘋夫妻二人乃是西南路“江湖驛館”的主要負責人,諸葛晨星的同行。
隻不過他們那裏人多事雜,日常所承接的“業務”,要比諸葛老板的範圍更加廣泛些罷了。
閑話敘畢,步入正題。
金引在電話裏安排郭大悟帶上手套,將張普化送來的包裹輕輕拆開,露出一小袋灰白色粉末和兩件金屬器皿。
厚實的塑料袋上印著“滑石粉”三個字,重不過數兩。
郭大悟已經猜出它究竟為何物——滑石粉,化屍粉是也。
“沒錯。我費了不少工夫和人情才弄到這點兒東西。可惜啦,若是能提早幾天到貨,關動兄弟還可以帶上些傍身。他這次韓國之行,難免大開殺戒。事後不知又要扯出多少麻煩。”
金引牢騷了兩句,旋即叮囑道:“這一點你可莫要學他。幹咱們這行,鋤強扶弱固然義不容辭。但維持明暗兩界之間的平衡,盡力做到不驚擾世俗,才是第一要務。”
“看到一起送來的“四象瓶”沒有?這是專門打造,用來攜帶此藥的容器。郭老弟,你將這“滑石粉”帶一瓶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罷。”
郭大悟拿起“四象瓶”,見其隻有半個煙盒大小,製作得十分精致考究,裏外上下皆可自由分合。仔細研究片刻後,便搞懂了用法。
問過金引的傷情,見時間已經不早,他掛斷電話。
又依言取了一瓶“滑石粉”藏在身上,將餘下的收拾好。郭大悟鎖上辦公室,前去赴陶敏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