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汐這段時間也在控製著慢慢改變自己,讓周圍的人覺得自己每天都有進步,卻又不會太過明顯。
一個月後,柳夫子對著蘭汐滿意的點點頭,“你的啟蒙學的差不多,可以進入甲班學習,你這段時間進步良多,保持這股勁頭,一定能在科舉這條路上有所得。”
蘭汐認真的點點頭,然後為難的看著夫子,“夫子,我想借您的《論語》抄寫,家中實在囊中羞澀。”
要知道現在書籍可是很貴,一本論語在書店能買二兩銀子,而自己抄寫隻用花費筆墨,其中花費差距自然很大,雖然家裏可能能夠拿出銀子,但是沒必要去浪費這筆錢。
柳夫子雖然為人刻板了些,但他對學生也一視同仁,即便有區別對待,也不會太大,而且來私塾念書的都不是太富有的人家,借書抄寫也常有。
“正好還有多餘一本之前抄寫的,你正好拿去用,不必急著還我。”
蘭汐對著柳夫子行了個禮,“多謝夫子。”
之後幾天,蘭汐就開始了抄書生涯,順便還告訴劉翠娥自己升入甲班的消息。
劉翠娥笑得合不攏嘴,嘴裏還誇讚,“真不愧是我劉翠娥的兒子,像我一樣聰明。”
旁邊的常文武急忙表現自己,劉翠娥又加了句,“二兒子也像我,多虧了你們遺傳了我的聰明,要是像你們爹,你們可就毀了。”
蘭汐抽了抽嘴角,根據原主的記憶,當初原主上學被打手掌,考試倒數,劉翠娥可是甩鍋甩的很幹脆,“你就像你爹,咋沒一點遺傳了我一點聰明,真是榆木腦袋。”
————
三年後,剛剛過了新年,蘭汐進入發育期,身高在去一年猛增,已經快要突破一米七,在古代這個身高已經不低。
配上斜飛的劍眉,黝黑的雙眸,微微挺拔的鼻翼,挺拔的身材,一襲青衣,再加上清冷的氣質,從外表來看,絕不會認為他是個農家子。
剛剛過了新年,村子裏還有些年味,如今常家越發紅火,鹵菜鋪子已經不但在鎮子上開的紅火,在縣裏也有了鋪子。
甚至還和滿香樓有合作,不過是大房和滿香樓合作,據說常巧兒和滿香樓合作,常巧兒負責想新菜品,滿香樓負責售賣,兩人拿分成。
要知道滿香樓可不止慶元縣一家店,滿香樓可是在天下酒樓都能數得著,酒樓已經開到京城。
現在常家幾口人根本不夠用,已經開始雇人,家裏更是買了兩個小丫鬟,一個照顧朱氏,一個平常做飯。
現在朱氏整天樂的見牙不見眼,三房兩年前生了個兒子常文宇,朱氏更是寶貝的不行,小朱氏仿佛揚眉吐氣一般,在家裏挺直了腰杆。
今年常忠誠更是開心,因為他的兩個孫子今年都會下場一試,就是蘭汐和常文清,至於常文武則還需要壓一壓。
常忠誠看著兩個孫子,一個氣質清冷,一個溫潤如玉,雖然年紀輕輕,一身風度讓人覺得和旁人不同。
就如同常文武,他們三人站在一起,常文武一眼看過去就是普通人,另外兩人就像個世家公子,明明穿的也都差不多。
就連常巧兒也不得不承認,蘭汐一身風度更盛自己弟弟一籌,沒想到當年那個被夫子抽著哭鼻子的男孩已經成長到現在的地步,比起自己精心教導的弟弟不遑多讓,聽說在讀書一道上,也進步良多,已經趕上文清。
她不是沒有懷疑過常文軒身上是不是有什麽秘密,是否和自己一樣,可是他身上的變化不是一朝一夕,而且他也不過是學習上變得聰明一些,其他方麵並沒有出格的地方。
常忠誠喝了些酒,雙頰通紅,拉著蘭汐和常文清的手,“文軒、文清,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文軒身為大哥,給下麵的孩子帶了個好榜樣,文清雖然年紀小,可是讀書方麵天賦高,以後你們兄弟兩個一定要相互扶持,常家還要靠你們兩個……”
常忠誠可能喝醉了,說了很多,蘭汐和常文清沒有說話,靜靜的聽他說,這兩年,二房還是屬於默默無聞,大房因為有常巧兒和常文清,尤其常巧兒,比起常家幾個大老爺們更厲害,受到更多關注。
三房因為有了兒子,再加上朱氏偏愛,有時候甚至都敢和大房對上,小朱氏明晃晃的在劉翠娥麵前顯擺她身上多出的幾件金首飾。
