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時空之中的戰國前期,因為李悝變法而迅速崛起的魏國,可以說是天下之間的第一強國。


    在魏文侯魏斯、魏武侯魏擊兩代魏國國君的帶領之下,擁有著強大國力軍力的魏國四麵出擊,取得了一場接著一場的勝利。


    在西方,魏國連續擊敗秦國,奪取了秦國的整個河西之地作為自己腹心之地河東與秦國之間的緩衝地帶。


    在東方,魏國屢次挫敗齊國,不僅迫使齊國割地求和,而且逼迫著被俘虜的齊康公呂貸向周天子推舉三晉成為諸侯。


    在南方,魏國多次戰勝楚國,奪取了楚國從鄭國手中奪取的大梁之地,大大擴張了自己東部領土的範圍。


    在北方,魏國始終遏製趙國,期間雖然也有一些戰事失利,但是卻阻止了趙國進一步向衛國方向的擴張腳步。


    可以說,在戰國前期的這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曆史舞台之上,魏國依靠著自己所取得的輝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主角。


    不過因為沒有一個明確且可持續的戰略規劃,加上魏國原本所處的四戰之地的劣勢,魏國的霸業也如同之前時代中的一顆顆明星一般璀璨卻短暫。


    不僅如此在魏國第二任國君魏武侯魏擊死後的一場內部爭鬥,更是讓魏國幾乎處於分裂的境地之中。


    在原來的時空之中,公子魏緩在與兄長魏罃的爭位行動占據下風,而不得不選擇向趙國國君趙語求援。


    趁著魏國內部發生動亂的這一絕佳時機,此前連連敗於魏武侯魏擊之手的趙國果斷聯合三晉之中的另外一個國家韓國發動對於魏國的進攻。


    趙韓兩國國君親自率領軍隊攻入魏國國境,先是在濁澤擊敗了公子魏罃的軍隊,後來更是率軍圍攻魏國都城安邑。


    可以說,此時的魏國正處於建國以來最為危急的時刻。


    不過上天終究還是眷戀魏國的,就在魏國安邑被趙韓兩國大軍圍困的緊要關頭,趙韓聯軍的內部卻是出現了分歧。


    當此之時,趙侯主張扶立公子魏緩為魏國之君並且要求魏國向趙國、韓國割讓土地;而韓侯則主張將魏國一分為二,從此趙韓兩國就不用擔心魏國這個禍患。


    經過趙韓雙方長達一夜的激烈交鋒,趙侯與韓侯終究未能達成共識,韓軍因此於第二日清晨領兵返回韓國國內。


    至此魏國所要麵對的敵人就隻剩下了趙國一人,魏國國勢也因為這一番變故被從瀕臨分裂的邊緣給拉了回來。


    魏相公叔痤抓住韓侯回師、趙軍勢單力薄的關鍵戰機發動了第二次濁澤之戰,此戰魏國大敗趙侯所率領的趙軍,魏國之危最終化為了平靜。


    雖然魏國最終躲過了這一次分裂的危機,並在其後魏惠王的治理之下漸漸恢複元氣,但是我們不妨試想一下若是那一夜趙侯與韓侯最終達成一致。


    整個戰國時代的發展軌跡是否又會有微妙的變化呢?


    這個問題是穿越之前的嬴連在看到這段記載之時曾經萌發過的,而眼下事件發展的選擇權已經被命運交到了身為秦公的嬴連手中。


    是分、是和、這一切就要看秦公嬴連心中謀劃了。


    耳畔回想著剛剛公子魏緩賠上自己和魏國的尊嚴提出的條件,秦公嬴連心中的千絲萬縷的思緒不禁開始快速流轉了起來。


    許久之後,漸漸平靜了心神的秦公嬴連帶著一絲淺淺的笑意看向了麵前的公子魏緩,語氣之中也是滿滿的平靜,“公子以為天下諸侯還會任由一個強大到足以威脅他們安全的魏國繼續存在下去嗎?”


    聽到秦公嬴連的這句回答,公子魏緩的眼神之中不禁帶上了一絲黯然,心中原本的希冀也漸漸消失不見了。


    秦公嬴連說的是天下諸侯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魏國存在,但是公子魏緩如何能夠聽不出這天下諸侯之中最不希望的強大魏國存在的就是秦國呢?


    原本公子魏緩還以為自己舍棄尊嚴、奉秦為主的行動可以令秦國放魏國一馬,現在看來秦國是鐵了心想要看到魏國一分為二了。


    看出了麵前公子魏緩眼神之中的那份落寞,秦公嬴連話鋒突然一轉,笑著對其承諾道:“原本強大的魏國雖然不能繼續存在下去了,但是請公子放心,嬴連一定會在不久之後召開的天下諸侯盟會之中推舉公子成為占據魏國故地河東的新魏國之君。”


    新任魏國之君、占據魏國故地河東,秦公嬴連所說出的這一番承諾讓公子魏緩有些落寞的心情得到了幾分安慰。


    “魏緩多謝秦公高義。”帶著那份既有些落寞,又摻雜著幾分欣喜的負責之情,公子魏緩向著麵前的秦公嬴連躬身一拜,“請秦公放心,剛剛魏緩所說的話依然奏效,河東魏國依然會尊秦國為主。”


