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571-血洗


    “羽林左衛?”高地上姓楊的年輕人,看到遠方一下子湧出那麽多鐵甲將士,忍不住脫口驚道。


    另外兩人,同樣臉色大變


    在他們的認知裏,全鐵甲軍隊,世間僅有“羽林左衛”。


    “難道大唐皇帝召集‘羽林左衛’征戰?”


    “即便是‘羽林左衛’,又怎麽可能會突然出現於此地?”


    他們三個每人想法都有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心知肚明,此戰,敗矣!


    雖說馮寶領軍突襲營寨早已驚動他們,可畢竟人數少啊,左右不了大局。


    如今一下子湧出數千鐵甲,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走吧,事已不可為。”姓楊的歎道:“唐軍來得太快,且為‘羽林左衛’,難以力敵。”


    另外兩人默然頷首,他們都很清楚,指望一群散兵遊勇擊潰大唐最精銳將士,可能性微乎其微。


    “報——”一名軍卒快步跑上高地,大聲道:“唐、唐軍來了!”


    “廢物,早未曾發現。”姓楊的極為不滿。


    也難怪,仗都打起來了,現在說還有什麽意義呢?


    “不是。是北邊,北麵發現唐軍。”軍卒急忙道:“兵力數千,多為甲兵。”


    “有多遠?”


    “不足十裏。”


    “啊……?”姓楊的極為震驚地道:“唐軍在‘平壤’城下,怎可能……?”


    忽然,他想到一種可能,轉首看向其餘兩人,歎道:“唐軍有高人,糧草誘敵,南北夾擊……”話說到一半,猛然驚醒,對來稟報的親信道:“速速知會吾等麾下退出,翻山西撤。”


    “喏!”


    “記住,莫管其他人。”


    在場另外兩個人相互間看了一眼,他們都已經明白,這是要放棄“友軍”了。


    馮寶哪裏知道發生在戰場外的情形,他扛著“兵工鏟”,在幾名親兵簇擁下,一步一步隨軍陣突進。


    圍困南門營寨的賊兵,那些被“羽林右衛”擊潰的散兵遊勇,一窩蜂的往後,卻正麵遇上馮寶帶領的隊伍——於是,殺戮開始!


    穿上鐵甲的重裝步兵,對上毫無防護的普通軍卒,那就是碾壓!


    你砍我一刀沒事,我捅你一槍就是個窟窿,再加上其中一個小隊組成的陌刀軍陣,每個人雙手掄刀,形成一個個刀輪,麵對密集步兵軍卒,所過之處,血肉橫飛、肢體四散,花花綠綠的各種器官,遍地都是!


    馮寶非常不想看,但身在軍陣裏,人在戰場上,總不能閉著眼吧?


    幾度作嘔欲吐,馮寶都強行咽下,一軍統帥,無論如何也得撐住!


    “咚咚咚……”


    遠方忽然傳來戰鼓聲!


    馮寶心裏一驚,以為是賊兵援軍。


    急忙駐足,拿出“望遠鏡”,向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


    但見,左右兩側高地,輕裝步兵居高臨下俯衝,同時伴隨著密集箭雨,而且采用的正是以“拋射”方式,為步兵開道。


    “左武衛?劉仁願來了。”馮寶從戰旗上辨認出來,隨即收起“望遠鏡”,對身邊範二虎大聲道:“即刻通報全軍,我大唐援軍北來,滅賊寇!在當下!”


    “遵命!”


    片刻之後,整個戰場上的唐軍,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無比興奮,而賊兵以毫無鬥誌,開始漫山遍野逃竄。


    “傳令,全軍出擊!”黑齒常之及時下令,餘下數千軍卒即散開四出追逐潰兵。


    “劉將軍,敵軍已潰,何不讓將士散開追敵?”劉仁實對同行劉仁願道。


    “劉公多慮了,末將早已告知諸位將領,當敵軍潰散,可便宜行事,將眾將士不會錯過。”


    “如此甚好!將士們征戰四方,無斬獲方為憾也。”


    別人怎麽做,馮寶不知道,他也管不了,但是,已經接近軍寨的他,卻下令自己帶的幾百軍卒——原地列陣警戒。然後再一次拿出“望遠鏡”,打量整個戰場。


    一名“百濟”士兵,捅翻賊兵後,彎下腰,在賊兵身上摸索,或許是發現了什麽值錢的東西,裂開嘴大笑。


    另一側,“左武衛”一個五人小隊,合力絞殺三個賊寇,其餘四人繼續追敵,留下的一人,同樣也在搜索“戰利品”。


    上述兩種情況,在戰場上彼彼皆是,相同或類似的場景,時刻上演。


    “望遠鏡”轉向“羽林右衛”,馮寶頗為欣慰,因為軍卒們,三五成群,埋首殺敵,根本不管其他,仿佛永不停歇的殺戮機器,以刀、槍、弩箭等各種方式,消滅賊寇!


    這才是真正的軍隊!這才是真正的軍人!命令不止,殺敵不停!