劉翠娥可不會慣著她,直接去了常忠誠麵前告狀,明晃晃的說朱氏偏心,結果從朱氏手裏扣出來一件金手鐲,心裏頓時美滋滋,順道還感謝了一把小朱氏,把朱氏和小朱氏氣的不輕。
二房這幾年沒有受到任何關注,一直關起門來過日子,吃喝不愁,幾個孩子也都慢慢懂事,家裏也不用忙活,鋪子也不用去幫忙,所以這兩年劉翠娥還養胖了些,白了些,所以反而越長越更年輕了些。
如今將要踏入科舉的第一步,縣試,一共考五場,每場一天,時間就在二月初七,距離現在也不過一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蘭汐和常文清都陷入緊張的學習中,常家的氣氛也不同尋常,畢竟常忠誠都發話了,一切以兩人為重,平常家裏不能發出一點重的聲音。
劉翠娥更是有時候給蘭汐加餐,看著蘭汐竹竿似的身體,劉翠娥忍不住歎氣,“你說說你,那麽多好東西吃下去了,咋就不見胖,瘦的和個雞崽子似的,不想你爹那樣魁梧,也不像靈兒一樣胖嘟嘟的好看。”
蘭汐已經不想說話了,雖然自己看著瘦,但是這幾年一直沒有放棄修煉內力,平常的鍛煉也沒有放下,不說其他,對付普通人,一打十還是不成問題,蘭汐對自己的身材還是挺滿意的。
至於說,常二海因為長年勞動力大,自然身材魁梧,隻能說劉翠娥和蘭汐的審美觀不同。
而常靈兒長到六歲,因為家裏並不缺吃的,所以長的白白胖胖,一雙眼睛又大又圓,格外可愛。
這段時間,學堂上,柳夫子也經常給蘭汐和常文清還有另外一個學子張濟生開小灶,三人都是確定今年參加縣試,其中張濟生去年就參加過縣試,不過隻參加了前兩場,後麵三場因為第二場名次靠後直接被刷下來。
蘭汐手裏拿著近幾年縣試的卷子,畢竟是經過高考的人,所以蘭汐仔細分析這份考卷。
總的來說,縣試總的來說考四書五經,然後就去試帖詩、詩賦等,而且最近這兩年的出題方向,而且近兩年慶元縣的縣令一直都是一位。
由於魏國更重孝道,所以這位慶元縣的穀縣令也是如此,比如前年就考了一道“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所以蘭汐在心中總結一番。
一個月後,柳夫子對著蘭汐滿意的點點頭,“你的啟蒙學的差不多,可以進入甲班學習,你這段時間進步良多,保持這股勁頭,一定能在科舉這條路上有所得。”
蘭汐認真的點點頭,然後為難的看著夫子,“夫子,我想借您的《論語》抄寫,家中實在囊中羞澀。”
要知道現在書籍可是很貴,一本論語在書店能買二兩銀子,而自己抄寫隻用花費筆墨,其中花費差距自然很大,雖然家裏可能能夠拿出銀子,但是沒必要去浪費這筆錢。
柳夫子雖然為人刻板了些,但他對學生也一視同仁,即便有區別對待,也不會太大,而且來私塾念書的都不是太富有的人家,借書抄寫也常有。
“正好還有多餘一本之前抄寫的,你正好拿去用,不必急著還我。”
蘭汐對著柳夫子行了個禮,“多謝夫子。”
之後幾天,蘭汐就開始了抄書生涯,順便還告訴劉翠娥自己升入甲班的消息。
劉翠娥笑得合不攏嘴,嘴裏還誇讚,“真不愧是我劉翠娥的兒子,像我一樣聰明。”
旁邊的常文武急忙表現自己,劉翠娥又加了句,“二兒子也像我,多虧了你們遺傳了我的聰明,要是像你們爹,你們可就毀了。”
蘭汐抽了抽嘴角,根據原主的記憶,當初原主上學被打手掌,考試倒數,劉翠娥可是甩鍋甩的很幹脆,“你就像你爹,咋沒一點遺傳了我一點聰明,真是榆木腦袋。”
————
三年後,剛剛過了新年,蘭汐進入發育期,身高在去一年猛增,已經快要突破一米七,在古代這個身高已經不低。
配上斜飛的劍眉,黝黑的雙眸,微微挺拔的鼻翼,挺拔的身材,一襲青衣,再加上清冷的氣質,從外表來看,絕不會認為他是個農家子。
剛剛過了新年,村子裏還有些年味,如今常家越發紅火,鹵菜鋪子已經不但在鎮子上開的紅火,在縣裏也有了鋪子。
甚至還和滿香樓有合作,不過是大房和滿香樓合作,據說常巧兒和滿香樓合作,常巧兒負責想新菜品,滿香樓負責售賣,兩人拿分成。
要知道滿香樓可不止慶元縣一家店,滿香樓可是在天下酒樓都能數得著,酒樓已經開到京城。
