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煜的終點,正是京南。(.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南宮煜解了心中的疑惑,趁著夜色匆匆而去。臨去前,段非煙吩咐他去辦一件事。南宮煜一驚,很快舒展眉頭,嘴角含著一絲愉悅的笑容,飛快地消失在月色裏。
我並沒有聽見段非煙跟他說了什麽。但是我知道他不會瞞我,隻安心等著他告訴我答案。
誰知道段非煙回來後,隻是拍了拍我的腦袋讓我去睡覺,並沒有要解釋的姿態。
我心情複雜地躺倒在床上,半是賭氣半是好奇地閉著眼睛想七想八,居然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恍惚間聽見段非煙在我耳邊說:“這件事你不知道比較好,知道了,你隻怕會……”會什麽,卻沒有說清楚。
於是轉念一想,他不告訴我,自然有他的理由,我又何必想這麽多。這樣一想,心情就舒暢了許多,連日來的疲憊湧上來,立即睡沉了。
第二日行軍紮營休整時,我召來此次隨我出征的將領們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此次西征,原先跟我已成為莫逆之交的張唯、楊嵐等並沒有隨我出征,反而被忽律袞祈派往了北方去鎮守要塞。是以這次出征除了許都,黃寅外,絕大多是青年將領,其中不乏我一手提拔起來的青年俊傑。帶領這群人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信任我和段非煙。
在戰場上,沒有什麽比將士們互相信任更有理由戰爭的了。
我把計劃說完,將領們普遍表示沒有意見。許都和黃寅見識過我的厲害,還沒有明確表示反對。
正商議間,軍報送達軍帳,是京南已經連續兩日遭到燕國強攻的告急信函。信中提及薛令用車輪戰,命令大軍輪番進攻,京南將士們已經快要撐到了極限。
我心頭大喜,真是求什麽來什麽。當即修書一封送呈鄺胤賢,表明北線危急,大軍決定繞道封靈郡,北上突襲燕軍側翼,就不勞煩鄺胤賢犒賞了。
順其自然,第三日行軍大軍就加快了步伐。到了第五日黎明,我們離京南也不過四十裏路了。
離得老遠就聽見京南城內鼓聲震天,廝殺聲響徹長空,可以想見戰事如今正是激烈的時候。
片刻也不耽誤,我帶領餘生,陳平等一幹武將從左側疾步行進;段非煙帶著另一批武將從右側疾步行進;黃寅、許都也帶著一批將領,從中部行軍。兵分三路,二十萬楚軍立即分開而行,呈品字形向京南城外的燕軍大營撲去。
我們自京南城後方砍殺,二十萬人對陣十五萬,在人數上就優先了許多。再加上楚軍都是些久經沙場的士兵們,這一番衝鋒陷陣,都顯得格外輕鬆。
不過是纏鬥了兩柱香的時間,圍攻京南城的燕軍就大肆回營,捍衛中鋒部隊,京南城的將士們終於得以喘息。
我是側翼部隊,從旁邊掩殺過來時,段非煙那邊已經行動起來,黃寅也動了手,吸引了薛令的大部分兵力。我輕輕鬆鬆就帶著五萬大軍從左側殺過來,到了京南城下,形成個屏障,坐等其他兩路的消息。
段非煙向來喜歡一不做二不休,他從右側進攻,正好闖進的是燕軍的糧草部。他回來後告訴我,他命屬下燒了燕軍大片的糧草;
黃寅和許都正麵遭遇了薛令,實打實地幹了一場,打得難分難解,手下士兵折損也最多。
所幸段非煙燒了糧草後,燕軍部分兵力都撲到了右側,要不然折損還會更多,但好在大多數士兵並沒什麽大傷,將領們也沒什麽事,算起來也並不是真的吃虧。
三路大軍會齊後,鄺胤儒也安排好了京南城內的秩序,傷兵們都被抬下戰場,該修養的修養,該安葬的安葬。忙完了這些,他終於得了空閑,率著京南城的守將們過來迎我們入城。
他率著眾守將從京南城裏走出來,走路的姿態維持著一貫的穩重,若不是那皺著的眉頭讓人一眼看出他掩飾不住的疲倦,一身白色的戰袍紅白交加,我幾乎要以為,這隻是那年初遇時,他踏著滿地的枯枝向我走來,如此而已。
我穩穩坐在馬上,身上銀白色的鎧甲反著冷光,如同我此刻的麵容一樣。段非煙坐在我身邊,手中的長槍握得很緊,指節都微微泛白。
他自從知道鄺胤儒幫著鄺胤賢誆我入京都,害我差點死在亡命之路上後,對鄺胤儒的恨意,反而比對鄺胤賢還要多。
我真害怕他一個控製不住,就一槍捅了鄺胤儒。
不過段非煙也隻是憤怒,並沒有做什麽,陪同我一起坐在馬上,冷眼看著鄺胤儒走出城來。
等鄺胤儒的身影出得城來,我才翻身下馬,帶著一幹楚國的將領們站好,等待鄺胤儒上前來。對於和鄺胤儒的再次相逢,我並沒有什麽期待,所以這次見到他,我也沒有什麽感覺。
這一切我都知道,段非煙也知道。自從上次京都一別後,我已經將他從我心裏推了出去,此後再相見,他跟我就如同陌路人。
我一直堅信這樣的信念:愛就刻骨銘心,恨也決絕幹脆。他既然負了我,而我心裏無法恨他,就直接忘記吧!
