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在與元玠的信之中,便說到了此事。英王當然可以直接與寧漾見麵,但是寧漾說到底還是個女兒家,這些事情要英王與她說,到底也抹不開臉。更不消說,英王終歸也不傻,將金陵富貴地裏長起來的姑娘遠嫁和親,想也知曉有多麽的困難,更不必說,廣陽郡王府如今是個什麽情形,都無需特別的打聽,還要與這個被算計的姑娘直接麵談,再怎麽也是張不開口。
是以,隻能采用迂回的方式,叫寧漾自己知曉,叫她主動請纓,如此一來,倒也兩全其美了。盡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無賴,但是能夠成大事的人兒,又有幾個時時刻刻都要臉麵了呢?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英王的眼中看到的到底還是整個天下的未來盛景,盡管小女兒的小心思也能考慮到,但卻是顧不得了。
更何況,想著寧漾能夠千裏奔赴蜀地水患腹地,應也不是尋常的閨中女兒。比起隻能被四角屋簷,一片青天圈住的人生,或許到那雪國高山之間,行教化之事,如男子一般成就一段偉業,留名青史更符合她的性子與才華。英王到底也是物盡其用,不肯將寧漾的才能浪費在相夫教子的溫柔富貴鄉中。
然而任憑有那麽多說法支撐著英王的決定,終歸親自找到寧漾去說此事,卻是不能。因為廣陽郡王府如今就這麽一個獨女,他們家很明顯是要叫這個女兒,大曆的昌寧郡主繼承廣陽郡王之位,成為女爵的。然而廣陽郡王府有男嗣的,不是嗎?縱然有種種不能繼承廣陽郡王之位的理由,唯獨一條,他是男子,且是世子的遺腹子,比起寧漾他其實才是第一順位。
若是沒有平王與藏王的約定在先,或許也不會有人,至少英王不會把算盤打到廣陽郡王府之上。畢竟盡管廣陽郡王府尚未開口請封,但是默契卻是有的。且這些年蟄伏之下,廣陽郡王府到底也是全力支持著的,於情於理,都不該對廣陽郡王府下此狠手。但是,大曆並不缺少一個廣陽郡王,更不需要女爵,烏斯藏卻是不同。
在烏斯藏,寧漾能夠大放異彩,能夠萬世流芳,甚至能夠位享廟堂,擁有無數可能。即便寧漾留在帝京,繼承廣陽郡王府,也不過就是一個特別的女爵,前有旭陽長公主無從超越,後有無數才貌出眾的女子也使其泯然。她的特別也不過是一代人的特別,隻是廣陽郡王府的特別,於大曆而言,卻是沒有太多的不同。
甚至因為大曆人才濟濟,能人輩出,她的能力到底也沒有到一騎絕塵的地步,是以,雖然泯然眾人的說法未免誇張了些,但是卻也相差無多。百年後,世人還會銘記昫陽公主,然而昌寧郡主也好,廣陽郡王也好,都不過是隨著時日歲月的推移,漸漸消散。
是以,英王其實內心並不見多少忐忑,即便廣陽郡王府的情況,寧漾之於廣陽郡王府的意義,其實在皇室中人眼中,或許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了。但是做出如此決定,英王也是心安理得的。盡管還是有些愧疚,那卻是必須要用一個女子,一個出身高貴,所見皆是富庶的嬌嬌女放棄安逸,前往苦寒之地,去征服一個蠻夷之邦的辛苦的愧疚。
阿九從未與寧漾說起過此事,但是心底也在盤算著什麽時候能後將寧漾引見給元玠。畢竟元玠從平王之亂之中順利脫身,便已經叫阿九震驚不已了。猶記那一日忐忑等待之中,就在阿九決意出門前去英王府碰碰運氣的時候,禦前侍衛陳玉城出現在了荔香院,著實是叫阿九驚住了。
