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袁大人嗎?”岫玉聞言忽的看向了阿九,淚光點點,眼中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一字一句地開口說道:“姑娘,我不想相信,他看起來就屬於黑暗,陰沉又危險。”
這是與元玠也算是相處了小半年時間的人對他的評價,阿九初聞還有些愕然。雖然細算起來,元玠親自調教她們的時間甚至都不到一個月,然而時間再短那也是師傅,怎麽會下此定論。雖然外人的眼中元玠的確邪性,不太正派。畢竟九安公公這些年蟄伏平王府,固然人人驚歎其能力,也不乏討好巴結之輩,但是很明顯,當他站在了先帝身後,從此便再無人敢與他真的往來。
即便平王之亂乃是犯了彌天大罪,並不值得人們同情。但是隻要一想到他最為心腹的太監,居然是臥底,且將他的所有都倒了個幹淨,不免也唏噓感歎。無根之人果然相信不得,表麵上卑躬屈膝滿臉堆笑,誰知道內裏打著怎樣的算盤。偏偏他們無牽無掛,連個轄製都沒有,盡管如今的九安公公位高權重,身邊也不乏別有用心之人,但是終究是被警惕被提防的。
元玠早想到了今日之局麵,他倒是不在意,但是阿九此刻聽聞岫玉這格外認真的話語,內心不由一酸。
外人還不知曉元玠真真正正在做的是什麽,但是早晚會知道的,屆時,人們對於元玠,不對是九安,又會是怎樣的目光相待?城府深沉的叛徒?手段狠辣的太監?阿九並不知道哪一個看起來更容易讓人接受,但是無一不是一根刺,插在了自己心間。
但是這些終究隻是外人對元玠的看法啊!元玠的胸襟開闊,目光長遠,固然稱不上陽光向上,畢竟經曆了那樣的事情之後,癲狂都正常。然而元玠撐住了,過沒過去阿九其實並不知曉,但是阿九明白,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是有一處淨土的。那裏藏著天真純善,溫暖善良的元玠,且被他好好地嗬護著的。
岫玉的話,雖然阿九初聞訝異,但是細想過後也理解她的感受。畢竟她們幾個能夠被元玠選中,並親自教導,也是有過人之處的。而岫玉又是三個丫頭裏麵,綜合能力最為突出的。所以,阿九很快的便明白了她的感受,該是她心底對於元玠最為真實的看法。
笑了笑,阿九有些不知道該要怎麽回答,隻是偏頭看著岫玉:“左右他隻是英王府的幕僚,與咱們家門不當戶不對的,他也娶不到我。所以,不論如何,你們也無需緊張啊!”
盡管這話並非阿九的真心,但是確實也所言非虛。憑著元玠如今的身份,想要娶自己回家的確難度不低。所以,他當初才許了自己三年之約,想必也是想著三年之後換一個身份,光明正大地出現在自己家人麵前。好叫他們能夠放心,甘願將自己許給他。阿九當然願意等,也相信元玠之語,但是自己這邊卻是有些等不住了。
既然家中已經知曉了袁晗,阿九當機立斷,也不再瞞著身邊的人。如此一來,自己能夠鬆一口氣的同時,還能找到些掩護。自己一個人固然風險降到了最低,但是難度也最大,如今身邊的幾個丫頭都知道了,往後反而會輕鬆許多。
“姑娘便沒有想過看錯了人?”這一回幽幽開口的是杜仲,看著連岫玉都是今日才知曉那個袁大人與姑娘的事情,杜仲眼前就是一白。杜仲自認自己也算是和姑娘一起長大的,對其秉性也十分的清楚,但是怎麽也沒有想到,她居然還敢做這樣的事兒。這多多少少的是有些離譜了,然而阿九方才的那一句話還是叫杜仲更是一驚:“門不當戶不對的,所以他娶不到我,姑娘您自己說說,這話怎麽聽才能不叫人緊張呢?”
