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上京大亂
你娶嫡姐白月光吧,我去做王妃了 作者:淩綰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他官員紛紛應和,“是啊,陛下!上京城百姓無數,又有燕楚的根本,當務之急,還是安排所有人做好準備避難吧!”
“是啊陛下,洪水一來,若是真如傳言一般將整個上京城全部淹沒,那麽整個上京城的人都要逃離啊!”
“不僅僅是逃離,還要帶好衣食所用物資才是,屆時遍地汪洋,吃飯都成問題啊!”
“還有燕楚國的基業,也不能白白留在這裏被水淹啊?”
……
大臣們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一語,這麽一商量,才發現要準備的事情太多了,五六日的時間根本家就是不夠用的。
皇帝聽著又煩躁又心驚。
若這水患之事當真,那麽僅僅有五六日的時間,燕楚這麽多的基業怎麽能全部帶走呢?
如果整個上京城都沒有了,那麽他的皇權要如何維持呢?
一時間,皇帝的眸底染上一抹嚴峻之色,後脊傳來陣陣寒意。
驟然聽聞這樣的消息,上麵的皇帝沉默著一言不發,心中百轉千回,可下麵的百官可是炸開了鍋。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國庫失竊就鬧心,起碼要三年才能休養生息,這下子如果真的發生水患的話,全城這麽多的百姓,一定是需要很多糧食救助,國庫又偏偏這個時候被搬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人忽然間意識到一個關鍵的問題。
“不對啊,剛剛說國庫中其他東西都不見了,但是糧食可是一點都沒少啊?”
一語出,所有人瞬間僵住。
“這……難不成那盜竊國庫之人是算好的?特意把糧食留下來賑濟災民?”
此話一出,眾人又是一陣唏噓。
這也太巧合了吧,否則怎麽解釋獨獨留下了糧食這件事呢?
皇帝臉色黑沉,這盜竊國庫的人是在打他的臉嗎?將所有東西帶走,隻留下糧食來給他避難?
更恐怖的事情是,如果這盜竊國庫和藏寶閣的是同一個人,那麽他手裏的東西足以顛覆整個燕楚,讓燕楚國改朝換代!
這次才是最恐怖的事!
宋景淮見火候差不多了,這才開口:“陛下,臣以為欽天監使所言不得不做早做準備,萬一五日後當真有災禍降臨,那麽此時需要開倉放糧,讓上京百姓早早撤離避難才是。”
隻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無辜的百姓活下來。
可是這時,戶部尚書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陛下,臣以為,此事向百姓宣布災難之事,隻會讓人心動搖,說不定會爆發暴亂!當務之急應該先讓陛下安全離開,隻有確保燕楚皇室安全之後,再通知百姓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此話一出,頓時很多人都出言反對。
“不能等!一共隻有五日的時間,再等下去那百姓就隻有等死的份!”
“死幾個百姓算什麽?重要的是陛下的安全!若是陛下沒了,那燕楚便不複存在了!”
“陛下固然是最重要的,可是這滿上京城的百姓何辜啊!”
眾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宋景淮再次進言:“陛下,無論是否告知百姓水患之事,此時都應該開倉放糧,讓那些想屯糧的人可以買到糧食,這樣水患真的發生之後,才能有更多燕楚的百姓活下來啊。”
宋景淮言辭肯切,可是皇帝卻並未同意,陰沉著臉不發一言。
宋景淮還想說話,皇帝卻先行開口。
“好了,你們退下吧,此事朕自有考量。”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已經沒有時間再考量了。
可是皇帝下令,他們也隻能離開了。
出去之後,眾大臣依舊議論紛紛。
“竟然真的有水患,原來當初淩王所言居然是真的。”
“是啊,如今才知道,淩王當真是為了燕楚的基業和上京的百姓著想啊……”
“唉,如果當初聽淩王的就好了,此刻早就準備好一切,如淩王一般避難去了。”
“怪不得淩王一家走的時候帶了那麽多東西呢,原來是早就做好準備了。”
“可不是嘛,估計啊,他們已經選好了避難的地方,正吃香喝辣的等待著災難的降臨呢。”
正說著的時候,忽然就見兵部尚書匆匆朝著外麵就走去,兩人不由叫住他。
“林大人,走這麽急是要去做什麽?”