而後自不消多說,陳玉城年紀不大,但是卻也是宮廷侍衛之中的玉麵將軍,小小年紀早已經是老成持重。手底下竟是沒有一個敢違抗其命令的,無人不服。阿九從前在宮裏長住,對於陳玉城也不是完全沒有耳聞。然而怎麽也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與他會有交集不說,這產生交集的點竟是如此特別。更叫想不到,也算是年少成名了的玉麵小將軍,居然跟元玠還有關係,且似乎看上去關係匪淺的樣子。
阿九當然不會輕率提問關於元玠的事情,但是鈴娘卻是在見到了陳玉城的那一刻,慌了神。畢竟元玠當年交給她陶塤的時候,承諾的可是緊急情況,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隻要吹響,他都一定會出現在眼前。然而如今的確是來了人,來的這個人也麵善,但是卻是和當初的約定相差甚遠。
尤其是阿九的不想他死一類的話,又響徹耳跡,鈴娘如何能夠不慌張。畢竟不論來的是誰,隻要不是元玠,那便不對。當即甚至也顧不得場合了,要不是楊媽媽與阿九反應極快,迅速地關上了門窗,或許許多秘密就會在鈴娘的著急之下,呈於世人眼前。好在陳玉城到底是不負自己將軍之名,直接將鈴娘往懷裏一帶,捂住了口鼻待其安定了下來之後,這才開口解釋其身份。
果然不出阿九的意料,這樣一個正五品的少年將軍,居然也是元玠的人,關係還及其親近。元玠沒來的確是脫不開身,的確也被平王帶了回去,但是這世間又有幾人能夠困得住元玠呢?九安公公在宮裏,本就是來去自如的身份,平王這些年所見到的,終歸也隻是元玠細心裝扮出來的假象,一如覆麵的假麵一般。
假麵已然冰冷鋒利,然而誰也不知道,那張鋒利的假麵之下的眼眸,又是怎樣的淩厲。元玠到平王府,本就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豪賭,賭注便是他自己的命,他焉能隨便下注?一著不慎,屍骨全無的後果,元玠清楚,也比任何人都惜命,因為他從來不是為自己一人而活。是以,走不開之際,便隻有最為信任能夠以命相抵的生死之交能夠替他走這一遭。自然而然,許多能說不能說的秘密,這個過命的兄弟,也都了然於胸。
是以,隻能采用迂回的方式,叫寧漾自己知曉,叫她主動請纓,如此一來,倒也兩全其美了。盡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無賴,但是能夠成大事的人兒,又有幾個時時刻刻都要臉麵了呢?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英王的眼中看到的到底還是整個天下的未來盛景,盡管小女兒的小心思也能考慮到,但卻是顧不得了。
更何況,想著寧漾能夠千裏奔赴蜀地水患腹地,應也不是尋常的閨中女兒。比起隻能被四角屋簷,一片青天圈住的人生,或許到那雪國高山之間,行教化之事,如男子一般成就一段偉業,留名青史更符合她的性子與才華。英王到底也是物盡其用,不肯將寧漾的才能浪費在相夫教子的溫柔富貴鄉中。
然而任憑有那麽多說法支撐著英王的決定,終歸親自找到寧漾去說此事,卻是不能。因為廣陽郡王府如今就這麽一個獨女,他們家很明顯是要叫這個女兒,大曆的昌寧郡主繼承廣陽郡王之位,成為女爵的。然而廣陽郡王府有男嗣的,不是嗎?縱然有種種不能繼承廣陽郡王之位的理由,唯獨一條,他是男子,且是世子的遺腹子,比起寧漾他其實才是第一順位。
若是沒有平王與藏王的約定在先,或許也不會有人,至少英王不會把算盤打到廣陽郡王府之上。畢竟盡管廣陽郡王府尚未開口請封,但是默契卻是有的。且這些年蟄伏之下,廣陽郡王府到底也是全力支持著的,於情於理,都不該對廣陽郡王府下此狠手。但是,大曆並不缺少一個廣陽郡王,更不需要女爵,烏斯藏卻是不同。
