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真的是您在十八歲時自編自導拍攝的影片嗎?”迷弟坤眨著一對漂亮的大眼看向宋笛。


    麵對偶像,總是害羞的男孩子,恢複成天真爛漫追逐夢想的勇敢少年。


    宋笛聳聳肩,不甚在意地回答。“是啊。”


    相對於偶像的淡然,迷弟所表現出來的反應,可謂激動異常。


    “哇,太酷了!!十八歲就能導出入圍亞洲電影節的最佳影片處女作。宋導簡直太酷了!!”


    眼中的璀璨蓋過了滿室繁花,寧溪坤俊臉燦爛,亢奮得整個人都在發抖。


    一上市就飽受好評的燒腦懸疑影片《瘋》,不僅內容新穎,節奏緊湊。拍攝手法也是當時而言,從未出現過的。


    非常獨特個性的個人風格,讓整部影片新潮而耐人尋味。


    緊張刺激,跌宕起伏的劇情,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的謎題,以及多個錯點的開放式結尾。


    人性,理性,佛性,魔性。每一句台詞,每一個演員的動作眼神,都深含用意。


    揭露了最赤裸欲望所物化出來的人吃人社會。沒有血腥,勝過血腥。


    然而這部本應輝煌的好片,身世卻格外曲折離奇。


    因《瘋》而榮獲亞洲電影節諸多獎項和提名的,是被稱為最佳新人導演的傅江。


    說是新人導演,其實傅江也在圈裏混了十來年。不過所導出來的影片,不是商業爛片就是沒有任何水花的文藝片。


    總之,別說入圍什麽電影節。就連電影節的門邊都沒摸到過的十八線導演,一躍成為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大導。


    不過,這位十八線導演,不知為什麽,沒有如世人所想的那樣,一炮而紅就膨脹得目空一切。


    應該說,他拒絕所有邀約合作,沉寂了好幾年。


    當時有消息稱,他是對自己的作品還不夠滿意,出國潛心學習了幾年。隻為再為觀眾奉獻一部驚世佳作。


    斷斷續續關於他的消息傳出,也確實追蹤到了他學習和領悟的進度。


    似乎,一切就像傳聞中那麽回事。


    隻不過呢。天分這種東西,後天再怎麽努力,都是模仿不來的。


    傅江再度被炒上熱搜,是因為他複出後的第一部影片《瘋2》。也就是《瘋》的續篇。


    劇情很像,節奏很像,拍攝手法很像,風格也很像。


    然而觀眾觀影後的感覺就是,又看了一遍《瘋》。而且還不如前篇。


    雖然什麽都很像,但沒有《瘋》的獨特韻味,和一個特立獨行的導演視角。


    演員都是演技派的實力演員,演技沒有垮。可影片的內容和台詞,卻沒有需要過分解讀的爭議點。雖也有含義,但遠遠無法超越《瘋》。


    那麽這個時候,媒體和觀眾就跳腳出來質疑了。


    打磨五年時間的傅導,你就給我看這?


    這個聲音,像落在一片枯葉上的火星,在幹燥的電影市場上,燒起了整片森林。


    各種各樣的質疑和風言風語,都因為對一部影片的不滿,而延展到了整個市場。


    關於電影市場運作的很多人,被卷入其中,備受爭議。


    如此緊迫的時刻,要是有個人能站不來解救被牽連者,一定會被奉為英雄。


    但你要知道,英雄出場的時機和方式,一般都很特別。


    那會兒像宋迪這種還沒背選為英雄的配角,鬼才知道他這號人。


    因為彼時那廝,正在拉斯維加斯優哉遊哉的,享受著他美好的假期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愛定製愛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瑪麗蘇有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瑪麗蘇有毒並收藏與愛定製愛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