從此,天涯海角,俱是路人。
我含著一絲微笑等在原地,段非煙湊過來挨著我咬耳朵:“他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我點點頭,目光隨著鄺胤儒的腳步移動,看著他走到我的麵前來。
“蘇將軍,幸會幸會!蘇將軍帶著眾家兄弟遠道而來,鄺某未及遠迎,實在是……”還未走近,就聽見鄺胤儒揚聲說著,又上前走了幾步。
說話的聲音戛然而止,後半段寒暄的話就此卡住了,再也發不出來。
他看見了我。
隻見鄺胤儒渾身一震,仿佛不敢置信般地又往前跨了一步,似乎是想要看清楚眼前站的是不是本尊。段非煙卻橫裏挑進來一杆長槍,將他輕輕往外推了一點,冷聲說:“將軍請自重!”
這話別人聽不懂,鄺胤儒卻絕對能聽懂。
他的目光在段非煙臉上掃了兩圈,卻沒有人認出段非煙來。他選擇了忽略段非煙,又上前一小步,雙目炯炯地看著我,聲音卻苦澀:“你,你還活著?”
“托菩薩的福,還沒死。”我狀似無意地抖了抖手中的長刀,勾起嘴角露出一個笑容來:“鄺將軍真是幽默,問候的方式讓蘇某刮目相看啊!”
鄺胤儒的臉色疏忽變得慘白,愣愣地看了我好一會兒,似乎有些反應不過來。好半晌才道:“你可是在怪我那日沒有來得及阻止大哥?不是的,那日我……”
“鄺將軍,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麽……”我揮揮手打斷他,趁著左手的方向,順手指了指我身後的將士們:“蘇某奉我皇忽律袞祈之命,前來相助夏國抵禦外敵,不知道鄺將軍打算如何安置他們?”
鄺胤儒沒說話,他身邊的軍士代答:“請蘇將軍的部下們隨我來,京南關上上下下,必當將汝等奉為上賓。”
我點點頭,也不為難他們,轉身吩咐許都、黃寅等人帶著士兵們先行入城。
身後的將士們帶領士兵們緩緩進入京南關,隻剩下我,段非煙和鄺胤儒三人立在城外。段非煙一直冷著臉,鄺胤儒卻麵如死灰,隻是一雙眼睛片刻不離地盯著我,讓我無意中接收到那道熱辣辣的視線,就覺得遍體生寒。
頂著這樣銳利而持久的眼神,我的心卻漸漸平靜下來。
回響往事,我其實並沒有太多對不住他的地方。在愛他的那些歲月裏,我滿心滿眼都是他,用力全力守護的也是他,縱然他待我有千般不信任,那也不是我的錯。
我還有什麽好內疚,好害怕的呢?況且此刻段非煙就在我身邊,又有什麽好畏懼的呢?