兵部尚書道:“做什麽?當然是去囤積糧食和避難的東西了!如今這水患的謠言可已經傳開了,隻怕到時候人人瘋搶,是想買都買不到了!”
眾人這才驟然驚醒!
他們隻顧著思考國事,居然忘記了自己也是上京城中的一員啊!
“國庫如今失竊,所有的物資都會全部短缺,隻怕晚了就再也買不到吃的了。”
“那咱們也快去囤糧食吧!不管怎麽樣,這飯都得吃啊!”
一時間,眾大臣驟然醒悟,什麽都不討論了,囤貨求生去了!
而屯糧工作做的最好的當屬定遠侯府了,大婚之後,他們便開始積極屯糧了。
溫姝對此很是不屑一顧,心中暗罵這群人糊塗。
這群人不幫自己回到宋家,緩和宋景淮的關係,在這裏忙著為什麽災難做準備,簡直是太可笑了。
看著忙碌的一家人,溫姝終於忍不住了,找到了裴氏。
“娘,你們能不能別做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了,好好為我著想一下,我和景淮哥哥的事情你們也不想想辦法,萬一他真的來送和離書可怎麽辦啊!”
裴氏正忙著呢,聽著溫姝的抱怨很是不滿。
“你自己的夫君你自己不想辦法,還能事事都指望著侯府?”裴氏恨鐵不成鋼。
溫姝瞬間不願意了,“母親!你這話好沒道理!我這單單隻是為我自己嗎?”
“景淮哥哥如今是朝廷重臣,侯府丟失了這麽一個位高權重的乘龍快婿,那可是莫大的損失啊!”
裴氏無奈看著自己的女兒,“你也知道他如今身份地位不同啊?那你還不收斂些脾氣,試問哪個男子能拒絕溫情似水的女子?”
“你若是知趣一些,也省得我和你父親如此為你操心。”
“是啊陛下,洪水一來,若是真如傳言一般將整個上京城全部淹沒,那麽整個上京城的人都要逃離啊!”
“不僅僅是逃離,還要帶好衣食所用物資才是,屆時遍地汪洋,吃飯都成問題啊!”
“還有燕楚國的基業,也不能白白留在這裏被水淹啊?”
……
大臣們七嘴八舌的,你一言我一語,這麽一商量,才發現要準備的事情太多了,五六日的時間根本家就是不夠用的。
皇帝聽著又煩躁又心驚。
若這水患之事當真,那麽僅僅有五六日的時間,燕楚這麽多的基業怎麽能全部帶走呢?
如果整個上京城都沒有了,那麽他的皇權要如何維持呢?
一時間,皇帝的眸底染上一抹嚴峻之色,後脊傳來陣陣寒意。
驟然聽聞這樣的消息,上麵的皇帝沉默著一言不發,心中百轉千回,可下麵的百官可是炸開了鍋。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國庫失竊就鬧心,起碼要三年才能休養生息,這下子如果真的發生水患的話,全城這麽多的百姓,一定是需要很多糧食救助,國庫又偏偏這個時候被搬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人忽然間意識到一個關鍵的問題。
“不對啊,剛剛說國庫中其他東西都不見了,但是糧食可是一點都沒少啊?”
一語出,所有人瞬間僵住。
“這……難不成那盜竊國庫之人是算好的?特意把糧食留下來賑濟災民?”
此話一出,眾人又是一陣唏噓。
這也太巧合了吧,否則怎麽解釋獨獨留下了糧食這件事呢?
皇帝臉色黑沉,這盜竊國庫的人是在打他的臉嗎?將所有東西帶走,隻留下糧食來給他避難?
更恐怖的事情是,如果這盜竊國庫和藏寶閣的是同一個人,那麽他手裏的東西足以顛覆整個燕楚,讓燕楚國改朝換代!
