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阿九知曉即便沒有元玠,自己嫁到平南侯府的幾率小之又小。畢竟單隻是憑著陸家唯二的姑娘這一點,阿九便知曉在挑選人家之上,家人們必是會慎之又慎。盡管婚嫁大事從來都沒有不謹慎的,但是自己和妹妹的婚事,必然會是家人們操心最多的。因為嬌寵著長起來的姑娘,需要規避的點也尤其多。
平南侯府風評一向很好,然而這樣的交口稱讚之中,難免也透著些悲壯的意味。畢竟平南侯府近幾代的命運著實有些淒慘,不論是鎮守一方的男人,還是苦苦守候後方的女眷。平南侯府如今祖孫三代,全家上下也不過隻剩下了七人,而這些人之中的第三代便隻有沈清平沈清安兩個,盡管曾經也是人口數十家門興旺的。
作為八個侯府之中唯一一個寒門出身的平南侯府,單單隻是平南侯三個字,便足以顯示其立身之本。平南侯隻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是由沈家幾代人的鮮血澆築而成,有了如今的平南侯府,也有了如今平穩安定的南境。或許往前在推十年,大曆人在提及南境之時,也是心有戚戚。
南境神秘,因為有濃密的沼澤濃霧作為天然的屏障,外人很難了解其中情況。然而自小生於斯長於斯的南境人,卻是早已經視若無物。前朝到了末年,除卻來自北方的蠻夷,西域的強勢無力抵擋之外,來自西南的侵擾也從未停歇過。隻是西域各國北方蠻族都在中原人的認知之中,盡管一樣反抗無力,但是從西南濃霧之中走出來的侵襲,反是引起了滿朝嘩然。
原來毒氣沼澤遍布的土地之上,還有這樣的強軍鐵騎,瞬間便擊潰了本就無力承受這一切的疲弱國民。眼見著皇室四散而逃,氏族世家連橫合縱,倒也將各方來犯的外族趕出了中土大陸。但是氏族對掌權從沒有興趣,而世家誰也不想接手燙手山芋,畢竟他們隻是將迫在眉睫的外族驅逐出了自己地家國,其他的便也無心再問。
外族不在,四散而走的前朝皇室卷土重來,然而此時各地驟起的勢力已然成勢。幾年的紛亂之後,寧氏走到了最後。固然還是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存在,卻也是隨著大曆的誕生一點一點得以解決。然而在這些問題之中,最叫人頭痛也最令人心痛的,無疑便是南境問題。
人們漸漸不會將南境出來的人當成精怪,這卻也是在幾乎流盡了沈家男兒鮮血之後的結果。沈家能夠封侯,還以平南侯之名冠之,皆是鮮血鑄就。是以,曾經人丁興旺的沈家,在一代一代的建功立業下,平南侯府成了大曆人尤其是西南邊民心目之中最值得崇敬的人,但是平南侯府內部卻是滿目瘡痍。滿門男丁皆殉了國,留下了守寡的婦孺,就像是行動地墓碑一般,在提醒著大曆人平南侯府沈家為國泰民安所做的種種。
是以,大曆人固然會由衷地崇敬著定南侯府,但若是要將自家姑娘嫁進去,真正心疼女兒的人家,卻也是要再三掂量的。畢竟盡管人人敬重的定南侯府,也總會有些心術不正之人出言不遜。盡管說得難聽,許多人若是無意間聽到了也會挺身而出,但是平心而論,將自家女兒嫁進活死人墓,年紀輕輕便守了活寡這樣的話,也的確是實情。
“想來該是沈姑娘更尷尬一些。”阿九當然也是了解定南侯府的諸多血淚過往,是以看著杜仲幾個好奇的目光,輕輕地歎了口氣,低了語氣:“難不成你們仨還當真以為我要嫁去定南侯府不成?沈公子千好萬好,就將來要承襲爵位,駐守南境這一點,便不可能。”