在烏斯藏,寧漾能夠大放異彩,能夠萬世流芳,甚至能夠位享廟堂,擁有無數可能。即便寧漾留在帝京,繼承廣陽郡王府,也不過就是一個特別的女爵,前有旭陽長公主無從超越,後有無數才貌出眾的女子也使其泯然。她的特別也不過是一代人的特別,隻是廣陽郡王府的特別,於大曆而言,卻是沒有太多的不同。
甚至因為大曆人才濟濟,能人輩出,她的能力到底也沒有到一騎絕塵的地步,是以,雖然泯然眾人的說法未免誇張了些,但是卻也相差無多。百年後,世人還會銘記昫陽公主,然而昌寧郡主也好,廣陽郡王也好,都不過是隨著時日歲月的推移,漸漸消散。
是以,英王其實內心並不見多少忐忑,即便廣陽郡王府的情況,寧漾之於廣陽郡王府的意義,其實在皇室中人眼中,或許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了。但是做出如此決定,英王也是心安理得的。盡管還是有些愧疚,那卻是必須要用一個女子,一個出身高貴,所見皆是富庶的嬌嬌女放棄安逸,前往苦寒之地,去征服一個蠻夷之邦的辛苦的愧疚。
阿九從未與寧漾說起過此事,但是心底也在盤算著什麽時候能後將寧漾引見給元玠。畢竟元玠從平王之亂之中順利脫身,便已經叫阿九震驚不已了。猶記那一日忐忑等待之中,就在阿九決意出門前去英王府碰碰運氣的時候,禦前侍衛陳玉城出現在了荔香院,著實是叫阿九驚住了。
而後自不消多說,陳玉城年紀不大,但是卻也是宮廷侍衛之中的玉麵將軍,小小年紀早已經是老成持重。手底下竟是沒有一個敢違抗其命令的,無人不服。阿九從前在宮裏長住,對於陳玉城也不是完全沒有耳聞。然而怎麽也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與他會有交集不說,這產生交集的點竟是如此特別。更叫想不到,也算是年少成名了的玉麵小將軍,居然跟元玠還有關係,且似乎看上去關係匪淺的樣子。
阿九當然不會輕率提問關於元玠的事情,但是鈴娘卻是在見到了陳玉城的那一刻,慌了神。畢竟元玠當年交給她陶塤的時候,承諾的可是緊急情況,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隻要吹響,他都一定會出現在眼前。然而如今的確是來了人,來的這個人也麵善,但是卻是和當初的約定相差甚遠。
尤其是阿九的不想他死一類的話,又響徹耳跡,鈴娘如何能夠不慌張。畢竟不論來的是誰,隻要不是元玠,那便不對。當即甚至也顧不得場合了,要不是楊媽媽與阿九反應極快,迅速地關上了門窗,或許許多秘密就會在鈴娘的著急之下,呈於世人眼前。好在陳玉城到底是不負自己將軍之名,直接將鈴娘往懷裏一帶,捂住了口鼻待其安定了下來之後,這才開口解釋其身份。
果然不出阿九的意料,這樣一個正五品的少年將軍,居然也是元玠的人,關係還及其親近。元玠沒來的確是脫不開身,的確也被平王帶了回去,但是這世間又有幾人能夠困得住元玠呢?九安公公在宮裏,本就是來去自如的身份,平王這些年所見到的,終歸也隻是元玠細心裝扮出來的假象,一如覆麵的假麵一般。
假麵已然冰冷鋒利,然而誰也不知道,那張鋒利的假麵之下的眼眸,又是怎樣的淩厲。元玠到平王府,本就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豪賭,賭注便是他自己的命,他焉能隨便下注?一著不慎,屍骨全無的後果,元玠清楚,也比任何人都惜命,因為他從來不是為自己一人而活。是以,走不開之際,便隻有最為信任能夠以命相抵的生死之交能夠替他走這一遭。自然而然,許多能說不能說的秘密,這個過命的兄弟,也都了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