現在常家幾口人根本不夠用,已經開始雇人,家裏更是買了兩個小丫鬟,一個照顧朱氏,一個平常做飯。
現在朱氏整天樂的見牙不見眼,三房兩年前生了個兒子常文宇,朱氏更是寶貝的不行,小朱氏仿佛揚眉吐氣一般,在家裏挺直了腰杆。
今年常忠誠更是開心,因為他的兩個孫子今年都會下場一試,就是蘭汐和常文清,至於常文武則還需要壓一壓。
常忠誠看著兩個孫子,一個氣質清冷,一個溫潤如玉,雖然年紀輕輕,一身風度讓人覺得和旁人不同。
就如同常文武,他們三人站在一起,常文武一眼看過去就是普通人,另外兩人就像個世家公子,明明穿的也都差不多。
就連常巧兒也不得不承認,蘭汐一身風度更盛自己弟弟一籌,沒想到當年那個被夫子抽著哭鼻子的男孩已經成長到現在的地步,比起自己精心教導的弟弟不遑多讓,聽說在讀書一道上,也進步良多,已經趕上文清。
她不是沒有懷疑過常文軒身上是不是有什麽秘密,是否和自己一樣,可是他身上的變化不是一朝一夕,而且他也不過是學習上變得聰明一些,其他方麵並沒有出格的地方。
常忠誠喝了些酒,雙頰通紅,拉著蘭汐和常文清的手,“文軒、文清,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文軒身為大哥,給下麵的孩子帶了個好榜樣,文清雖然年紀小,可是讀書方麵天賦高,以後你們兄弟兩個一定要相互扶持,常家還要靠你們兩個……”
常忠誠可能喝醉了,說了很多,蘭汐和常文清沒有說話,靜靜的聽他說,這兩年,二房還是屬於默默無聞,大房因為有常巧兒和常文清,尤其常巧兒,比起常家幾個大老爺們更厲害,受到更多關注。
三房因為有了兒子,再加上朱氏偏愛,有時候甚至都敢和大房對上,小朱氏明晃晃的在劉翠娥麵前顯擺她身上多出的幾件金首飾。
劉翠娥可不會慣著她,直接去了常忠誠麵前告狀,明晃晃的說朱氏偏心,結果從朱氏手裏扣出來一件金手鐲,心裏頓時美滋滋,順道還感謝了一把小朱氏,把朱氏和小朱氏氣的不輕。
二房這幾年沒有受到任何關注,一直關起門來過日子,吃喝不愁,幾個孩子也都慢慢懂事,家裏也不用忙活,鋪子也不用去幫忙,所以這兩年劉翠娥還養胖了些,白了些,所以反而越長越更年輕了些。
如今將要踏入科舉的第一步,縣試,一共考五場,每場一天,時間就在二月初七,距離現在也不過一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蘭汐和常文清都陷入緊張的學習中,常家的氣氛也不同尋常,畢竟常忠誠都發話了,一切以兩人為重,平常家裏不能發出一點重的聲音。
劉翠娥更是有時候給蘭汐加餐,看著蘭汐竹竿似的身體,劉翠娥忍不住歎氣,“你說說你,那麽多好東西吃下去了,咋就不見胖,瘦的和個雞崽子似的,不想你爹那樣魁梧,也不像靈兒一樣胖嘟嘟的好看。”
蘭汐已經不想說話了,雖然自己看著瘦,但是這幾年一直沒有放棄修煉內力,平常的鍛煉也沒有放下,不說其他,對付普通人,一打十還是不成問題,蘭汐對自己的身材還是挺滿意的。
至於說,常二海因為長年勞動力大,自然身材魁梧,隻能說劉翠娥和蘭汐的審美觀不同。
而常靈兒長到六歲,因為家裏並不缺吃的,所以長的白白胖胖,一雙眼睛又大又圓,格外可愛。
這段時間,學堂上,柳夫子也經常給蘭汐和常文清還有另外一個學子張濟生開小灶,三人都是確定今年參加縣試,其中張濟生去年就參加過縣試,不過隻參加了前兩場,後麵三場因為第二場名次靠後直接被刷下來。
蘭汐手裏拿著近幾年縣試的卷子,畢竟是經過高考的人,所以蘭汐仔細分析這份考卷。
總的來說,縣試總的來說考四書五經,然後就去試帖詩、詩賦等,而且最近這兩年的出題方向,而且近兩年慶元縣的縣令一直都是一位。
由於魏國更重孝道,所以這位慶元縣的穀縣令也是如此,比如前年就考了一道“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所以蘭汐在心中總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