也曾遠遠地看過沈家兄妹,阿九言談之間不免更為唏噓。有些同情,又有些難過,阿九低聲喃喃:“想必是此次對陣烏斯藏,平南侯本人瞧中了七哥哥罷!”不然不至於平南侯府的邀約來得如此急切而直接,縱然平南侯府與世家不盡相同,且如今帝京的祖孫三代,除了沈氏兄妹倆之外,皆是寡婦,但是世家的基本禮節也是恪守的。
這一回這般著急,該是平南侯的吩咐隨著大軍一道回到了定南侯府,這才有了倉促的邀約。是以,盡管此刻應該覺得慶幸的,但是阿九卻是有一陣無端的悲哀源源不斷上湧。
看得出來阿九的情緒低落,杜仲難免有些自責,畢竟光之是想著自家姑娘總算要與適齡的公子相看了,卻是忘記了平南侯府這一個巨大的招牌所代表的含義。杜仲當然不會將阿九的不開心歸結於自己,但是很明顯,如若自己沒有這一問,姑娘也不會想到這上頭,終究是影響了自家姑娘的情緒。
“不過沈姑娘性情沉穩,七公子也是一般無二,當真是良配嗎?”阿九尚且沉浸於無端的悲傷之中時,萸連眼眸一轉,隨即便笑著拍手:“依奴婢所見,一個沉靜一個靈動,一個穩當一個跳脫,日子反倒是會有意思許多。”
盡管萸連未曾明說,但是言語之間卻是明顯不認同所有人似乎已經認定了沈清平與陸嘉璃的組合。畢竟兩個太過相似的人,適合成為友人家人,唯獨夫妻不是首選的關係。萸連其實並未見過太多的人,對於人心也了解不多,但是有些感受就是本能。若是在平日裏,萸連倒也不會說出這麽一番話,但是明顯現在阿九不開心,那麽拋出一個新觀點,也能轉移她的注意。萸連這麽想著,就這麽做了。
“小萸連的意思是,你支持八公子?”杜若何其敏銳,當即便接過了萸連的話題,與她打起了配合:“八公子雖然看上去玩心重,孩子氣,但是骨子裏也是錚錚男兒,倒也配得。”說到此處,杜若不由得環顧了一圈,看著眾人皆是若有所思的神色,當即唇角一彎,一抹狡黠的笑意便浮現:“不如咱們來賭一把罷,我押八公子!”
平南侯府風評一向很好,然而這樣的交口稱讚之中,難免也透著些悲壯的意味。畢竟平南侯府近幾代的命運著實有些淒慘,不論是鎮守一方的男人,還是苦苦守候後方的女眷。平南侯府如今祖孫三代,全家上下也不過隻剩下了七人,而這些人之中的第三代便隻有沈清平沈清安兩個,盡管曾經也是人口數十家門興旺的。
作為八個侯府之中唯一一個寒門出身的平南侯府,單單隻是平南侯三個字,便足以顯示其立身之本。平南侯隻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是由沈家幾代人的鮮血澆築而成,有了如今的平南侯府,也有了如今平穩安定的南境。或許往前在推十年,大曆人在提及南境之時,也是心有戚戚。
南境神秘,因為有濃密的沼澤濃霧作為天然的屏障,外人很難了解其中情況。然而自小生於斯長於斯的南境人,卻是早已經視若無物。前朝到了末年,除卻來自北方的蠻夷,西域的強勢無力抵擋之外,來自西南的侵擾也從未停歇過。隻是西域各國北方蠻族都在中原人的認知之中,盡管一樣反抗無力,但是從西南濃霧之中走出來的侵襲,反是引起了滿朝嘩然。
原來毒氣沼澤遍布的土地之上,還有這樣的強軍鐵騎,瞬間便擊潰了本就無力承受這一切的疲弱國民。眼見著皇室四散而逃,氏族世家連橫合縱,倒也將各方來犯的外族趕出了中土大陸。但是氏族對掌權從沒有興趣,而世家誰也不想接手燙手山芋,畢竟他們隻是將迫在眉睫的外族驅逐出了自己地家國,其他的便也無心再問。
