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童時期是在農村裏度過的。
那是一個小且空的小農村。
在大部分時間裏,我沒有玩伴,沒有玩具,隻有路邊亂長的野草,太婆種下的番薯,以及一望無際的田野。
村子旁邊還有一條河,在拐過我看不見的幾個彎之後,它會注入到海裏。
對小小的我來說,這裏是那麽的大,那麽的自由。
自然和社會分庭抗禮,我蹲在草叢裏,旁邊是磚砌的紅牆。
“那時候的我堅信,每一株雜草,每一棵小樹裏都藏著新世界。”
當我走到它們旁邊,一個個新的世界就會對我開放。
但隨著年齡增大,這些新世界最終藏進了我的夢鄉。
因為現實已經沒有了它們的位置。
樹就是樹,草就是草,就算我變小了,裏麵也不會出現一個美麗的王國。
那終究是天真小孩的天真幻想。
但我依然沒有放棄。
我相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還是有新世界存在的。
它在其他的城市,在我從沒去過的海的那邊。
所以我曾經沉迷科學,因為它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哪裏有各種植物,各種動物,各種奇妙的物理規則,化學規則,還有不可計數的天體。
和它們相比,這個小鎮,實在是太貧乏了。
什麽時候能出去,看一眼外麵的世界,甚至是去沒有人去過的新地方,看看沒人看過的美景呢?
但我怎麽也沒想到,打擊會來的那麽快。
哆啦a夢的一句話徹底掐死了我的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能夠探索地球上大部分的地方了,還沒有被人類探索的地方,不足百分之二。
對我來說,強不強調這百分之二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反正我家旁邊的池塘裏已經沒有什麽值得探索的東西了。
但我的探險心並沒有就此斷絕。
我開始在每一本書裏尋找可能。
對很多人來說,書是藝術和思想的集合,再不濟,那也是各種新奇故事的載體。
看書,可以陶冶情操,可以獲得快樂。
但對我來說,書的唯一意義,就是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魯濱遜漂流記的荒島,神秘島的火山島,金銀島的無名小島。
那裏到底發生過什麽,正在發生什麽,都無所謂,重要的是這個存在本身。
反正不管是在哪裏,不管是在什麽時候,這些活動都從未停止。
真正重要的是我,世界因我而有意義。
日複一日貧乏可陳的學習實在是太無趣了。
我不想成為同學嘴巴裏的名字,不想變成一個透明人。
我應該是重要的,在那個我還不知道的世界裏。
我不斷的尋找,小男孩傲嬌的好勝心慢慢變成了事實。
成績跟不上去的我變成了一個透明人。
突發的事件更是像一柄大錘把我給錘懵了。
我錯了?我沒錯!
可是為什麽?
為什麽這個世界越來越陌生。
為什麽我開始覺得,我並不屬於這裏?
所謂追求新世界,其實也是在這時候才成型的。
說實話,我也隻是個普通人,能躺著做夢,我絕不會多花一點腦子。
隻是我真的被逼到了極限。
我不認可,卻沒有力量去改變。
錯誤就像一坨屎擺在我麵前,我卻隻能接受。
結局就是掀桌子不幹。
我不是吃不了苦,隻是我想不到我為什麽要吃這個苦。
就像他家沒肉吃了,就想讓我把自己的肉割給他吃
算盤打的倒是挺好,可是憑什麽啊?
我又沒把柄在你手上。
這個世界,又沒有我留戀的東西。
於是我渾不在意的往外走,任由那股推力把我推出去。
這個社會是傾向於淘汰所有人的;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
人不把人當人,交流止於標簽。
巨大的惡意幾乎赤裸的盤踞在社會的潛意識裏。
於是我們想不明白為何,但還是覺得難受。
貧窮,疾病...再殘酷的現實我們都可以接受。
但拋棄是真的受不了。
所以在那些被徹底拋棄,淪為選票的人麵前,我們還能笑得出來。
可我們也在被拋棄。
明明生活在新時代,但卻變成了隻考慮活著的猴子。
這幾千年積累,隻是為了讓猴子用上手機?
我很自私,既然我幸運的活了這輩子,那我就要做主人,而不是給人打工的配角。
是人生的主人,不是社會的主人。
隻是這個目標實在太過遙遠,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折中的可以容納下自己的新世界。
再排擠下去,我就涼涼了。
所以這個折中的新世界在哪呢?
