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古人,實乃故人。”


    此間氣氛著實有些微妙,原本阿九也想到了這種可能,隻要撮合便也不會出錯。然而,巧得很自己這嘴卻是沒能管得住,這便有些晃神。等到再次醒過神來,場麵便變得有些異樣了。寧漾的愧疚與憐憫,與嘉珩欽敬卻不屑間雜的複雜情緒,阿九看著看著便輕輕地歎了口氣。


    隻是雖然未能顧到兩人頭次見麵的氛圍,但是這晃神的片刻,那一個忍不住脫口而出的詩句倒是有了合理的解釋。古人,故人?畢竟自己並未高聲,聽錯了也是有的,解釋權終歸是在自己身上的。思及此,阿九笑了笑,瞬間便有了嫁禍的對象。


    看著嘉珩與寧漾在故人出口之時,眼底有疑惑一閃而過,隨即都不曾開口說話,隻是靜靜地等著自己的回答。阿九不由苦笑,笑容之中有對自己大意胡言亂語的後悔,亦可以解讀為自我嘲諷。對上兩雙眼睛知識的目光,知曉她們在等著自己的下文,阿九便也不再磨蹭:“阿珩飽讀詩書,阿漾姐姐更是通古博今,如若當真是什麽古人名篇,怎會都未曾聽過?我說故人,想必你們也能想到的,有這般才學的故人,當世除了樂遙,還能是誰?”


    寧漾到帝京的時候,樂遙其實還未離開,然而當時寧漾的情況,並不足以支撐她對外事外物產生半點興趣。自然,許樂遙縱然她才華如何,容貌傾城,終歸也未曾入得寧漾的心去。而嘉珩,自不必多說,更是見都沒有見過樂遙的。畢竟雖然樂遙也是今年年初才隨父入職禮部搬至帝京,但是在此之前如今的禮部侍郎許梅泊卻是在江西湖北任上。


    然而隨著阿九直接推出了樂遙,不論是寧漾還是嘉珩,當即便相信了。畢竟許樂遙之名,當真並非僅僅隻是響徹了帝京。都無需說像是金陵杭州這樣的繁華富庶之地,文風鼎盛之邦了,便是千裏之遙的北境苦寒之地,也紛紛對那個出口必成千古絕唱,才貌俱佳的許家姑娘推崇備至。


    是以,即便寧漾與嘉珩甚至都未曾親眼見到過樂遙,但是當阿九道出那詩句乃是樂遙所作之時,瞬間便接受了這一說法。沒有猶豫沒有遲疑,畢竟許樂遙能有如此水平,並不叫人意外。


    “許姑娘詩才當真驚世,便縱是天下文人加在一處,也不及她良多。”盡管阿九方才聲音並不大,但是寧漾信步而來卻是聽得真,細想樂遙流傳於世之作,不免又是一陣感慨:“似乎不論什麽風格,許姑娘都輕鬆駕馭,若不是知曉那些作品皆是許姑娘在人前所作,單看作品當真無法相信皆是出於一人之手。”


    寧漾手裏是有樂遙詩文集的,如此才會這般感慨,單看每一篇幾乎都是上乘佳作,幾乎是挑不出半點毛病的。然而整合起來再看,卻是隱隱有些違和,畢竟這些詩詞風格差別實在有些大了,甚至有些還是完全迥異的。畢竟內心疏狂之人絕不會對月淚垂,而細膩柔軟的閨中女兒,又怎能道盡北風肅殺與人間無常呢!


    直到樂遙在阮桐生辰之上的驚世之舉過後,寧漾再不去糾結一個人幾乎能夠包羅世間萬象是不是有什麽背後的隱秘。因為人前的確很難舞弊自不必提,最要緊的還是許家樂遙本就不是尋常的閨閣女兒,自然也就不能以尋常人的目光與看法對其作出評價。那樣瀟灑的選擇,自如的人生,甚至還頗有幾分對自己對家人不負責任的任性,都叫寧漾當下便心生豔羨。


    許多人會因此對樂遙的看法急轉直下,私奔事件發生之後,樂遙幾乎是瞬間就從神壇跌落,從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白蓮花,從隻可仰視不敢褻瀆的白月光女神,瞬間便落了地。然而,人們還是不敢過分,隻是從恨不能頂禮膜拜的崇拜之中抽離,變得肆意了許多。畢竟與男子私奔之名,瞬間就叫樂遙身上沾染了許多人間煙火氣,也叫許多人對其產生了欲氣。


    但是寧漾卻是相反,當傳出許家樂遙與男子私奔的消息之時,樂遙知曉即便多年過去,自己心底在那一刻油然而生的豔羨甚至嫉妒,這一生都再難忘懷。是的,嫉妒,當羨慕到了極點嫉妒便應運而生。畢竟淫者見淫智者見智,而寧漾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隻見到了世間難尋,至少於自己無關的自由。尤其是在後期得知私奔隻是一個由頭,連梅傾都病倒在了自己家中之時,寧漾知曉自己即便沒有見過許樂遙,但是卻是在瞬間讀懂了她。


    也是一個與自己一樣肩負了許許多多責任在身的人啊,寧漾如是想著。隻是與自己到底也是不同,她不羈她自如,她可以舍去所有,自己到底不能。如此一來,羨慕之餘嫉妒尚存,但是心底還有幾分說不上來的祝福。至少這世間有人可以自由如煙,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亦可有些寄托。


    是以,當阿九再次提起樂遙,寧漾不免又是感慨之後,隨即看著阿九笑著說道:“也不知什麽時候能有機會,與許姑娘見一見麵。”


    嘉珩聞言倒是跟著點頭,對於這個樂遙姐姐,其實她自己也好奇得很,然而即便如今到了帝京,也不能與之見麵,心底未免也存了幾分遺憾。一時之間,對阿九更是羨慕不已:“姐姐能夠與樂遙姐姐成為至交,阿珩也曾受過其照拂,偏偏不能當麵言謝,當真遺憾。”


    樂遙離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阿九都不知其蹤跡。直到十月裏,才收到了一封從英王府送來的信。阿九當時還覺得奇怪,英王府與陸家當真是沒有半點兒關係的,至少明麵兒上如此,但是這一封送到陸太傅府陸嘉琰親啟的信,卻是叫陸家上下都摸不著頭腦了。不過既然是給阿九的信,自然也要送到阿九手上。


    也是這一封信,阿九知曉了樂遙如今的落腳處與近況,也知曉故人如今一切安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願久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靳文韜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靳文韜韜並收藏唯願久安最新章節