杜仲盯著阿九,眼眸之中神色複雜,有怨怪有震驚還有不解,但是更多的卻是心疼。因為杜仲根本想不明白,已經與天之驕女沒什麽兩樣的姑娘,因何要這般糟踐自己?明明前麵是大好前程,錦繡人生,她卻是一步一步在周圍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之下,進入深淵,從此踏進了黑暗。
盡管岫玉和阿九嘴裏的袁大人,其實杜仲也沒有見過,即便有所耳聞,也未曾放在心上過。然而此刻,岫玉的反應也便罷了,想想自家姑娘每次與之見麵的時機,杜仲便不免倒吸了一口涼氣。太危險了!然而這時候,自家姑娘還笑得溫柔,說著些什麽因為對方身份低微娶不到她的話。身為女兒家,此生都要與一個注定上不了台麵的人綁定,杜仲便覺得難受得緊。
隻是還未能等到阿九的回應,岫玉便突然出了聲:“姑娘方才說,曾經丟了貼身衣物還想將計就計自汙名節,為的便是不嫁旁人,是因為袁大人?”
岫玉記得清楚,自家姑娘丟了衣裳那次,是在京兆尹季大人府上,參加季二姑娘滿月宴的時。然而那個時候,明明自己三個還根本沒有出現在眼前女子麵前的資格。難道是說,在自己幾人之前,袁大人與自家姑娘便已經結識了?但是這說不通,因為這些年自家姑娘一直長居宮中,而照著姑娘的說法,亦或者說是那位袁大人的說法,他是英王府上的幕僚,這其中便有極大的問題了。
因為英王乃是去年年初才得以封王,從金陵的十三皇子府搬到了帝京。而這自然是因為彼時還是十三皇子的英王,要迎娶出身謝氏的英王妃的緣故。既然袁大人是英王府上的幕僚,而自家姑娘又鮮少有機會與外人見麵,何以到了去年甚至連英王府都還沒有修繕結束的時節,用情已經深到自毀名節的程度。
盡管岫玉年紀小,但是對於兩情相悅,她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或許這世間的確有一見鍾情,一眼定終生的故事,但是憑著岫玉對阿九的了解,她知曉自家姑娘並不是個衝動的人。
“所以姑娘,要不就是你有所隱瞞,要不你便是遭人哄騙。”
這是與元玠也算是相處了小半年時間的人對他的評價,阿九初聞還有些愕然。雖然細算起來,元玠親自調教她們的時間甚至都不到一個月,然而時間再短那也是師傅,怎麽會下此定論。雖然外人的眼中元玠的確邪性,不太正派。畢竟九安公公這些年蟄伏平王府,固然人人驚歎其能力,也不乏討好巴結之輩,但是很明顯,當他站在了先帝身後,從此便再無人敢與他真的往來。
即便平王之亂乃是犯了彌天大罪,並不值得人們同情。但是隻要一想到他最為心腹的太監,居然是臥底,且將他的所有都倒了個幹淨,不免也唏噓感歎。無根之人果然相信不得,表麵上卑躬屈膝滿臉堆笑,誰知道內裏打著怎樣的算盤。偏偏他們無牽無掛,連個轄製都沒有,盡管如今的九安公公位高權重,身邊也不乏別有用心之人,但是終究是被警惕被提防的。
元玠早想到了今日之局麵,他倒是不在意,但是阿九此刻聽聞岫玉這格外認真的話語,內心不由一酸。
外人還不知曉元玠真真正正在做的是什麽,但是早晚會知道的,屆時,人們對於元玠,不對是九安,又會是怎樣的目光相待?城府深沉的叛徒?手段狠辣的太監?阿九並不知道哪一個看起來更容易讓人接受,但是無一不是一根刺,插在了自己心間。
但是這些終究隻是外人對元玠的看法啊!元玠的胸襟開闊,目光長遠,固然稱不上陽光向上,畢竟經曆了那樣的事情之後,癲狂都正常。然而元玠撐住了,過沒過去阿九其實並不知曉,但是阿九明白,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是有一處淨土的。那裏藏著天真純善,溫暖善良的元玠,且被他好好地嗬護著的。
岫玉的話,雖然阿九初聞訝異,但是細想過後也理解她的感受。畢竟她們幾個能夠被元玠選中,並親自教導,也是有過人之處的。而岫玉又是三個丫頭裏麵,綜合能力最為突出的。所以,阿九很快的便明白了她的感受,該是她心底對於元玠最為真實的看法。
笑了笑,阿九有些不知道該要怎麽回答,隻是偏頭看著岫玉:“左右他隻是英王府的幕僚,與咱們家門不當戶不對的,他也娶不到我。所以,不論如何,你們也無需緊張啊!”