士兵們入城後,我們三並肩進入了京南關。城門在身後轟然闔上,鄺胤儒的臉色也有些恍惚。他什麽也沒說,拋下我和段非煙,徑自去了。留下我和段非煙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如何辦。
主將走了,京南城下的守將們卻不敢怠慢我和段非煙,連忙著了人引我們安歇。
晚飯在軍中就著吃了,因為接連幾日的趕路,我早已經疲憊不堪,吃過飯後,就早早進入軍帳中休息。
我往床上一倒,就進入了夢鄉。
本以為可以好好睡一覺,睡到半夜,就覺得後背陣陣發癢,十分難受,我想讓段非煙幫我看看是不是衣領上有什麽東西,就習慣性地伸手在旁邊推了一推。
推了兩下,隻覺得觸手處空無一物,段非煙似乎已經不在身邊了。
在軍中這大半年,無論是真的血殺還是段非煙扮成的血殺,都沒有離開過我身邊半步。尤其是段非煙,幾乎是夜夜都要將自己的鋪蓋跟我的連在一起,一隻手握著我的手入睡。
如此空無一物,倒還是第一次。段非煙為人謹慎,這大半夜,他沒理由會悄無聲息地出去呀!我心頭一驚,人立即醒覺了三分。一個軲轆爬起來,手已經抓到了身旁的長刀上。
南宮煜解了心中的疑惑,趁著夜色匆匆而去。臨去前,段非煙吩咐他去辦一件事。南宮煜一驚,很快舒展眉頭,嘴角含著一絲愉悅的笑容,飛快地消失在月色裏。
我並沒有聽見段非煙跟他說了什麽。但是我知道他不會瞞我,隻安心等著他告訴我答案。
誰知道段非煙回來後,隻是拍了拍我的腦袋讓我去睡覺,並沒有要解釋的姿態。
我心情複雜地躺倒在床上,半是賭氣半是好奇地閉著眼睛想七想八,居然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恍惚間聽見段非煙在我耳邊說:“這件事你不知道比較好,知道了,你隻怕會……”會什麽,卻沒有說清楚。
於是轉念一想,他不告訴我,自然有他的理由,我又何必想這麽多。這樣一想,心情就舒暢了許多,連日來的疲憊湧上來,立即睡沉了。
第二日行軍紮營休整時,我召來此次隨我出征的將領們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此次西征,原先跟我已成為莫逆之交的張唯、楊嵐等並沒有隨我出征,反而被忽律袞祈派往了北方去鎮守要塞。是以這次出征除了許都,黃寅外,絕大多是青年將領,其中不乏我一手提拔起來的青年俊傑。帶領這群人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信任我和段非煙。
在戰場上,沒有什麽比將士們互相信任更有理由戰爭的了。
我把計劃說完,將領們普遍表示沒有意見。許都和黃寅見識過我的厲害,還沒有明確表示反對。
正商議間,軍報送達軍帳,是京南已經連續兩日遭到燕國強攻的告急信函。信中提及薛令用車輪戰,命令大軍輪番進攻,京南將士們已經快要撐到了極限。
我心頭大喜,真是求什麽來什麽。當即修書一封送呈鄺胤賢,表明北線危急,大軍決定繞道封靈郡,北上突襲燕軍側翼,就不勞煩鄺胤賢犒賞了。
順其自然,第三日行軍大軍就加快了步伐。到了第五日黎明,我們離京南也不過四十裏路了。
離得老遠就聽見京南城內鼓聲震天,廝殺聲響徹長空,可以想見戰事如今正是激烈的時候。
片刻也不耽誤,我帶領餘生,陳平等一幹武將從左側疾步行進;段非煙帶著另一批武將從右側疾步行進;黃寅、許都也帶著一批將領,從中部行軍。兵分三路,二十萬楚軍立即分開而行,呈品字形向京南城外的燕軍大營撲去。
我們自京南城後方砍殺,二十萬人對陣十五萬,在人數上就優先了許多。再加上楚軍都是些久經沙場的士兵們,這一番衝鋒陷陣,都顯得格外輕鬆。
不過是纏鬥了兩柱香的時間,圍攻京南城的燕軍就大肆回營,捍衛中鋒部隊,京南城的將士們終於得以喘息。
我是側翼部隊,從旁邊掩殺過來時,段非煙那邊已經行動起來,黃寅也動了手,吸引了薛令的大部分兵力。我輕輕鬆鬆就帶著五萬大軍從左側殺過來,到了京南城下,形成個屏障,坐等其他兩路的消息。
段非煙向來喜歡一不做二不休,他從右側進攻,正好闖進的是燕軍的糧草部。他回來後告訴我,他命屬下燒了燕軍大片的糧草;
黃寅和許都正麵遭遇了薛令,實打實地幹了一場,打得難分難解,手下士兵折損也最多。
所幸段非煙燒了糧草後,燕軍部分兵力都撲到了右側,要不然折損還會更多,但好在大多數士兵並沒什麽大傷,將領們也沒什麽事,算起來也並不是真的吃虧。
三路大軍會齊後,鄺胤儒也安排好了京南城內的秩序,傷兵們都被抬下戰場,該修養的修養,該安葬的安葬。忙完了這些,他終於得了空閑,率著京南城的守將們過來迎我們入城。
他率著眾守將從京南城裏走出來,走路的姿態維持著一貫的穩重,若不是那皺著的眉頭讓人一眼看出他掩飾不住的疲倦,一身白色的戰袍紅白交加,我幾乎要以為,這隻是那年初遇時,他踏著滿地的枯枝向我走來,如此而已。
我穩穩坐在馬上,身上銀白色的鎧甲反著冷光,如同我此刻的麵容一樣。段非煙坐在我身邊,手中的長槍握得很緊,指節都微微泛白。
他自從知道鄺胤儒幫著鄺胤賢誆我入京都,害我差點死在亡命之路上後,對鄺胤儒的恨意,反而比對鄺胤賢還要多。
我真害怕他一個控製不住,就一槍捅了鄺胤儒。
不過段非煙也隻是憤怒,並沒有做什麽,陪同我一起坐在馬上,冷眼看著鄺胤儒走出城來。
等鄺胤儒的身影出得城來,我才翻身下馬,帶著一幹楚國的將領們站好,等待鄺胤儒上前來。對於和鄺胤儒的再次相逢,我並沒有什麽期待,所以這次見到他,我也沒有什麽感覺。
這一切我都知道,段非煙也知道。自從上次京都一別後,我已經將他從我心裏推了出去,此後再相見,他跟我就如同陌路人。
我一直堅信這樣的信念:愛就刻骨銘心,恨也決絕幹脆。他既然負了我,而我心裏無法恨他,就直接忘記吧!