這次才是最恐怖的事!
宋景淮見火候差不多了,這才開口:“陛下,臣以為欽天監使所言不得不做早做準備,萬一五日後當真有災禍降臨,那麽此時需要開倉放糧,讓上京百姓早早撤離避難才是。”
隻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無辜的百姓活下來。
可是這時,戶部尚書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陛下,臣以為,此事向百姓宣布災難之事,隻會讓人心動搖,說不定會爆發暴亂!當務之急應該先讓陛下安全離開,隻有確保燕楚皇室安全之後,再通知百姓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此話一出,頓時很多人都出言反對。
“不能等!一共隻有五日的時間,再等下去那百姓就隻有等死的份!”
“死幾個百姓算什麽?重要的是陛下的安全!若是陛下沒了,那燕楚便不複存在了!”
“陛下固然是最重要的,可是這滿上京城的百姓何辜啊!”
眾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宋景淮再次進言:“陛下,無論是否告知百姓水患之事,此時都應該開倉放糧,讓那些想屯糧的人可以買到糧食,這樣水患真的發生之後,才能有更多燕楚的百姓活下來啊。”
宋景淮言辭肯切,可是皇帝卻並未同意,陰沉著臉不發一言。
宋景淮還想說話,皇帝卻先行開口。
“好了,你們退下吧,此事朕自有考量。”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已經沒有時間再考量了。
可是皇帝下令,他們也隻能離開了。
出去之後,眾大臣依舊議論紛紛。
“竟然真的有水患,原來當初淩王所言居然是真的。”
“是啊,如今才知道,淩王當真是為了燕楚的基業和上京的百姓著想啊……”
“唉,如果當初聽淩王的就好了,此刻早就準備好一切,如淩王一般避難去了。”
“怪不得淩王一家走的時候帶了那麽多東西呢,原來是早就做好準備了。”
“可不是嘛,估計啊,他們已經選好了避難的地方,正吃香喝辣的等待著災難的降臨呢。”
正說著的時候,忽然就見兵部尚書匆匆朝著外麵就走去,兩人不由叫住他。
“林大人,走這麽急是要去做什麽?”
兵部尚書道:“做什麽?當然是去囤積糧食和避難的東西了!如今這水患的謠言可已經傳開了,隻怕到時候人人瘋搶,是想買都買不到了!”
眾人這才驟然驚醒!
他們隻顧著思考國事,居然忘記了自己也是上京城中的一員啊!
“國庫如今失竊,所有的物資都會全部短缺,隻怕晚了就再也買不到吃的了。”
“那咱們也快去囤糧食吧!不管怎麽樣,這飯都得吃啊!”
一時間,眾大臣驟然醒悟,什麽都不討論了,囤貨求生去了!
而屯糧工作做的最好的當屬定遠侯府了,大婚之後,他們便開始積極屯糧了。
溫姝對此很是不屑一顧,心中暗罵這群人糊塗。
這群人不幫自己回到宋家,緩和宋景淮的關係,在這裏忙著為什麽災難做準備,簡直是太可笑了。
看著忙碌的一家人,溫姝終於忍不住了,找到了裴氏。
“娘,你們能不能別做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了,好好為我著想一下,我和景淮哥哥的事情你們也不想想辦法,萬一他真的來送和離書可怎麽辦啊!”
裴氏正忙著呢,聽著溫姝的抱怨很是不滿。
“你自己的夫君你自己不想辦法,還能事事都指望著侯府?”裴氏恨鐵不成鋼。
溫姝瞬間不願意了,“母親!你這話好沒道理!我這單單隻是為我自己嗎?”
“景淮哥哥如今是朝廷重臣,侯府丟失了這麽一個位高權重的乘龍快婿,那可是莫大的損失啊!”
裴氏無奈看著自己的女兒,“你也知道他如今身份地位不同啊?那你還不收斂些脾氣,試問哪個男子能拒絕溫情似水的女子?”
“你若是知趣一些,也省得我和你父親如此為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