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一到軋鋼廠,剛喝了兩口茶水王誌就推門走了進來。


    “處長,調查部的人今天一大早就撤走了,聽說楊廠長和唐書記也被叫部裏去了。”


    王誌算是保衛處的百曉生,他和行政上的那些人大多熟識。


    廠裏有所風吹草動,他往往都能很快得到消息。


    楊朝點點頭沒有多說,軋鋼廠的這點破事他懶得參與。


    出事的時候他沒在廠裏,該頂的雷基本是被吳明勳給頂了。


    等調查部一來他的責任就更小了,這種事情一看就是涉及敵特。


    他們保衛處有問題,但是責任不會有多大。


    有個吳明勳絕對夠頂雷了,至於楊廠長和唐書記的問題。


    楊朝才懶得操心,他們兩人死不死的,與楊朝沒有一點的關係。


    至於說那些損壞的機械,最多就是老大哥那邊派人來修。


    至於要什麽價錢,那肯定是人家說了算,反正這些都是芥蘚之疾。


    對於軋鋼廠來說是天大的事情,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毛都不算一個。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會因為某個廠,某台設備的問題影響整體發展。


    隻是對某些人的仕途,會有決定性的改變而已。


    楊朝坐那想了一下,覺得這回是他運氣好吳明勳倒了黴。


    可他楊朝不可能每次都有如此好運,保衛處想要不出問題,杜絕類似的事情發生。


    那就提前做好保衛工作,因此必須定下完善的規章製度。


    對於各個部門的守衛,保衛處也必須加大力度。


    並且廠內各個部門的人員出入,也必須加以控製甄別。


    最起碼登記製度必須實行,尤其是晚上下班以後的安保工作更的加強。


    楊朝一上午一步沒出辦公室,在屋裏一直起草,保衛處新的工作安排和流程。


    至於說楊朝怎麽做計劃,後世這種規章製度多了去了。


    難得不是怎麽製定這些規章製度,真正困難的是怎麽落實下去。


    楊朝做這些也不是,奔著加強保衛處的權利。


    他想的其實更多的是,以後盡量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楊朝其實人很懶散,憑他如今在軋鋼廠積攢的威勢。


    隻要廠裏這些領導不大動,沒人敢輕易招惹他這個刺頭。


    就算有個把新來的領導不知道情況,也會有身邊的人提醒他誰是不能招惹的。


    所以權柄不權柄的楊朝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平安無事最重要。


    楊朝把計劃書做好之後,直接讓王誌抄錄一份交上去。


    至於楊朝自己寫的那份,按照保衛處的規定那是要留下存檔的。


    王誌接下任務,直接讓辦公室字寫的好的,直接快速的抄寫了一份。


    趕在中午上班的時候,王誌親自送往了唐書記的辦公室。


    接收文件的自然也是王秘書,王誌和王秘書都姓王。


    兩人平時因為工作的關係,也時常有所接觸。


    所以兩人的關係也很熟識,原本王秘書在廠裏也是個人物。


    因為是一把手秘書的原因,廠裏的那些領導都很給他麵子。


    這就是跟的人級別高的原因,王誌原本比王秘書低上一頭的。


    可如今卻說不上誰大誰小,他們這些給領導跑腿的人。


    地位的高低純屬看所跟領導,楊朝的級別是不如唐書記。


    可人家背景夠硬實力夠強,能站在辦公樓前指著唐書記罵。


    並且唐書記屁都不敢放一個,這就是楊朝樹立起的威名。


    現在廠裏上上下下,那個敢在楊朝麵前炸刺。


    級別高的不是重大利害關係,絕對不會輕易和楊朝相碰。


    廠裏那些級別低的,平時敢玩一些三青子的渾人。


    不提能不能扛住保衛處的收拾,就是楊朝那一關也過不去。


    楊朝那可是出了名的能動手不逼逼,一句話就問你抗不抗揍吧!


    要是先能扛過那頓打,接下來才有資格說其他的。


    王秘書接過王誌送來的計劃書,再聽說這是楊朝親自做的計劃。


    王秘書立馬和王誌表示,唐書記今天去部裏一直沒回來。


    等人一回來之後立馬把文件送上去,隻要一有結果就會通知保衛處。


    王誌對此倒是沒太大反應,楊朝交給他的時候也沒說有多著急。


    倒是王秘書的態度讓他心裏很是舒服,這跟對了老大他也跟著水漲船高。


    楊朝雖然隻是個保衛處的處長,可人家這牛逼勁比書記都厲害。


    等王誌送文件回來,剛想和楊朝說上一聲。


    沒想到楊朝也在找他,是來找他要邊三輪的鑰匙。


    處裏的財產性東西,鑰匙之類的一般都是王誌在收著。


    楊朝就不是個能安心坐辦公室的人,他有工作的時候才在處裏待著。


    沒事的時候他才懶得在處裏坐班,小事有呂正陽和宋明遠就解決了。


    就算是有啥大事也不差那一時半會,反正走的時候吩咐了王誌自己的去處。


    真有急事讓呂正陽安排人去找他就行,楊朝看下午沒事準備先去一趟醫院。


    孟惜這個正宮娘娘還住著院呢!尤其幹爹剛給兩人定下了親事。


    這不時常過去看看,不止從感情上說不過去,就是從禮節上說也不合適。


    孟惜也許還不太在乎,可她們家老太太可對楊朝不怎麽滿意。


    為了孟惜耳根子能清淨,楊朝就算例行公事也得時常過去看看。


    楊朝騎著邊三輪,一溜煙的出了軋鋼廠他沒有直接奔醫院。


    先是找了一個大一點的供銷社,買了一些時下看病人的禮物。


    其實就是一些罐頭麥乳精之類的,偶爾能見到些袋裝奶粉。


    可這些東西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算有票都很少能買的到。


    楊朝另外買了些幹果花生之類的,孟惜雖然還不太能下地活動。


    可坐起來已經沒有太大問題,這些東西就是買給她打發時間的。


    楊朝看老李給的這類票不少,就順便多買了一些。


    留著晚上給小紅薯和趙鬆韻帶過去,女人別管大小對這類東西一般都喜歡吃。


    畢竟上次是和幹爹去的,楊朝也沒有留宿在那裏。


    張猛昨天都開了葷,楊朝想到自己的地也有日子沒澆了。


    這種義務必須得親力親為,要是讓人幫了忙那可就後悔都來不及了。


    邊三輪盡管看著不怎麽樣,速度可比自己蹬自行車快多了。


    楊朝熟門熟路的直奔孟惜病房,推門進去一看是老太太正陪著孟惜。


    看到是楊朝過來,並且手裏還提著大包小包的。


    雖然她家不缺這些東西,可老太太對楊朝的態度也算滿意。


    可兩人一直話不投機,老太太也想給楊朝和孟惜留個說話的空間。


    就找了個借口出去溜達了,孟惜看著兩人裝模作樣一個勁的在那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史上第一狠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昔並收藏四合院史上第一狠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