從此,天涯海角,俱是路人。
我含著一絲微笑等在原地,段非煙湊過來挨著我咬耳朵:“他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我點點頭,目光隨著鄺胤儒的腳步移動,看著他走到我的麵前來。
“蘇將軍,幸會幸會!蘇將軍帶著眾家兄弟遠道而來,鄺某未及遠迎,實在是……”還未走近,就聽見鄺胤儒揚聲說著,又上前走了幾步。
說話的聲音戛然而止,後半段寒暄的話就此卡住了,再也發不出來。
他看見了我。
隻見鄺胤儒渾身一震,仿佛不敢置信般地又往前跨了一步,似乎是想要看清楚眼前站的是不是本尊。段非煙卻橫裏挑進來一杆長槍,將他輕輕往外推了一點,冷聲說:“將軍請自重!”
這話別人聽不懂,鄺胤儒卻絕對能聽懂。
他的目光在段非煙臉上掃了兩圈,卻沒有人認出段非煙來。他選擇了忽略段非煙,又上前一小步,雙目炯炯地看著我,聲音卻苦澀:“你,你還活著?”
“托菩薩的福,還沒死。”我狀似無意地抖了抖手中的長刀,勾起嘴角露出一個笑容來:“鄺將軍真是幽默,問候的方式讓蘇某刮目相看啊!”
鄺胤儒的臉色疏忽變得慘白,愣愣地看了我好一會兒,似乎有些反應不過來。好半晌才道:“你可是在怪我那日沒有來得及阻止大哥?不是的,那日我……”
“鄺將軍,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麽……”我揮揮手打斷他,趁著左手的方向,順手指了指我身後的將士們:“蘇某奉我皇忽律袞祈之命,前來相助夏國抵禦外敵,不知道鄺將軍打算如何安置他們?”
鄺胤儒沒說話,他身邊的軍士代答:“請蘇將軍的部下們隨我來,京南關上上下下,必當將汝等奉為上賓。”
我點點頭,也不為難他們,轉身吩咐許都、黃寅等人帶著士兵們先行入城。
身後的將士們帶領士兵們緩緩進入京南關,隻剩下我,段非煙和鄺胤儒三人立在城外。段非煙一直冷著臉,鄺胤儒卻麵如死灰,隻是一雙眼睛片刻不離地盯著我,讓我無意中接收到那道熱辣辣的視線,就覺得遍體生寒。
頂著這樣銳利而持久的眼神,我的心卻漸漸平靜下來。
回響往事,我其實並沒有太多對不住他的地方。在愛他的那些歲月裏,我滿心滿眼都是他,用力全力守護的也是他,縱然他待我有千般不信任,那也不是我的錯。
我還有什麽好內疚,好害怕的呢?況且此刻段非煙就在我身邊,又有什麽好畏懼的呢?
士兵們入城後,我們三並肩進入了京南關。城門在身後轟然闔上,鄺胤儒的臉色也有些恍惚。他什麽也沒說,拋下我和段非煙,徑自去了。留下我和段非煙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如何辦。
主將走了,京南城下的守將們卻不敢怠慢我和段非煙,連忙著了人引我們安歇。
晚飯在軍中就著吃了,因為接連幾日的趕路,我早已經疲憊不堪,吃過飯後,就早早進入軍帳中休息。
我往床上一倒,就進入了夢鄉。
本以為可以好好睡一覺,睡到半夜,就覺得後背陣陣發癢,十分難受,我想讓段非煙幫我看看是不是衣領上有什麽東西,就習慣性地伸手在旁邊推了一推。
推了兩下,隻覺得觸手處空無一物,段非煙似乎已經不在身邊了。
在軍中這大半年,無論是真的血殺還是段非煙扮成的血殺,都沒有離開過我身邊半步。尤其是段非煙,幾乎是夜夜都要將自己的鋪蓋跟我的連在一起,一隻手握著我的手入睡。
如此空無一物,倒還是第一次。段非煙為人謹慎,這大半夜,他沒理由會悄無聲息地出去呀!我心頭一驚,人立即醒覺了三分。一個軲轆爬起來,手已經抓到了身旁的長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