或者說,有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逃過社會的打擊?
那是一個小且空的小農村。
在大部分時間裏,我沒有玩伴,沒有玩具,隻有路邊亂長的野草,太婆種下的番薯,以及一望無際的田野。
村子旁邊還有一條河,在拐過我看不見的幾個彎之後,它會注入到海裏。
對小小的我來說,這裏是那麽的大,那麽的自由。
自然和社會分庭抗禮,我蹲在草叢裏,旁邊是磚砌的紅牆。
“那時候的我堅信,每一株雜草,每一棵小樹裏都藏著新世界。”
當我走到它們旁邊,一個個新的世界就會對我開放。
但隨著年齡增大,這些新世界最終藏進了我的夢鄉。
因為現實已經沒有了它們的位置。
樹就是樹,草就是草,就算我變小了,裏麵也不會出現一個美麗的王國。
那終究是天真小孩的天真幻想。
但我依然沒有放棄。
我相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還是有新世界存在的。
它在其他的城市,在我從沒去過的海的那邊。
所以我曾經沉迷科學,因為它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哪裏有各種植物,各種動物,各種奇妙的物理規則,化學規則,還有不可計數的天體。
和它們相比,這個小鎮,實在是太貧乏了。
什麽時候能出去,看一眼外麵的世界,甚至是去沒有人去過的新地方,看看沒人看過的美景呢?
但我怎麽也沒想到,打擊會來的那麽快。
哆啦a夢的一句話徹底掐死了我的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能夠探索地球上大部分的地方了,還沒有被人類探索的地方,不足百分之二。
對我來說,強不強調這百分之二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反正我家旁邊的池塘裏已經沒有什麽值得探索的東西了。
但我的探險心並沒有就此斷絕。
我開始在每一本書裏尋找可能。
對很多人來說,書是藝術和思想的集合,再不濟,那也是各種新奇故事的載體。
看書,可以陶冶情操,可以獲得快樂。
但對我來說,書的唯一意義,就是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魯濱遜漂流記的荒島,神秘島的火山島,金銀島的無名小島。
那裏到底發生過什麽,正在發生什麽,都無所謂,重要的是這個存在本身。
反正不管是在哪裏,不管是在什麽時候,這些活動都從未停止。
真正重要的是我,世界因我而有意義。
日複一日貧乏可陳的學習實在是太無趣了。
我不想成為同學嘴巴裏的名字,不想變成一個透明人。
我應該是重要的,在那個我還不知道的世界裏。
我不斷的尋找,小男孩傲嬌的好勝心慢慢變成了事實。
成績跟不上去的我變成了一個透明人。
突發的事件更是像一柄大錘把我給錘懵了。
我錯了?我沒錯!
可是為什麽?
為什麽這個世界越來越陌生。
為什麽我開始覺得,我並不屬於這裏?
所謂追求新世界,其實也是在這時候才成型的。
說實話,我也隻是個普通人,能躺著做夢,我絕不會多花一點腦子。
隻是我真的被逼到了極限。
我不認可,卻沒有力量去改變。
錯誤就像一坨屎擺在我麵前,我卻隻能接受。
結局就是掀桌子不幹。
我不是吃不了苦,隻是我想不到我為什麽要吃這個苦。
就像他家沒肉吃了,就想讓我把自己的肉割給他吃
算盤打的倒是挺好,可是憑什麽啊?
我又沒把柄在你手上。
這個世界,又沒有我留戀的東西。
於是我渾不在意的往外走,任由那股推力把我推出去。
這個社會是傾向於淘汰所有人的;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
人不把人當人,交流止於標簽。
巨大的惡意幾乎赤裸的盤踞在社會的潛意識裏。
於是我們想不明白為何,但還是覺得難受。
貧窮,疾病...再殘酷的現實我們都可以接受。
但拋棄是真的受不了。
所以在那些被徹底拋棄,淪為選票的人麵前,我們還能笑得出來。
可我們也在被拋棄。
明明生活在新時代,但卻變成了隻考慮活著的猴子。
這幾千年積累,隻是為了讓猴子用上手機?
我很自私,既然我幸運的活了這輩子,那我就要做主人,而不是給人打工的配角。
是人生的主人,不是社會的主人。
隻是這個目標實在太過遙遠,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折中的可以容納下自己的新世界。
再排擠下去,我就涼涼了。
所以這個折中的新世界在哪呢?
或者說,有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逃過社會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