盡管這話並非阿九的真心,但是確實也所言非虛。憑著元玠如今的身份,想要娶自己回家的確難度不低。所以,他當初才許了自己三年之約,想必也是想著三年之後換一個身份,光明正大地出現在自己家人麵前。好叫他們能夠放心,甘願將自己許給他。阿九當然願意等,也相信元玠之語,但是自己這邊卻是有些等不住了。
既然家中已經知曉了袁晗,阿九當機立斷,也不再瞞著身邊的人。如此一來,自己能夠鬆一口氣的同時,還能找到些掩護。自己一個人固然風險降到了最低,但是難度也最大,如今身邊的幾個丫頭都知道了,往後反而會輕鬆許多。
“姑娘便沒有想過看錯了人?”這一回幽幽開口的是杜仲,看著連岫玉都是今日才知曉那個袁大人與姑娘的事情,杜仲眼前就是一白。杜仲自認自己也算是和姑娘一起長大的,對其秉性也十分的清楚,但是怎麽也沒有想到,她居然還敢做這樣的事兒。這多多少少的是有些離譜了,然而阿九方才的那一句話還是叫杜仲更是一驚:“門不當戶不對的,所以他娶不到我,姑娘您自己說說,這話怎麽聽才能不叫人緊張呢?”
杜仲盯著阿九,眼眸之中神色複雜,有怨怪有震驚還有不解,但是更多的卻是心疼。因為杜仲根本想不明白,已經與天之驕女沒什麽兩樣的姑娘,因何要這般糟踐自己?明明前麵是大好前程,錦繡人生,她卻是一步一步在周圍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之下,進入深淵,從此踏進了黑暗。
盡管岫玉和阿九嘴裏的袁大人,其實杜仲也沒有見過,即便有所耳聞,也未曾放在心上過。然而此刻,岫玉的反應也便罷了,想想自家姑娘每次與之見麵的時機,杜仲便不免倒吸了一口涼氣。太危險了!然而這時候,自家姑娘還笑得溫柔,說著些什麽因為對方身份低微娶不到她的話。身為女兒家,此生都要與一個注定上不了台麵的人綁定,杜仲便覺得難受得緊。
隻是還未能等到阿九的回應,岫玉便突然出了聲:“姑娘方才說,曾經丟了貼身衣物還想將計就計自汙名節,為的便是不嫁旁人,是因為袁大人?”
岫玉記得清楚,自家姑娘丟了衣裳那次,是在京兆尹季大人府上,參加季二姑娘滿月宴的時。然而那個時候,明明自己三個還根本沒有出現在眼前女子麵前的資格。難道是說,在自己幾人之前,袁大人與自家姑娘便已經結識了?但是這說不通,因為這些年自家姑娘一直長居宮中,而照著姑娘的說法,亦或者說是那位袁大人的說法,他是英王府上的幕僚,這其中便有極大的問題了。
因為英王乃是去年年初才得以封王,從金陵的十三皇子府搬到了帝京。而這自然是因為彼時還是十三皇子的英王,要迎娶出身謝氏的英王妃的緣故。既然袁大人是英王府上的幕僚,而自家姑娘又鮮少有機會與外人見麵,何以到了去年甚至連英王府都還沒有修繕結束的時節,用情已經深到自毀名節的程度。
盡管岫玉年紀小,但是對於兩情相悅,她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或許這世間的確有一見鍾情,一眼定終生的故事,但是憑著岫玉對阿九的了解,她知曉自家姑娘並不是個衝動的人。
“所以姑娘,要不就是你有所隱瞞,要不你便是遭人哄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