    “彩。”


    一聲帶著幾分暢快的喝彩過後,秦公嬴連召來了值守於大帳之外的秦軍士卒,讓他們領著公子魏緩先下去休息。


    等到眼見著公子魏緩的身影漸漸消失在了視野之中,獨自一人待在主帳之中的秦公嬴連又開始思索起了秦國該建立起一個什麽樣的戰後秩序。


    正如之前楚國秭歸君屈武所說的那樣,六年以前的那場大戰之中得到了河西等總計千餘裏的土地的秦國可以說是最大的贏家;而這次戰役之中秦國獨戰三晉而獲勝的精彩表現,更是令天下諸侯為之側目。


    可以說,通過這兩場規模空前的大戰,秦國不僅拿到了廣闊的國土,更是讓天下各國看到了秦國變法之後的強大國力。


    不過福之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天下各國在看到秦國強大國力的同時,也不免對於秦國生出忌憚之心。


    在這個時候,若是秦公嬴連還要謀奪他國疆土,那勢必會讓那些忌憚秦國、害怕秦國的諸侯聯係起來一同對付秦國。


    秦公嬴連心中很清楚憑借秦國現在的國力,還不足以掃平諸侯、一統天下,而秦國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修煉好自己的內功,慢慢等待著一統天下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原時空的秦國花費了七百餘年才最終由一個部落成長為一個帝國,秦公嬴連從來不認為單單憑借著自己一生的努力便可以使秦國一統天下。


    秦公嬴連的努力不過是讓秦國在這個不同時空之中的統一之路走得更快、更穩,盡其可能讓秦帝國這一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延續更長的時間罷了。


    不過雖然如今並不是秦國銳士東出函穀、橫掃天下的恰當時機,但是秦公嬴連卻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塑造一個有利於秦國的戰後體係。


    有了這個戰後體係的存在秦國便可以打著大義的名號去謀劃自己國家的利益,這便是王道;而等到秦國擁有了打破這個體係的實力,便是秦國銳士東出韓國、將整個天下化為秦土,這便是霸道。


    聖道、王道、霸道,這些道路從來都沒有什麽高下之分,一切的一切不過都是根據國家利益的需要來。


    而在秦公嬴連的設想之中,既然秦國要安心消化、建設自己如今所擁有的土地,至少在數十年之內沒有大舉擴張的行動,那麽為了防止這段時間天下之間再出現一個足以挑戰秦國的強國,秦國就必須要將天下諸侯分而化之。


    數十年之前,秦國借助霸主魏國之手將未來可能威脅秦國的齊國一分為二,這一次,秦公嬴連也需要通過一場諸侯盟會對於未來可能的敵人盡可能地拆分。


    無論是擁有河東、河內兩大飛地的強大魏國,還是代地與本土之間矛盾重重的北境趙國,抑或是此刻已經被楚、吳、陳三國瓜分大半國土的越國。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秦公嬴連規劃之中的拆分對象。


    而除了盡可能地拆分未來對於秦國可能產生威脅的國家之外,秦公嬴連還準備通過此次諸侯盟會在那些強大的諸侯附近埋下一些暗子。


    對於趙國,秦公嬴連為其準備了衛國、中山國還有代國三大牽製;對於家門口的韓國,秦公嬴連為其選擇了鄭國這一個時刻威脅其都城的國家;對於陳國、齊國,秦公嬴連擺下了的魯國、吳國、燕國這三枚棋子。


    至於現在依舊是秦國的盟友、將來必然會成為秦國的大患的楚國,秦公嬴連更是為其準備了包括宋國、陳國、吳國還有越國在內的一係列潛在對手。


    使得原本強大的國家分裂,盡可能地製造這些國家內部的矛盾;在那些強大的國家之間扶植弱小,以牽製其擴張腳步。


    這就是秦公嬴連此次的諸侯盟會之中所要達成的兩個目的。


    “啟稟秦公,北方軍團全旭將軍來報,北方軍團數萬步騎大軍已經進駐昔日晉國故都曲沃。”正在秦公嬴連獨自思索之際,作為秦國中部軍團主將的百裏邑緩緩來到秦公嬴連麵前躬身說道。


    “好,告訴全旭讓其盡快準備諸侯盟會的事宜,我的邀請已經發往天下各位諸侯處,相信很快就會有回應。”


    一道帶著喜意的命令下達之後,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秦公嬴連繼續說道:“傳我君令,請武安君前往曲沃代我先行迎接抵達的諸侯,至於南路軍團就暫時交由軍師孫伯靈統帥。”


    “諾。”


    看著一聲輕諾之後緩緩走出大帳的百裏邑,秦公嬴連原本平靜的雙眼之中忽然閃過了一道精光。


    大幕已經緩緩拉開,就看這場名為曲沃之會的戲該怎麽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大秦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夜星辰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夜星辰天並收藏戰國之大秦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