    “二虎子!”


    “某家在!”


    “即刻找尋劉長河,命其吹響‘集結號’,收兵!”


    “得令!”


    “報——”範二虎前腳剛走,有軍卒來報:“黑齒常之將軍請求進見。”


    “讓他進來。”


    “喏!”


    稍許,兩名披掛鐵甲,卻未帶頭盔將領,走到馮寶近前,行禮大聲道:“末將黑齒常之,拜見大都督。”


    “末將權永寧,見過大都督。”


    “二位將軍不必多禮。”馮寶道:“糧草可有損毀?”


    “回稟大都督,全數完好。”黑齒常之道。


    “好!本官奉聖人詔令,率‘羽林右衛’出征,今大破賊寇,二位功不可沒,當如實上奏,以表功績。”


    “多謝大都督!”二人同聲應道。


    “眾軍用命,力抗賊寇,殊為不易,本官決意,此戰所獲,登記造冊後,貴部分潤五成,以犒勞將士。”


    黑齒常之聞言大喜。


    嚴格算起來,黑齒常之麾下並不能算是“唐軍”,在大唐沒有派駐官員對“百濟”實施有效治理前,隻能算是“仆從軍”,通常而言,戰場繳獲,最多隻能拿到自己得到的那一部分,其實那是很有限的,真正大頭在輜重糧草軍械等方麵,如今馮寶卻是用了“集中再分配”的法子,且一下分到五成,遠遠超過軍卒們自己在敵軍屍體上摸索所得。


    不過有一點他們並不知道,馮寶所說的“登記在冊”,並不包括“左武衛”劉仁願部拿走的那部分,畢竟從當下現實而言,“府兵”們直接繳獲,才是他們所得。


    “羽林右衛”不同,他們並不需要那麽做,因為每一場勝仗都會被記錄在冊,所有繳獲當上繳朝廷,而後朝廷重新核發獎賞,這,就是大唐版“收支分離”,也是“軍製變革”中的重要一環,如此可大大壓縮統兵將領分配勝利果實的時候,私心太重,權力太大。


    唐朝,亡於“藩鎮割據”,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軍中統帥權力太大,尤其是財權,不依賴朝廷,致使軍卒隻知將領而不知朝廷,進而亡國。


    謝岩、馮寶來到大唐以後,自有心“做點事”,便一直推動“軍製變革”,唯有製度層麵完善,才能夠將日後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扼殺於搖籃中。


    分配勝利果實,那是高級將領們才能夠參與的事情,普通軍卒們,還考慮不到這一點,他們,在肆意屠殺……


    甭管是否放下武器,衝上去就是一刀,碩大頭顱淩空飛起,鮮血揮灑成雨。


    徐有功已經記不清多少次看見類似情形,他是“皇家學堂”出來的,一身裝備最為頂尖,“烏光甲”、折疊鐵槍,手弩、強弩一應俱全。


    此時此刻,他已經打光了所有弩箭,射殺不下十人。


    執槍柱地,徐有功掀開麵甲,大口喘著粗氣,眼望四下,頓感不適,趕忙仰望天空,連續深吸幾口氣,待胸腹間逐漸如常,方才平視周圍。


    太可怕了!太殘忍了!


    追殺賊寇時,神經緊繃,隻顧殺敵,從來不曾留意太多,此刻歇下方知,信目所見之地,屍橫遍野,殘臂斷肢隨處可見,被砍下的完整頭顱,亦不在少數,許多頭顱那還都是睜著眼睛,著實太恐怖!


    泥土道路上,鮮血將大地染成殷紅,山林灌木之上,掛滿殘肢、衣物等,無不在一點一滴落下血珠……


    “累累白骨,血洗山林,賊亦民也,放之歸去,豈非善也?”


    當徐有功聽到“集結號”吹響,迅速率領自己小隊前往“馮”字將旗下集合,恰巧遇上前來巡視的馮寶,言談間,發出此問。


    “書生迂腐之見。”馮寶正色道:“軍人放下武器,可為民、為農,賊寇則不然,其拿起刀槍,並非抵禦外侮,更多傷及無辜。本帥昔年平叛‘睦州’,親見賊寇血洗村落,汝可知曉,叛軍出自當地卻為禍害鄉親之罪魁,不將其絞殺,何來今日之‘睦州’?此地賊寇,乃潰軍,不服王化,聚集成匪,今日抵抗我朝大軍,他日必定禍害百姓,嗜血者,必滅之!爾等務必謹記,凡刀槍指向平民百姓者,皆賊寇、匪也,一律斬殺梟首,無論多寡,血洗其地!”


    “喏!”


    眾將士齊聲呐喊應和。


    馮寶這番說辭,不僅是向徐有功在解釋,更深層原因來自於其在後世知曉那些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農民起義軍,除去極少部分外,絕大多數都是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屠夫,死有餘辜!


    人民,才是國家基石,必須得到保護,凡傷害者,殺無赦!不管有多少,有一個算一個,殺光為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都錦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山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山布衣並收藏神都錦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