外族不在,四散而走的前朝皇室卷土重來,然而此時各地驟起的勢力已然成勢。幾年的紛亂之後,寧氏走到了最後。固然還是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存在,卻也是隨著大曆的誕生一點一點得以解決。然而在這些問題之中,最叫人頭痛也最令人心痛的,無疑便是南境問題。
人們漸漸不會將南境出來的人當成精怪,這卻也是在幾乎流盡了沈家男兒鮮血之後的結果。沈家能夠封侯,還以平南侯之名冠之,皆是鮮血鑄就。是以,曾經人丁興旺的沈家,在一代一代的建功立業下,平南侯府成了大曆人尤其是西南邊民心目之中最值得崇敬的人,但是平南侯府內部卻是滿目瘡痍。滿門男丁皆殉了國,留下了守寡的婦孺,就像是行動地墓碑一般,在提醒著大曆人平南侯府沈家為國泰民安所做的種種。
是以,大曆人固然會由衷地崇敬著定南侯府,但若是要將自家姑娘嫁進去,真正心疼女兒的人家,卻也是要再三掂量的。畢竟盡管人人敬重的定南侯府,也總會有些心術不正之人出言不遜。盡管說得難聽,許多人若是無意間聽到了也會挺身而出,但是平心而論,將自家女兒嫁進活死人墓,年紀輕輕便守了活寡這樣的話,也的確是實情。
“想來該是沈姑娘更尷尬一些。”阿九當然也是了解定南侯府的諸多血淚過往,是以看著杜仲幾個好奇的目光,輕輕地歎了口氣,低了語氣:“難不成你們仨還當真以為我要嫁去定南侯府不成?沈公子千好萬好,就將來要承襲爵位,駐守南境這一點,便不可能。”
也曾遠遠地看過沈家兄妹,阿九言談之間不免更為唏噓。有些同情,又有些難過,阿九低聲喃喃:“想必是此次對陣烏斯藏,平南侯本人瞧中了七哥哥罷!”不然不至於平南侯府的邀約來得如此急切而直接,縱然平南侯府與世家不盡相同,且如今帝京的祖孫三代,除了沈氏兄妹倆之外,皆是寡婦,但是世家的基本禮節也是恪守的。
這一回這般著急,該是平南侯的吩咐隨著大軍一道回到了定南侯府,這才有了倉促的邀約。是以,盡管此刻應該覺得慶幸的,但是阿九卻是有一陣無端的悲哀源源不斷上湧。
看得出來阿九的情緒低落,杜仲難免有些自責,畢竟光之是想著自家姑娘總算要與適齡的公子相看了,卻是忘記了平南侯府這一個巨大的招牌所代表的含義。杜仲當然不會將阿九的不開心歸結於自己,但是很明顯,如若自己沒有這一問,姑娘也不會想到這上頭,終究是影響了自家姑娘的情緒。
“不過沈姑娘性情沉穩,七公子也是一般無二,當真是良配嗎?”阿九尚且沉浸於無端的悲傷之中時,萸連眼眸一轉,隨即便笑著拍手:“依奴婢所見,一個沉靜一個靈動,一個穩當一個跳脫,日子反倒是會有意思許多。”
盡管萸連未曾明說,但是言語之間卻是明顯不認同所有人似乎已經認定了沈清平與陸嘉璃的組合。畢竟兩個太過相似的人,適合成為友人家人,唯獨夫妻不是首選的關係。萸連其實並未見過太多的人,對於人心也了解不多,但是有些感受就是本能。若是在平日裏,萸連倒也不會說出這麽一番話,但是明顯現在阿九不開心,那麽拋出一個新觀點,也能轉移她的注意。萸連這麽想著,就這麽做了。
“小萸連的意思是,你支持八公子?”杜若何其敏銳,當即便接過了萸連的話題,與她打起了配合:“八公子雖然看上去玩心重,孩子氣,但是骨子裏也是錚錚男兒,倒也配得。”說到此處,杜若不由得環顧了一圈,看著眾人皆是若有所思的神色,當即唇角一彎,一抹狡黠的笑意便浮現:“不如咱們來賭一把罷,我押八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